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4493发布日期:2018-10-26 18:3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育苗培育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植物的育苗盘上放置于培育箱内,并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营养液补充,在补充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营养液的流失(如营养液从育苗盘底部流出,或者直接对植物进行喷洒时造成营养液的溅射),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生产效益。同时现有技术中在对培育箱内的育苗盘进行加液时一般采用人工加液,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以可对营养液进行循环利用,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包括具有培育腔的培育箱,于所述培育箱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培育腔连通的加液口,于所述培育箱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培育腔连通的集液腔,于所述培育箱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加液口连通的加液箱,还包括连通于营养液箱和所述加液箱之间的加液管,于所述加液管上串联有吸水泵,于所述吸水泵下游的加液管上连通有射流泵,所述射流泵的吸液口经由循环管与集液腔连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循环管的入液端连通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包括与所述循环管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共中心线设置的多个叠片,各相邻所述叠片因间隔设置而形成过滤腔,于各所述叠片上形成有构成各所述过滤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培育箱底壁上形成有与集液腔连通的下凹腔,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下凹腔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下凹腔上方的集液腔内设有渗透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集液腔内的滤板,以及铺设于所述滤板上的石子层。

进一步的,于所述集液腔内设置有加热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通过在培育箱底部形成集液腔,进而可对培育腔内掉落的营养液进行收集,而在加液箱和营养液箱之间设置加液管,并在加液管上串联有吸水泵,进而可吸水泵对培育腔内进行营养液补充,而通过加液管上连通射流泵,并将射流泵的吸液口与集液腔连通,进而可在补充营养液的过程中对集液腔内的营养液从新吸回到加液箱内而继续参与植物生长需要。

(2)在循环管的入液端连通有过滤器,可防止杂质进入到循环管内而影响射流泵工作。

(3)过滤器采用相互叠加的叠片,结构简单可靠,并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

(4)设置下凹腔可便于营养液流入至下凹腔内,便于吸液。

(5)通过在集液腔设置渗透组件,可对营养液进行过滤,减少杂质对营养液的污染。

(6)渗透组件采用滤板和石子层,结构简单可靠,经济成本较低,并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

(7)设置加热器可根据需要对营养液进行加热,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过滤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叠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育腔,2-培育箱,201-加液口,202-集液腔,203-下凹腔,3-加液箱,301-过孔,302-辅助加液口,4-隔板,401-第二过孔,5-环形凸台,6-营养液箱,7-加液管,701-延伸段,8-吸水泵,9-射流泵,10-循环管,11-止回阀,12-旁通管,13-第一调节阀,14-第二调节阀,15-过滤器,1501-第一连接管,1502-叠片,16-过滤腔,17-通孔,18-连接套,19-连接板,1901-第一通孔,20-螺栓,21-密封板,22-凸台,23-滤板,24-石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具有培育腔1的培育箱2,在培育箱2的顶部形成有与培育腔1连通的加液口201,而在培育箱2的底部形成有与培育腔1连通的集液腔202,在培育箱2的顶部形成有与加液口201连通的加液箱3。本实施例中加液箱3内部为中空结构,在加液箱3的底壁形成形成有多个均匀布置的过孔301,加液箱3内腔则经由该过孔301与加液口201连通,为了防止下文所述的吸水泵损坏时影响加液,本实施例中在加液箱3顶部形成有辅助加液口302,在对加液箱3固定时,可将加液箱3搭设于培育箱2的顶部,并可通过螺栓副可拆卸连接,或者直接焊接固连。

为了便于植物的培育,本实施例中沿培育箱2高度方向,在培育腔1内间隔布置有具有多个第二过孔401的隔板4,从而可在隔板4上放置图中未示出的育苗盘。为了便于隔板4定位于培育腔1内,本实施例中在培育腔1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凸台5,并可将隔板4搭接于该环形凸台5上,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将隔板4直接与培育腔1内壁焊接固连。此外,为了便于育苗盘从培育箱2外部放置于隔板4上,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各个隔板4、在培育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育苗盘穿过的图中未示出的门孔,并可在门孔上设置可开合的门板。

本园林培育循环供液装置还包括连通于营养液箱6和加液箱3之间的加液管7,在加液管7上串联有吸水泵8,并在吸水泵8下游的加液管7上连通有射流泵9,且该射流泵9的吸液口经由循环管10与集液腔202连通。本实施例中加液管7的底端和顶端分别由培育箱2和加液箱3的侧壁而穿入至培育箱2和集液腔202内,且为了提高加液管7加液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中加液管7具有延伸至加液箱3内的延伸段701,并沿延伸段701长度方向、在延伸段701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图中未示出的出液口。此外,本实施例中也可在加液管7上设置多个分别对应于各隔板4上方的培育腔1设置的分加液管,从而可对各层隔板4上放置的育苗盘进行单独加液,提高各个育苗盘加液的均匀性。

上述的结构中,当植物需要加液时,可开启吸水泵8将营养液箱6内的营养液经由加液管7吸入到加液箱3内,被吸入到加液箱3内的营养液则穿过过孔301后对培育腔1内的植物进行浇灌,在浇灌过程中未进入到育苗盘内的营养液则经由第二过孔401落到集液腔202内,并通过射流泵9再次吸入到加液箱3内而再次参与浇灌。前述的结构中,其中在循环管10上设置有止回阀11,以防止营养液回流至集液腔202内,并在循环管10两侧的加液管7上连接有旁通管12,同时在旁通管12以及在旁通管12之间的加液管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3和第二调节阀14,当集液腔202内营养液不足时可关闭第二调节阀14而打开第一调节阀13,以使得营养液箱6内被吸入的营养液完全经由旁通管12而不流经射流泵9。当然,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设置第一调节阀13和第二调节阀14,也可对流经射流泵9的营养液量进行调节,以控制202集液腔内营养液量的吸入。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可在集液腔202内设置图中未示出的加热器,通过设置加热器一方面可便于对进入加液箱3内的营养液的温度进行控制,另一方面也可在保证植物生长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开启加热器使得集液腔202内营养液蒸发至培育腔1内,减少集液腔202内的营养液量。

为了防止杂质进入到循环管10内,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循环管10的入液端连通有过滤器15,如图2至图5所示,该过滤器15包括与循环管10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501,以及与第一连接管1501共中心线设置的多个叠片1502,各相邻叠片1502因间隔设置而形成过滤腔16,并在各叠片1502上形成有构成各过滤腔16与第一连接管1501相连通的通孔17。具体结构上,其中叠片1502为圆柱体结构,前述的通孔17则与叠片1502共中心线设置。为了便于第一连接管1501与各叠片1502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管1501一端固连有连接板19,在连接板19中部形成有与第一连接管1501共中心线设置的第一通孔1901,在连接时可将螺栓20依次穿过连接板19、各叠片1502以及密封板21后通过螺母拧紧即可,通过设置密封板21可对最底端叠片1502上的通孔17进行封堵。

上述的结构中,为了保证连接后的各叠片1502之间可形成过滤腔16,本实施例中在各叠片1502上表面上形成多个凸台22,当上述的螺母与螺栓20拧紧时,凸台22与相邻的叠片1502下表面形成抵接配合,从而保证各相邻叠片1502呈间隔设置。此外,为了提高各叠片1502与螺栓20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在通孔17内壁固连有供螺栓20穿出的连接套18。

本实施例中,在培育箱2底壁上形成有与集液腔202连通的下凹腔203,并可将上述的过滤器15设于下凹腔203内,该下凹腔203的尺寸小于集液腔203,从而可尽可能多的对集液腔202内的营养液进行吸入。此外,本实施例中在下凹腔203上方的集液腔202内设有渗透组件,该渗透组件包括设于集液腔202内的滤板23,以及铺设于滤板23上的石子层24,为了便于滤板2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可在集液腔202内设置上述的环形凸台5,并将滤板23搭设于环形凸台5上。

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培育箱2的另一侧壁上设置图中未示出的进风口,该进风口的应位于集液腔202的上方,以通过风机对培育腔1内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此外,本实施例也可将培育箱2一侧壁设置为透明结构,以便于观测种子生长情况,以及在培育腔1内设置温度调节器和照明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