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豆兰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0636发布日期:2019-02-22 21:12阅读:2183来源:国知局
石豆兰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稀濒危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豆兰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广东石豆兰隶属兰科石豆兰属,是国家II级保护植物。根据《中华本草》记录具有清热、滋阴、消肿作用,对于治疗咳嗽、扁桃体炎等症状效果明显。近年来野外资源被不断采集,亟待加强保护和开展人工栽培、繁殖工作,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可用于种植广东石豆兰的装置变得极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豆兰种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亟待开展人工栽培石豆兰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石豆兰种植装置,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保湿层、以及设于所述保湿层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的附生层;所述保湿层包括保湿混合物、贯穿所述保湿混合物的供水管、以及用于包覆所述保湿混合物的包覆层;所述供水管开设有若干供水孔;所述附生层包括相互拼接的条状松树皮与水苔。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混合物包括水苔与椰糠。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混合物中的水苔与椰糠的体积比为1:2。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混合物还包括泥炭土。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为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的厚度范围为0.2厘米-0.4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实木壳、竹壳或石材壳。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铁丝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厚度范围为1厘米-2厘米,所述保湿层的厚度范围为1.5厘米-2.5厘米,所述附生层的厚度范围为0.2厘米-0.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壳体作为整体装置的安装部件,用于安装保湿层及附生层,同时还用于与使用环境的固定;保湿层提供供水管上的供水孔为石豆兰等植物提供生长必备的水分;附生层作为石豆兰等植物的主要生长环境,条状松树皮与水苔拼接而形成,使得条状松树皮与水苔组成的附生层在垂挂后不会掉落,进而实现对石豆兰等植物的人工栽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石豆兰种植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

1、壳体;2、保湿层;21、供水管;3、附生层;31、水苔区;32、条状松树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石豆兰种植装置,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的保湿层2、以及设于保湿层2远离壳体1的一侧的附生层3;保湿层2包括保湿混合物、贯穿保湿混合物的供水管21、以及用于包覆保湿混合物的包覆层;供水管21开设有若干供水孔;附生层3包括相互拼接的条状松树皮32与水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1、设于壳体1的保湿层2、以及设于保湿层2远离壳体1的一侧的附生层3相互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进行固定,辅以铁丝、扎线带、胶水等部件进行固定。石豆兰先种植于附生层3的水苔区31,然后快速向条状松树皮32以及周边的水苔区31生长。壳体1作为整体装置的安装部件,用于安装保湿层2及附生层3,同时还用于与使用环境的固定;保湿层2提供供水管21上的供水孔为石豆兰等植物提供生长必备的水分;附生层3作为石豆兰等植物的主要生长环境,条状松树皮32与水苔拼接而形成,使得条状松树皮32与水苔组成的附生层3在垂挂后不会掉落,进而实现对石豆兰等植物的人工栽培。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1可为具有凹槽的结构,保湿层2及附生层3均设于该结构内。开设有的供水孔沿供水管21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保证出水的均匀,同时供水管21具有与水源相连的进水口,同时还具有出水口以便未进入保湿层2的水流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保湿混合物包括水苔与椰糠。具体地,水苔+椰糠的混合基质更适合兰科植物生长,其透气性、透水性和具有适当的保水能力;同时基质整体更为致密、长条,而不松散成小块,非常利于在附生层3使用条状松树皮32与水苔的长板拼接的结构,而不会在垂挂后掉下。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附生层3由条状松树皮32与水苔拼接而成,其先用一层水苔做底形成水苔区31,再利用条状松树皮32横置固定;条状松树皮32将水苔+椰糠基质“束缚”其内;最主要的作用是,附生石豆兰后期需要长在条状松树皮32上,避免过湿;需要能保证部分根系在湿润的基质中(也即附生层3及保湿层2中),可吸收水分,又需要保证部分根系固定在条状松树皮32上,暴露于空气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保湿混合物中的水苔与椰糠的体积比为1:2。具体地,保湿混合物中的水苔与椰糠的体积比为1:2,其能实现最佳的种植效果;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保湿混合物中的水苔与椰糠的体积比为也可为其他选择,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保湿混合物还包括泥炭土。具体地,保湿混合物还包括泥炭土等轻质的园艺用基质,以便为石豆兰等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基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覆层为无纺布。具体地,包覆层可选为无纺布以实现保湿层2足够的透气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包覆层也可选为无纺布以外的其他具有透气性及透水性的材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无纺布的厚度范围为0.2厘米-0.4厘米。具体地,无纺布的厚度范围选为0.2厘米-0.4厘米,在保证透气性及透水性的同时为结构提供足够的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为实木壳、竹壳或石材壳。具体地,壳体1的材质可选为实木壳、竹壳或石材壳中的任一种,以实现基本的安装及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上设有挂钩。具体地,挂钩便于将壳体1悬挂进而实现对石豆兰种植装置的竖直悬挂。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上设有铁丝挂环。具体地,铁丝挂环便于将壳体1悬挂进而实现对石豆兰种植装置的竖直悬挂。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豆兰种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的厚度范围为1厘米-2厘米,保湿层2的厚度范围为1.5厘米-2.5厘米,附生层3的厚度范围为0.2厘米-0.5厘米。具体地,上述壳体1、保湿层2以及附生层3的厚度范围能较好的保证种植效果且能实现结构的最简化。优选的,壳体1、保湿层2以及附生层3的其他尺寸可为,长、宽为30cm×30cm;也可根据实际种植需要进行其他合适的选择。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