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606发布日期:2019-01-15 22:13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联合收获机,特别涉及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谷物联合收获机大多采用收割系统、输送系统、脱粒系统等装置,完成谷物的一次性收割、脱粒。脱粒系统的脱粒滚筒一般采用横向滚筒或纵向滚筒布置,在纵向滚筒装置中,一般采用单一锥形前滚筒加圆柱型直齿齿杆滚筒结构。这种机构,在收割速度比较快时,或遇到作物产量比较高时,由于作物需向后流动,仅靠脱粒顶盖上的导流板的作用,使作物向后转移并完成脱粒功能。又由于采用的是直齿齿杆结构,作物在沿轴线运动的过程中,齿杆是整体打击作物,对于直齿齿杆来说承受的载荷比较大,且不易使作物在脱粒腔内散开,籽粒易隐藏在秸秆中,造成脱粒损失加大,同时需要消耗极大的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齿齿杆脱粒机的脱粒损失大,且需要消耗极大的功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包括前锥形滚筒和螺旋滚筒总成,所述前锥形滚筒设置在螺旋滚筒总成的一侧,所述前锥形滚筒包括锥形筒体、前幅盘、螺旋叶片和后连接板,所述前幅盘和后连接板分别设置在锥形筒体的前后两端,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设置在锥形筒体的外表面,所述螺旋滚筒总成包括传动轴、若干连接板、若干齿杆和螺旋连接板,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过若干连接板的中心,所述若干连接板依次包括前连接板、至少一块中间连接板和后幅盘,所述前连接板通过花键套与前锥形滚筒的后连接板相连,所述若干齿杆以传动轴为中轴线穿过中间连接板和后幅盘均匀间隔设置在传动轴的外部,所述螺旋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若干齿杆的外部,所述螺旋连接板外表面螺旋设置有若干钉齿。

优选的,所述螺旋滚筒设置有两块中间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锥形筒体前端直径小于后端直径,所述螺旋叶片前端内径小于后端内径,所述螺旋叶片前后端的外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螺旋连接板与传动轴所在水平线之间设置有螺旋角β,所述钉齿与传动轴所在水平线之间设置有螺旋角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的提高作物输送能力及减少脱粒损失。在喂入量加大时,不易产生的堵塞。该机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与原有机型部件互换,机器可靠,且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中前锥形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中螺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锥形筒,11-锥形筒体,12-前幅盘,13-螺旋叶片,14-后连接板,2-螺旋滚筒总成,21-传动轴,22-齿杆,23-螺旋连接板,24-前连接板,25-中间连接板,26-后幅盘,27-花键套,28-钉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齿杆脱粒滚筒,如图1所示,包括前锥形滚筒1和螺旋滚筒总成2,前锥形滚筒1设置在螺旋滚筒总成2的一侧,如图3所示,前锥形滚筒1包括锥形筒体11、前幅盘12、螺旋叶片13和后连接板14,锥形筒体11前端直径小后端直径大,呈锥形体状态,所述螺旋叶片13焊接于锥形筒体11上,前幅盘12焊接于锥形筒体11的前端小径处、后连接板14焊接于锥形筒体11大直径处组合成前锥形滚筒1,滚筒呈圆锥形。锥形筒体11前端直径小于后端直径,螺旋叶片13前端内径小于后端内径,螺旋叶片13前后端的外径一致。前幅盘12和后连接板14分别设置在锥形筒体11的前后两端,螺旋叶片13固定设置在锥形筒体11的外表面,如图2所示,螺旋滚筒总成2包括传动轴21、若干连接板、若干齿杆22和螺旋连接板23,传动轴21依次穿过若干连接板的中心,若干连接板依次包括前连接板24、至少一块中间连接板25和后幅盘26,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索提供的螺旋滚筒设置有两块中间连接板25。前连接板24通过花键套27与前锥形滚筒1的后连接板14相连,若干齿杆22以传动轴21为中轴线穿过中间连接板25和后幅盘26均匀间隔设置在传动轴21的外部,螺旋连接板23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若干齿杆22的外部,螺旋连接板23外表面螺旋设置有若干钉齿28。如图4所示,螺旋连接板23与传动轴21所在水平线之间设置有螺旋角β,钉齿28与传动轴21所在水平线之间设置有螺旋角α,钉齿28逐个向下打击作物,能使成团作物快速扩散,起到分散秸秆、利于籽粒的分离,减少脱粒损失,提高物料的流动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滚筒安装于输送槽后部、脱粒系统上部。作物经输送槽上部,喂入滚轮链板向后作抛撒运动,作物先由前锥形滚筒1抓取,并沿着螺旋叶片13向后输送后由后滚筒接住,沿着滚筒顶盖导流板及螺旋齿杆22向后运动,同时完成脱粒分离的功能。原有的后齿杆22滚筒,齿杆22呈直线排列,多个钉齿28同时打击作物,由于没有螺旋布置,作物只能在圆周面上运动,运动至顶盖时,由顶盖上的导流板的作用下,作物作向后运动。现结构齿杆22采用了螺旋布置,作物在运动过程中,即能通过顶盖上的导流板使作物作向后运动,也可以通过滚筒上的螺旋齿杆22作向后运动,提高作物向后运动的流畅性。同时齿杆22在旋转过程中,齿杆22是逐个打击作物,减少了因齿杆22同时打击作物而产生的较大的扭矩,消耗功率相应的也得到减少。同时由于齿杆22分阶段打击作物,又起到了对作物秸秆扩散的作用,秸秆的扩散便于籽粒能及时下落至清选系统内,减少了籽粒隐藏在秸秆中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