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逃逸鼢鼠活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9320发布日期:2019-01-08 21:01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逃逸鼢鼠活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鼠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防逃逸鼢鼠活捕装置。



背景技术:

鼢鼠是典型的地下独居啮齿动物,几乎终生生活在地下密闭的洞道系统中,主要以植物地下根茎为食,对农田、草原、退耕还林地等危害甚大。目前,进行鼢鼠鼠害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各种捕杀装置进行人工灭鼠,鼢鼠捕杀工具是利用鼢鼠对洞道开口进行推土堵洞的习性设计的。灭鼠时,人工对洞道进行开口,并在有效洞道开口处布设捕杀工具,从而实现捕杀鼢鼠的目的。然而,鼢鼠作为典型的地下独居啮齿动物,除了是农林牧有害生物外,它在适应进化等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科研价值,很多科学实验需要利用鼢鼠活体开展。然而,鼢鼠捕杀装置不适合用来进行鼢鼠活捕,现有的活体捕捉装置,探测到鼢鼠后,需尽快处理,因此必须有人长期把守,特别耗费人力。同时,鼢鼠是一种特别狡猾、善于学习的动物,捕鼠工具设计上的微小不足,都会造成捕鼠成功率低,捕获后鼢鼠逃跑率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鼢鼠活捕效果的防逃逸鼢鼠活捕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逃逸鼢鼠活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前端开口后端密闭的筒状鼠箱;所述筒状鼠箱的前端设有接洞圈,其前端上方设有连接在一起的固定支架、固定杆和防逃逸截获组件;所述筒状鼠箱的后部上方设有联动触发组件,其后部下方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圆柱形触发板限位柱;所述固定支架内固定有四根与所述筒状鼠箱相连通的连通细管;所述防逃逸截获组件与所述联动触发组件相连。

所述筒状鼠箱的直径为9~17cm,长度为30~50cm。

所述接洞圈的长度为5~10cm,且设有锯齿状深切口。

所述固定支架呈“П”型,其两侧为侧柱或侧板,顶部为顶板,且该固定支架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筒状鼠箱前端上方;所述顶板上对称设有三角卡扣,其中央设有一圆孔,该圆孔内穿有所述固定杆;

所述卡扣对称设在所述顶板的横边或长边上。

所述连通细管与所述筒状鼠箱的连通端固定有硅胶垫。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筒状鼠箱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着一个金属圆环;所述金属圆环与所述筒状鼠箱的开口平行,并与所述筒状鼠箱纵向垂直。

所述防逃逸截获组件包括固定在一金属横板上的中间两根长、两侧两根短共计四根金属拦截柱;所述横板的前端设有接绳孔,其中央设有圆形套孔,该横板通过所述圆形套孔套在所述固定杆上,并通过弹簧与所述筒状鼠箱连接;所述弹簧缠绕在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四根所述拦截柱中的每根均一端粗、一端细,粗细平滑渐变,粗端设在所述筒状鼠箱侧面,细端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支架的四根所述连通细管与所述横板连接;所述横板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的所述拦截柱上设有防震垫片。

所述联动触发组件由拉绳、设有三角形缺口的触发片和带柄的椭圆形触发板构成;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所述防逃逸截获组件中的接绳孔固定在横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杆中的金属圆环连接所述触发片;所述触发板的板柄通过所述筒状鼠箱后部上方一长条开口伸出所述筒状鼠箱外。

所述触发板的板柄上设有浅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用来捕捉鼢鼠时,筒状鼠箱后部上方供触发板柄部伸出的一长条开口会漏风,鼢鼠进入筒状鼠箱进行堵洞,碰到触发板后引发联动触发组件,弹簧收缩带动防逃逸截获组件落下,将鼢鼠困在鼠箱内而实现活捕鼢鼠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筒状鼠箱前端的“”型固定支架内的四根细管在筒状鼠箱端固定的硅胶垫以及防逃逸截获组件的四根两端粗细不同的金属柱,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筒状鼠箱前部是密闭的,防止由于此处漏气通风而引起鼢鼠在筒状捕鼠箱前部堵洞,而不进入筒状捕鼠箱,提高鼢鼠的捕获成功率。

3、本实用新型筒状鼠箱前端的“П”型固定支架顶板的横边或长边上对称设有三角卡扣,当鼢鼠进入筒状鼠箱碰到触发板后引发联动触发组件,弹簧收缩带动防逃逸截获组件落下,防逃逸截获组件的金属横板正好落入三角扣内,并被牢牢固定住,防止头颈部力量巨大的鼢鼠,将防逃逸截获组件的金属柱顶开而逃逸,使用本实用新型捕鼠,无需人员把守。

4、本实用新型接洞圈设有锯齿状深切口,使得安装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既可满足鼢鼠科学实验、人工驯养、开发利用等需要,也可以用来进行鼢鼠鼠害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状鼠箱,2.接洞圈,3.固定支架,4.固定杆,5.触发板,6.触发板限位柱,7.顶板,8.连通细管,9.卡扣,10.金属圆环,11.拦截柱,12.横板,13.接绳孔,14.弹簧,15.防震垫片,16.拉绳,17.触发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防逃逸鼢鼠活捕装置,该装置包括前端开口后端密闭的筒状鼠箱1。筒状鼠箱1的前端设有接洞圈2,其前端上方设有连接在一起的固定支架3、固定杆4和防逃逸截获组件;筒状鼠箱1的后部上方设有联动触发组件,其后部下方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圆柱形触发板限位柱6;固定支架3内固定有四根与筒状鼠箱1相连通的连通细管8;防逃逸截获组件与联动触发组件相连。

其中:筒状鼠箱1的直径为9~17cm,长度为30~50cm。

接洞圈2的长度为5~10cm,且设有锯齿状深切口。

固定支架3呈“П”型,其两侧为侧柱或侧板,顶部为顶板7,且该固定支架3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筒状鼠箱1前端上方;顶板7上对称设有三角卡扣9,其中央设有一圆孔,该圆孔内穿有固定杆4;

卡扣9对称设在顶板7的横边或长边上。

连通细管8与筒状鼠箱1的连通端固定有硅胶垫。

固定杆4的一端穿过固定支架3与筒状鼠箱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着一个金属圆环10;金属圆环10与筒状鼠箱1的开口平行,并与筒状鼠箱1纵向垂直。

防逃逸截获组件包括固定在一金属横板12上的中间两根长、两侧两根短共计四根金属拦截柱11;横板12的前端设有接绳孔13,其中央设有圆形套孔,该横板12通过圆形套孔套在固定杆4上,并通过弹簧14与筒状鼠箱1连接;弹簧14缠绕在固定杆4的外侧;四根拦截柱11中的每根均一端粗、一端细,粗细平滑渐变,粗端设在筒状鼠箱1侧面,细端分别穿过固定支架4的四根连通细管8与横板12连接;横板12与固定支架3之间的拦截柱11上设有防震垫片15。

连通细管8在顶板7和筒状鼠箱1两端都是开口的。

四根拦截柱11具体长度保证该实用新型工作时,拦截柱11恰好能够收入连通细管8内而不伸入筒状鼠箱1内,拦截柱11粗头直径能够与硅胶垫紧密结合,保证此处不漏风。

联动触发组件由拉绳16、设有三角形缺口的触发片17和带柄的椭圆形触发板5构成;拉绳16的一端通过防逃逸截获组件中的接绳孔13固定在横板12上,另一端穿过固定杆4中的金属圆环10连接触发片17;触发板5的板柄通过筒状鼠箱1后部上方一长条开口伸出筒状鼠箱1外。

触发板5的板柄上设有浅凹槽。

触发片17可以是木制、金属、塑料等材质。

工作时触发片17上的三角形缺口安装到触发板5的板柄的凹槽上。

使用时,将筒状鼠箱1内沾上鼠洞周围土,然后将接洞圈2插入鼠洞,拉动横板12以及拉绳16,拦截柱11上升,粗端与连通细管8内的硅胶垫紧密结合,保证筒状鼠箱1的前端密封,与鼢鼠洞道理想接通,此时弹簧14拉伸。然后将拉绳16穿过金属圆环10,调整触发板5并将触发片17卡到触发板5的柄部。由于筒状鼠箱1的后端上方有供触发板5柄部伸出的一长条开口,漏风,当鼢鼠感知并前来堵洞时,进入筒状鼠箱1,激发联动触发组件——推动触发板5,触发板5柄部活动,触发片17脱落——弹簧14回弹,防逃逸截获组件落下,横板12卡入固定在固定支架顶板7的卡扣9内,此时鼢鼠被困在筒状鼠箱1内,由于卡扣的作用,鼢鼠无法顶起拦截柱11,不能逃出筒状鼠箱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