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3900发布日期:2018-10-09 17:1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智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草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花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花盆是一种用于花草种植过程中,辅助用户对花草进行放置,以便对其进行养育的辅助装置,其在花草种植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花盆包括盆体,盆体顶端设置有放置槽,盆体底端设置有多组出水口,且出水口与放置槽相通;这种花盆使用时只需将土壤和花草放置在放置槽内,之后定时对其进行浇灌养育即可;这种花盆使用中发现其结构单一,位置固定,无法根据情况自动调节高度,适应能力较差,智能化程度较低;并且用户只能通过搬动的方式对其进行移动,较为费力,劳动程度较高;且对植物进行浇水过程中,多余的液体会通过出水口流出,清洁时较为麻烦,从而导致其使用可靠性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根据情况自动调节高度,提高适应能力,增强智能化程度;同时方便对盆体进行移动,降低移动时的劳动程度;且方便对浇水过程中多余的液体进行清洁,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智能花盆。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包括盆体,盆体顶端设置有放置槽,盆体底端设置有多组出水口,且出水口与放置槽相通;还包括储水盒,所述储水盒设置在盆体底端,储水盒内设置有储水腔,储水盒顶端设置有多组进水口,且多组进水口分别与多组出水口相通,所述储水盒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分别设置有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且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均与储水腔相通,并在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输出口上分别设置有左挡盖和右挡盖;还包括底座、电动伸缩杆和四组支撑件,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底座顶端,且电动伸缩杆顶端与储水盒底端连接,所述四组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底座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且四组支撑件顶端分别与储水盒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四组支腿、四组滚轮和加固件,所述四组支腿分别设置在底座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四组滚轮分别设置在四组支腿底端,所述加固件设置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杆、插杆和弹簧组,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插槽,插杆底端插入至插槽内,所述弹簧组位于插槽内部,且弹簧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插杆底端和插槽内底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所述加固件包括底板、两组螺纹杆和两组螺母,所述底座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均设置有通孔,底板位于底座下方,且两组螺纹杆底端分别穿过两组通孔并与底板顶端左右两侧连接,所述两组螺母分别螺装在两组螺纹杆上,且两组螺母底端分别与底座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所述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均为透明连通管。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还包括左支块和右支块,所述左支块和右支块分别设置在两组螺纹杆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还包括防滑板,所述防滑板设置在底板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根据情况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以便自动调节盆体高度,提高适应能力,增强智能化程度;同时可通过支腿和滚轮的设置,可对盆体进行推动,从而方便对盆体进行移动,降低移动时的劳动程度;且可通过储水盒对流出的多余液体进行盛放,从而避免其污染放置区域,同时通过打开左挡盖和右挡盖,使储水盒内的液体通过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流出,以便对其进行清理,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盆体;2、储水盒;3、右出水管;4、右挡盖;5、底座;6、电动伸缩杆;7、支撑件;8、支腿;9、滚轮;10、加固件;11、支撑杆;12、插杆;13、弹簧组;14、底板;15、螺纹杆;16、螺母;17、左支块;18、防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包括盆体1,盆体顶端设置有放置槽,盆体底端设置有多组出水口,且出水口与放置槽相通;还包括储水盒2,储水盒设置在盆体底端,储水盒内设置有储水腔,储水盒顶端设置有多组进水口,且多组进水口分别与多组出水口相通,储水盒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分别设置有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3,且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均与储水腔相通,并在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输出口上分别设置有左挡盖和右挡盖4;还包括底座5、电动伸缩杆6和四组支撑件7,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底座顶端,且电动伸缩杆顶端与储水盒底端连接,四组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底座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且四组支撑件顶端分别与储水盒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四组支腿8、四组滚轮9和加固件10,四组支腿分别设置在底座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四组滚轮分别设置在四组支腿底端,加固件设置在底座上;通过上述设置,可根据情况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以便自动调节盆体高度,提高适应能力,增强智能化程度;同时可通过支腿和滚轮的设置,可对盆体进行推动,从而方便对盆体进行移动,降低移动时的劳动程度;且可通过储水盒对流出的多余液体进行盛放,从而避免其污染放置区域,同时通过打开左挡盖和右挡盖,使储水盒内的液体通过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流出,以便对其进行清理,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支撑件包括支撑杆11、插杆12和弹簧组13,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插槽,插杆底端插入至插槽内,弹簧组位于插槽内部,且弹簧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插杆底端和插槽内底壁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对储水盒进行支撑,提高其支撑效果和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加固件包括底板14、两组螺纹杆15和两组螺母16,底座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均设置有通孔,底板位于底座下方,且两组螺纹杆底端分别穿过两组通孔并与底板顶端左右两侧连接,两组螺母分别螺装在两组螺纹杆上,且两组螺母底端分别与底座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同时上下移动两组螺纹杆控制底板与底座间的位置,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同时通过使底板与放置区域接触,从而增强装置放置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均为透明连通管;通过上述设置,可方便对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内部的液体量进行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还包括左支块17和右支块,左支块和右支块分别设置在两组螺纹杆顶端;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捏住左支块和右支块,方便对两组螺纹杆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还包括防滑板18,防滑板设置在底板底端;通过上述设置,可增加加固件与放置区域间的摩擦力,以便提高装置放置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花盆,其在使用时只需将土壤和花草放置在放置槽内,之后定时对其进行浇灌养育即可;上述过程中,可根据情况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以便对盆体高度进行调节;浇灌过程中通过储水盒对流出的多余液体进行盛放,之后可通过打开左挡盖和右挡盖,使储水盒内的液体通过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流出,以便对其进行清理;若要对此智能花盆进行移动,则先捏住左支块和右支块并向上提起,使防滑板离开放置区域,之后旋转两组螺母使螺母底端与底座顶端接触,然后对此智能花盆进行推动,推到指定区域后旋转两组螺母使其向上移动,直至防滑板底端与放置区域接触为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