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饮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762发布日期:2019-03-15 19:09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猪舍饮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猪场养殖饮水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猪舍饮水系统。



背景技术:

饮水是猪水分的主要来源,及时给猪饮足量清洁的水是保证猪体健康和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传统养猪场通过人工加水或实用自动供水系统,存在加水不及时,或者饮用水长期不更新造成水质变坏等缺陷。

目前,随着乳头饮水器的推广,许多猪场都通过在猪场安装乳头饮水器来给猪只饮水,由于生产管理较为粗放,往往饮水中不需要进行过滤杀菌或者其他措施就直接给猪只饮用,猪只饮用带病毒或者细菌的水容易感染生病,另外猪养殖过程中需要添加药物进行防疫,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猪舍饮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过滤掉水中细微杂质,自动对水进行加热,让猪群自由饮水的猪舍饮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猪舍饮水系统,包括储水箱、加热水箱和乳头饮水器,所述储水箱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所述加热水箱,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水泵和电磁阀;所述加热水箱的出水端通过送水管道连接多个所述乳头饮水器;所述送水管道末端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加热水箱;所述储水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和纤维网;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管、电子液位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子液位计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水泵、电磁阀和电加热管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还设有紫外杀菌灯。

优选地,所述加热水箱包括内不锈钢层和外不锈钢层,内外不锈钢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优选地,还包括配液箱,所述配液箱设有进料口和搅拌器;所述配液箱通过输液管连通所述加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猪舍饮水系统实现养猪的饮水自动供应,使每只猪随时都能饮用到洁净的水,节省人力,并且每头猪饮用的水相互没有交汇,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由于增设加热水箱,能够对水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值,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加热管对水进行加热,当水加热至设定温度,自动断电,使得猪饮用的水温度不会太低,避免猪群饮用到冷水而拉稀的风险;另外设有循环泵还能使管道中的水处于循环流动状态,避免水形成死水,保证水的新鲜度;2、设有储水箱能够对水进行过滤,过滤掉水中的细微杂质和微生物等,避免生猪饮用到不健康的水,电子液位计检测到加热水箱中水量,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加热水箱的进水,整个控制过程不需要人工,减少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猪舍饮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猪舍饮水系统,它包括储水箱1、加热水箱2 和乳头饮水器3,其中,储水箱1通过进水管道4连接加热水箱2,进水管道4 上设有水泵41和电磁阀42;加热水箱2的出水端通过送水管道5连接多个乳头饮水器3;乳头饮水器3固定在猪舍内,当猪需要饮水,只需咬住乳头饮水器3 便能出水,送水管道5末端设有循环泵51;循环泵51通过回流管52连通加热水箱2;储水箱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1和纤维网12;加热水箱 2内设有电加热管21、电子液位计22和温度传感器23;电子液位计22和温度传感器23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水泵41、电磁阀42和电加热管21电连接。为了更好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以及有害微生物,在储水箱1的顶部还设有紫外杀菌灯7;为了过滤水中杂质,储水箱1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水源,进水管道上设有过滤器,由过滤器过滤掉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堵塞管道或被猪饮用,为了给加热水箱2保温,加热水箱2包括内不锈钢层和外不锈钢层,内外不锈钢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层,该保温层为EPS 泡沫或者聚氨酯保温层,增设有保温层能够很好保温,避免水中热量过多与外界进行交换。

为了给予猪只进行药物预防,还增设了配液箱9,配液箱9设有进料口91 和搅拌器92;配液箱9通过输液管10连通加热水箱2,进行防疫时候,只需将药物从进料口91放入配液箱9,启动搅拌器92搅拌均匀后,将药液排入加热水箱2内即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乳头饮水器3、控制器6、电加热管21、电子液位计22和温度传感器23为现有设备,为简化,在此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其余未进行结构描述的现有技术的设备完全也可以实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