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免施化肥免耕高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5321发布日期:2019-02-01 18:41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豆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大豆免施化肥免耕高产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豆种植技术普遍采取65厘米垄作方式。耕作方式采取秋翻秋整地起垄或春破茬起垄,或春旋耕起垄播种。栽培方式主要选用密植品种密植种植,亩保苗1.5-2.5万株。管理方式主要采取播种后苗前或苗后化学药剂除草,结合机械中耕或使用耘锄浅松土除草,人工除草管理。施肥方式:1980年前不施用化肥,1980年后逐渐开始施用化肥。一般亩施二铵10-15公斤,尿素5-7.5公斤,钾肥5公斤。化肥施用方法,初期阶段,在播种时和种子单条混施。

1985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郭玉研究员开发成功大豆三垄(垄三)栽培技术,即垄体深松25-30厘米,垄上双条播行距10-12厘米,种下分层深施肥10-15厘米,称为三垄栽培技术。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做为一种创新型技术,在机械分层深施肥上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发揮了一定的增产作用。并在垦区和东北四省区农村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但是,这项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黑龙江和中国大豆长期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反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经济效益下降。最终导致黑龙江和中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如黑龙江大豆2009年种植7000多万亩,到2015年下降到3000多万亩。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豆三垄栽技术采取的是65厘米垄作方式,垄体小、不抗旱、不保墒、不利于根系生长,也不利于大豆根瘤菌生存和固氮,亩固氮量只有10-20斤,满足不了大豆对氮营养的需求,需使用氮肥;(2)采取密植方式,大豆根系不发达,着生根瘤少,固氮量少,通风透光性差,捂花捂荚,产量低;(3)常规的多耕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抗旱性差,一遇严重干旱,肥效得不到充分发揮,大幅度减产欠收;(4)大豆施用氮肥,会抑制大豆根瘤菌固氮,固氮量少。以上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导致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单产不高,投入成本高,效益低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黑龙江和中国大豆普遍使用化肥多耕,生产成本投入高低产低效,土壤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产品质量下降,进口转基因大豆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开发出一种大豆免施化肥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固氮量,种大豆不用施用氮肥,通过采取完全的免耕免整地措施,全面提高抗旱保墒保土保肥保苗能力,保护上茬作物残留磷钾养分不流失,免施磷钾肥。

一种大豆免施化肥免耕高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选取非转基因优质高固氮高产稀植品种

对1997-2018年黑龙江省推广的100多个大豆品种进行生产试验,选出多个综合性状好的根系发达,着生根瘤多,结荚密,抗病抗倒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在垧产3000-4500公斤的大豆品种:“垦丰17”、“东农253”、“857-1”和“垦丰16”。

(2)大豆种植方式采用130cm宽的大垄种植

将传统常规的65厘米小垄改成130厘米大垄,为大豆生长和根瘤菌生存和固氮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埌生态环境,使根重,根瘤数量和固氮量比传统小垄种植增加3-5倍。

(3)稀植种植:大豆播种采用原垄卡播种,亩保苗0.6-1万株

本发明将传统常规的密植种植(一般亩保苗1.5-2.5万株)改为稀植种植(一般亩保苗0.6-1万株),促进根系发达,增加根瘤量,促进分技,增加单株结荚数量达100-200个,增强通风透光性,减少捂花捂荚,增加荚粒数和百粒重,提高产量。

(4)合理轮作:与隋东开发的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合理轮作,优势互补,实现双低耗双高产

大豆的最佳轮作方式为:实行玉玉豆或玉豆三年或两年轮作制种植,两者都采取免耕种植,大豆种植时,可保留玉米根槎和秸秆,用先进的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原垄卡播种,种玉米时,也是采取保留大豆根槎和秸杆,直接进行原垄卡播种,不但可以抗旱保墒保苗,而且能使两者降低农机作业费;免耕两者都保留根槎和秸杆,原垄卡播种,可以免烧秸杆,解决目前黑龙江省各地烧秸杆的大问题。

(5)免耕技术

本发明将传统常规的多耕改为完全的免耕:不翻地,不旋耕,不破茬起垄,不中耕。科学利用东北和华北地区冬季寒冷冻土层厚,土壤膨胀系数大,春季气温回升,土壤在冻融交替自然力的作用下达到自然疏松状态,适宜免整地保留根槎和秸杆,实行原垄卡播种,既抗旱保墒保土保肥保苗,又能免烧秸秆;同时,免耕地又能使上茬作物残留的磷钾营养不流失,被大豆吸收利用,从而免施磷钾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筛选非转基因优质高固氮高产稀植品种,通过栽培技术的调控,获得根系发达,着生根瘤多,结荚密,抗病抗倒抗旱性强的大豆品种;

2.采用免耕与玉米合理轮作,大豆可以充分利用上茬玉米残留磷钾肥,免施磷钾肥,下茬种玉米也可充分利用大豆残留生物氮,减少氮肥使用量,充分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低耗双高产。

3.免施化肥可改善土壤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4.实行全面免耕种植,可减少50%水土流失,保护耕地。

具体实施方式

(1)品种选择

通过多年实验筛选,获得多个综合性状好的根系发达,着生根瘤多,结荚密,抗病抗倒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在垧产3000-4500公斤的大豆品种:“垦丰17”、“东农253”、“857-1”和“垦丰16”。

(2)选地

选择漫岗平川地或山坡岗地,大豆不宜在低洼的河滩种植。

(3)整地

130厘米大垄种植,为大豆生长和根瘤菌生存和固氮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埌生态环境。

(4)播种

采用原垄卡播种,用免耕播种机原垄卡播种,选用品种857-1等,稀植种植(亩保苗0.6-1万株)。

(5)生长期管理

不施用化肥,苗期不中耕,定期除草。

(6)收获

吉林省农科院等六家省级科研单位组成的国家跨越式发展大豆专家组考查测产,大旱之年平均亩产471.2斤。比常规种法增产一倍以上,表现出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免施化肥免耕高产技术,属于大豆的种植技术领域,解决了黑龙江和中国大豆普遍使用化肥多耕,生产成本投入高低产低效,土壤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该技术是通过大豆非转基因高固氮高产种子的选取、130CM宽的大垄种植、免施化肥,稀植种植、合理轮作、免耕实现的。该技术操作简单,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隋东;隋常玲;隋洪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隋东
技术研发日:2018.12.01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