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饲养和生物学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158发布日期:2018-10-02 17:57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饲养和生物学观察装置,它属于昆虫饲养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吸式口器昆虫是指能将口针刺入到寄主组织内并吸食寄主汁液的昆虫,而这些刺吸式口器昆虫不仅直接取食危害,而且还可能作为某些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引起更为严重的间接危害,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防治,人们必须了解其发生特点,生活史以及生物学特性等,这不仅要求在室外进行观察研究,同时也需要辅以室内饲养观察,以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可以准确的掌握其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目前,室内饲养刺吸式口器昆虫多采用培养皿、养虫盒,养虫罐或纱笼等装置,叶片常用滤纸或脱脂棉加水保湿,这种方法虽操作简单、便于观察,但有如下缺点:一是滤纸或脱脂棉上一次吸水量难以把握,而且需多次续水,另外容易产生水汽;二是活动能力强的昆虫常常跑到吸水滤纸或脱脂棉上,极易造成小型昆虫非正常死亡;三是离体枝叶组织保鲜时间短,不能满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发育历期,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适合饲养和观察此类昆虫生物学特性的饲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昆虫饲养器具存在的吸水量难以把握、易造成小型昆虫非正常死亡和离体枝叶组织保鲜时间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型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饲养和生物学观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饲养和生物学观察装置,包括饲养瓶、底座、瓶盖、纱网布和橡皮筋,其中,还包括装有营养液的保湿瓶和橡皮塞,所述饲养瓶为瓶颈比瓶底细且瓶底为敞口的圆柱形体,瓶颈端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瓶口,所述瓶盖装在瓶口上,所述饲养瓶倒置设在所述底座中且卡入所述底座内,以防止饲养瓶摇晃,所述装有营养液的保湿瓶竖直放置于饲养瓶的瓶口内并位于瓶盖上,所述保湿瓶的瓶口由橡皮塞封口,所述纱网布通过橡皮筋罩在饲养瓶的敞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饲养瓶的直径为6.5cm-8.5cm。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瓶的高为5cm、直径为2.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饲养过程中离体枝叶通过保湿瓶中的营养液可长时间保鲜,避免了更换叶片和给滤纸或脱脂棉频繁加水而对昆虫造成的人为影响及伤害,减少较大误差现象的出现。离体枝叶通过橡胶瓶塞插入保湿瓶中,枝条与瓶塞间无缝隙可确保昆虫不能进入液体而溺死。饲养瓶敞口上用纱网布封口,使饲养瓶内保持通风透气的饲养空间,同时避免了昆虫逃逸。该饲养装置材料易得、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特别适用于小型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饲养和生物学观察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饲养瓶,2-底座,3-保湿瓶,4-瓶盖,5-营养液,6-橡皮塞,7-寄主植物,8-纱网布,9-橡皮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小型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饲养和生物学观察装置,包括饲养瓶1、底座2、瓶盖4、纱网布8和橡皮筋9,其中,还包括装有营养液5的保湿瓶3和橡皮塞6,所述饲养瓶1为瓶颈比瓶底细且瓶底为敞口的圆柱形体,瓶颈端部设有带外螺纹的瓶口,所述瓶盖4装在瓶口上,所述饲养瓶1倒置设在所述底座2中且卡入所述底座2内,以防止饲养瓶1摇晃,所述装有营养液5的保湿瓶3竖直放置于饲养瓶1的瓶口内并位于瓶盖4上,所述保湿瓶3的瓶口由橡皮塞6封口,寄主植物7的枝条穿过所述橡皮塞6插入保湿瓶3内的营养液5中,所述纱网布通过橡皮筋罩在饲养瓶1的敞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饲养瓶1的直径为6.5cm-8.5cm。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瓶3的高为5cm、直径为2.3cm。

本实用新型通过橡皮塞6一方面固定寄主植物7,另一方面防止昆虫溺亡;保湿瓶3放置于饲养瓶1的瓶口内,避免了保湿瓶3的晃动倒置;依据实验需要截取带一定长度枝条的寄主植物7,将寄主植物7的枝条穿过橡皮塞6插入保湿瓶3的底部,确保寄主植物7的枝条末端浸在营养液5中,以维持寄主植物长时间的鲜嫩程度。饲养瓶1的敞口用白色纱网布8通过皮筋9封口,使饲养瓶1内通风透气又避免了实验昆虫的逃逸。

本实用新型的饲养瓶1、底座2可用废旧带瓶盖4的透明饮料瓶剪去底部1/3左右制成,剪掉的部分用做底座2,将带有瓶盖4的饲养瓶1倒置卡在底座2上,确保整个饲养装置直立。保鲜瓶3可用自带橡皮塞6的废旧医用玻璃药瓶改装制成。本实用新型利用日常生活废旧物品制成,成本低,无需专门采购,安全环保且易于对实验昆虫进行观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