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两用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6121发布日期:2018-10-12 21:2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两用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用于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喷洒,常见的喷雾器为背包式。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1347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喷雾器,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设有压力泵组件以及驱动压力泵组件的手柄,手柄连接有连杆,连杆上设置有驱动压力泵组件的驱动架,压力泵组件上连接有喷枪,储液箱设有加液口,加液口处设有箱盖。摇动手柄,能通过连杆带动压力泵组件工作,进而将储液箱内的水抽送至喷枪内,最终从喷枪的喷头处雾化喷出。但该喷雾器通过人工的方式驱动工作,使用过程较为费力,喷雾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两用喷雾器,喷雾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两用喷雾器,包括箱体和压力泵组件,所述箱体内开设有储液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力泵组件工作的手柄和连杆,所述压力泵组件的吸入口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压力泵组件的排出口连接有喷枪,还包括电动泵、为电动泵供电的蓄电池,所述电动泵的吸入口与储液腔连通,所述电动泵的排出口与喷枪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前在储液腔内装入农药药液,然后启动电动泵,蓄电池带动电动泵开始工作,电动泵将储液腔内的农药药液抽送入喷枪内,最终从喷枪处喷出;当蓄电池没电时,人可直接通过摇动手柄来驱动压力泵组件工作,压力泵组件将农药药液抽送入喷枪内,最终从喷枪处喷出,本喷雾器能采用电动、手动两种方式进行喷雾,实用性高。采用电动喷雾时,能显著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喷雾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单向阀件,所述单向阀件包括两个单向导入的单向入口、一个单向导出的单向出口,所述压力泵组件和电动泵的排出口分别连通于两个单向入口,所述喷枪连通于单向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药药液倒流入储液腔内,且手动、电动两种工作模式能够直接切换,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件位于箱体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箱体底部的单向阀件能使喷枪的输入口也位于箱体底部,当人背上本喷雾器时,喷枪的输入口较为靠近人的手肘位置,喷枪的管路布局较为简单,且人能更为方便地使用喷枪。

优选的,所述喷枪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泵启停的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开关位于喷枪上人的握持部位附近,所以人操作开关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喷枪包括两个喷头,两个所述喷头的喷出夹角为锐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喷头能同时对较大范围的农作物进行喷雾作业,喷雾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用于与喷枪卡接固定的固定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喷枪时,将喷枪卡嵌入固定槽内即可完成喷枪的固定,以方便本喷雾器的携带。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底壁倾斜朝向压力泵组件,所述压力泵组件和电动泵的吸入口与储液腔的连通位置靠近储液腔倾斜底壁的最低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储液腔内的农药药液能被充分使用,进行喷雾作业时,储液腔内的农药药液不易出现残留。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储液腔分为上下两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农药药液的水一般来自河水或池塘,其中可能混有杂质,过滤网能够过滤其中的杂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杂质堵塞喷枪;且过滤网的网眼较多,过滤网难以同时堵塞,从而保证农药药液能自由地穿过过滤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高效两用喷雾器能切换手动、电动两种工作状态,喷雾效率较高,且对较大范围内进行喷雾,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高效两用喷雾器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高效两用喷雾器的外部结构;

图2为图1的A-A局部剖视图,主要突出本高效两用喷雾器的内部结构;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喷头、固定座的结构。

附图标记:1、箱体;2、压力泵组件;3、喷枪;4、电动泵;41、蓄电池;5、单向阀件;11、储液腔;12、进液口;121、箱盖;21、手柄;22、连杆;13、过滤网;51、单向入口;52、单向出口;31、喷头;32、开关;33、固定座;33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两用喷雾器,包括箱体1、压力泵组件2和喷枪3,箱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泵4、为电动泵4供电的蓄电池41、单向阀件5。箱体1内位于电动泵4上方开设有储液腔11,压力泵组件2和电动泵4的吸入口均连通于储液腔11,压力泵组件2和电动泵4的排出口通过单向阀件5连通于喷枪3。

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12,进液口12与储液腔11贯通,进液口12上螺纹连接有箱盖121。将箱盖121从进液口12上拧出后,可以通过进液口12向储液腔11内注入农药药液;装回箱盖121后,储液腔11内的药液不易从进液口12洒出。

箱体1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压力泵组件2工作的手柄21和连杆22,手柄21的一端铰接于箱体1,连杆22的一端铰接于手柄21,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于压力泵组件2,压力泵组件2为活塞式。绕手柄21的铰接点转动手柄21时,手柄21通过连杆22驱动压力泵组件2工作实现抽排水,压力泵组件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压力泵组件2偏置于箱体1的一侧,储液腔11的底壁倾斜朝向压力泵组件2,压力泵组件2和电动泵4的吸入口与储液腔11的连通位置靠近储液腔11倾斜底壁的最低处,这样设置使储液腔11内的农药药液能被充分使用。

储液腔11内靠近底壁设置有过滤网13,过滤网13将储液腔11分为上下两腔。由于农药药液的水一般来自河水或池塘,过滤网13能够过滤其中的杂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杂质堵塞喷枪3;且过滤网13的网眼较多,过滤网13难以同时堵塞,从而保证农药药液能自由地穿过过滤网13。

单向阀件5包括两个单向导入的单向入口51、一个单向导出的单向出口52,单向阀件5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压力泵组件2和电动泵4的排出口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于两个单向入口51,喷枪3通过管路连通于单向出口52。位于箱体1底部的单向阀件5能使喷枪3的输入口也位于箱体1底部,当人背上本喷雾器时,喷枪3的输入口较为靠近人的手肘位置,喷枪3的管路布局较为简单,且人能更为方便地使用喷枪3。

如图1和图3所示,喷枪3为空心杆,喷枪3背离输入口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喷头31,两个喷头31的喷出夹角为锐角。喷枪3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泵4启停的开关32。

连杆22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座33,固定座33上开设有形状与喷枪3外壁相配的固定槽331,固定槽331贯通于固定座33的两端,固定槽331的槽口呈缩口状。不使用喷枪3时,将喷枪3卡嵌入固定槽331内即可完成喷枪3的固定,以方便本喷雾器的携带。

使用时,启动开关32,电动泵4开始工作,电动泵4将储液腔11内的农药药液抽送入单向阀件5内,然后再通过单向出口52送入喷枪3内,最终从喷头31处喷出。从喷头31处喷出的农药药液形成雾化效果,且两个喷头31扩大了本喷雾器的喷雾范围,能同时对喷枪3端部下方和前方的农作物进行作业,喷雾效率高。由于开关32位于喷枪3上人的握持部位附近,所以人操作开关32较为方便。

当蓄电池41没电时,人可直接通过摇动手柄21来驱动压力泵组件2工作,压力泵组件2将农药药液抽送入单向阀件5内,然后再通过单向出口52送入喷枪3内,最终从喷头31处喷出。单向阀件5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药药液倒流入储液腔11内,且手动、电动两种工作模式能够直接切换,使用方便。

综上,本喷雾器能采用电动、手动两种方式进行喷雾,实用性高。采用电动喷雾时,能显著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喷雾效率高;当蓄电池41没电时,人能通过手动的方式继续喷雾,从而保证持续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