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3379发布日期:2019-02-26 17:2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排种器。



背景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水稻种子不经过育秧和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法;该技术与栽培稻相比,使稻作过程得以简化,具有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季节矛盾,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高产高效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而在稻谷进行直播栽培作业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现有对水稻直播时,多会使用针对稻谷的专用播种机,现有的播种机通过设置多个排种器进行播种;排种器播种时种子经常出现播种不均匀的情况,有些时候播的太多而有些时候播的太少甚至漏播,导致后期秧苗分布不均生长速度不同;而且现有的排种器限流机构不精准,对播种量控制精度较差;排种器播种时种子容易堆积而卡死,需要人工疏通,并且在排种器卡种时由于底部没有疏通口较难进行疏通,播种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种器,本实用新型的排种器将储粒腔呈部分圆环状围绕在旋播腔周围,减小了卡种概率并且使种子供给更加均匀;同时改进了限流板结构,使流量控制更加精确;进一步的,在排种器下方设置疏通开口,一旦卡种使疏通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排种器,包括排种腔和进料腔,所述进料腔位于所述排种腔后侧且向上延伸;

所述排种腔包括呈圆盘状的旋播腔和储粒腔,所述储粒腔位于所述旋播腔和所述进料腔交界处,且围绕所述储粒腔周围呈圆环状;

所述进料腔包括呈漏斗状的进料斗和防卡腔,所述防卡腔连接于所述进料斗和所述储粒腔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旋播腔内安装有旋播件,所述旋播件在主轴的带动下具备在所述储粒腔处向上的旋转动作,且所述旋播件侧面以及圆周最外侧面与所述旋播腔侧面以及环壁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种子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储粒腔和所述防卡腔交界处设有圆环状的限流板,所述限流板安装于所述排种腔圆周上方的圆弧调节槽内,具备在圆周方向旋转调整所述储粒腔和所述防卡腔连通开口大小的调节动作。

所述限流板呈圆环状位于所述储粒腔和所述防卡腔的交界处,使所述储粒腔为一部分围绕在所述旋播腔的环形带,能够使种子均匀分布在所述旋播腔周围,保证播种时种子能够稳定输送,不会引起漏播的可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进料斗和所述防卡腔交界处设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安装于所述进料斗外部前侧壁面处,且具备上下滑动将所述进料斗和所述防卡腔连通或分隔的调节动作。

所述开关板为直线型,所述限流板为圆环状,使其安装位置不同,能够避免所述开关板和所述限流板调节时相互干扰带动对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卡腔内在所述限流板开关轨迹处安装有防卡拨杆,所述防卡拨杆具备跟随所述旋播件旋转的动作。

所述防卡拨杆和所述旋播件之间的侧面通过齿轮或带轮连接,从而传递旋转的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卡拨杆至少存在一段非圆形截面。

所述防卡拨杆的非圆形截面出的表面旋转时对相邻的种子产生外力,使种子产生轻微移动,便可防止种子卡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卡腔边沿处在所述防卡拨杆下方设有疏通开口,所述疏通开口处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具备将所述疏通开口封闭或打开的滑动开关动作。

由此,所述排种器一旦出现卡种的情况便可推动所述挡板将所述疏通开口打开,将所述防卡腔内的种子取出消除卡种,重新关闭所述疏通开口便能恢复正常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流板弧形上端侧面与所述圆弧调节槽之间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能够旋松对所述限流板进行调节,或旋紧将所述限流板锁死。

所述圆弧调节槽外部标有刻度,所述调节螺栓调节到相应刻度处能够轻易知道所述限流板开启的程度,控制种子进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开关板上方存在卡扣,所述进料斗外部前侧壁面处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防止所述开关板下落的卡孔;所述卡扣嵌于所述卡孔内时,所述开关板最下方高于所述储粒腔和所述防卡腔连通的最高处。

由此,所述开关板完全开启时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配合使其固定,所述开关板最下方高于所述储粒腔和所述防卡腔连通的最高处能够使所述开关板完全开启时不会影响到所述限流板的限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储粒腔下方与所述防卡腔下方平滑过渡,且所述储粒腔圆弧向上延伸至超过垂直角度0°~30°;所述储粒腔圆弧外侧半径为所述旋播腔半径的1.1~1.3倍。

由此,所述储粒腔围绕所述旋播腔的环形带又薄又长,使种子均匀少量分布在所述旋播腔附近,能够有效减小卡种以及漏播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排种器将储粒腔呈部分圆环状围绕在旋播腔周围,减小了卡种概率并且使种子供给更加均匀;同时改进了限流板结构,使流量控制更加精确;进一步的,在排种器下方设置疏通开口,一旦卡种使疏通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的立体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的立体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的截面图;

图中,1-排种腔、11-旋播腔、111-旋播件、12-储粒腔、13-圆弧调节槽、131-调节螺栓、2-进料腔、21-进料斗、211-卡孔、22-防卡腔、3-主轴、4-限流板、5-开关板、51-卡扣、6-防卡拨杆、7-疏通开口、7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一种排种器,包括排种腔1和进料腔2,进料腔2位于排种腔1后侧且向上延伸;

排种腔1包括呈圆盘状的旋播腔11和储粒腔12,储粒腔12位于旋播腔11和进料腔2交界处,且围绕储粒腔12周围呈圆环状;

进料腔2包括呈漏斗状的进料斗21和防卡腔22,防卡腔22连接于进料斗21和储粒腔12之间。

如图3,旋播腔11内安装有旋播件111,旋播件111在主轴3的带动下具备在储粒腔12处向上的旋转动作,且旋播件111侧面以及圆周最外侧面与旋播腔11侧面以及环壁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种子直径。

如图3,储粒腔12和防卡腔22交界处设有圆环状的限流板4,限流板4安装于排种腔1圆周上方的圆弧调节槽13内,具备在圆周方向旋转调整储粒腔12和防卡腔22连通开口大小的调节动作。

限流板4呈圆环状位于储粒腔12和防卡腔22的交界处,使储粒腔12为一部分围绕在旋播腔11的环形带,能够使种子均匀分布在旋播腔11周围,保证播种时种子能够稳定输送,不会引起漏播的可能。

如图3,进料斗21和防卡腔22交界处设有开关板5,开关板5安装于进料斗21外部前侧壁面处,且具备上下滑动将进料斗21和防卡腔22连通或分隔的调节动作。

开关板5为直线型,限流板4为圆环状,使其安装位置不同,能够避免开关板5和限流板4调节时相互干扰带动对方。

如图3,防卡腔22内在限流板4开关轨迹处安装有防卡拨杆6,防卡拨杆6具备跟随旋播件111旋转的动作。

防卡拨杆6和旋播件111之间的侧面通过齿轮或带轮连接,从而传递旋转的动力。

防卡拨杆6至少存在一段非圆形截面。

防卡拨杆6的非圆形截面出的表面旋转时对相邻的种子产生外力,使种子产生轻微移动,便可防止种子卡滞。

如图2、图3,防卡腔22边沿处在防卡拨杆6下方设有疏通开口7,疏通开口7处安装有挡板71,挡板71具备将疏通开口7封闭或打开的滑动开关动作。

由此,排种器一旦出现卡种的情况便可推动挡板71将疏通开口7打开,将防卡腔22内的种子取出消除卡种,重新关闭疏通开口7便能恢复正常工作。

如图1、图2、图3,限流板4弧形上端侧面与圆弧调节槽13之间安装有调节螺栓131,调节螺栓131能够旋松对限流板4进行调节,或旋紧将限流板4锁死。

圆弧调节槽13外部标有刻度,调节螺栓131调节到相应刻度处能够轻易知道限流板4开启的程度,控制种子进流量。

如图1、图2、图3,开关板5上方存在卡扣51,进料斗21外部前侧壁面处设有与卡扣51配合防止开关板5下落的卡孔211;卡扣51嵌于卡孔211内时,开关板5最下方高于储粒腔12和防卡腔22连通的最高处。

由此,开关板5完全开启时通过卡扣51和卡孔211配合使其固定,开关板5最下方高于储粒腔12和防卡腔22连通的最高处能够使开关板5完全开启时不会影响到限流板4的限流作用。

如图3,储粒腔12下方与防卡腔22下方平滑过渡,且储粒腔12圆弧向上延伸至超过垂直角度0°~30°;储粒腔12圆弧外侧半径为旋播腔11半径的1.1~1.3倍。

由此,储粒腔12围绕旋播腔11的环形带又薄又长,使种子均匀少量分布在旋播腔11附近,能够有效减小卡种以及漏播的概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