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191发布日期:2018-12-07 21:4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使用过的地膜难以被完整的回收,有很大一部分地膜被翻入土壤,逐年积累,致使大面积的耕地遭到严重地污染,甚至在许多地区形成了“白色污染”。根据农业部门专项调查表明,每年残存在田野、土壤、沟河中的塑料薄膜至少占供应总量的10%,现累积残存量已在百万吨左右。因此,回收残膜、治理土地环境污染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残膜回收大都采用人工收取,采用机械收取残膜的效果不是很好,且现有技术中的残膜回收设备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比较高,且容易被残膜或者农作物的根茎堵塞,需要及时清除,使得工作效率比较低。

马铃薯的种植,在现有技术中也大都采用铺膜式种植,铺膜式种植,在收获马铃薯和残膜的过程中,工序比较繁琐,需要先人工的进行收取马铃薯,然后再人工的或者采用现有机械进行收取残膜,不能实现一体化的马铃薯和残膜的回收,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

一种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包括架体、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链条式分膜装置、收膜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配装在架体的前端,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链条式分膜装置、收膜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配装在架体上,链条式分膜装置位于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的后方,收膜装置位于链条式分膜装置的后方,动力传动装置用于向链条式分膜装置和收膜装置提供动力,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将残膜和马铃薯从地表下铲起,并将残膜推送至链条式分膜装置,链条式分膜装置将残膜与土分离,并传送至收膜装置,收膜装置将残膜进行回收。

优选的,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包括铲膜板和挑膜齿,铲膜板的左端固定配装在架体的左端,铲膜板的右端固定配装在架体的右端,挑膜齿固定配装在铲膜板的后边,铲膜板与地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5度,小于等于80度。

优选的,链条式分膜装置包括第一分膜转轴、第二分膜转轴、第三分膜转轴、分膜链条和链条传动轮,第一分膜转轴通过轴承座配装在架体的前端,第二分膜转轴通过轴承座配装在架体的中间位置,第三分膜转轴通过轴承座配装在架体的后端,第一分膜转轴、第二分膜转轴和第三分膜转轴分别配装数量不少于三的链条传动轮,分膜链条配装在第一分膜转轴、第二分膜转轴和第三分膜转轴的链条传动轮上。

优选的,第二分膜转轴的位置高于第一分膜转轴和第三分膜转轴,第二分膜转轴上套装振动滚轮,振动滚轮上设置三个凸点,分膜链条与振动滚轮接触,每个凸点升高到最高点,然后下降,使得分膜链条完成一次振动。

优选的,收膜装置包括收膜吸风机、收膜筒、风机吸口和收膜箱,风机吸口的一端罩在分膜链条后端的上方,风机吸口的另一端与收膜筒的一端连接,收膜筒的另一端与收膜吸风机的风机入口连接,收膜吸风机的风机出口与收膜箱配装。

优选的,收膜吸风机包括风机壳体、叶片转盘、叶片转轴、叶片、风机入口和风机出口,叶片固定配装在叶片转盘上,叶片转轴的一端与叶片转盘连接,另一端与动力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配装,叶片朝向风机出口的方向旋转,风机入口的中心轴与叶片转盘垂直,风机入口和风机出口与风机壳体固定连接,叶片转盘和叶片配装在风机壳体内。

优选的,风机吸口为四棱锥台结构。

优选的,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还包括吹风机,吹风机配装在架体上,吹风机用于向分膜链条的底部吹风,吹风机上配装吹风转轴,吹风转轴与动力传动装置配装。

优选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减速机、减速机输入端轴、第一链轮组、第二链轮组、皮带轮组和左输出轴,减速机输入端轴的一端与减速机配装,另一端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配装,左输出轴配装在减速机左侧输出轴端,第一链轮组的主动链轮与左输出轴配装,第一链轮组的从动链轮与第三分膜转轴的左端配装,第二链轮组的主动链轮与减速机输入端轴配装,从动链轮与收膜风机的叶片转轴的轴端配装,皮带轮组的主动皮带轮与收膜吸风机的叶片转轴的轴端配装,从动皮带轮与吹风机的吹风转轴配装。

优选的,架体包括左安装板、右安装板、支撑架、牵引架、行走轮、行走轮连接臂和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螺孔,行走轮连接臂上竖向开设数量大于等于二的螺孔,两个固定座分别固定配装在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后方,行走轮连接臂的一端配装在固定座上,且行走轮连接臂上的一个螺孔与固定座上的螺孔相对,采用螺钉旋入行走轮连接臂上的螺孔和固定座上的螺孔,将行走轮连接臂和固定座固定连接,行走轮连接臂的另一端与行走轮固定连接,支撑架固定配装在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上端,牵引架固定配装在支撑架的前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残膜和马铃薯的收获,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的架体与牵引机的牵引架连接,将牵引机的动力输出与动力传动装置配装,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将残膜和马铃薯铲起,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在行走的过程中,将被铲起的残膜带入链条式分膜装置上,将马铃薯翻至地表外,链条式分膜装置将铲起的残膜和土进行传动并分离,将残膜传输至链条式分膜装置的后端,铲起的土被全部分离出去,然后收膜装置将分离出的残膜通过吸风机吸入收膜装置内的收膜箱内,动力传动装置向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链条式分膜装置和收膜装置提供动力,人工的将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铲起的马铃薯进行收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能很好的将残膜和马铃薯进行回收,大大提高了残膜和马铃薯回收的效率,降低了残膜回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链条式分膜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收膜吸风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收膜吸风机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收膜吸风机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体10、左安装板11、右安装板12、支撑架13、牵引架14、行走轮15、行走轮连接臂16、固定座17、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20、铲膜板21、挑膜齿22、链条式分膜装置30、第一分膜转轴31、第二分膜转轴32、第三分膜转轴33、分膜链条34、链条传动轮35、振动滚轮36、凸点a、收膜装置40、收膜吸风机41、风机壳体410、叶片转盘411、叶片转轴412、叶片413、风机入口414、风机出口415、收膜筒42、风机吸口43、收膜箱44、动力传动装置50、减速机51、减速机输入端轴52、第一链轮组53、第二链轮组54、皮带轮组55、左输出轴56、吹风机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包括架体10、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20、链条式分膜装置30、收膜装置40和动力传动装置50,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20配装在架体10的前端,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20、链条式分膜装置30、收膜装置40和动力传动装置50配装在架体10上,链条式分膜装置30位于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20的后方,收膜装置40位于链条式分膜装置30的后方,动力传动装置50用于向链条式分膜装置30和收膜装置40提供动力。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20将残膜和马铃薯从地表下铲起,并将残膜推送至链条式分膜装置30,链条式分膜装置30将残膜与土分离,并传送至收膜装置40,收膜装置40将残膜进行回收。

起膜及马铃薯铲起装置20包括铲膜板21和挑膜齿22,铲膜板21的左端固定配装在架体10的左端,铲膜板21的右端固定配装在架体10的右端,挑膜齿22固定配装在铲膜板21的后边,铲膜板21与地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5度,小于等于80度。

链条式分膜装置30包括第一分膜转轴31、第二分膜转轴32、第三分膜转轴33、分膜链条34和链条传动轮35,第一分膜转轴31通过轴承座配装在架体10的前端,第二分膜转轴32通过轴承座配装在架体10的中间位置,第三分膜转轴33通过轴承座配装在架体10的后端,第一分膜转轴31、第二分膜转轴32和第三分膜转轴33分别配装数量不少于三的链条传动轮35,分膜链条34配装在第一分膜转轴31、第二分膜转轴32和第三分膜转轴33的链条传动轮35上。

第二分膜转轴32的位置高于第一分膜转轴31和第三分膜转轴33,第二分膜转轴32上套装振动滚轮36,振动滚轮36上设置三个凸点a,分膜链条34与振动滚轮36接触,每个凸点a升高到最高点,然后下降,使得分膜链条34完成一次振动。振动滚轮36的设计使得分膜链条34在传动的过程中产生振动,很好的将残膜和土分离。

收膜装置40包括收膜吸风机41、收膜筒42、风机吸口43和收膜箱44,风机吸口43的一端罩在分膜链条34后端的上方,风机吸口43的另一端与收膜筒42的一端连接,收膜筒42的另一端与收膜吸风机41的风机入口414连接,收膜吸风机41的风机出口415与收膜箱44配装。

收膜吸风机41包括风机壳体410、叶片转盘411、叶片转轴412、叶片413、风机入口414和风机出口415,叶片413固定配装在叶片转盘411上,叶片转轴412的一端与叶片转盘411连接,另一端与动力传动装置50的动力输出配装,叶片413朝向风机出口415的方向旋转,风机入口414的中心轴与叶片转盘411垂直,风机入口414和风机出口415与风机壳体410固定连接,叶片转盘411和叶片413配装在风机壳体410内。风机吸口43为四棱锥台结构。叶片413固定在叶片转盘411,叶片413为弧形板结构,弧形的弯曲度朝向风机出口415。本实用新型的收膜吸风机41的结构设计是一种防缠绕设计,可有效的防止残膜缠绕在收膜吸风机41内。

链条式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还包括吹风机60,吹风机60配装在架体10上,吹风机60用于向分膜链条34的底部吹风,吹风机60上配装吹风转轴,吹风转轴与动力传动装置50配装。

动力传动装置50包括减速机51、减速机输入端轴52、第一链轮组53、第二链轮组54、皮带轮组55和左输出轴56,减速机输入端轴52的一端与减速机51配装,另一端与牵引机的动力输出端配装,左输出轴56配装在减速机51左侧输出轴端,第一链轮组53的主动链轮与左输出轴56配装,第一链轮组53的从动链轮与第三分膜转轴33配装,第二链轮组54的主动链轮与减速机输入端轴52配装,从动链轮与收膜吸风机的叶片转轴412的轴端配装,皮带轮组55的主动皮带轮与收膜吸风机的叶片转轴412的轴端配装,从动皮带轮与吹风机60的吹风转轴配装。

架体10包括左安装板11、右安装板12、支撑架13、牵引架14、行走轮15、行走轮连接臂16和固定座17,固定座17上开设螺孔,行走轮连接臂16上竖向开设数量大于等于二的螺孔,两个固定座17分别固定配装在左安装板11和右安装板12的后方,行走轮连接臂16的一端配装在固定座17上,且行走轮连接臂16上的一个螺孔与固定座17上的螺孔相对,采用螺钉旋入行走轮连接臂16上的螺孔和固定座17上的螺孔,将行走轮连接臂16和固定座17固定连接,行走轮连接臂16的另一端与行走轮15固定连接,支撑架13固定配装在左安装板11和右安装板12的上端,牵引架14固定配装在支撑架13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起膜齿旋转,把地表的残膜挑起,起膜齿为刀状结构,起膜齿的转速大概在315r/mi n,起膜齿可以起到分离膜和杂物的作用,这是第一级分离,挑起的残膜和泥土被甩到分膜链条34上,分膜链34条下的第二分膜转轴32上设置有三个振动滚轮36,通过振动滚轮36的交替上顶,使分膜链条34产生振动,振动的分膜链条34不断往上用送残膜和第一级没有被分离的杂物,通过分膜链条34的震动可以使大部分土漏下去,只留下残膜和不能漏下去的杂物,这是第二级分离。在分膜链条34中间部分,我们加了一个吹风管,吹风管两端接吹风机60的两个出风口。吹风管出风口直对四棱锥台结构的风机吸口43,让分膜链条34上的残膜可以快速到达风机吸口43,帮助风机吸口43把尽可能多的膜吸上去。可以很好的分离轻的残膜和重的杂物。这是第三级分离。在分膜链条34末端上方,本实用新型安装了四棱锥台结构的风机吸口43,风机吸口43左右距离和分膜链条34宽度一样,前后距离为30cm,通过吸风机高转速产生强大的吸力,当分膜链条34把残膜和杂物运送到风机吸口43下方时,轻的薄膜就被到防缠绕的风机里吹到储膜箱。重的杂物被继续往后运送。这是第四级分离。在风机口正下方,分膜链条34的下方,我们加了另一个吹风管,两端入风口连接在吹风机的两个出口上,吹风管的出风口在正后方,目的是让分膜链条34上的杂物在离开分膜链条34后自由落体的过程中给一个向后的吹风,使前四级没有完全分离的残膜被吹到后方收膜箱,重的杂物掉落到地里。这是第五级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设备共有两个收膜箱,收膜筒上方一个,专门收吸风机吸上来的膜。机器后方一个,专门收吸风机吸不上去,被吹分吹到后面的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