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8908发布日期:2019-02-19 17:45阅读:2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枇杷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为我国南方特产常绿果树,秋萌冬花,春实夏熟,百果中独具四时之气。枇杷果实不仅汁多味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生津润肺、清热健胃、利尿滋补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枇杷已成为目前浙江等一些南方地区特色农业与效益农业的主要果树作物种类,在休闲观光采摘中发挥重要作用。

枇杷秋冬开花座果,花期从10月至翌年2月,花期长达4~5个月。在浙江、江苏等北亚热带地区,通常将10~11月开放的白肉枇杷花称为头花、在11月底至12月开放的花称为二花、在1~2月开的花称为三花。由于枇杷花期长,开花期间常遇阴雨和强低温天气,使枇杷花穗极易受病菌侵入而感病,造成抗冻性差、坐果率下降。常见的枇杷花期病害有穗轴褐枯病和花穗腐烂病。穗轴褐枯病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头花及大棚设施的晚花中,通常10、11月或3月(大棚)发病,感病后花轴变褐、花蕾干枯脱落。花穗腐烂病发生11月下旬~2月,通常经历霜冻后发病,受冻花瓣上灰霉菌快速生长繁殖,严重整个花穗上着生黑色的霉菌,使花感病枯萎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坐果率下降,严重时全树80%以上花穗感染,导致绝收。因此,如何防治花穗病害已成为北亚热带地区枇杷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显著提高健康无病花穗数量和平均每穗坐果数,同时也大大减轻冻害发生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的花蕾期,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45%石硫合剂的100~3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质量浓度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2)在11月下旬至12月的盛花末期,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的5000~6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在12月下旬至1月初谢花后,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10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4)在第二年2月上中旬,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的5000~6000倍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4000~5000倍液。

优选的,步骤1)所述喷施前还包括疏穗和修剪。

优选的,步骤1)所述喷施的量为80~120kg/亩。

优选的,在所述喷施前,还包括施花前有机肥和清园,所述花前有机肥的施加量为40~60kg/株。

优选的,步骤2)、步骤3)和步骤4)所述喷施的量为80~120kg/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针对性利用4次化学用药方案,集杀菌、预防和治疗为一体,协同连续应用可完全防控枇杷花穗病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四次针对性用药化学防治方案的枇杷园,进入3月下旬后果穗呈黄色,95%枇杷穗健康无病,冻害也大大减轻,平均每穗坐果数6~8个,达到高产。而防治1~2次或不防治的枇杷园通常达到50~80%花穗感病,平均每穗坐果数1~3个以下,难以获得经济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枇杷花穗发育情况;

图2为本发明对比例1中枇杷花穗发育情况;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枇杷花穗发育情况;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2中枇杷花穗发育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的花蕾期,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45%石硫合剂的100~300倍液或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2)在11月下旬至12月的盛花末期,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的5000~6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在12月下旬至1月初谢花后,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10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4)在第二年2月上中旬,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的5000~6000倍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4000~5000倍液。

在本发明所述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的花蕾期,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45%石硫合剂的100~3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本发明所述喷施优选结合疏穗和修剪,进行全树和全园喷洒杀菌。本发明所述疏穗优选疏除弱小的或花期早的花穗,以利可避冻的二、三批花生长发育。本发明所述修剪优选剪除弱小花穗、早花穗及病虫枝、密生枝、交叉枝、并行枝及影响果园通风透光的多年生枝,通过修剪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本发明结合疏穗和修剪进行喷施杀菌剂,可防止修剪口病菌进入。本发明所述喷施的量优选为80~120kg/亩,更优选为90~110kg/亩,最优选为100kg/亩。本发明在所述喷施前,优选还包括施花前有机肥和清园,所述花前有机肥的施加量优选为40~60kg/株,更优选为45~55kg/株,最优选为50kg/株。本发明所述清园优选为将清理出来的枯叶、枯花、枯枝和病果进行深埋烧毁,以减少病源。本发明在所述清园后优选在地面喷一次消毒剂,进行地面消毒,所述消毒剂优选为150~300倍的质量浓度为45%结晶石硫合剂,所述消毒剂的喷施量优选为80~120kg/亩。本发明对所述质量浓度分别为45%石硫合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产品即可。

本发明在11月下旬至12月的盛花末期,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的5000~6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本发明所述喷施优选在长时间降雨后或霜冻来临前进行,主要起预防作用。本发明所述喷施的量优选为花穗滴水即可,更优选为80~120kg/亩,最优选为100kg/亩。本发明在枇杷的花期内,优选果园开沟排水、降低湿度,在整个冬季,特别是低洼地枇杷园,要及时开沟排水,以防止果园积水、增加湿度和病菌繁殖。本发明对所述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产品即可。

本发明在12月下旬至1月初谢花后,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10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本发明所述谢花后为花腐病发生初期,所述喷施主要起预防和治疗作用。本发明所述喷施的量优选为花穗滴水为止,更优选为80~120kg/亩,最优选为100kg/亩。本发明对所述质量浓度分别为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和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产品即可。

本发明在第二年2月上中旬,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的5000~6000倍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4000~5000倍液。本发明所述时期为花腐病爆发期,所述喷施以治疗作用为主。本发明所述喷施的量优选为花穗滴水为止,更优选为80~120kg/亩,最优选为100kg/亩。本发明对所述质量浓度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和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产品即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在地处山谷地‘软条白沙’枇杷园,第一次用药在10月初的花蕾期用45%石硫合剂结晶200倍液药剂,按100kg/亩的量喷洒全树和地面进行杀菌。

第二次在11月下霜冻来临前喷代森锰锌30%苯醚甲环唑5000倍进行预防和治疗,喷至花穗滴水为止。

第三次是1月初雪冻后用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喷至花穗滴水为止。

第四次2月上旬喷80%戊唑醇4000倍液进行防治,喷至花穗滴水为止。

用药后全树花穗腐烂病发生情况如图1所示,花腐病发生率降到2%,几乎不发生。

对比例1

在地处山谷地‘软条白沙’枇杷园除不喷施四次药物外,其余操作均与对比文件1相同,枇杷花穗腐烂病发生情况如图2所示,发生率为80%左右。

实施例2

在地处坡底的‘宁海白’枇杷园,第一次用药在9月下的花蕾期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药剂,按100kg/亩的量喷洒全树包括地面进行杀菌。

第二次在12月初霜冻来临前喷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可湿性粉剂进行预防,喷至花穗滴水为止。

第三次是1月上雪冻后用嘧霉胺40%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

第四次2月中旬喷30%苯醚甲环唑5000倍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喷至花穗滴水为止。

用药后全树花穗腐烂病发生情况如图3所示,降到5%以内。

对比例2

在地处坡底的‘宁海白’枇杷园除不喷施四次药物外,其余操作均与对比文件1相同,枇杷花穗腐烂病发生情况如图4所示,发生率为70~80%左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案,进入3月下旬后果穗呈黄色,95%枇杷穗健康无病,冻害也大大减轻,平均每穗坐果数6-8个,达到高产。而防治1-2次或不防治的枇杷园通常达到50-80%花穗感病,平均每穗坐果数1-3个以下,难以获得经济产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