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86929发布日期:2019-05-17 20:42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珊瑚树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num),又名早禾树(广州、惠阳),枝干挺直,树皮灰褐色,具有圆形皮孔,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表面暗绿色光亮,背面淡绿色,终年苍翠。圆锥状伞房花序顶生,3~4月间开白色钟状小花,芳香;花退却后显出椭圆形的果实,初为橙红,之后红色渐变紫黑色,形似珊瑚,观赏性很高,故而得名,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它的枝叶可入药,有通经活络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珊瑚树的栽培方式主要有扦插、播种和移植,现有技术有公布号为cn102726205a、发明名称为“一种珊瑚树全光雾扦插育苗方法”的中国专利,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扦插基质;(2)配制生根剂;(3)选插条及扦插;(4)插后管理与移栽。该发明创造的生根剂为:将吲哚丁酸800~1000mg溶解在15ml的95%的乙醇中,然后加入硼酸6~8mg、硫酸锰22~25mg和维生素b11~2mg、维生素b62~4mg,最后加水至1kg,混合均匀后形成生根剂。该发明方法中的生根剂局限于速效应用,无法长期发挥生根剂的生理学作用。现有技术有申请号为2011102114605、发明名称为“一种红果冬青的层积催芽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将10~11月份将红果冬青种子直接与湿砂混合后在室外背阴干燥处理层积,至翌年10~11月份,取出种子播于温床,使得部分种子露白萌芽,该方法所需时间虽然较红果冬青休眠时间缩短,但是仍然需要一年以上。现有技术有申请号为2013105089873、发明名称为“一种大叶冬青的育苗方法”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对种子先温水浸泡后再低温处理15~20h,再高锰酸钾浸泡,之后在混合溶液中浸泡,最后清水浸泡后,置于沙床内催芽,但是该发明并未公开从沙床催芽到长出幼苗的时间。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方法易于实施,能有效唤醒休眠状态下的珊瑚树种子,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提高种子的萌芽率,加快萌发,萌出的幼苗健壮,移栽成活率高。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包括:预处理:取珊瑚树种子在36~38℃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酸蚀:将经预处理后的珊瑚树种子以含有乙醚的浓硫酸进行酸蚀;激素处理:酸蚀后的珊瑚树种子以含有吲哚乙酸和芴甲醇的乙醇溶液浸泡;低温层积催芽:以3~5年生松树锯末对珊瑚树种子进行湿冷层积催芽;播种:育苗基质经消毒和灭虫处理后播种,发芽生长成幼苗;所述育苗基质为体积比5~8:3~4:2~3:1的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的混合基质;以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作为育苗基质,既保证了珊瑚树种子萌发所需的弱酸性土壤环境,又具有充足的松散度和保水持水特性,同时园土和松针层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有机质、腐殖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珊瑚树的育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选取圆润、饱满、无病虫害的珊瑚树种子,浸于温度为36~38℃、浓度为0.012~0.015wt%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以60~120r/min速度搅拌,待水温降至20℃以下后将种子转移至清水中,持续搅拌5~10min,捞出晾干;以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对种子进行污染和侵蚀;酸蚀:将0.25~0.3wt%的乙醚溶解于95~98wt%的浓硫酸中得混合浓硫酸溶液,取经预处理后的珊瑚树种子至于混合浓硫酸溶液中,在室温下酸蚀0.5~4h,酸蚀结束后以流水冲洗掉硫酸,并将种子晾干;经过浓硫酸酸蚀后,珊瑚树种子的种皮结构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外表面变黑、碳化,其种壳变薄且结构疏松,种壳表面的角质层逐渐被腐蚀,厚度不断变薄,表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木质化结构愈加疏松,种子通透性增强,中间薄壁细胞层开始脱落,结构进一步疏松,进一步促进胚乳细胞内乳滴的降解,空泡区域产生,为种胚生长萌发提供所需养分,但较高浓度的浓硫酸长时间的酸蚀则破坏种胚活性,在浓硫酸溶液中添加微量的乙醚可防止浓硫酸对种胚的过度侵蚀,维持种胚的完整性和生理活性,避免过度酸蚀引起的种胚腐败而对种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导致种胚死亡,在进行足够酸蚀的前提下促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打破珊瑚树种子休眠,加速苏醒;激素处理:将酸蚀过后的珊瑚树种子置于含有吲哚乙酸和芴甲醇的乙醇溶液中浸泡,在40~45℃温度下浸泡处理12~36h,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经作为生长素的吲哚乙酸浸泡处理,珊瑚树种胚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刺激根和芽的生长,对胚芽的生长、鲜重和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激素溶液中的芴甲醇在吲哚乙酸缓慢分解出的吲哚存在的条件下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激素处理在总体上对改善珊瑚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发育上具有积极作用;低温层积催芽:取3~5年生松树锯末,洒水后翻拌均匀,湿度以手握成团,弃之散开为度,将珊瑚树种子与湿锯末以体积比1:6~8的比例混合,翻拌均匀;在避水、高光处挖掘深度为0.8~1m的层积坑,坑底部铺设15~20cm后的湿锯末,在锯末上间隔20~50cm宽距离插入高度为0.8~1m的棒状物,棒状物直径为3~5cm,然后将种末混合物堆在层积坑中,种末混合物堆积高度为50~60cm,顶端铺设5~10cm厚的湿锯末,维持种末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75~85%,温度为1~5℃,层积30~60d;低温、高湿条件下,以锯末对珊瑚树进行层积催芽有助于软化种皮,增加透性,低温下氧气溶解度增大,利于解除休眠;促进种胚生理成熟,胚明显长大,促进产生刺激生长的赤霉素,抵消脱落酸的抑制作用,增加苗木生长的能量;多年生松树锯末中富含的单萜、倍单萜等挥发性萜类物质可刺激种胚酶如脂肪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促进了酶的活化,营养物质开始进行转化,加快种胚的生长以及种子的苏醒,为播种做好准备,提高萌芽率;播种:将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按照体积比5~8:3~4:2~3:1混合均匀作为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和灭虫处理,适当浇水后将珊瑚树种子播种于育苗基质中,播后30~40d即可发芽生长成幼苗;以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作为育苗基质,既保证了珊瑚树种子萌发所需的弱酸性土壤环境,又具有充足的松散度和保水持水特性,同时园土和松针层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有机质、腐殖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珊瑚树种子顺利萌发,出苗率较高,幼苗健壮,移栽成活率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浓硫酸的质量分数存在于95,或95.5,或96,或96.5,或97,或97.5,或98重量百分比的范围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合浓硫酸溶液中乙醚的质量分数存在于0.25,或0.26,或0.27,或0.28,或0.29,或0.3重量百分比的范围中。作为优选,乙醇溶液中乙醇的含量为15~25%,其中含有0.12~0.16%的吲哚乙酸和0.018~0.022‰的芴甲醇;经作为生长素的吲哚乙酸浸泡处理,珊瑚树种胚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刺激根和芽的生长,对胚芽的生长、鲜重和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激素溶液中的芴甲醇在吲哚乙酸缓慢分解出的吲哚存在的条件下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激素处理在总体上对改善珊瑚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发育上具有积极作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乙醇溶液中,吲哚乙酸的含量存在于0.12,或0.13,或0.14,或0.15,或0.16重量百分比的范围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乙醇溶液中,芴甲醇的含量存在于0.018,或0.019,或0.020,或0.021,或0.022重量千分比的范围中。作为优选,杀菌用代森锌22.5~30kg/hm2,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作为优选,灭虫用50%辛硫磷乳油20kg/hm2,混拌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浓硫酸酸蚀后,珊瑚树种子外表面变黑、碳化,其种壳变薄且结构疏松,种壳表面的角质层逐渐被腐蚀,厚度变薄,木质化结构愈加疏松,种子通透性增强,中间薄壁细胞层开始脱落,结构进一步疏松,进一步促进胚乳细胞内乳滴的降解,空泡区域产生,为种胚生长萌发提供所需养分;2)在浓硫酸溶液中添加微量的乙醚可防止浓硫酸对种胚的过度侵蚀,维持种胚的完整性和生理活性,避免过度酸蚀引起的种胚腐败而对种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导致种胚死亡,在进行足够酸蚀的前提下促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3)激素溶液中的芴甲醇在吲哚乙酸缓慢分解出的吲哚存在的条件下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激素处理在总体上对改善珊瑚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发育上具有积极作用;4)低温、高湿条件下,以锯末对珊瑚树进行层积催芽有助于软化种皮,增加透性,低温下氧气溶解度增大,利于解除休眠;促进种胚生理成熟,胚明显长大,促进产生刺激生长的赤霉素,抵消脱落酸的抑制作用,增加苗木生长的能量;5)多年生松树锯末中富含的单萜、倍单萜等挥发性萜类物质可刺激种胚酶如脂肪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促进了酶的活化,营养物质开始进行转化,加快种胚的生长以及种子的苏醒,为播种做好准备,提高萌芽率。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选取圆润、饱满、无病虫害的珊瑚树种子,浸于温度为36℃、浓度为0.012wt%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以60r/min速度搅拌,待水温降至20℃后将种子转移至清水中,持续搅拌5min,捞出晾干;以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对种子进行污染和侵蚀;酸蚀:将0.25wt%的乙醚溶解于95wt%的浓硫酸中得混合浓硫酸溶液,取经预处理后的珊瑚树种子至于混合浓硫酸溶液中,在室温下酸蚀0.5h,酸蚀结束后以流水冲洗掉硫酸,并将种子晾干;经过浓硫酸酸蚀后,珊瑚树种子的种皮结构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外表面变黑、碳化,其种壳变薄且结构疏松,种壳表面的角质层逐渐被腐蚀,厚度不断变薄,表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木质化结构愈加疏松,种子通透性增强,中间薄壁细胞层开始脱落,结构进一步疏松,进一步促进胚乳细胞内乳滴的降解,空泡区域产生,为种胚生长萌发提供所需养分,但较高浓度的浓硫酸长时间的酸蚀则破坏种胚活性,在浓硫酸溶液中添加微量的乙醚可防止浓硫酸对种胚的过度侵蚀,维持种胚的完整性和生理活性,避免过度酸蚀引起的种胚腐败而对种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导致种胚死亡,在进行足够酸蚀的前提下促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打破珊瑚树种子休眠,加速苏醒;激素处理:将酸蚀过后的珊瑚树种子置于含有吲哚乙酸和芴甲醇的乙醇溶液中浸泡,乙醇溶液中乙醇的含量为25%,其中含有0.12%的吲哚乙酸和0.018‰的芴甲醇;在40℃温度下浸泡处理12h,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经作为生长素的吲哚乙酸浸泡处理,珊瑚树种胚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刺激根和芽的生长,对胚芽的生长、鲜重和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激素溶液中的芴甲醇在吲哚乙酸缓慢分解出的吲哚存在的条件下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激素处理在总体上对改善珊瑚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发育上具有积极作用;低温层积催芽:取3年生松树锯末,洒水后翻拌均匀,湿度以手握成团,弃之散开为度,将珊瑚树种子与湿锯末以体积比1:6的比例混合,翻拌均匀;在避水、高光处挖掘深度为0.8m的层积坑,坑底部铺设15cm后的湿锯末,在锯末上间隔20cm宽距离插入高度为0.8m的棒状物,棒状物直径为3cm,然后将种末混合物堆在层积坑中,种末混合物堆积高度为50cm,顶端铺设5cm厚的湿锯末,维持种末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75%,温度为1℃,层积30d;低温、高湿条件下,以锯末对珊瑚树进行层积催芽有助于软化种皮,增加透性,低温下氧气溶解度增大,利于解除休眠;促进种胚生理成熟,胚明显长大,促进产生刺激生长的赤霉素,抵消脱落酸的抑制作用,增加苗木生长的能量;多年生松树锯末中富含的单萜、倍单萜等挥发性萜类物质可刺激种胚酶如脂肪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促进了酶的活化,营养物质开始进行转化,加快种胚的生长以及种子的苏醒,为播种做好准备,提高萌芽率;播种:将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按照体积比5:3:2:1混合均匀作为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和灭虫处理,适当浇水后将珊瑚树种子播种于育苗基质中,播后30d即可发芽生长成幼苗;以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作为育苗基质,既保证了珊瑚树种子萌发所需的弱酸性土壤环境,又具有充足的松散度和保水持水特性,同时园土和松针层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有机质、腐殖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珊瑚树种子顺利萌发,出苗率较高,幼苗健壮,移栽成活率高。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酸蚀步骤的混合浓硫酸溶液中未含有乙醚。实施例2: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包括:预处理:取珊瑚树种子在38℃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酸蚀:将经预处理后的珊瑚树种子以含有乙醚的浓硫酸进行酸蚀;激素处理:将经酸蚀后的珊瑚树种子经含有吲哚乙酸和芴甲醇的乙醇溶液浸泡处理;低温层积催芽:以5年生松树锯末对珊瑚树种子进行湿冷层积催芽;播种:育苗基质经消毒和灭虫处理后播种,发芽生长成幼苗。所述预处理步骤具体为:选取圆润、饱满、无病虫害的珊瑚树种子,浸于温度为38℃、浓度为0.015wt%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以120r/min速度搅拌,待水温降至15℃后将种子转移至清水中,持续搅拌10min,捞出晾干;以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对种子进行污染和侵蚀;所述酸蚀步骤具体为:将0.3wt%的乙醚溶解于98wt%的浓硫酸中得混合浓硫酸溶液,取经预处理后的珊瑚树种子至于混合浓硫酸溶液中,在室温下酸蚀4h,酸蚀结束后以流水冲洗掉硫酸,并将种子晾干;经过浓硫酸酸蚀后,珊瑚树种子的种皮结构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外表面变黑、碳化,其种壳变薄且结构疏松,种壳表面的角质层逐渐被腐蚀,厚度不断变薄,表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木质化结构愈加疏松,种子通透性增强,中间薄壁细胞层开始脱落,结构进一步疏松,进一步促进胚乳细胞内乳滴的降解,空泡区域产生,为种胚生长萌发提供所需养分,但较高浓度的浓硫酸长时间的酸蚀则破坏种胚活性,在浓硫酸溶液中添加微量的乙醚可防止浓硫酸对种胚的过度侵蚀,维持种胚的完整性和生理活性,避免过度酸蚀引起的种胚腐败而对种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导致种胚死亡,在进行足够酸蚀的前提下促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打破珊瑚树种子休眠,加速苏醒;所述激素处理步骤具体为:将酸蚀过后的珊瑚树种子置于含有吲哚乙酸和芴甲醇的乙醇溶液中浸泡,乙醇溶液中乙醇的含量为15%,其中含有0.16%的吲哚乙酸和0.022‰的芴甲醇;在45℃温度下浸泡处理36h,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经作为生长素的吲哚乙酸浸泡处理,珊瑚树种胚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刺激根和芽的生长,对胚芽的生长、鲜重和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激素溶液中的芴甲醇在吲哚乙酸缓慢分解出的吲哚存在的条件下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激素处理在总体上对改善珊瑚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发育上具有积极作用。所述低温层积催芽步骤具体为:取5年生松树锯末,洒水后翻拌均匀,湿度以手握成团,弃之散开为度,将珊瑚树种子与湿锯末以体积比1:8的比例混合,翻拌均匀;在避水、高光处挖掘深度为1m的层积坑,坑底部铺设20cm后的湿锯末,在锯末上间隔50cm宽距离插入高度为1m的棒状物,棒状物直径为5cm,然后将种末混合物堆在层积坑中,种末混合物堆积高度为60cm,顶端铺设10cm厚的湿锯末,维持种末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5℃,层积60d;低温、高湿条件下,以锯末对珊瑚树进行层积催芽有助于软化种皮,增加透性,低温下氧气溶解度增大,利于解除休眠;促进种胚生理成熟,胚明显长大,促进产生刺激生长的赤霉素,抵消脱落酸的抑制作用,增加苗木生长的能量;多年生松树锯末中富含的单萜、倍单萜等挥发性萜类物质可刺激种胚酶如脂肪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促进了酶的活化,营养物质开始进行转化,加快种胚的生长以及种子的苏醒,为播种做好准备,提高萌芽率。所述播种步骤具体为:将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按照体积比8:4:3:1混合均匀作为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和灭虫处理,适当浇水后将珊瑚树种子播种于育苗基质中,播后40d即可发芽生长成幼苗;以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作为育苗基质,既保证了珊瑚树种子萌发所需的弱酸性土壤环境,又具有充足的松散度和保水持水特性,同时园土和松针层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有机质、腐殖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珊瑚树种子顺利萌发,出苗率较高,幼苗健壮,移栽成活率高。杀菌用代森锌30kg/hm2,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灭虫用50%辛硫磷乳油20kg/hm2,混拌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对比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激素处理步骤的乙醇溶液未含有芴甲醇。实施例3:一种珊瑚树的育苗方法,包括:预处理:取珊瑚树种子在37℃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酸蚀:将经预处理后的珊瑚树种子以含有乙醚的浓硫酸进行酸蚀;激素处理:将经酸蚀后的珊瑚树种子经含有吲哚乙酸和芴甲醇的乙醇溶液浸泡处理;低温层积催芽:以4年生松树锯末对珊瑚树种子进行湿冷层积催芽;播种:育苗基质经消毒和灭虫处理后播种,发芽生长成幼苗;所述育苗基质为体积比6:3:2:1的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的混合物;以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作为育苗基质,既保证了珊瑚树种子萌发所需的弱酸性土壤环境,又具有充足的松散度和保水持水特性,同时园土和松针层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有机质、腐殖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进一步地,上述珊瑚树的育苗方法详细步骤如下:预处理:选取圆润、饱满、无病虫害的珊瑚树种子,浸于温度为37℃、浓度为0.014wt%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以100r/min速度搅拌,待水温降至18℃后将种子转移至清水中,持续搅拌10min,捞出晾干;以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对种子进行污染和侵蚀;酸蚀:将0.28wt%的乙醚溶解于96wt%的浓硫酸中得混合浓硫酸溶液,取经预处理后的珊瑚树种子至于混合浓硫酸溶液中,在室温下酸蚀2h,酸蚀结束后以流水冲洗掉硫酸,并将种子晾干;经过浓硫酸酸蚀后,珊瑚树种子的种皮结构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外表面变黑、碳化,其种壳变薄且结构疏松,种壳表面的角质层逐渐被腐蚀,厚度不断变薄,表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木质化结构愈加疏松,种子通透性增强,中间薄壁细胞层开始脱落,结构进一步疏松,进一步促进胚乳细胞内乳滴的降解,空泡区域产生,为种胚生长萌发提供所需养分,但较高浓度的浓硫酸长时间的酸蚀则破坏种胚活性,在浓硫酸溶液中添加微量的乙醚可防止浓硫酸对种胚的过度侵蚀,维持种胚的完整性和生理活性,避免过度酸蚀引起的种胚腐败而对种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导致种胚死亡,在进行足够酸蚀的前提下促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打破珊瑚树种子休眠,加速苏醒;激素处理:将酸蚀过后的珊瑚树种子置于含有吲哚乙酸和芴甲醇的乙醇溶液中浸泡,在44℃温度下浸泡处理24h,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经作为生长素的吲哚乙酸浸泡处理,珊瑚树种胚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刺激根和芽的生长,对胚芽的生长、鲜重和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激素溶液中的芴甲醇在吲哚乙酸缓慢分解出的吲哚存在的条件下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激素处理在总体上对改善珊瑚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发育上具有积极作用;低温层积催芽:取4年生松树锯末,洒水后翻拌均匀,湿度以手握成团,弃之散开为度,将珊瑚树种子与湿锯末以体积比1:7的比例混合,翻拌均匀;在避水、高光处挖掘深度为1m的层积坑,坑底部铺设20cm后的湿锯末,在锯末上间隔40cm宽距离插入高度为1m的棒状物,棒状物直径为4cm,然后将种末混合物堆在层积坑中,种末混合物堆积高度为55cm,顶端铺设10cm厚的湿锯末,维持种末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80%,温度为1℃,层积45d;低温、高湿条件下,以锯末对珊瑚树进行层积催芽有助于软化种皮,增加透性,低温下氧气溶解度增大,利于解除休眠;促进种胚生理成熟,胚明显长大,促进产生刺激生长的赤霉素,抵消脱落酸的抑制作用,增加苗木生长的能量;多年生松树锯末中富含的单萜、倍单萜等挥发性萜类物质可刺激种胚酶如脂肪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促进了酶的活化,营养物质开始进行转化,加快种胚的生长以及种子的苏醒,为播种做好准备,提高萌芽率;播种:将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按照体积比6:3:2:1混合均匀作为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和灭虫处理,适当浇水后将珊瑚树种子播种于育苗基质中,播后35d即可发芽生长成幼苗;以弱酸性园土、多年生松针层、草木灰和河沙作为育苗基质,既保证了珊瑚树种子萌发所需的弱酸性土壤环境,又具有充足的松散度和保水持水特性,同时园土和松针层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有机质、腐殖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珊瑚树种子顺利萌发,出苗率较高,幼苗健壮,移栽成活率高。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含量为20%,其中含有0.15%的吲哚乙酸和0.02‰的芴甲醇;经作为生长素的吲哚乙酸浸泡处理,珊瑚树种胚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刺激根和芽的生长,对胚芽的生长、鲜重和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激素溶液中的芴甲醇在吲哚乙酸缓慢分解出的吲哚存在的条件下有助于刺激胚根的生长发育,加速胚根的萌出,激素处理在总体上对改善珊瑚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发育上具有积极作用。所述杀菌用代森锌25kg/hm2,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所述灭虫用50%辛硫磷乳油20kg/hm2,混拌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对比例3:对比例3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低温层积催芽步骤中的锯末为普通梧桐树锯末。试验例:统计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中的珊瑚树种子萌出率,并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中的幼苗统一移栽至相同土壤中,统计根部发育情形并在相同的条件下栽培1周后观察存活率,统计结果汇总如表1所示。表1珊瑚树种子育苗统计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种子萌出率(%)99.5100.0100.092.595.594.0根系条数(条)25.525.026.020.522.021.5根系长度(cm)8.59.09.25.65.85.2移栽存活率(%)100.0100.0100.098.597.097.5由表1可知,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例1~3中,种子萌出率均接近100%,而且根系条数较多,长度较长,说明根系较为发达,同时珊瑚树幼苗移栽成活率均达到了100%,说明本发明方法是一种高发芽率、高存活率的珊瑚树的育苗方法。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