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水稻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7600发布日期:2019-03-19 23:07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水稻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盐碱地面积广阔,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亿公顷,其中我国为0.99万公顷,接近1亿公顷,也就是15亿亩。其中,有2.8亿亩盐碱地是急需改造的,且这2.8亿亩盐渍化土地中,有1.4亿亩在18亿亩耕地红线以内的,剩余的1.4亿亩是国土资源部定义的未利用土地。

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类也在面临粮食的严峻挑战。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有近2/3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栽培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3,但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而盐碱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盐度含量高,能够适应在盐碱地生长的作物较少。

因此水稻生产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耐盐碱水稻具备一定的耐盐碱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度,达到改良盐碱地的效果。盐碱地土壤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团粒结构差,通常人们会通过盲目施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水稻产量。

底肥是施肥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对作物生长发育尤其是苗期和作物生长前期至关重要,施用底肥一般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即底肥的种类、数量、肥料品种及施用的深度。

底肥是施肥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对作物生长发育尤其是苗期和作物生长前期至关重要,底肥施肥技术一般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即底肥的种类、数量、肥料品种及施用的深度。

从种类上看,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厩肥、绿肥和饼肥)最适宜作底肥施用,此外氮、磷、钾和微肥也皆适合作底肥。要确定底肥施用数量尤其是化肥施用量,必须考虑土壤肥力高低,在有机质低于1.2%的土壤应施用3立方米/亩以上的有机肥。

当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低于作物施肥有效临界值时,就应首先选择底施这些肥料,尤其是作物在前期需要较多的磷肥。各种肥料作底肥的具体用量可参照当地多年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及目标产量等综合因素确定,一般高肥力土壤上氮肥总用量的30%左右底施,中、低肥力土壤则有50%~70%的氮肥作为底肥,而磷、钾肥及微肥尽可能一次全部底施。从肥料品种上看,氮肥中的碳铵,磷肥中的普钙、二铵、钙镁磷肥、三料,钾肥中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微肥中的锌肥、锰肥等,都适宜作底肥。

从深度方面讲,一般底肥应施到整个耕层之内,即15~20厘米的深度。对于有机肥、氮肥、钾肥、微肥,可以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与全耕层土壤均匀混合,以利于作物不同根系层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磷肥由于移动性差,且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故在底施时应分上下两层施用,即下层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上层主要满足作物苗期对磷的需求,下层供应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磷素营养。

作基肥施用的肥料大多是迟效性的肥料。厩肥、堆肥、家畜粪等是最常用的基肥。化学肥料的磷肥和钾肥一般也作基肥施用。化肥的氮肥,如氨水、液氨,以及碳酸氢铵、沉淀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化肥均适作基肥。肥料添加剂一般使用中联化工原药:胺鲜酯(da-6)、复硝酚钠、氯吡脲(kt-30)、萘乙酸钠等;基肥的配料:一般有草炭、珍珠岩、蛭石。

盐碱地中种植水稻施肥是水稻种植的关键,而底肥的施用更是整个施肥过程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一种适合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底肥施用方法对实现水稻合理施肥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水稻施肥方法,解决了底肥施用不足或底肥施用过多的问题,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盐碱地水稻生长的底肥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用底肥:在地块泡田洗盐后,平整地块前,施用10000kg/亩有机肥,施用复合肥i25-30kg;

(2)施用返青肥:每亩尿素8-10kg,复合肥ii4-5kg;

(3)施用分蘖肥:每亩尿素4-5kg,复合肥iii8-10kg;

(4)追肥:每亩尿素2-3kg;

(5)施用穗肥:每亩尿素2-3kg,复合肥iv5-6kg,钾肥13-15kg/亩;

(6)施用粒肥:每亩尿素1-2kg,复合肥v3-4kg。

优选地,所述有机肥,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下列原料(均为重量份)充分混合:鸡粪20-30份、厩肥(猪粪与秸秆)20-30份、豆饼肥10-15份、泥肥5-10份、石膏5-8份、沼气肥10-15份、硫酸钾5-10份、氯化钙5-8份、酒糟2-5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进一步包括: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质量比为:12-18-15。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i,进一步包括:硝态氮、硝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质量比为:15-15-15。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ii,进一步包括:高浓度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质量比为:15-15-15。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v,进一步包括: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0%,n-p2o5-k2o质量比为:16-16-8。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v,进一步包括: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0%,n-p2o5-k2o质量比为:16-16-1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水稻生长肥施效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晒种、浸种、消毒、催芽;

(2)育秧:秧床施用复合肥,至三叶一心插秧;

(3)大田处理:提前15天喷施除草剂,而后进行泡田洗盐,进而进行打浆,随后施用不同梯度的有机肥,复合肥i25-30kg/亩;

(4)插秧;

(5)施用返青肥:水稻返青后,每亩尿素8-10kg,复合肥ii4-5kg;大田水深在4-5cm;

(6)施用分蘖肥:水稻进行分蘖期,每亩尿素4-5kg,复合肥iii8-10kg;

(7)烤田:水稻进入分蘖末期,进行烤田;

(8)追肥:拔节期,每亩尿素2-3kg;

(9)施用穗肥:水稻进入孕穗期,每亩尿素2-3kg,复合肥iv5-6kg,钾肥料13-15kg/亩;

(10)施用粒肥:水稻进入灌浆期,每亩尿素1-2kg,复合肥v3-4kg;

(11)水稻株高测定:采集齐穗期水稻,在地块内部选取10穴,用手抓住一穴向上捋,水稻最高点至地面的距离为该株的株高,共量10株,计算平均值;

(12)水稻产量测定:水稻成熟后,测定不同施肥梯度下的水稻亩产量,每个梯度下测定3个重复,计算平均值;

(13)水稻剑叶长测定:水稻成熟后,采集不同施肥梯度下水稻的剑叶长每个梯度下测定10穴,计算平均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插秧间距为20cm*30cm,大田水深为3-4cm。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施用返青肥时大田水深在4-5cm;所述步骤(7)种,烤田时间为5-7天。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盐碱地上进行不同梯度的底肥进行试验,确定了适宜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底肥施用量,解决了底肥施用不足或底肥施用过多的问题,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水稻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用底肥:在地块泡田洗盐后,平整地块前,施用10000kg/亩有机肥,施用复合肥i25-30kg;

(2)施用返青肥:每亩尿素8-10kg,复合肥ii4-5kg;

(3)施用分蘖肥:每亩尿素4-5kg,复合肥iii8-10kg;

(4)追肥:每亩尿素2-3kg;

(5)施用穗肥:每亩尿素2-3kg,复合肥iv5-6kg,钾肥13-15kg/亩;

(6)施用粒肥:每亩尿素1-2kg,复合肥v3-4kg。

优选地,所述有机肥,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下列原料(均为重量份)充分混合:鸡粪20-30份、厩肥(猪粪与秸秆)20-30份、豆饼肥10-15份、泥肥5-10份、石膏5-8份、沼气肥10-15份、硫酸钾5-10份、氯化钙5-8份、酒糟2-5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进一步包括: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质量比为:12-18-15。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i,进一步包括:硝态氮、硝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质量比为:15-15-15。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ii,进一步包括:高浓度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质量比为:15-15-15。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iv,进一步包括: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0%,n-p2o5-k2o质量比为:16-16-8。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v,进一步包括: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0%,n-p2o5-k2o质量比为:16-16-16。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水稻生长的底肥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晒种、浸种、消毒、催芽;

(2)育秧:秧床施用复合肥,至三叶一心插秧;

(3)大田处理:提前15天喷施除草剂,而后进行泡田洗盐,进而进行打浆,随后施用不同梯度的有机肥,复合肥i25-30kg/亩;

(4)插秧;

(5)施用返青肥:水稻返青后,每亩尿素8-10kg,复合肥ii4-5kg;大田水深在4-5cm;

(6)施用分蘖肥:水稻进行分蘖期,每亩尿素4-5kg,复合肥iii8-10kg;

(7)烤田:水稻进入分蘖末期,进行烤田;

(8)追肥:拔节期,每亩尿素2-3kg;

(9)施用穗肥:水稻进入孕穗期,每亩尿素2-3kg,复合肥iv5-6kg,钾肥料13-15kg/亩;

(10)施用粒肥:水稻进入灌浆期,每亩尿素1-2kg,复合肥v3-4kg;

(11)水稻株高测定:采集齐穗期水稻,在地块内部选取10穴,用手抓住一穴向上捋,水稻最高点至地面的距离为该株的株高,共量10株,计算平均值;

(12)水稻产量测定:水稻成熟后,测定不同施肥梯度下的水稻亩产量,每个梯度下测定3个重复,计算平均值;

(13)水稻剑叶长测定:水稻成熟后,采集不同施肥梯度下水稻的剑叶长每个梯度下测定10穴,计算平均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插秧间距为20cm*30cm,大田水深为3-4cm。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施用返青肥时大田水深在4-5cm;所述步骤(7)种,烤田时间为5-7天。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适合盐碱地水稻生长的底肥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用底肥:在地块泡田洗盐后,平地前,设置0kg/亩、2000kg/亩、4000kg/亩、6000kg/亩、8000kg/亩、10000kg/亩、12000kg/亩的有机肥施用梯度,每个梯度3个重复,复合肥i25-30kg。

(2)施用返青肥: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8-10kg,复合肥ii4-5kg。

(3)施用分蘖肥: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4-5kg,复合肥iii8-10kg。

(4)追肥: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2-3kg;

(5)施用穗肥: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2-3kg,复合肥iv5-6kg,钾肥13-15kg/亩;

(6)施用粒肥: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1-2kg,复合肥v3-4kg。

具体操作步骤为:

(1)种子处理:每亩播种量为4-5kg,经过晒种、浸种、消毒、催芽等步骤;

(2)育秧:秧床施用复合肥i15-20kg/亩的复合肥,至三叶一心插秧;

(3)大田处理:提前15天喷施除草剂,而后进行泡田洗盐,进而进行打浆,随后施用不同梯度的有机肥,复合肥i25-30kg/亩;

(4)插秧:插秧间距为20cm*30cm,大田水深为3-4cm;

(5)施用返青肥:水稻返青后,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8-10kg,复合肥ii4-5kg;大田水深在4-5cm;

(6)施用分蘖肥:水稻进行分蘖期,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4-5kg,复合肥iii8-10kg;大田水深在4-5cm;

(7)烤田:水稻进入分蘖末期,进行烤田,烤田时间为5-7天;

(8)追肥:拔节期,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2-3kg;水深3-4cm;

(9)施用穗肥:水稻进入孕穗期,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2-3kg,复合肥iv5-6kg,钾肥13-15kg/亩;

(10)施用粒肥:水稻进入灌浆期,所有地块均采用相同施肥方式,每亩尿素1-2kg,复合肥v3-4kg;田间进行干湿交替处理;

(11)水稻株高测定:采集齐穗期水稻,防止边际效应,在地块内部选取10穴,用手抓住一穴向上捋,水稻最高点至地面的距离为该株的株高,共量10株,计算平均值;

(12)水稻产量测定:水稻成熟后,测定不同施肥梯度下的水稻亩产量,每个梯度下测定3个重复,计算平均值;

(13)水稻剑叶长测定:水稻成熟后,采集不同施肥梯度下水稻的剑叶长,既测定最高叶片的长度,每个梯度下测定10穴,计算平均值。

结果测定一:

通过水稻产量的测定可以看出:随着底肥中有机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水稻产量呈先不断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肥量10000kg/亩时表现最好,产量达到324.3kg/亩。

表1不同施肥情况下水稻的产量

结果测定二:

通过水稻株高的测定可以看出:随着底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水稻株高呈先不断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肥量10000kg/亩时表现最好,株高达到98.5cm。

表2不同施肥情况下水稻的株高

通过水稻剑叶长的测定可以看出:随着底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水稻剑叶长呈先不断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肥量10000kg/亩时表现最好,达到22.5cm。

表3不同施肥情况下水稻的剑叶长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稻的产量、株高、剑叶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发现其在10000kg/亩时表现最好,因此,10000kg/亩的有机肥底肥施用量为最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