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茶叶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6610发布日期:2019-02-22 19:5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昌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己成为国人最为放心的饮品几千年中华文明,茶及茶文化贯穿始终。茶叶源于中国并一直延续至今,已经广泛被人们接受和推广,因此茶叶的种植面积也逐渐增大,茶叶的产量也是逐年增加,不同的茶叶品种有不同的种植方法。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有机茶也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由于有机茶的种植十分严格,投入成本很高,茶叶种植过程中管理技术、茶叶种植过程中营养供给技术、茶叶种植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式将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进而影响茶农在市场的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产量的有机茶叶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施肥:将山地的底土翻上来45-55cm,先在底层施肥,然后将表土埋下去,再在表层施肥,其中,底层的施肥量为每亩550-600公斤有机肥,表层的施肥量为每亩250-600公斤有机肥;(2)种植茶树苗:选择完整的、无病虫害的健康茶树苗种植,茶树苗之间的行间距为90-100cm,列间距为62-65cm,茶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5-38cm,种植完成后浇水,浇水量以深入土层38-40cm为准;(3)除草管理:每个月给茶树苗除草一、两次;(4)虫害管理:在茶树苗周边种植植物源农药;(5)施肥管理:在每个茶树采摘季节的前一个月施肥一次,每次的施肥量为每亩150-200公斤有机肥,每次采摘后喷洒一次em菌原液稀释液;(6)采茶管理:茶树长成后,用手折断茶芽,分类存放;(7)松土管理:对茶树下的土壤进行两、三次松土,松土深度为15-22cm,第一次松土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其余松土在夏秋茶期间进行;(8)整形修剪:每年公历3-4月份对茶树进行一次修剪,修剪后相邻茶树间的间隔为25-28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有机肥的制作步骤如下:按照重量份数,称取猪粪100份、鸡粪60-85份、马尿25-32份、红薯渣80-110份、鸡蛋壳30-36份、田螺壳15-18份,先将猪粪、鸡粪、红薯渣、鸡蛋壳、田螺壳粉碎,再与马尿混合均匀,并对其洒水,调整物料的含水率为14-15wt%后,置于温度为54-58℃的环境中堆放14-20h,再置于温度为82-86℃的环境中放置12-15min,接着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过筛先采用40-60目的筛进行过筛处理,取筛底料,筛面料返回粉碎机中重复粉碎处理;再将筛底料采用120-150目的筛处理,取筛面料,筛底料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处理,并将获得的筛面料置于温度为32-35℃的环境中放置,并向其中洒水,使得其含水率为5-8wt%,获得有机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有机肥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猪粪100份、鸡粪72份、马尿28份、红薯渣88份、鸡蛋壳32份、田螺壳1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3)中,除得的杂草用于饲养家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4)中,植物源农药为薄荷、五色梅、珊瑚豆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5)中,em菌原液稀释液中em菌原液与水的质量比为1:400-50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7)中,松土深度为18-20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7)中,松土深度为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耕地施肥、种植茶树苗、除草管理、虫害管理、施肥管理、采茶管理、松土管理、整形修剪步骤,使得茶叶的成活率较高,劳动强度较低,管理成本较低,茶叶种植成本较低,并且能够获得品质优异的茶叶,进而从原料上确保了茶农生产出来的茶叶的品质和质量,提高了茶叶的市场地位,确保了人们的生活饮茶的保健效果。尤其本发明施用由猪粪、鸡粪、马尿、红薯渣、鸡蛋壳和田螺壳发酵而得的有机肥,配合植物源农药能够吸引并杀灭害虫,使得茶叶的营养得到充分的供给,进而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和品质,并且促进了茶叶的快速生产,缩短了茶叶的丰产期,提高了茶叶种植的利润,进而降低了茶叶种植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有机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施肥:将山地的底土翻上来45cm,先在底层施肥,然后将表土埋下去,再在表层施肥,其中,底层的施肥量为每亩550公斤有机肥,表层的施肥量为每亩250公斤有机肥;该有机肥的制作步骤如下:按照重量份数,称取猪粪100份、鸡粪60份、马尿25份、红薯渣80份、鸡蛋壳30份、田螺壳15份,先将猪粪、鸡粪、红薯渣、鸡蛋壳、田螺壳粉碎,再与马尿混合均匀,并对其洒水,调整物料的含水率为14wt%后,置于温度为54℃的环境中堆放20h,再置于温度为82℃的环境中放置15min,接着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过筛先采用40目的筛进行过筛处理,取筛底料,筛面料返回粉碎机中重复粉碎处理;再将筛底料采用120目的筛处理,取筛面料,筛底料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处理,并将获得的筛面料置于温度为32℃的环境中放置,并向其中洒水,使得其含水率为5wt%,获得有机肥;(2)种植茶树苗:选择完整的、无病虫害的健康茶树苗种植,茶树苗之间的行间距为90cm,列间距为62cm,茶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5cm,种植完成后浇水,浇水量以深入土层38cm为准;(3)除草管理:每个月给茶树苗除草一、两次,除得的杂草用于饲养家禽;(4)虫害管理:在茶树苗周边种植植物源农药,该植物源农药为薄荷;(5)施肥管理:在每个茶树采摘季节的前一个月施肥一次,每次的施肥量为每亩200公斤有机肥,每次采摘后喷洒一次em菌原液稀释液,该em菌原液稀释液中em菌原液与水的质量比为1:400;(6)采茶管理:茶树长成后,用手折断茶芽,分类存放;(7)松土管理:对茶树下的土壤进行两、三次松土,松土深度为15cm,第一次松土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其余松土在夏秋茶期间进行;(8)整形修剪:每年公历3-4月份对茶树进行一次修剪,修剪后相邻茶树间的间隔为25cm。

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有机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施肥:将山地的底土翻上来55cm,先在底层施肥,然后将表土埋下去,再在表层施肥,其中,底层的施肥量为每亩600公斤有机肥,表层的施肥量为每亩600公斤有机肥;该有机肥的制作步骤如下:按照重量份数,称取猪粪100份、鸡粪85份、马尿32份、红薯渣110份、鸡蛋壳36份、田螺壳18份,先将猪粪、鸡粪、红薯渣、鸡蛋壳、田螺壳粉碎,再与马尿混合均匀,并对其洒水,调整物料的含水率为15wt%后,置于温度为58℃的环境中堆放14h,再置于温度为86℃的环境中放置12min,接着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过筛先采用60目的筛进行过筛处理,取筛底料,筛面料返回粉碎机中重复粉碎处理;再将筛底料采用150目的筛处理,取筛面料,筛底料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处理,并将获得的筛面料置于温度为35℃的环境中放置,并向其中洒水,使得其含水率为8wt%,获得有机肥;(2)种植茶树苗:选择完整的、无病虫害的健康茶树苗种植,茶树苗之间的行间距为100cm,列间距为65cm,茶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8cm,种植完成后浇水,浇水量以深入土层40cm为准;(3)除草管理:每个月给茶树苗除草一、两次,除得的杂草用于饲养家禽;(4)虫害管理:在茶树苗周边种植植物源农药,该植物源农药为五色梅;(5)施肥管理:在每个茶树采摘季节的前一个月施肥一次,每次的施肥量为每亩150公斤有机肥,每次采摘后喷洒一次em菌原液稀释液,该em菌原液稀释液中em菌原液与水的质量比为1:500;(6)采茶管理:茶树长成后,用手折断茶芽,分类存放;(7)松土管理:对茶树下的土壤进行两、三次松土,松土深度为22cm,第一次松土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其余松土在夏秋茶期间进行;(8)整形修剪:每年公历3-4月份对茶树进行一次修剪,修剪后相邻茶树间的间隔为28cm。

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有机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施肥:将山地的底土翻上来50cm,先在底层施肥,然后将表土埋下去,再在表层施肥,其中,底层的施肥量为每亩580公斤有机肥,表层的施肥量为每亩450公斤有机肥;该有机肥的制作步骤如下:按照重量份数,称取猪粪100份、鸡粪72份、马尿28份、红薯渣88份、鸡蛋壳32份、田螺壳16份,先将猪粪、鸡粪、红薯渣、鸡蛋壳、田螺壳粉碎,再与马尿混合均匀,并对其洒水,调整物料的含水率为14.5wt%后,置于温度为56℃的环境中堆放16h,再置于温度为85℃的环境中放置14min,接着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过筛先采用50目的筛进行过筛处理,取筛底料,筛面料返回粉碎机中重复粉碎处理;再将筛底料采用150目的筛处理,取筛面料,筛底料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处理,并将获得的筛面料置于温度为34℃的环境中放置,并向其中洒水,使得其含水率为7wt%,获得有机肥;(2)种植茶树苗:选择完整的、无病虫害的健康茶树苗种植,茶树苗之间的行间距为95cm,列间距为64cm,茶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6cm,种植完成后浇水,浇水量以深入土层40cm为准;(3)除草管理:每个月给茶树苗除草一、两次,除得的杂草用于饲养家禽;(4)虫害管理:在茶树苗周边种植植物源农药,该植物源农药为珊瑚豆;(5)施肥管理:在每个茶树采摘季节的前一个月施肥一次,每次的施肥量为每亩180公斤有机肥,每次采摘后喷洒一次em菌原液稀释液,该em菌原液稀释液中em菌原液与水的质量比为1:450;(6)采茶管理:茶树长成后,用手折断茶芽,分类存放;(7)松土管理:对茶树下的土壤进行两、三次松土,松土深度为18cm,第一次松土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其余松土在夏秋茶期间进行;(8)整形修剪:每年公历3-4月份对茶树进行一次修剪,修剪后相邻茶树间的间隔为26cm。

本发明通过耕地施肥、种植茶树苗、除草管理、虫害管理、施肥管理、采茶管理、松土管理、整形修剪步骤,使得茶叶的成活率较高,劳动强度较低,管理成本较低,茶叶种植成本较低,并且能够获得品质优异的茶叶,进而从原料上确保了茶农生产出来的茶叶的品质和质量,提高了茶叶的市场地位,确保了人们的生活饮茶的保健效果。

尤其本发明施用由猪粪、鸡粪、马尿、红薯渣、鸡蛋壳和田螺壳发酵而得的有机肥,配合植物源农药能够吸引并杀灭害虫,使得茶叶的营养得到充分的供给,进而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和品质,并且促进了茶叶的快速生产,缩短了茶叶的丰产期,提高了茶叶种植的利润,进而降低了茶叶种植的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