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及花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7640发布日期:2018-08-28 22:0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花盆及花盆组件。



背景技术:

花盆是一种用于种花、草等植物的器皿。现有的花盆一般为上大下小的倒圆台或倒棱台结构,在利用花盆对植物进行大量种植时,需要一个一个的对花盆进行浇水,耗时耗力,浇水过程极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盆,以改善对植物进行大量种植时浇水过程较为麻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盆组件,以改善对植物进行大量种植时浇水过程较为麻烦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包括:

外盒,所述外盒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外盒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排液孔,所述外盒的顶部形成第一插接部,外盒的底部形成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

至少一个内盒,所述内盒形成顶部开口的种植空间,所述内盒上设有第二排液孔,所述内盒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种植空间与所述容纳空间通过所述第二排液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盒具有前壁,所述前壁上设有供所述内盒滑出的滑出口。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出口外接有用于支撑内盒的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内部形成顶部开口的卡入空间,所述卡入空间与所述容纳空间通过所述滑出口连通,所述滑出口为贯通前壁的顶部的缺口,所述内盒局部卡于所述卡入空间内,所述内盒能够沿所述支撑部斜向上滑离所述外盒。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盒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前壁和所述外盒的底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向上倾斜布置;

所述凹槽具有向上倾斜布置的第一槽壁,所述第一底壁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槽壁共面。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盒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内盒形成卡紧间隙;

当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二插接部能够卡入所述卡紧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液孔处设有竖向布置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在竖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内盒顶部的开口所在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液管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所述排液管的顶端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内盒的下缘。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盆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上述的花盆,相邻的两个所述花盆分别为第一花盆和第二花盆,所述第一花盆位于所述第二花盆的下侧,所述第二花盆的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一花盆的第一插接部形成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盆,内盒用于种植植物,外盒用盛装内盒。由于外盒顶部形成第一插接部,外盒的底部形成用于与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使得多个花盆可从下至上依次堆叠,即上侧的花盆的外盒的第二插接部与下侧的花盆的外盒的第一插接部形成插接配合。在浇水过程中,水进入到上侧的花盆的内盒内后,从内盒的第二排液孔进入到容纳空间内,并最终通过第一排液孔进入到下侧的花盆中的内盒中,一次浇灌可实现对从上至下多个内盒中的植物进行浇水,省时省力,浇水过程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花盆,一次浇灌可实现对上下多个内盒中的植物进行浇水,省时省力,浇水过程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外盒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外盒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内盒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花盆组件的。

图标:100-花盆;10-外盒;11-容纳空间;12-第一插接部;13-第二插接部;14-前壁;15-左壁;16-后壁;17-右壁;18-底壁;181-水平壁;182-倾斜壁;183-排液管;19-遮挡板;20-凹槽;21-第一槽壁;22-滑出口;23-支撑部;231-卡入空间;232-左侧壁;233-前侧壁;234-右侧壁;235-第一底壁;24-卡扣件;25-卡紧间隙;26-悬挂孔;30-内盒;31-种植空间;32-左侧板;33-后侧板;34-右侧板;35-前侧板;36-底板;37-第二排液孔;200-花盆组件;210-第一花盆;220-第二花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提供一种花盆100,包括外盒10和至少一个内盒30,内盒30放置于外盒10内。本实施例中,内盒30为两个。

如图2所示,外盒10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11,外盒10的顶部形成第一插接部12,外盒10的底部形成用于与第一插接部12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13。

外盒10包括前壁14、左壁15、后壁16、右壁17和底壁18。前壁14、左壁15、后壁16和右壁17首尾依次连接封闭,底壁18的四周分别与前壁14、左壁15、后壁16和右壁17连接。其中,前壁14的顶端与后壁16的顶端的距离大于前壁14的底端与后壁16的底端的距离;左壁15的顶端与右壁17的顶端的距离大于左壁15底端与右壁17底端的距离。即前壁14、左壁15、后壁16和右壁17四者构成上大下小的四棱锥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当两个外盒10进行配合时,上侧外盒10的底部可插接于下侧外盒10的顶部开口内,即上侧外盒10的第二插接部13与下侧外盒10的第一插接部12形成插接配合。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壁18分为两部分,即水平壁181和倾斜壁182,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壁181的一端与后壁16连接,水平壁181的另一端与倾斜壁182的低端连接,倾斜壁182的高端与前壁14连接。水平壁181上设有第一排液孔,第一排液孔与容纳空间11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液孔为两个,第一排液孔处设有排液管183,即排液管183也为两个。底壁18的外壁上设有遮挡板19,遮挡板19为空心结构。外盒10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20,本实施例中,凹槽20与内盒30一一对应,即凹槽20为两个。左壁15、后壁16、遮挡板19和底壁18共同限定一个凹槽20,右壁17、后壁16、遮挡板19和底壁18共同限定一个凹槽20。凹槽20为两侧开放结构,凹槽20的一侧贯通外盒10的前壁14,凹槽20的另一侧贯通外盒10的底部。容纳空间11通过排液管183与凹槽20连通。当然,凹槽20由底壁18构建而成,即底壁18的水平壁181的外壁和倾斜壁182的外壁均为凹槽20的槽壁,倾斜壁182的外壁为凹槽20向上倾斜的第一槽壁21。

如图2所示,前壁14上设有供内盒30滑出的滑出口22。本实施例中,滑出口22与内盒30一一对应,即滑出口22为两个。滑出口22为贯通前壁14顶部的缺口,即滑出口22只有三个边部,左边部、下边部和右边部,左边部、下边部和右边部构成U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滑出口22外接有支撑部23,支撑部23与内盒30一一对应。支撑部23形成顶部开口的卡入空间231,卡入空间231与容纳空间11通过滑出口22连通。支撑部23包括左侧壁232、前侧壁233、右侧壁234和第一底壁235,左侧壁232、前侧壁233和右侧壁234依次连接,第一底壁235设于左侧壁232、前侧壁233和右侧壁234的底部,左侧壁232连接于滑出口22的左边部,第一底壁235连接于滑出口22的下边部,右侧壁234连接于滑出口22的右边部。第一底壁235向上倾斜设置,第一底壁235的内壁与倾斜壁182的内壁共面,第一底壁235的外壁倾斜壁182的外壁共面,即第一底壁235的外壁与第一槽壁21共面。支撑部23连接于外盒10的前壁14后,支撑部23的前侧壁233向外倾斜,支撑部23顶部的开口朝向斜上方,凹槽20位于支撑部23的下侧,支撑部23的宽度小于凹槽20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外盒10上设有竖向布置的卡扣件24,卡扣件24设于外盒10的内侧,卡扣件24为条状结构。其中,左壁15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卡扣件24,左壁15上的卡扣件24的顶部与左壁15形成卡紧间隙25;后壁16的内壁上设有三个卡扣件24,后壁16上的卡扣件24的顶部与后壁16形成卡紧间隙25;右壁17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卡扣件24,右壁17上的卡扣件24的顶部与右壁17形成卡紧间隙25;前壁14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卡扣件24,前壁14上的卡扣件24的顶部与前壁14形成卡紧间隙25,前壁14上的卡扣件24位于两个支撑部23之间。此外,本实施例中,外盒10的后壁16上设有两个悬挂孔26。

如图4所示,内盒30形成顶部开口的种植空间31。内盒30包括左侧板32、后侧板33、右侧板34、前侧板35和底板36,左侧板32、后侧板33、右侧板34和前侧板35首尾依次连接封闭,底板36设于左侧板32、后侧板33、右侧板34和前侧板35的底部。底板36上设有与种植空间31连通的第二排液孔37,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液孔37为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如图5所示,内盒30的左侧板32和右侧板34均为五边形结构,前侧板35、底板36和右侧壁234的一端分别与左侧板32的相邻的三个边部连接,前侧板35、底板36和右侧板34的另一端分别与右侧板34的相邻的三个边部连接。后侧板33相对底板36向前倾斜,后侧板33与底板36所呈夹角为锐角;前侧板35相对底板36向前倾斜,前侧板35与底板36所呈夹角为钝角。

如图1所示,两个内盒30放置在外盒10内。内盒30的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11内,内盒30的另一部分位于支撑部23的卡入空间231内,内盒30的左侧板32与支撑部23的左侧壁232接触,内盒30的有侧板与支撑部23的右侧壁234接触,内盒30的前侧板35与支撑部23的前侧壁233接触,内盒30的后侧板33与外盒10的后壁16上的卡扣件24接触,内盒30的底板36与支撑部23的第一底壁235接触。排液管183竖向延伸至容纳空间11内,排液管183的顶端所在的位置高于内盒30的下缘。排液管183在竖向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内盒30顶部的开口所在的范围内。当需要取出内盒30时,内盒30可沿支撑部23的第一底壁235斜向上滑动,并最终从支撑部23顶部的开口滑离于外盒1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花盆100,内盒30用于种植植物,比如,花、草等,外盒10用于盛装内盒30。在实际使用时,多个花盆100可从下至上依次堆叠,即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低部插设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顶部并形成插接配合。在对植物进行浇水过程中,水进入到上侧的花盆100的内盒30内后,从内盒30的第二排液孔37进入到容纳空间11内,最终通过排液管183进入到下侧的花盆100中的内盒30中,依次浇灌便可实现对从上至下多个内盒30中的植物进行浇水,省时省力,浇水过程较为简单。

本实施例中,外盒10的左壁15、后壁16、右壁17和前壁14上均设有卡扣件24。多个花盆100从下至上依次堆叠后,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底部将插设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顶部,同时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左壁15将卡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左壁15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后壁16将卡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后壁16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右壁17将卡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右壁17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遮挡板19将卡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前壁14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从而提高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插接配合后具有牢固性,两者不易脱落。

本实施例中,由于外盒10上设有悬挂孔26,多个花盆100进行堆叠后可整体悬挂在墙体上,从而形成植物墙,美化环境。在墙体的顶部安装浇水装置便可对整个墙体上的花盆100进行浇水。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排液孔处设有竖向布置的排液管183,排液管183在竖向上的投影位于内盒30顶部的开口所在的范围内,使得在浇水过程中,从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排液管183排出的水可正好从下侧的花盆100的内盒30顶部的开口流入,保证内盒30中的土壤从上至下均能够被润湿。此外,本实施例中,排液管183向容纳空间11内延伸,排液管183的顶端所在的位置高于内盒30的下缘,浇水完成后,外盒10的底部将留有一定的积水,内盒30的底部将浸泡在积水中,保证内盒30内的土壤的底部在一定时间内均处于湿润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外盒10前壁14上的滑出口22外接有支撑部23,支撑部23可对内盒30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内盒30内部的种植空间31足够大,保证内盒30设于外盒10内后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外盒10的前壁14上也可不设置支撑部23,即内盒30直接从外盒10前侧的滑出口22滑出。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3形成顶部开口的卡入空间231,内盒30卡入空间231内不易发生脱落。本实施例中,外盒10上在支撑部23的下侧设有凹槽20。当多个花盆100进行堆叠后,下侧的花盆100中的内盒30取出过程,内盒30可沿支撑部23斜向上滑动,凹槽20的设置可避免下侧的内盒30在斜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受到上侧的花盆100的干扰,内盒30可方便的沿支撑部23斜向上滑离外盒10,即无需拆分花盆100即可取出位于下侧的花盆100中的内盒30。此外,下侧的花盆100中的内盒30设于外盒10内后,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凹槽20将位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内盒30的上侧,从而为下侧的花盆100中的植物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23也可为其他结构,比如支撑部23为外接于滑出口22下边部且向上倾斜的斜板,该斜板即可支撑内盒30,又可供内盒30滑动。

本实施例中,内盒30的第一底壁235的外壁与凹槽20的第一槽壁21共面,使得凹槽20的空间最大化,保证下侧的花盆100中的内盒30具有更大的滑动空间,保证下侧的花盆100中的内盒30中的植物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本实施例中,外盒10采用上大下小的结构,多个花盆100在进行堆叠时,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第二插接部13将插设于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第一插接部12内形成插接配合;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外盒1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外盒10为上小下大的结构,多个花盆100在进行堆叠时,下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第一插接部12将插设于上侧的花盆100的外盒10的第二插接部13内形成插接配合,在此情况下,起到卡紧作用的卡扣件24则可设置在外盒10的各个侧壁的外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外盒10内的内盒30为两个,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外盒10中的内盒30的个数也是一个或者其他个数,可根据外盒10的结构具体选定。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花盆组件200,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上述花盆100,相邻的两个花盆100分别为第一花盆210和第二花盆220,第一花盆210位于第二花盆220的下侧。本实施例中,花盆组件200中的花盆100为两个,即第一花盆210和第二花盆220。

第二花盆220的外盒10的第二插接部13(底部)插设于第一花盆210的外盒10的第一插接部12(顶部)内并形成插接配合。同时第二花盆220的外盒10的左壁15卡于第一花盆210的外盒10的左壁15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第二花盆220的外盒10的后壁16卡于第一花盆210的外盒10的后壁16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第二花盆220的外盒10的右壁17卡于第一花盆210的外盒10的右壁17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第二花盆220的外盒10的遮挡板19卡于第一花盆210的外盒10的前壁14与卡扣件24形成的卡紧间隙25内。

在浇水过程中,一次浇灌可实现对从上至下多个内盒30中的植物进行浇水,省时省力,浇水过程较为简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