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115发布日期:2018-09-11 19: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种植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

技术背景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它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同时,猴头菇也是药材,用猴头菇这一药材制成的药品叫猴菇片。猴菇片为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养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另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对猴头菇多糖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

猴头菇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此时菌丝组织化,最后形成子实体。

在猴头菇的种植过程中,要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实体形成后,温度应调节在14-20℃之间,以利其迅速生长,温度过高时,应早、晚开窗及时通风降温,以防子实体生长缓慢,应适当增加温度,促进其生长。水应掌握“勤喷、少喷”的原则。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左右。湿度过大,会引起子实体早熟,质量差;湿度过低,生长缓慢,易变黄干缩。

另外,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CO2浓度反应非常敏感,当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重要。因此,猴头菇的栽培还需要加强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是促进子实体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通气不良,CO2过多,易出现珊瑚状畸形菇。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以保证菇房拥有充足的新鲜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加强猴头菇种植室的通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实现整个猴头菇种植室的空气流通,实用性很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是:一种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包括进风扇1,所述进风扇1安装在种植室屋顶2上,所述种植室屋顶2位于种植室侧壁3的上方,所述种植室侧壁3上设有侧壁排风扇4,所述种植室侧壁3的后方为种植室后壁5,所述种植室后壁5上设有后壁排风扇6,所述后壁排风扇6包括风扇叶8和风扇固定板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进风扇1位于种植室屋顶2上靠近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侧壁排风扇4有两个,分别位于两面种植室侧壁3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后壁排风扇6位于种植室后壁5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所述进风扇1、侧壁排风扇4以及后壁排风扇6结构相同,风扇叶8和风扇固定板9呈30度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供一种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设有的顶部进风扇和三个顶部排风扇结构,可以有效实现整个猴头菇种植室的空气流通,实用性很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的三维结构图,1-进风扇,2-种植室屋顶,3-种植室侧壁,4-侧壁排风扇;

图2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的后视三维结构图,5-种植室后壁,6-后壁排风扇;

图3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的风扇部位结构图,7-风扇叶,8-风扇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和具体设计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的三维结构图、图2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的后视三维结构图和图3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的风扇部位结构图所示,一种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包括进风扇1,所述进风扇1安装在种植室屋顶2上,所述种植室屋顶2位于种植室侧壁3的上方,所述种植室侧壁3上设有侧壁排风扇4,所述种植室侧壁3的后方为种植室后壁5,所述种植室后壁5上设有后壁排风扇6,所述后壁排风扇6包括风扇叶8和风扇固定板9。

所述进风扇1位于种植室屋顶2上靠近门的一侧。

所述侧壁排风扇4有两个,分别位于两面种植室侧壁3的下方。

所述后壁排风扇6位于种植室后壁5的下方。

所述进风扇1、侧壁排风扇4以及后壁排风扇6结构相同,风扇叶8和风扇固定板9呈30度角。

在装置使用时,打开进风扇和排气扇开关,进风扇向栽培室内充入大量的空气,三个排气扇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保证栽培室内空气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供一种猴头菇种植通风装置,设有的顶部进风扇和三个顶部排风扇结构,可以有效实现整个猴头菇种植室的空气流通,实用性很强。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专利,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