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浇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1580发布日期:2018-11-23 18:23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浇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匀浇水的花盆。



背景技术:

人们在给盆栽植物浇水时经常只是应付,总是随意地往盆栽中倒入一杯水,没有时间使之充分入渗到土壤中。这样浇水往往使得花盆中土壤一部分已经湿润而别的部分还未得到水分;也可能在所有盆土都得到水分的时候,直接浇水的地方已经积水过多,这样很容易造成黄叶或者烂根。时间久了,水就很难均匀渗透到土壤中,土壤板结,导致水浇到土壤上后,水只存留在土壤表面,土壤内部始终是干的,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甚至,植物会死掉。另外,还经常发现盆土与花盆内壁周边往往形成一道缝隙,这种情况是盆土太干燥收缩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浇水,水很容易从缝隙里流到托盘里,造成植物缺水最后枯死。解决的办法是,在植物根部,少量多次浇水(也就是把植物1次需要的水分5次以上给植物浇水,中间每次间隔2分钟),如果植物不是特别大的情况,最好放在水桶里浸泡,让植物吸足水就没有缝隙了。上述浇水的方法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这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格格不入,所有上述浇水方式在现实中很难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均匀浇水花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均匀浇水花盆,包括双层盆体,双层盆体的内盆下部设有微渗小孔,内盆的中部、上部设有两圈或多圈凹向花盆中心的锥形凸起孔,在内盆外侧的每个锥形凸起孔的正上方均有一个轻质浮球,每个锥形凸起孔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锥底直径略大于锥形凸起孔的锥底直径的球形塞,轻质浮球和球形塞通过线进行固定,并且线的下端固定在锥形凸起孔正下方的内盆外侧,双层盆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双层盆体中部和上部的锥形凸起孔的均有3-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双层盆体中部和上部的锥形凸起孔交错分布,以此避免不同锥形凸起孔对应的浮球和球形塞的工作相互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锥形凸起孔近盆壁直径3-5mm,远盆壁直径1-2mm,锥体高3-5cm,锥形凸起孔的孔径较小,能有效避免水体快速渗入双层盆体内部土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双层盆体间灌满的储水量,约是内盆所盛土壤的最大储水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上层的所述锥形凸起孔之上空间的储水量为总储水量的1/2,上层与中层锥形凸起孔之间的储水量为总储水量的1/3,中层锥形凸起孔之下空间的储水量为总储水量的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球形塞的平均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球形塞与轻质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以此可保证轻质球产生的最大浮力能拉起球形塞,且保证球形塞在于失去轻质球的浮力后会自动下沉而打开锥形凸起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均匀分布在内壁上部和中部的凹向盆中央的锥形凸起孔及下部的微渗小孔使水慢慢地分层渗透,便于土壤均匀充分吸收,保证了浇水的均匀,防止土壤干湿程度不同而导致植物的黄叶或者烂根;由于锥形凸起凹向盆中央3-5cm,且水分渗透缓慢,防止水分从盆土与花盆内壁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双层盆体所容纳的水量恰好是盆土的水量,可快速将水灌满双层盆体,节约浇水时间;由于不同盆土的储水量不同,对于储水量较少的基质,底部设有的排水孔,可以排除多余的水分,防止底部水分过多造成烂根;双层盆体间的容量及上中下部的储水量设计,能尽可能地减少水分从盆底排水孔中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层盆体、100内盆、101微渗小孔、102锥形凸起孔、103轻质浮球、104球形塞、105线、106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均匀浇水花盆,包括双层盆体1,双层盆体1的内盆100下部设有微渗小孔101,内盆100的中部、上部设有两圈或多圈凹向花盆中心的锥形凸起孔102,在内盆100外侧的每个锥形凸起孔102的正上方均有一个轻质浮球103,每个锥形凸起孔102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略大于锥形凸起孔的锥底直径的球形塞104,轻质浮球103和球形塞104通过线105进行固定,并且线105的下端固定在锥形凸起孔102正下方的内盆100外侧,双层盆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孔106。

双层盆体1中部和上部的锥形凸起孔102的均有3-6个。

双层盆体1中部和上部的锥形凸起孔102交错分布。

锥形凸起孔102近盆壁直径3-5mm,远盆壁直径1-2mm,锥体高3-5cm。

双层盆体1间灌满的储水量,约是内盆100所盛土壤的最大储水量。

上层的锥形凸起孔102之上空间的储水量为总储水量的1/2,上层与中层锥形凸起孔102之间的储水量为总储水量的1/3,中层锥形凸起孔102之下空间的储水量为总储水量的1/6。

球形塞104的平均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球形塞104与轻质球103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向双层盆体1空腔中灌水时,由于锥形凸起孔102渗水速度较慢,水体可快速灌满双层盆体1的空腔,轻质浮球103浮起,并拉起球形塞104,球形塞104正好将锥形凸起102堵住,以此保证快速将整个双层盆体1空腔灌满;

双层盆体1空腔的水通过内层100盆壁的下部的微渗小孔101的渗透,液面慢慢降至距上部一圈锥形凸起孔102H1处,上部的轻质小球103位置下降,导致上部的球形塞104下沉,从而开启上部一圈球形塞104,实现水分通过上部锥形凸起孔102向上部盆土的渗透;

待上部液面慢慢降至距中部一圈锥形凸起孔102H2处,中部的轻质浮球103下降,导致中部的球形塞104下沉,可自动开启中部一圈轻质浮球103,实现水分通过中部锥形凸起孔102对中部盆土的渗透;

通过均匀分布在内盆100上部和中部的凹向盆中央的锥形凸起孔101及下部的微渗小孔101使水慢慢地分层渗透,便于土壤均匀充分吸收,保证了浇水的均匀,防止土壤干湿程度不同而导致植物的黄叶或者烂根;由于锥形凸起孔102凹向盆中央3-5cm,且水分渗透缓慢,防止水分从盆土与花盆内壁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双层盆体1所容纳的水量恰好是盆土的储水量,可快速将水灌满双层盆体1,只需任其自身慢慢渗透,节约浇水时间;由于不同盆土的储水量不同,对于储水量较少的基质,底部设有的排水孔106,可以排除多余的水分,防止底部水分过多造成烂根;双层盆体1间的容量及上中下部的储水量设计,能尽可能地减少水分从盆底排水孔106中漏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