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园用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567发布日期:2018-10-19 20:4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果园用施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果园中果树化肥施肥或有机颗粒物覆盖大多是人工进行抛洒,部分选用的市面上的施肥机器也需要人手推动进行施肥,费时费力、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施肥量不易控制,很容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果树施肥成本高、效率低和肥料易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和节约肥料的果园用施肥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有主体车架,主体车架上设有绞龙箱体,绞龙箱体的上方连通有肥料箱体,绞龙箱体的下端设有放料通道,放料通道的两侧对称设有肥料运输装置,肥料运输装置设有倾斜的肥料滑道,肥料滑道的末端设有竖向的肥料运输方管,肥料运输方管的下端前方设有犁尖,下端后方设有覆土板。

优选的,放料通道上设有放料调节装置,放料调节装置设有转轴和底座,底座固定在放料通道的外壁上,转轴穿过放料通道和底座并通过轴承与它们相连接;放料通道内设有转板,转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底座上设有弧形侧壁,弧形侧壁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凹槽;转轴的外侧端部通过销钉连接有卡板,卡板连接有调节手柄,卡板与调节手柄呈一定角度设置;底座外侧的转轴上固定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外侧与卡板的内侧相接触。

优选的,主体车架下方前后分别设置有前车桥和后车桥,前车桥左右对称设有前车轮,后车桥左右对称设有后车轮;主体车架上还设有蓄电池箱,蓄电池箱连接有行走电机,行走电机与前车轮或后车轮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优选的,肥料箱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料口;顶盖上还固定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底端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顶盖并进入至肥料箱体内,搅拌轴与顶盖之间设有轴承;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其可抛洒化肥或有机颗粒物(作物秸秆、野草或乔灌木叶片等粉粹物、木屑、花生大麦水稻棉籽等果实的壳体或者其他类似有机物),适用范围较广;车辆的行驶、肥料的传输抛洒均通过电机驱动,噪声小、污染小、费用低,效率高,经济环保,轻松解决了市面上存在的手动推动施肥装置效率低下、成本高的问题;肥料箱体内可混合多种不同比例的肥料并通过搅拌装置混合均匀,放料通道上设置的放料调节装置可在保证充分施肥的同时对施肥量进行更好的把控,100亩示范区内的化肥施用量比人工抛洒降低15%上,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料调节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主体车架,2-前车桥,3-后车桥,4-操作控制台,5-车座,6-绞龙箱体,7-驱动电机,8-肥料箱体,9-顶盖,10-搅拌电机,11-搅拌轴,12-搅拌叶片,13-蓄电池箱,14-放料通道,15-肥料滑道,16-肥料运输方管,17-犁尖,18-覆土板,19-转轴,20-底座,21-弧形侧壁,22.凹槽,23-销钉,24-卡板,25-调节手柄,26-弹簧座,27-弹簧,28-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是指附图中车体的前进方向,其他方向以“前”为基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主体车架1,所述主体车架1下方前后分别设置有前车桥2和后车桥3,前后车桥左右对称分别设置有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主体车架1上方前端设置有操作控制台4,操作控制台4中包含操作各项功能的开关(图未示);操作控制台4的后方设置有车座5,所述主体车架1上方、车座5的后方设置有绞龙箱体6,绞龙箱体6左端设置有绞龙传送装置驱动电机7。绞龙箱体6上方连通设置有肥料箱体8,用于盛放肥料;肥料箱体8的顶部设有顶盖9,顶盖9上设有进料口。顶盖9上还固定设有搅拌电机10,搅拌电机10的底端连接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穿过顶盖9并进入至肥料箱体8内,搅拌轴11与顶盖9之间设有轴承。搅拌轴11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12,用于对肥料箱体8内的肥料进行搅拌。

主体车架1上、绞龙箱体6的两侧均设有蓄电池箱13,主体车架1上还设有行走电机(图中未示出),行走电机从蓄电池箱13获取电源,输出的动力通过车桥传递给车轮,为车辆自动行走提供动力。动力输出既可设置为前驱(即行走电机通过前车桥与前车轮相连),也可设置为后驱(即行走电机通过后车桥与后车轮相连),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四驱(即行走电机分别通过前后车桥与前后车轮相连接)。

蛟龙箱体6的下端设有放料通道14,放料通道1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肥料运输装置,肥料运输装置设有倾斜的肥料滑道15,肥料滑道42的末端设有竖向的肥料运输方管16,肥料运输方管16的下端前方设有犁尖17,用来疏松土壤;肥料运输方管16的下端后方设有覆土板18,用于对覆盖施好的肥料。

放料通道14处设有放料调节装置,如图3所示,放料调节装置设有转轴19和底座20,底座20固定在放料通道14的外壁上,转轴19穿过放料通道14和底座20并通过轴承与它们相连接。放料通道14内设有转板28,转板28与转轴19固定连接,当转轴19转动时,就会带动转板28转动,从而调节转板28与放料通道14内壁之间的开口大小,即调节了肥料下滑的流量。

底座20上设有弧形侧壁21,弧形侧壁21的顶部设有3个凹槽22。转轴19的外侧端部通过销钉23连接有卡板24,卡板24连接有调节手柄25,卡板24与调节手柄25呈一定角度设置。底座20外侧的转轴19上固定设有弹簧座26,弹簧座26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7,弹簧27的外侧与卡板24的内侧相接触。当需要调节转板的开口大小时,用手压动调节手柄25克服弹簧27的弹力,使卡板24从凹槽22中脱出,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5,进一步带动转轴16和转板28转动,当卡板24行至另外一个凹槽22的上方时,松开调节手柄25,弹簧27在其弹力的作用下将卡板24顶入相应的凹槽中,从而完成一次开口角度的调整。弧形侧壁21上可以设置多个凹槽22,用来形成多个不同的转板翻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蓄电池箱13为行走电机提供动力,行走电机将动力通过车桥传递给车轮,驱动抛洒机自行走。驱动电机7带动绞龙旋转,使肥料从肥料箱体8进入绞龙箱体6内并从绞龙箱体6下端的放料通道14进入到两侧倾斜的肥料滑道15中,继续滑到肥料运输方管72中从而落到犁尖17开出的土壤通道内,覆土板18可以将施完肥后的土壤盖住。此外,放料调节装置可调节下滑的肥料量,保证营养供应充分的基础上避免了肥料的浪费。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参照附图以上述优选的实施例的方式来进行描述,但是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应该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不同的变化和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