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2914发布日期:2019-07-24 08:2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矿采遗弃地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剥离的表土、开采的废石及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的废石堆废弃地;二是随着矿物开采形成的大量的采空区域及塌陷区,即开采坑废弃地;三是利用各种分选方法分选出精矿物后的剩余物排放形成的尾矿废弃地。

伴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表景观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到对环境的污染和动植物生境的影响等。矿业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有:(1)地表景观的改变:尽管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类采矿方式对土地的破坏途径、程度和方式不同,但都不可避免的造成地表景观的改变。(2)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露天采矿所占用土地面积大约相当于采矿场面积的5倍以上。(3)产生环境污染:矿业废弃物中的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径流和大气扩散会污染水、大气、土壤及生物环境,其影响的区域远远超过了矿区的范围。(4)地面塌陷和诱发地震:采矿业对地质结构的强烈扰动,无论是正在开采或已废弃的矿都有产生地面塌陷和诱发地震的危险。(5)对生物群落的破坏:在野外可以经常观察到,勘矿、采矿引起的地表与地下的扰动可以对生物群落造成很大的危害,且许多事不可逆的。

青藏高原许多矿采迹地地处偏僻地段的高山地段,以裸露石质界面为主,具有稳定的地质结构,只需清理浮石,保持原状,不需进行边坡整理。加之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高寒草地之高寒性、敏感性、脆弱性,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系统修复、维系与管理难题。但是在植被恢复中,由于高寒地区气候寒冷,生长季短;自然地带性植被结构简单,本地种商品化种类数量较少,外来物种难以适应;土壤发育年轻、粗骨性强,土层浅薄,全量养分丰富、而有效养分贫乏;生态系统脆弱,自我恢复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而且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土壤其ph不同,其ph范围在8.6-7.7左右,这是处于青藏高原面上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应针对这些弊端而进行集成构建,且目前对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没有系统的恢复方法。

基于上述矿业废弃地的各种危害,青藏高原地域宽阔,生态环境多样,对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的恢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生物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达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目的。目前在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恢复较为成功的是沙金矿采遗迹地和青藏公路、铁路取土坑植被的恢复。有色金属、煤碳矿采遗迹地恢复效果尚待时间的验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生物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达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目的,进而提供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

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质地貌的整理、基质的改良、植被建植及管理,其中,

基质地貌整理为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和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其中,所述的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对矿坑经机械作业改造成梯级平台,台阶高度依矿采坑地形和走向而定,高度为10~20m,宽为1~2m;在梯级平台边缘构建防护槽,槽高≥60cm,离槽底5cm处设排水沟,槽内铺设30cm厚表土层;

所述基质的改良为砾质性的改良、养分补充、酸碱性的调节,其中,所述的酸碱性的调节ph范围为8.6~7.7;

所述的植被建植包括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品种组合,其中,品种组合草地有打草型草地、打草型草地、生态型草地及兼用型草地四种形式;

所述的管理包括杂草防除、灌溉与追肥、病虫鼠害的防治。

进一步的,所述的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包括边坡处理,通过架设平面铁丝、塑料网或立体塑料网,并进行锚固,形成岩面固定架构网,用压力喷混机逐层喷涂混有土壤、肥料、有机质、疏松材料、保水剂、粘合剂等的混合浆汁材料至架构网上,待下层固化后再次进行喷涂,直至达到需求厚度;所述边坡处理也可以利用锚网在坡面上搭建混凝土固化暗阶梯,用空心水泥砖砌面,砖内填充含有粘合剂的土壤,进行边坡的整理。

进一步的,对于坡度≤60度,高度≤60m,底质已具有一定风化性基质且坡面稳定性好的边坡,可采用清除浮石,建立交错状鱼鳞坑的方式进行边坡处理,鱼鳞坑直径≥1m,鱼鳞坑的边坡下部构筑弧形混凝土质防护墙,弧口向上向边延伸50~100cm,在坑底5cm处布设排水洞,坑内填≥50cm的含有保水剂的有机基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基质是由泥炭、腐熟有机废弃物、椰糠、蛭石、珍珠岩、保水剂、ph调节剂、常量与微量元素调节剂、生物活性物质等组成,具有营养全面、效能长、重量轻(0.25~0.3t/m3)、透气、保水、保肥性好的特点,可做为矿采遗迹地边坡整治的理想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经机械平整并进行压实,形成平台,以表土或客土进行覆盖,对于矿渣含泥量较大的基质不需要进行客土覆盖,而对于含泥量少或无泥的基质必须客土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的砾质性的改良为在矿采工程施工之前,应用机械设备,将矿区表土0~60cm进行挖掘,进行异地保存,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或自然恢复,减少其结构的破坏、养分流失的流失和水蚀与风蚀,矿山开采完毕,进行表土和客土回迁覆盖,其中表土覆盖厚度为3~30cm,客土覆盖厚度为1~3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分补充基肥为:市售有机肥250kg/亩,农家肥2m3/亩;或者氮肥4kg/亩以n形式表示;磷肥3kg/亩以p形式表示;追肥:氮肥2.5kg/亩以n形式表示,磷肥1.5g/亩以p形式表示,在植物分蘖—拔节期追施,追施1~2次。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肥中,氮肥用尿素8.70kg/亩,磷肥用过磷酸钙25kg/亩;追肥中,氮肥用尿素5.43kg/亩,磷肥用过磷酸钙12.5kg/亩。

进一步的,所述的酸碱性的调节中酸性调节可采用施用硅酸钙、碳酸钙、熟石灰中和其基质的酸性;碱性调节采用硫酸、硫酸氢盐来改善废弃地的ph环境,用量根据基质遗迹地ph、深度容重和调节剂浓度而定。

进一步的,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7月上旬,以不同地域气候特征而定;播种方式:采用开沟条播或松耙人工撒播的方法进行,条播时行距15~30cm,播深2~3cm播种后轻轻搂耙覆盖即可。

进一步的,打草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在海拔相对较高,土壤相对较干旱的地区,采用垂穗披碱草和同德短芒披碱草单播或混播,单播时的播种量为22.5~30kg/hm2,混播时各用15kg/hm2;在海拔低于4000m,土壤相对较湿润的地区,采用老芒麦为主进行单播或与垂穗披碱草混播,单播时的播种量为22.5~30kg/hm2,混播时各用15kg/hm2

进一步的,放牧型草地组合为青海草地早熟禾或者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或者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青海草地早熟禾或青海扁茎早熟禾为4.5~6.0kg/hm2,青海中华羊茅为10~15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或同德小花碱茅为7.5~10kg/hm2

进一步的,生态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或者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或者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垂穗披碱草为15~21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或青海扁茎早熟禾为4.5~6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或同德小花碱茅7.5~10kg/hm2

进一步的,兼用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垂穗披碱草或者同德短芒披碱草或者同德老芒麦+青海草地早熟禾或者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或者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垂穗披碱草或同德短芒披碱草或同德老芒麦为10~15kg/hm2,青海中华羊茅7.5~10.5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或青海扁茎早熟禾为3.0~4.5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或同德小花碱茅为6.0~7.5kg/hm2

进一步的,杂草防除在幼苗期进行,采用2,4-d丁酯或2,4,5-d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禾本科草1.125~1.5kg/hm2,苗高10~15cm时喷洒;灌溉与追肥为返青期灌溉1次,灌水量600~1000m3/hm2即可;追肥在生长盛期7月追施2.5kg/亩的尿素,追肥应在降水前进行;病虫鼠害的防治药物防治有敌百虫或者氧化乐果,物理防治为毒饵法,即把谷类炒熟拌上硫化锌投放在鼠洞周围或鼠洞内,鼠类采食后中毒而死而进行防治。

应用本发明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具体优点为:

(1)播种品种适宜于高海拔地区、与周边植被环境相近,培育成熟率高;

(2)播种方法简单,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达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目的,进而提供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

(3)恢复初期的基肥和管理过程中的追肥保证了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中植被的成活率及良好的生长活力;

(4)高原牧草的混播,利于稳定建群,提供了多种需求的草地建制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仅意在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

表1本发明几种草地类型的品种组合

实施例1

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质地貌的整理、基质的改良、植被建植及管理,其中,

1、基质地貌整理为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和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

(1)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对矿坑经机械作业改造成梯级平台,台阶高度依矿采坑地形和走向而定,高度为10m,宽为1m;在梯级平台边缘构建防护槽,槽高60cm,离槽底5cm处设排水沟,槽内铺设30cm厚表土层;

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边坡处理,通过架设平面铁丝、塑料网或立体塑料网,并进行锚固,形成岩面固定架构网,用压力喷混机逐层喷涂混有土壤、肥料、有机质、疏松材料、保水剂、粘合剂等的混合浆汁材料至架构网上,待下层固化后再次进行喷涂,直至达到需求厚度。

(2)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经机械平整并进行压实,形成平台,以表土或客土进行覆盖,对于矿渣含泥量较大的基质不需要进行客土覆盖,而对于含泥量少或无泥的基质必须客土覆盖。

2、基质的改良

(1)砾质性的改良

在矿采工程施工之前,应用机械设备,将矿区表土3cm进行挖掘,进行异地保存,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或自然恢复,减少其结构的破坏、养分流失的流失和水蚀与风蚀,矿山开采完毕,进行表土和客土回迁覆盖,其中表土覆盖厚度为3cm,客土覆盖厚度为1cm。

(2)养分补充为基肥:市售有机肥250kg/亩,农家肥2m3/亩;在植物分蘖—拔节期追施,追施1~2次。

(3)酸碱性的调节

参考ph范围为8.6,酸性调节可采用施用硅酸钙中和其基质的酸性;碱性调节采用硫酸来改善废弃地的ph环境,用量根据基质遗迹地ph、深度容重和调节剂浓度而定。

3、植被建植

(1)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以不同地域气候特征而定。

(2)播种方式: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进行,条播时行距15cm,播深2cm播种后轻轻搂耙覆盖即可。

(3)品种组合

打草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在海拔相对较高,土壤相对较干旱的地区,采用垂穗披碱草单播,单播时的播种量为22.5~30kg/hm2

放牧型草地组合为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播种量青海草地早熟禾为4.5kg/hm2,青海中华羊茅为10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为7.5kg/hm2

生态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播种量垂穗披碱草为15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为4.5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7.5kg/hm2

兼用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播种量:垂穗披碱草为10kg/hm2,青海中华羊茅7.5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为3.0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为6.0kg/hm2

4、管理

(1)杂草防除:在幼苗期进行,采用2,4-d丁酯或2,4,5-d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禾本科草1.125kg/hm2,苗高10~15cm时喷洒。

(2)灌溉与追肥:返青期灌溉1次,灌水量600m3/hm2即可;追肥:在生长盛期7月追施2.5kg/亩的尿素,追肥应在降水前进行。

(3)病虫鼠害的防治:病虫鼠害的防治药物防治有敌百虫和物理防治毒饵法,即把谷类炒熟拌上硫化锌投放在鼠洞周围或鼠洞内,鼠类采食后中毒而死而进行防治。

实施例2

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质地貌的整理、基质的改良、植被建植及管理,其中,

1、基质地貌整理为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和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

(1)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对矿坑经机械作业改造成梯级平台,台阶高度依矿采坑地形和走向而定,高度为13m,宽为1.5m;在梯级平台边缘构建防护槽,槽高65cm,离槽底5cm处设排水沟,槽内铺设30cm厚表土层;

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边坡处理,可以利用锚网在坡面上搭建混凝土固化暗阶梯,用空心水泥砖砌面,砖内填充含有粘合剂的土壤,进行边坡的整理。

(2)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经机械平整并进行压实,形成平台,以表土或客土进行覆盖,对于矿渣含泥量较大的基质不需要进行客土覆盖,而对于含泥量少或无泥的基质必须客土覆盖。

2、基质的改良

(1)砾质性的改良

在矿采工程施工之前,应用机械设备,将矿区表土10cm进行挖掘,进行异地保存,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或自然恢复,减少其结构的破坏、养分流失的流失和水蚀与风蚀,矿山开采完毕,进行表土和客土回迁覆盖,其中表土覆盖厚度为10cm,客土覆盖厚度为5cm。

(4)养分补充为基肥:氮肥4kg/亩以n形式表示;磷肥3kg/亩以p形式表示;追肥:氮肥2.5kg/亩以n形式表示,磷肥1.5g/亩以p形式表示,在植物分蘖—拔节期追施,追施1~2次,其中具体实施时,基肥中,氮肥用尿素8.70kg/亩,磷肥用过磷酸钙25kg/亩;追肥中,氮肥用尿素5.43kg/亩,磷肥用过磷酸钙12.5kg/亩。

(5)酸碱性的调节

参考ph范围为8,酸性调节可采用施用碳酸钙中和其基质的酸性;碱性调节采用硫酸氢盐来改善废弃地的ph环境,用量根据基质遗迹地ph、深度容重和调节剂浓度而定。

3、植被建植

(1)播种时间为6月上旬,以不同地域气候特征而定。

(2)播种方式:采用开沟松耙人工撒播的方法进行。

(3)品种组合

打草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在海拔低于4000m,土壤相对较湿润的地区,采用老芒麦为主进行单播,单播时的播种量为22.5kg/hm2

放牧型草地组合为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青海草地早熟禾为5.0kg/hm2,青海中华羊茅为12kg/hm2,同德小花碱茅为8kg/hm2

生态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垂穗披碱草为18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为5.0kg/hm2,同德小花碱茅8kg/hm2

兼用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播种量:同德短芒披碱草为12kg/hm2,青海中华羊茅8.5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为3.5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为6.5kg/hm2

4、管理

(1)杂草防除:在幼苗期进行,采用2,4-d丁酯或2,4,5-d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禾本科草1.35kg/hm2,苗高12cm时喷洒。

(2)灌溉与追肥:返青期灌溉1次,灌水量800m3/hm2即可;追肥:在生长盛期7月追施2.5kg/亩的尿素,追肥应在降水前进行。

(3)病虫鼠害的防治:病虫鼠害的防治药物防治有氧化乐果和物理防治毒饵法,即把谷类炒熟拌上硫化锌投放在鼠洞周围或鼠洞内,鼠类采食后中毒而死而进行防治。

实施例3

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质地貌的整理、基质的改良、植被建植及管理,其中,

1、基质地貌整理为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和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

(1)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对矿坑经机械作业改造成梯级平台,台阶高度依矿采坑地形和走向而定,高度为18m,宽为2m;在梯级平台边缘构建防护槽,槽高70cm,离槽底5cm处设排水沟,槽内铺设30cm厚表土层;

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边坡处理,对于坡度60度,高度60m,底质已具有一定风化性基质且坡面稳定性好的边坡,可采用清除浮石,建立交错状鱼鳞坑的方式进行边坡处理,鱼鳞坑直径1m,鱼鳞坑的边坡下部构筑弧形混凝土质防护墙,弧口向上向边延伸50cm,在坑底5cm处布设排水洞,坑内填50cm的含有保水剂的有机基质。其中,有机基质是由泥炭、腐熟有机废弃物、椰糠、蛭石、珍珠岩、保水剂、ph调节剂、常量与微量元素调节剂、生物活性物质等组成。

(2)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经机械平整并进行压实,形成平台,以表土或客土进行覆盖,对于矿渣含泥量较大的基质不需要进行客土覆盖,而对于含泥量少或无泥的基质必须客土覆盖。

2、基质的改良

(1)砾质性的改良

在矿采工程施工之前,应用机械设备,将矿区表土20cm进行挖掘,进行异地保存,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或自然恢复,减少其结构的破坏、养分流失的流失和水蚀与风蚀,矿山开采完毕,进行表土和客土回迁覆盖,其中表土覆盖厚度为20cm,客土覆盖厚度为20cm。

(6)养分补充为基肥:市售有机肥250kg/亩,农家肥2m3/亩;

(7)酸碱性的调节

参考ph范围为7.7,酸性调节可采用施用熟石灰中和其基质的酸性;碱性调节采用硫酸来改善废弃地的ph环境,用量根据基质遗迹地ph、深度容重和调节剂浓度而定。

3、植被建植

(1)播种时间为7月上旬,以不同地域气候特征而定。

(2)播种方式: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进行,条播时行距30cm,播深3cm播种后轻轻搂耙覆盖即可。

(3)品种组合

打草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在海拔相对较高,土壤相对较干旱的地区,采用垂穗披碱草和同德短芒披碱草混播,混播时各用15kg/hm2

放牧型草地组合为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播种量青海扁茎早熟禾为5.5kg/hm2,青海中华羊茅为15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为9.5kg/hm2

生态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垂穗披碱草+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播种量垂穗披碱草为18kg/hm2,青海扁茎早熟禾为5.5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9.5kg/hm2

兼用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同德老芒麦+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播种量:同德老芒麦为13kg/hm2,青海中华羊茅9.5kg/hm2,青海草地早熟禾为4kg/hm2,青海冷地早熟禾为7kg/hm2

4、管理

(1)杂草防除:在幼苗期进行,采用2,4-d丁酯或2,4,5-d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禾本科草1.45kg/hm2,苗高14cm时喷洒。

(2)灌溉与追肥:返青期灌溉1次,灌水量900m3/hm2即可;追肥:在生长盛期7月追施2.5kg/亩的尿素,追肥应在降水前进行。

(3)病虫鼠害的防治:病虫鼠害的防治为物理防治毒饵法,即把谷类炒熟拌上硫化锌投放在鼠洞周围或鼠洞内,鼠类采食后中毒而死而进行防治。

实施例4

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质地貌的整理、基质的改良、植被建植及管理,其中,

1、基质地貌整理为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和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

(1)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对矿坑经机械作业改造成梯级平台,台阶高度依矿采坑地形和走向而定,高度为20m,宽为2m;在梯级平台边缘构建防护槽,槽高80cm,离槽底5cm处设排水沟,槽内铺设30cm厚表土层;

矿采坑基质的整理为边坡处理,通过架设平面铁丝、塑料网或立体塑料网,并进行锚固,形成岩面固定架构网,用压力喷混机逐层喷涂混有土壤、肥料、有机质、疏松材料、保水剂、粘合剂等的混合浆汁材料至架构网上,待下层固化后再次进行喷涂,直至达到需求厚度。

(2)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经机械平整并进行压实,形成平台,以表土或客土进行覆盖,对于矿渣含泥量较大的基质不需要进行客土覆盖,而对于含泥量少或无泥的基质必须客土覆盖。

2、基质的改良

(1)砾质性的改良

在矿采工程施工之前,应用机械设备,将矿区表土60cm进行挖掘,进行异地保存,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或自然恢复,减少其结构的破坏、养分流失的流失和水蚀与风蚀,矿山开采完毕,进行表土和客土回迁覆盖,其中表土覆盖厚度为30cm,客土覆盖厚度为30cm。

(8)养分补充为基肥:氮肥4kg/亩以n形式表示;磷肥3kg/亩以p形式表示;追肥:氮肥2.5kg/亩以n形式表示,磷肥1.5g/亩以p形式表示,在植物分蘖—拔节期追施,追施1~2次,其中具体实施时,基肥中,氮肥用尿素8.70kg/亩,磷肥用过磷酸钙25kg/亩;追肥中,氮肥用尿素5.43kg/亩,磷肥用过磷酸钙12.5kg/亩。

(9)酸碱性的调节

参考ph范围为7.7,酸性调节可采用施用熟石灰中和其基质的酸性;碱性调节采用硫酸氢盐来改善废弃地的ph环境,用量根据基质遗迹地ph、深度容重和调节剂浓度而定。

3、植被建植

(1)播种时间为7月上旬,以不同地域气候特征而定。

(2)播种方式:采用开沟松耙人工撒播的方法进行。

(3)品种组合

打草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在海拔低于4000m,土壤相对较湿润的地区,采用老芒麦与垂穗披碱草混播,混播时各用15kg/hm2

放牧型草地组合为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青海扁茎早熟禾为6.0kg/hm2,青海中华羊茅为15kg/hm2,同德小花碱茅为10kg/hm2

生态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垂穗披碱草+青海扁茎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垂穗披碱草为21kg/hm2,青海扁茎早熟禾为6kg/hm2,同德小花碱茅10kg/hm2

兼用型草地混播组合为同德老芒麦+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同德小花碱茅,播种量:同德老芒麦为15kg/hm2,青海中华羊茅10.5kg/hm2,青海扁茎早熟禾为4.5kg/hm2,同德小花碱茅为7.5kg/hm2

4、管理

(1)杂草防除:在幼苗期进行,采用2,4-d丁酯或2,4,5-d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禾本科草1.5kg/hm2,苗高15cm时喷洒。

(2)灌溉与追肥:返青期灌溉1次,灌水量1000m3/hm2即可;追肥:在生长盛期7月追施2.5kg/亩的尿素,追肥应在降水前进行。

(3)病虫鼠害的防治:病虫鼠害的防治药物防治有敌百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