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及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3348发布日期:2019-03-02 01:5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及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及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原产地在中美洲,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集“水果”、“花卉”、“保健”等于一体。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对人体健康有着绝佳的功效,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而火龙果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摄氏度,温度低于5摄氏度会停止生长,低于零摄氏度会产生冻害。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火龙果幼苗必须要有设施育苗才能够成活,而采用盆栽栽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栽培工具主要采用普通的栽培盆,普通的栽培盆功能太过于单一,使用效果并不好,不利于大批量育苗以及管理,盆内的湿度无法控制,经常出现浇水浇多的情况,而且火龙果的幼苗容易倒伏、腐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该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可以调整育苗盆内的湿度,并且可以防止火龙果幼苗的倒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包括有盖体结构、盆体结构、托盘;

盖体结构包括有上盖体及下盖体结构,上盖体为空心半球形,并且上盖体二分之一的面积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下盖体结构包括有下盖体、盖体环、把手,下盖体为四分之一空心球形;盖体环呈环形薄片,并且盖体环的一面与下盖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面设置有呈环形并且凸起的旋转环,把手固定安装于盖体环侧面,把手呈圆柱体;

盆体结构包括有盆体、进水管、扶苗结构、旋转轴,盆体呈圆柱体,并且中部设置有空心的进水空间,进水管固定于盆体侧壁并且与进水空间连通;盆体顶面设置有若干苗穴,若干苗穴的底部开设有与进水空间连通的吸水孔,若干苗穴的穴壁上开设有若干圆柱体状扶苗结构;旋转轴固定安装于盆体外壁上;进水空间与盆体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为空心半圆柱体状;盆体顶面设置有圆形的旋转槽;

下盖体结构通过旋转环插入旋转槽中,旋转安装于盆体顶部;上盖体旋转安装在旋转轴上。

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包括有盖体结构、盆体结构及托盘,盖体结构包括有上盖体及下盖体结构,上盖体旋转安装在所述盆体结构上,并开设有容纳下盖体结构的容纳槽,上盖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若干透气孔;

下盖体结构包括有下盖体、盖体环及把手;下盖体安装在所述盖体环上,并且开设有让位槽,盖体环呈环形,并且与所述盖体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盆体结构配合的旋转环,盖体环的一面与下盖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面延伸有旋转环,把手固定安装于盖体环侧面;

盆体结构包括有盆体、进水管、扶苗结构及旋转轴;盆体中部设置有空心的进水空间,进水管固定于盆体侧壁并且与进水空间连通;盆体顶面设置有若干苗穴,若干苗穴的底部开设有与进水空间连通的吸水孔,若干苗穴的穴壁上开设有若干扶苗结构;旋转轴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盆体外壁上;进水空间与盆体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盆体顶面设置有旋转槽;

下盖体结构通过旋转环插入旋转槽中,旋转安装于盆体顶部;上盖体旋转安装在旋转轴上;

托盘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若干固定孔顶部设置有固定板,盆体结构通过固定槽插入固定板中,将盆体结构固定在托盘上。

进一步地,进水管的中轴线与盆体的中轴线的夹角为65℃,进水管顶部的最高点低于苗穴的最高点。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能根据需求对育苗盆中的湿度进行调节,苗穴中的水份是通过毛细作用从吸水孔吸进苗穴,有效防止幼苗吸水过多而导致腐烂,若干扶苗结构能在火龙果幼苗生长的初期对幼苗起到扶苗的作用,防止幼苗倒伏,并且上盖体还能调节对幼苗的光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的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的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的盆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包括有盖体结构1及盆体结构2。

请一起参阅图3及图4,盖体结构1包括有上盖体11及下盖体结构12,所述上盖体11旋转安装在所述盆体结构2上,并开设有容纳下盖体结构12的容纳槽111,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11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11连通的若干透气孔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盖体11为空心半球形,并且上盖体11二分之一的面积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3。

请参阅图3,下盖体结构12包括有下盖体14、盖体环15及把手16。下盖体14安装在所述盖体环15上,并且开设有让位槽14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体14为四分之一空心球形。盖体环15呈环形,并且与所述盖体环1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盆体结构2配合的旋转环17,具体地,盖体环15的一面与下盖体14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面延伸有旋转环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环17的外径小于所述盖体环15的外径,内径大于盖体环15的内径。把手16通过常用方式,如焊接或一体成型等固定安装于盖体环15侧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把手16呈圆柱体。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盆体结构2包括有盆体21、进水管22、扶苗结构23及旋转轴2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盆体21呈圆柱体,并且中部设置有空心的进水空间25,进水管22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盆体21侧壁并且与进水空间25连通;盆体21顶面设置有若干苗穴26,若干苗穴26的底部开设有与进水空间25连通的吸水孔27,若干苗穴26的穴壁上开设有若干扶苗结构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扶苗结构23呈圆柱体,扶苗结构23的中轴线与盆体21的顶面垂直,旋转轴24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盆体21外壁上;进水空间25与盆体21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槽28为空心半圆柱体状;盆体21顶面设置有旋转槽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槽29呈圆环状;

下盖体结构12通过旋转环17插入旋转槽29中,旋转安装于盆体21顶部;上盖体11旋转安装在旋转轴24上,上盖体11绕着旋转轴24的中轴线旋转,旋转轴24的中轴线与盆体21顶面平行;

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使用时,将培育土放入苗穴26中,再将种子播入苗穴26,往进水管22灌入水,水灌满进水空间25后,水由于毛细作用从吸水孔27进入苗穴26为种子提供水份,能有效防止过多水份进入苗穴26,将上盖体11绕旋转轴24旋转盖住盆体21顶部,可以防止水份过快蒸发,为种子发芽提供一个合适的湿度,多余的水汽可以从若干透气孔13排出,同时空气从若干透气孔13进入苗穴26,为幼苗提供氧气,转动把手16进而使下盖体14绕着于旋转槽29旋转,旋转下盖体14可以逐渐将透气孔13挡住,待下盖体14在上盖体11内部与若干透气孔13完全重合,若干透气孔13将完全被下盖体14挡住,进而调节苗穴26中水份的蒸发量,保证幼苗生长的水份,若干扶苗结构23能在火龙果幼苗生长的初期对幼苗起到扶苗的作用,防止幼苗倒伏,当幼苗需要光照的时候,可以将上盖体11掀开,使苗穴26中的幼苗接触到阳光;盆体结构2通过固定槽28插入固定板32中,让位槽141使下盖体14在转动的时候不接触到生长期的火龙果苗。

进一步地,进水管22的中轴线与盆体21的中轴线的夹角为65℃,进水管22顶部的最高点低于苗穴26的最高点,从而根据连通器的原理保证从进水管22灌入的水不能没过苗穴26,保证种子不被水过多的浸泡。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能根据需求对育苗盆中的湿度进行调节,苗穴中的水份是通过毛细作用从吸水孔吸进苗穴,有效防止幼苗吸水过多而导致腐烂,若干扶苗结构能在火龙果幼苗生长的初期对幼苗起到扶苗的作用,防止幼苗倒伏,并且上盖体还能调节对幼苗的光照。

请参阅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包括有盖体结构1、盆体结构2及托盘3。

请一起参阅图3及图4,盖体结构1包括有上盖体11及下盖体结构12,所述上盖体11旋转安装在所述盆体结构2上,并开设有容纳下盖体结构12的容纳槽111,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11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11连通的若干透气孔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盖体11为空心半球形,并且上盖体11二分之一的面积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3。

请参阅图3,下盖体结构12包括有下盖体14、盖体环15及把手16。下盖体14安装在所述盖体环15上,并且开设有让位槽14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体14为四分之一空心球形。盖体环15呈环形,并且与所述盖体环1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盆体结构2配合的旋转环17,具体地,盖体环15的一面与下盖体14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面延伸有旋转环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环17的外径小于所述盖体环15的外径,内径大于盖体环15的内径。把手16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盖体环15侧面,把手16呈圆柱体;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盆体结构2包括有盆体21、进水管22、扶苗结构23、旋转轴24,盆体21呈圆柱体,并且中部设置有空心的进水空间25,进水管22通过焊接固定于盆体21侧壁并且与进水空间25连通;盆体21顶面设置有若干苗穴26,若干苗穴26的底部开设有与进水空间25连通的吸水孔27,若干苗穴26的穴壁上开设有若干圆柱体状的扶苗结构23;扶苗结构23的中轴线与盆体21的顶面垂直,旋转轴24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盆体21外壁上;进水空间25与盆体21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28,固定槽28为空心半圆柱体状;盆体21顶面设置有圆形的旋转槽29;

下盖体结构12通过旋转环17插入旋转槽29中,旋转安装于盆体21顶部;上盖体11旋转安装在旋转轴24上,上盖体11绕着旋转轴24的中轴线旋转,旋转轴24的中轴线与盆体21顶面平行;

请参阅图6,托盘3呈长方体,托盘3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31,若干固定孔31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若干固定孔31的底面半径与盆体21的底面半径一样;若干固定孔31顶部设置有半圆柱体状的固定板32;盆体结构2通过固定槽28插入固定板中,将盆体结构2固定在托盘3上。

使用时,将培育土放入苗穴26中,再将种子播入苗穴26,往进水管22灌入水,水灌满进水空间25后,水由于毛细作用从吸水孔27进入苗穴26为种子提供水份,能有效防止过多水份进入苗穴26,将上盖体11绕旋转轴24旋转盖住盆体21顶部,可以防止水份过快蒸发,为种子发芽提供一个合适的湿度,多余的水汽可以从若干透气孔13排出,同时空气从若干透气孔13进入苗穴26,为幼苗提供氧气,转动把手16进而使下盖体14绕着于旋转槽29旋转,旋转下盖体14可以逐渐将透气孔13挡住,待下盖体14在上盖体11内部与若干透气孔13完全重合,若干透气孔13将完全被下盖体14挡住,进而调节苗穴26中水份的蒸发量,保证幼苗生长的水份,若干扶苗结构23能在火龙果幼苗生长的初期对幼苗起到扶苗的作用,防止幼苗倒伏,当幼苗需要光照的时候,可以将上盖体11掀开,使苗穴26中的幼苗接触到阳光;盆体结构2通过固定槽28插入固定板32中,将盆体结构2固定在托盘3上,能有效防止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在育苗时被打翻,托盘3上能放入若干个盆体结构2也极大的方便了火龙果苗的大批量育苗以及管理。

相对现有技术,该火龙果杂交育种装置将盆体结构固定在托盘上,能有效防止辅助火龙果杂交育种的育苗盆在育苗时被打翻,托盘上能放入若干个盆体结构也极大的方便了火龙果苗的大批量育苗以及管理。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