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池塘咸淡水养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1444发布日期:2019-03-30 08:36阅读:17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池塘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黄鳍鲷池塘咸淡水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黄鳍鲷的养殖技术中往往无法对池塘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无法保证池塘在养殖过程中降低成本投入,无法使池塘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无法满足水中天然饵料的生长需要,无法有效的促进黄鳍鲷的生长,大大延长了黄鳍鲷生长周期,增加了投资成本,无法保证其肉质的鲜美,无法有效的保证黄鳍鲷的存活率,无法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黄鳍鲷池塘咸淡水养殖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设备存在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黄鳍鲷池塘咸淡水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设、水质检测调节、肥水、种苗暂养、放苗、投食、病理防治和水质管理等步骤:

a、池塘建设:首先是池塘选址,在池塘选址时必须选择在靠近活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足,对进水和排水较为方便的地方,且能够保证电力供应较稳定、交通运输便利、饲料来源充足、建设材料取材方便,在建设时将池塘建设成长方形结构,池塘底平坦,池塘设有专门的进水渠和排水渠,进水口设置过滤网,排水口设置防逃网,池塘周围采用塘埂与砖石护坡,塘埂顶面宽度兼顾交通、种植、埋电杆、开渠、建分水井、清淤等方面的需要,一般为1.0-4.5m,并且配置增氧机、投饵机和耕水机等相关设施;

b、养殖水源检测:进入池塘的水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在7.0左右,容氧量每升5毫克以上,汞、镉、铅、铬等各项指标要符合无公害产品养殖用水标,通过水质检测仪对水质的酸碱度进行检测,并且实时观察池塘水体的检测水质和透明度,使用便携式显微镜观察水体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

c、肥水:对于新池塘应多施有机肥同时前期配合氨基酸肥水液使用,尤其在春季时池水中饲料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有利于鱼类生长,此时因根据水温情况施肥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为主,对于水体特别瘦的还因配合氨基酸肥水液同时使用,应次少量多,始终保持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当透明度小于20cm时应停止施肥;

d、种苗暂养:调好水温、盐度,不能与养殖塘用水相差太大,暂养网箱用40-50目的筛绢网布加工成长方形,网箱规格一般在3m*1m*0.5m,将网箱用木桩在池塘水中固定好,保证网箱风浪中不摇动为宜,网箱上口高出水面15厘米左右,并且保证其透气性良好;

e、放苗: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鱼苗下塘前应依水温按每100平方米池面泼洒粪肥22.5-45.0kg进行肥水,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做好肥水和水质检查之后,基本就可以开始投放鱼苗了,首先,要检测买来的鱼苗品质,待确认过没问题后,就可以在上风地放苗了,投放方法是倾斜鱼苗箱子,慢慢地将它们倒出来,还要不停地拨开拨散鱼苗,让它们分开安稳地落入池中;

f、投食: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及水质状况定时、定量投喂,每次池鱼的投喂量达八成饱即可,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保证食物新鲜、不变质和不含有毒成分,投喂硬颗粒饲料,应在池塘中设定点投饵台,且每天傍晚投喂一定量的新鲜青饲料;

g、病理防治:定期补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投饲、施肥,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鱼,合理使用增氧机,适时加注新水,合理使用增氧药物,降低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调好水的ph值,当微囊藻已大量生长时可用硫酸铜或生石灰或除藻药物全部或局部杀灭并调好水质,可采用人工方法给鱼类接种疫苗或菌苗,使鱼体获得免疫力,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及动态,发现情况,及时解决;

h、水质管理:早晚巡塘一次,记录鱼苗的活动情况和水质情况,实时记录检测ph、盐度、融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定期注入新鲜水,定期清除污你、定期除害,注意水质变化。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池塘水产养殖场的进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并且使其矩形的长度沿东西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的重点观察蓝藻和裸藻的数量变化。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中的最大放养密度低于20公斤每立方米。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池塘主要检测ph、盐度、融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f中投饵率可参照4月1-2%、5-6月3-4%、7-8月4-5%、9-10月3-1%、11-12月1-0.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中鱼苗投放时水温稳定在18℃以上开始投放。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网箱养殖放养密度放养鱼苗规格要整齐,一般在标粗阶段,每个网箱可放养2000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池塘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保证池塘在养殖过程中降低成本投入,使池塘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满足水中天然饵料的生长需要,通过合理的投食,有效的促进黄鳍鲷的生长,大大缩短其生长周期,节省了投资成本,合理的养殖保证了其肉质的鲜美,并且实时对黄鳍鲷进行病理防治,保证黄鳍鲷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黄鳍鲷池塘咸淡水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设、水质检测调节、肥水、种苗暂养、放苗、投食、病理防治和水质管理等步骤:

a、池塘建设:首先是池塘选址,在池塘选址时必须选择在靠近活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足,对进水和排水较为方便的地方,且能够保证电力供应较稳定、交通运输便利、饲料来源充足、建设材料取材方便,在建设时将池塘建设成长方形结构,池塘底平坦,池塘设有专门的进水渠和排水渠,进水口设置过滤网,排水口设置防逃网,池塘周围采用塘埂与砖石护坡,塘埂顶面宽度兼顾交通、种植、埋电杆、开渠、建分水井、清淤等方面的需要,一般为1.0-4.5m,并且配置增氧机、投饵机和耕水机等相关设施;

b、养殖水源检测:进入池塘的水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在7.0左右,容氧量每升5毫克以上,汞、镉、铅、铬等各项指标要符合无公害产品养殖用水标,通过水质检测仪对水质的酸碱度进行检测,并且实时观察池塘水体的检测水质和透明度,使用便携式显微镜观察水体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

c、肥水:对于新池塘应多施有机肥同时前期配合氨基酸肥水液使用,尤其在春季时池水中饲料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有利于鱼类生长,此时因根据水温情况施肥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为主,对于水体特别瘦的还因配合氨基酸肥水液同时使用,应次少量多,始终保持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当透明度小于20cm时应停止施肥;

d、种苗暂养:调好水温、盐度,不能与养殖塘用水相差太大,暂养网箱用40-50目的筛绢网布加工成长方形,网箱规格一般在3m*1m*0.5m,将网箱用木桩在池塘水中固定好,保证网箱风浪中不摇动为宜,网箱上口高出水面15厘米左右,并且保证其透气性良好;

e、放苗: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鱼苗下塘前应依水温按每100平方米池面泼洒粪肥22.5-45.0kg进行肥水,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做好肥水和水质检查之后,基本就可以开始投放鱼苗了,首先,要检测买来的鱼苗品质,待确认过没问题后,就可以在上风地放苗了,投放方法是倾斜鱼苗箱子,慢慢地将它们倒出来,还要不停地拨开拨散鱼苗,让它们分开安稳地落入池中;

f、投食: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及水质状况定时、定量投喂,每次池鱼的投喂量达八成饱即可,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保证食物新鲜、不变质和不含有毒成分,投喂硬颗粒饲料,应在池塘中设定点投饵台,且每天傍晚投喂一定量的新鲜青饲料;

g、病理防治:定期补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投饲、施肥,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鱼,合理使用增氧机,适时加注新水,合理使用增氧药物,降低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调好水的ph值,当微囊藻已大量生长时可用硫酸铜或生石灰或除藻药物全部或局部杀灭并调好水质,可采用人工方法给鱼类接种疫苗或菌苗,使鱼体获得免疫力,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及动态,发现情况,及时解决;

h、水质管理:早晚巡塘一次,记录鱼苗的活动情况和水质情况,实时记录检测ph、盐度、融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定期注入新鲜水,定期清除污你、定期除害,注意水质变化。

其中,所述步骤a中池塘水产养殖场的进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并且使其矩形的长度沿东西方向,提高鱼塘采光面积。

其中,所述步骤b中的重点观察蓝藻和裸藻的数量变化,避免水质变化。

其中,所述步骤e中的最大放养密度低于20公斤每立方米,保障其活动范围。

其中,所述步骤a中池塘主要检测ph、盐度、融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避免水质变化造成鱼苗死亡。

其中,所述步骤f中投饵率可参照4月1-2%、5-6月3-4%、7-8月4-5%、9-10月3-1%、11-12月1-0.5%,合适喂食,避免浪费。

其中,所述步骤e中鱼苗投放时水温稳定在18℃以上开始投放,增加鱼苗的适应程度。

其中,所述步骤d中网箱养殖放养密度放养鱼苗规格要整齐,一般在标粗阶段,每个网箱可放养2000尾,增加其成活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