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雾化喷药农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3690发布日期:2018-12-21 19:0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果树雾化喷药农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雾化喷药农用机,特别适合于苹果树、梨树、杏树、柿子树、桃树、枣树等果树喷药作业,作为扩展,如果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花椒树、桑树、香椿树等树木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杀灭害虫,需要对果树喷药。目前,一般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来喷药,喷药时用喷药杆指向树叶或果子喷洒农药,现有方式的缺陷如下:由于有的情况下只需要对果子喷药,有的情况下只需要对树叶喷药,而现在的喷雾器喷洒范围太大,定向性差,很可能会对不需要喷药的地方喷药,这样就会影响果树的生长或果子的品质等,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由于定向性差,喷洒面大,若遇到逆风情况,药雾可能会吹向操作者,这样就很可能会导致操作者中毒。机械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全自动喷药,喷药压力小,农药分布不均匀,在果园中行走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果树雾化喷药农用机;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果树雾化喷药农用机,包括药箱,进口通过管道或接头与药箱连接的给药水泵,可以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涡轮泵等,第一进口通过管道或接头与给药水泵出口连通且用于向果树配喷洒农药的雾化外喷装置、以及出口通过管道或接头与雾化外喷装置第二进口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与增压装置;雾化外喷装置的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之间连通。

即通过泵将药液供给到雾化外喷装置上,然后通过增压装置提高给药的压强与速度,并将气流高压混入药液中,利用压力差实现高速,均匀地向果树喷水药液,并利用药液中高压气泡的破空作用,使得药液在大气中二次分裂,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喷射的农药均匀,面积大,浪费少。

雾化外喷装置的进口以及雾化外喷装置出口之间的通道为文丘里管道;第一进口位于第二进口与雾化外喷装置的外喷雾化喷头出口之间。利用高压气流带动药液迅速喷出在果树喷药领域还没有应用,其能耗小,二次助力,效果显著。

作为传动方式的描述,给药水泵传动连接有给药传动装置且给药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有给药动力源;增压装置传动连接有增压传动装置且增压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有增压动力源。传动装置可以齿轮传动,带传动或轴传动。

给药传动装置包括输入端与给药动力源传动连接且输出端通过给药传动轴与给药水泵传动连接的给药变速箱;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输出压力高,空间有限,采用轴传动,结构简单,降低设备的占地面积,便于林地树下穿梭;增压传动装置包括增压输入端与增压动力源传动连接且输出端通过增压离合器与增压装置传动连接的增压变速箱,增压变速箱为常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档速,离合器优先机械式,结实耐用,通过离合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增压,在不要增压的时候,可以使得动力源空载卸荷工作,不需要频繁启动,节能降耗。

药箱下方设置有拖车,拖车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牵引车;优选为拖板车等常规设计,牵引车可以是拖拉机等农用车,通过分节联轴器连接,方便其在林间转弯。

给药水泵设置在牵引车上,雾化外喷装置、增压装置、以及雾化外喷装置分别设置在拖车上,降低了设计高度,可以在林地自由行走。

作为具体结构,雾化外喷装置包括外喷壳体、设置在外喷壳体上且进口与增压装置出风口连通的外喷风能分配器、进口与给药水泵出液口连通的外喷进药口、进口与外喷进药口出口连通的外喷药液分配器、中部进口与外喷药液分配器出口连通的外喷雾化锥形通道、设置在外喷雾化锥形通道末端且与外喷风能分配器出口连通的外喷进风尾部口、设置在外喷雾化锥形通道出口处的外喷雾化喷头。通过分配器实现均布供给。

外喷雾化喷头在外喷壳体的横截面上呈弧线分布分置;优先为半圆结构,从而增大横向喷雾面积,使得果树均匀喷药。

在外喷雾化喷头的外喷头中心线的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外喷近地出液口,在外喷雾化喷头的外喷头中心线的远离地面一侧设置有外喷远地出液口。

在弧线上,随着外喷雾化喷头位置的升高,外喷雾化喷头的外喷近地出液口的开口面积之和逐渐变大,外喷远地出液口开口面积之和逐渐变小。理论上四十五的方向,喷洒的农药效果最佳,通过开口面积的调整,使得近地端尽可能的向上喷洒直喷洒到树枝下方,从而避免农药在自重的作用下,洒落到地面上,远地端由于距离地面远,树木上方挡风效果不要树木下方,为了避免农药喷到空中,浪费且污染环境,所以尽可能向前方喷出。设计巧妙,节约能源,降低损耗。

外喷风能分配器优选为箱体,可以为管道;外喷药液分配器可以为箱体,优选为管道,从而实现大风量,小液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减少农药浪费。

在外喷药液分配器出口处设置有外喷节流器;外喷进药口至少为两个,外喷进药口位于弧线的中心和/或端部。

在给药水泵与雾化外喷装置的外喷进药口设置有第一喷雾系统和第二喷雾系统;从而提供喷嘴药液分布均匀,避免药液过多的存积在某几个喷嘴处。

第一喷雾系统 /或第二喷雾系统包括进口与给药水泵出口连通的给药增压阀;在给药水泵与给药增压阀之间和/或在给药增压阀与外喷进药口之间设置有给药蓄能器。通过设计增压阀,提供药液压力,通过蓄能器保证压力稳定。

给药水泵通过管路与药箱底部出口连通,避免存积药液;给药动力源为柴油机、汽油机或电机等常规结构;增压装置为离心风机或空压机,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排量大;增压动力源为柴油机、汽油机或电机等常规动力;在药箱上分别设置有给药上盖与视窗/液位计,在给药水泵的出口端旁接有安全溢流管路,在安全溢流管路上设置有出口与药箱连接的给药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拖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外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牵引车;2、拖车;3、药箱;4、给药上盖;5、视窗/液位计;6、给药水泵;7、给药动力源;8、给药传动装置;9、给药安全阀;10、给药增压阀;11、给药蓄能器;12、第一喷雾系统;13、第二喷雾系统;14、雾化外喷装置;15、增压动力源;16、增压传动装置;17、增压离合器;18、增压装置;19、外喷风能分配器;20、外喷进药口;21、外喷药液分配器;22、外喷节流器;23、外喷雾化锥形通道;24、外喷进风尾部口;25、外喷雾化喷头;26、外喷近地出液口;27、外喷远地出液口;28、外喷头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果树雾化喷药农用机,包括药箱3,进口通过管道或接头与药箱3连接的给药水泵6,可以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涡轮泵等,第一进口通过管道或接头与给药水泵6出口连通且用于向果树配喷洒农药的雾化外喷装置14、以及出口通过管道或接头与雾化外喷装置14第二进口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与增压装置18;雾化外喷装置14的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之间连通。

即通过泵将药液供给到雾化外喷装置14上,然后通过增压装置18提高给药的压强与速度,并将气流高压混入药液中,利用压力差实现高速,均匀地向果树喷水药液,并利用药液中高压气泡的破空作用,使得药液在大气中二次分裂,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喷射的农药均匀,面积大,浪费少。

雾化外喷装置14的进口以及雾化外喷装置14出口之间的通道为文丘里管道;第一进口位于第二进口与雾化外喷装置的外喷雾化喷头25出口之间。利用高压气流带动药液迅速喷出在果树喷药领域还没有应用,其能耗小,二次助力,效果显著。

作为传动方式的描述,给药水泵6传动连接有给药传动装置8且给药传动装置8传动连接有给药动力源7;增压装置18传动连接有增压传动装置16且增压传动装置16传动连接有增压动力源15。传动装置可以齿轮传动,带传动或轴传动。

给药传动装置8包括输入端与给药动力源7传动连接且输出端通过给药传动轴与给药水泵6传动连接的给药变速箱;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输出压力高,空间有限,采用轴传动,结构简单,降低设备的占地面积,便于林地树下穿梭;增压传动装置16包括增压输入端与增压动力源15传动连接且输出端通过增压离合器17与增压装置18传动连接的增压变速箱,增压变速箱为常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档速,离合器优先机械式,结实耐用,通过离合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增压,在不要增压的时候,可以使得动力源空载卸荷工作,不需要频繁启动,节能降耗。

药箱3下方设置有拖车2,拖车2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牵引车1;优选为拖板车等常规设计,牵引车可以是拖拉机等农用车,通过分节联轴器连接,方便其在林间转弯。

给药水泵6设置在牵引车1上,雾化外喷装置14、增压装置18、以及雾化外喷装置14分别设置在拖车2上,降低了设计高度,可以在林地自由行走。

作为具体结构,雾化外喷装置14包括外喷壳体、设置在外喷壳体上且进口与增压装置18出风口连通的外喷风能分配器19、进口与给药水泵6出液口连通的外喷进药口20、进口与外喷进药口20出口连通的外喷药液分配器21、中部进口与外喷药液分配器21出口连通的外喷雾化锥形通道23、设置在外喷雾化锥形通道23末端且与外喷风能分配器19出口连通的外喷进风尾部口24、设置在外喷雾化锥形通道23出口处的外喷雾化喷头25。通过分配器实现均布供给。

外喷雾化喷头25在外喷壳体的横截面上呈弧线分布分置;优先为半圆结构,从而增大横向喷雾面积,使得果树均匀喷药。

在外喷雾化喷头25的外喷头中心线28的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外喷近地出液口26,在外喷雾化喷头25的外喷头中心线28的远离地面一侧设置有外喷远地出液口27。

在弧线上,随着外喷雾化喷头25位置的升高,外喷雾化喷头25的外喷近地出液口26的开口面积之和逐渐变大,外喷远地出液口27开口面积之和逐渐变小。理论上四十五的方向,喷洒的农药效果最佳,通过开口面积的调整,使得近地端尽可能的向上喷洒直喷洒到树枝下方,从而避免农药在自重的作用下,洒落到地面上,远地端由于距离地面远,树木上方挡风效果不要树木下方,为了避免农药喷到空中,浪费且污染环境,所以尽可能向前方喷出。设计巧妙,节约能源,降低损耗。

外喷风能分配器19优选为箱体,可以为管道;外喷药液分配器21可以为箱体,优选为管道,从而实现大风量,小液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减少农药浪费。

在外喷药液分配器21出口处设置有外喷节流器22;外喷进药口20至少为两个,外喷进药口20位于弧线的中心和/或端部。

在给药水泵6与雾化外喷装置14的外喷进药口20设置有第一喷雾系统12和第二喷雾系统13;从而提供喷嘴药液分布均匀,避免药液过多的存积在某几个喷嘴处。

第一喷雾系统12 /或第二喷雾系统13包括进口与给药水泵6出口连通的给药增压阀10;在给药水泵6与给药增压阀10之间和/或在给药增压阀10与外喷进药口20之间设置有给药蓄能器11。通过设计增压阀,提供药液压力,通过蓄能器保证压力稳定。

给药水泵6通过管路与药箱3底部出口连通,避免存积药液;给药动力源7为柴油机、汽油机或电机等常规结构;增压装置18为离心风机或空压机,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排量大;增压动力源15为柴油机、汽油机或电机等常规动力;在药箱3上分别设置有给药上盖4与视窗/液位计5,在给药水泵6的出口端旁接有安全溢流管路,在安全溢流管路上设置有出口与药箱3连接的给药安全阀9。作为优选,外喷节流器22提供压力,减少排量,减少农药的损失。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给药动力源7-给药传动装置8-给药水泵6;

药箱3-给药水泵6-给药增压阀10-给药蓄能器11-第一喷雾系统12、第二喷雾系统13-外喷进药口20-外喷药液分配器21-外喷节流器22-外喷雾化锥形通道23。

增压动力源15-增压传动装置16-增压装置18-外喷风能分配器19-外喷进风尾部口24-外喷雾化锥形通道23。

外喷雾化锥形通道23-外喷雾化喷头25-外喷近地出液口26、外喷远地出液口27。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