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385发布日期:2019-02-15 19:5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鸡舍、鸡场的清粪方式大致有:一是大型养鸡场,一般用清粪机定时清粪,但成本较高,一般中小养殖户难以接受。二是蓄粪沟一次性清粪,这种清粪方式解决不了鸡粪含水量大、鸡舍有害气体含量过高、蛆蝇孳生等严重问题。三是鸡舍笼架下水平地面定时清粪,这种清粪方式存在污水、鸡粪横溢,走道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鸡舍不卫生等问题,因此专利号为CN20172012823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鸡舍养殖清粪装置,虽然通过传送带将粪便运输到收集箱中,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鸡舍有害气体含量过高、蛆蝇孳生等严重问题发生,但是传送带上残留的粪便掉落在集粪沟中,长时间不清理同样会使鸡舍存在有害气体过量、气味难闻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通过刮板将传送带上残留的粪便清理到集粪桶内,使传送带的表面保持干净,有效的防止了鸡舍内存在有害气体过量、气温难闻等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包括鸡笼、清粪装置,所述清粪装置设置于鸡笼的下方,所述清粪装置包括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所述主动辊通过传送带与从动辊连接,所述主动辊设置于从动辊的右侧上方使传送带处于倾斜状态,所述传送带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倾斜角度与传送带的倾斜角度相同的挡板,所述传送带前侧的挡板后壁上和传送带后侧的挡板前壁上分别设有毛刷,所述毛刷设置于传送带的上方且毛刷底部与传送带的顶部边缘部位接触,所述挡板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所述从动辊右侧的传送带下方设有向主动辊方向倾斜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左端与传送带接触,所述刮板的底部右端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从动辊的下方放置有集粪桶,所述刮板设置于集粪桶的上方,所述传送带前侧的挡板前壁左端和传送带后侧的挡板后壁左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传送带前侧的挡板前壁右端和传送带后侧的挡板后壁右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轴线与主动辊轴线重合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主动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从动辊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轴线与从动辊轴线重合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从动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挡板上的第一固定杆与相邻近的第三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上的第二固定杆与相邻近的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粪桶放置于从动辊前侧和后侧的第三支撑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还包括驱动主动辊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链条,所述电机设置于主动辊后侧的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链轮,所述主动辊后侧的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鸡笼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鸡笼的侧壁前后端上分别设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远离鸡笼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架,所述鸡笼左侧的第四支撑架设置于第三支撑架的左侧,所述鸡笼右侧的第四支撑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的右侧,所述集粪桶放置于鸡笼左侧的两个第四支撑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长度大于鸡笼的长度,传送带的宽度大于鸡笼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带的下方设置刮板,在传送带传输过程中能够将传送带上残留的粪便刮掉并掉落到集粪桶内收集,防止传送带上残留的粪便掉落在鸡舍内的地面上,有效的防止了鸡舍内存在有害气体过量、气味难闻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劳动者清理粪便的劳动强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2、传送带呈倾斜设置,使传送带上的粪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防止粪便向传送带的前后两侧流动,同时在传送带前侧和后侧设置挡板,挡板上设置的毛刷与传送带边缘部位接触,同样防止了粪便向传送带前后两侧流动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附图1中传送带后侧的挡板结构图;

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

其中:1、从动辊;2、主动辊;3、传动带;4、刮板;5、第一支撑架;6、挡板;7、毛刷;8、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集粪桶;11、第三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第一链轮;14、链条;15、第四支撑架;16、鸡笼;17、第三固定杆;1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包括鸡笼16、清粪装置,所述清粪装置设置于鸡笼16的下方,所述清粪装置包括传动带3、主动辊2、从动辊1,所述主动辊2通过传送带3与从动辊1连接,所述主动辊2设置于从动辊1的右侧上方使传送带3处于倾斜状态,,所述传送带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倾斜角度与传送带3的倾斜角度相同的挡板6,所述传送带3前侧的挡板6后壁上和传送带3后侧的挡板6前壁上分别设有毛刷7,所述毛刷7设置于传送带3的上方且毛刷7底部与传送带3的顶部边缘部位接触,所述挡板6设置于主动辊2和从动辊1之间,所述从动辊1右侧的传送带3下方设有向主动辊2方向倾斜的刮板4,所述刮板4的左端与传送带3接触,所述刮板4的底部右端设有第一支撑架5,所述从动辊1的下方放置有集粪桶10,所述刮板4设置于集粪桶10的上方,所述传送带3前侧的挡板6前壁左端和传送带3后侧的挡板6后壁左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传送带3前侧的挡板6前壁右端和传送带3后侧的挡板6后壁右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杆9。

所述主动辊2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轴线与主动辊2轴线重合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主动辊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2,所述从动辊1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轴线与从动辊1轴线重合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从动辊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架11,所述挡板6上的第一固定杆8与相邻近的第三支撑架1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上的第二固定杆9与相邻近的第二支撑架12固定连接。

所述集粪桶10放置于从动辊1前侧和后侧的第三支撑架11之间。

所述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还包括驱动主动辊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链条14,所述电机设置于主动辊2后侧的第二支撑架12的侧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链轮13,所述主动辊2后侧的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13通过链条14与第二链轮连接。

所述鸡笼16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远离鸡笼16的侧壁前后端上分别设有第三固定杆17,所述第三固定杆17远离鸡笼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架15,所述鸡笼16左侧的第四支撑架15设置于第三支撑架11的左侧,所述鸡笼16右侧的第四支撑架15设置于第二支撑架12的右侧,所述集粪桶10放置于鸡笼16左侧的两个第四支撑架15之间。

所述传送带3的长度大于鸡笼16的长度,传送带3的宽度大于鸡笼16的宽度。

该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开启电机带动第一链轮13逆时针转动,在链条14的作用下使第二链轮转动,从而使主动辊2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3和从动辊1转动,从鸡笼16中掉落的粪便落在传送带3上,传送带3将粪便向集粪桶10方向运输,粪便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集粪桶10内,由于粪便很湿,因此传送带3上就会残留粪便,传送带3经过刮板4后,刮板4将传送带3上残留的粪便刮除并掉落在集粪桶10内,经过刮板4后的传送带3上无粪便残留,因此残留的粪便就不会掉落在鸡舍内,避免残留粪便经长时间积累后产生有害气体过量、气味难闻等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劳动者清理粪便的劳动强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传送带3呈倾斜设置,使传送带3上的粪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防止粪便向传送带3的前后两侧流动,同时在传送带3前侧和后侧设置挡板6,挡板6上设置的毛刷7与传送带3边缘部位接触,同样防止了粪便向传送带3前后两侧流动问题的发生。

该新型鸡舍养殖清粪装置通过刮板将传送带上残留的粪便清理到集粪桶内,使传送带的表面保持干净,有效的防止了鸡舍内存在有害气体过量、气温难闻等问题的发生。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