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4485发布日期:2018-09-14 20:3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然而人工养殖一般鱼群密度较大,耗氧量也大,氧气自然溶解在水中的效率小于鱼群消耗的速度,就会导致供氧不足,至鱼群死亡,不利于人工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具备提高鱼池含氧量,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目的的优点,解决人工养殖一般鱼群密度较大,耗氧量也大,氧气自然溶解在水中的效率小于鱼群消耗的速度,就会导致供氧不足,至鱼群死亡,不利于人工养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包括水泵、支管和浮板,所述浮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背离浮板的一端安装有底板,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过滤网,且底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绳,连接绳背离底板的一端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水泵安装在底板上表面,水泵上安装有出水管,且水泵背离出水管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背离水泵的一端位于过滤网内,所述出水管背离水泵的一端安装有主管,主管通过安装杆和连接杆连接,主管上表面安装有连接件,所述支管一端安装在连接件,且支管通过安装件安装在浮板上,且支管背离连接件的一端安装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贯穿底板。

优选的,所述水泵共两个,且两个水泵相对底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共两个,且两个过滤网相对于底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共四个,且四个连接杆在浮板上呈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主管共两个,且单个主管上等距安装有三个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通过设置配重块、浮块、水泵、主管、支管和喷头,在使用时,将该装置放在养殖池中,通过配重块对浮板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该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四处移动,水泵将水面下层的缺氧水加压,经过主管进入支管内,通过喷头喷出,加大水接触空气的面积,增加了水和大气的自然交流渗透,使空气中氧气溶解在水中效率提高,提高鱼池含氧量,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目的。

2、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网,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过滤水中较大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水泵,影响水泵正常使用,降低水泵使用寿命,还可以有效的预防鱼类进入水泵工作区域,对鱼群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重块;2-连接绳;3-过滤网;4-底板;5-水泵;6-出水管;7-连接件;8-安装件;9-支管;10-喷头;11-浮板;12-主管;13-连接杆;14-进水管;15-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包括包括水泵5、支管9和浮板11,浮板11的下表面安装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共四个,且四个连接杆13在浮板11上呈矩形阵列分布,连接杆13背离浮板11的一端安装有底板4,底板4的下表面安装有过滤网3,过滤网3共两个,且两个过滤网3相对于底板4对称分布,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过滤水中较大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水泵5,影响水泵5正常使用,降低水泵5使用寿命,还可以有效的预防鱼类进入水泵5工作区域,对鱼群造成伤害,且底板4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绳2,连接绳2背离底板4的一端安装有配重块1,通过配重块1对浮板11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该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四处移动,水泵5安装在底板4上表面,水泵5共两个,且两个水泵5相对底板4对称分布,水泵5型号为DL,具有增压稳定,能耗低等优点,水泵5上安装有出水管6,且水泵5背离出水管6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贯穿底板4,进水管14背离水泵5的一端位于过滤网3内,出水管6背离水泵5的一端安装有主管12,主管12通过安装杆15和连接杆13连接,主管12上表面安装有连接件7,支管9一端安装在连接件7,且支管9通过安装件8安装在浮板11上,且支管9背离连接件7的一端安装有喷头10,主管12共两个,且单个主管12上等距安装有三个支管9,在使用时,水泵5将水面下层的缺氧水加压,经过主管6进入支管9内,通过喷头10喷出,加大水接触空气的面积,增加了水和大气的自然交流渗透,使空气中氧气溶解在水中效率提高,提高鱼池含氧量,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目的。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装置放在养殖池中,通过配重块1对浮板11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该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四处移动,水泵5将水面下层的缺氧水加压,经过主管6进入支管9内,通过喷头10喷出,加大水接触空气的面积,增加了水和大气的自然交流渗透,使空气中氧气溶解在水中效率提高,通过过滤网3不仅可以过滤水中较大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水泵5,还可以有效的预防鱼类进入水泵5工作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耐腐蚀自修复的过滤网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预处理:

选用镁合金作为基体,用#600, #800, #1000和#1500砂纸对基体依次进行打磨确保表面平整光洁,然后,置于丙酮溶液中超声15分钟用以去除基体表面油污,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空气中吹干;

S2,水滑石转化膜的制备:

首先,将2.56gMg(NO3)2·6H2O和4.8gNH4NO3配成100mL溶液;然后向溶液中缓慢滴加稀释的氨水(1%),最终使溶液的pH值为9,将溶液搅拌均匀,倒入100mL的反应釜内;其次将预处理后的铝片垂直放入上述溶液,100℃下水热反应36小时;最后将表面生LDH的试样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后室温下吹干;

S3,LDH膜的化学改性:

室温下,向含有0.29g 8HQ的100 mL水溶液中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最终使溶液的pH值达到11,得到NaHQ溶液,将表面生成LDH的铝基体垂直浸入上述NaHQ溶液,室温下反应6小时,随后,将试样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后室温下吹干,最后,将改性后的LDH膜在100℃, 200℃, 300℃,400℃和500℃下锻烧。

水滑石膜在NaHQ溶液中化学改性后,改性后水滑石膜的颜色由白色变为黄色。高倍数下的扫描电镜图表明,利用水热法在铝基体表面合成的水滑石膜是由垂直交叉结合的微结构纳米片组成,经过化学改性后,膜层依然表现为交叉结合的层状结构,与改性前膜层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差别。同时,水滑石膜改性前后相应的EDS结果,水滑石膜主要由O,Mg和Al元素组成,经化学改性后,水滑石膜增加了C和N两种元素。

为了更好地证明化学改性对水滑石膜耐蚀性的影响,将制备的膜层试样在NaCI溶液中浸泡更长的时间。浸泡60天后,水滑石膜试样的耐蚀性能明显减弱,膜层失效,相反,化学改性后的试样仍表现出较高的耐蚀性。此外,制备的水滑石膜试样浸泡60天后的表面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腐蚀产物无序的沉积在膜层表面,说明基体在NaCI溶液中产生严重的腐蚀。然而,至于化学改性后的水滑石膜,浸泡60天后的膜层表面微观结构几乎与浸泡前相同,表面形貌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的证明膜层的自愈合性能,将空白铝基体、表面生成水滑石膜的铝基体以及化学改性后的试样用环氧涂封,然后用划痕器在试样表面划一道尺寸约为1cmX0.05cm的缺口,划痕深度直达基体,用来开展涂层在3.5 wt.% NaCI溶液中的自愈合防腐性能测试。需要注意的是,铝基体及表面生成水滑石膜层的试样一旦被划伤,在溶液中会发生严重的腐蚀,得不到有效的EIS数据。然而,对于化学改性后的膜层,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人为划伤处膜层的相角在低频区逐渐升高,模值在低频区也逐渐升高。而且,浸泡10天后膜层的阻抗值比起初12h时的阻值增长了6倍,同时,人为划伤试样的极化曲线进一步地表明了在3.5 wt.% NaCI溶液中的浸泡过程中改性后的膜层划伤区域的耐蚀性大大提高。此外,膜层的耐蚀性也通过在膜层上滴加3.5 wt.% NaCI溶液得到证明。水滑石膜试样发生了严重的丝状腐蚀,而改性后的膜层没有表现明显的变化。同时,膜层划伤处的SEM和EDS特性也证明了改性膜层的自愈合保护性能,水滑石膜层的划伤区域显示有多孔腐蚀产物的沉积,且可检测到O,Cl和Al元素,说明划伤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严重的腐蚀。然而,化学改性后膜层的划伤区域显示了粗糙多孔的微观结构,且可检测到C,N,O和Al元素,表明了划伤区域沉积上了Al(HQ)3膜。

通过八羟基哇啉阴离子化学改性的方法提高了水滑石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化学改性过程中,缓蚀剂嵌入涂层中,诱导涂层相结构的转化。水滑石涂层独特的层状微纳米结构作为模版和微纳米容器来实现涂层的改性及缓蚀剂存储过程,一旦涂层在腐蚀介质中遭受局部腐蚀,改性的涂层通过在缺陷处定向释放缓蚀剂,并利用缓蚀剂的化学刻蚀作用来主动激活自愈合响应过程,强化化学溶解平衡驱动的沉积一修复过程,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本章建立了一种基于主动化学刻蚀激活强化负反馈机制的自愈合防腐蚀体系,该体系自愈合响应快,防护效率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