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肪组织保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959发布日期:2019-04-02 23:5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脂肪组织保存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器官保存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脂肪组织保存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再生医学的兴起,各种类型干细胞的研究成为各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由于脂肪组织储量丰富、获取简便无伦理争议且创伤小,脂肪源干细胞成为一种新的干细胞来源。脂肪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且能分离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在再生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保证成功的从脂肪组织中提取到脂肪干细胞成为其临床研究前的关键。脂肪组织在采集完成后,应及时的进行提取操作,以确保提取成功率。保存液的出现使脂肪组织的保存时间得到延长,保证脂肪组织在保存过程中的活性,从而解决了由于远距离运输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脂肪组织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

由于脂肪组织密度轻,容易浮于保存液的上层,导致脂肪组织无法与保存液充分接触,从而无法维持脂肪组织在运输过程中的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脂肪组织保存容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脂肪组织易浮于保存液上方使脂肪组织在储存过程中不能充分接触保存液从而影响其活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脂肪组织保存容器,其包括封闭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脂肪组织保存腔和保存液通入腔,脂肪组织保存腔位于保存液通入腔的下方、且通过设置有滤孔的隔板隔开,脂肪组织保存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脂肪组织放入口,保存液通入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保存液入口,脂肪组织放入口和保存液入口上连接有密封盖,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吸盘。

进一步地,吸盘的外径不延伸出箱体的底端面边缘。在通入保存液或者放入脂肪组织时,为了操作方便,需要将箱体放置成脂肪组织放入口和/或保存液入口朝上的形态,吸盘的外径不超过箱体底端面的边缘,可以避免对此造成干涉,影响箱体的平衡。

进一步地,吸盘为真空吸盘,可拆卸连接于箱体的底端面。真空吸盘为常见吸盘,其结构简单,购买或制造成本低廉;吸盘可拆卸连接于箱体上,在不需要运输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连接吸盘,以减少使用本箱体的操作步骤,增减便利性;在运输时,为了防止箱体翻转或倾斜,可以连接上吸盘,通过吸盘吸附于光滑桌面或其他类似板面上达到固定箱体的目的,从而避免了脂肪组织没有完全浸泡于保存液中而影响其活性。

进一步地,脂肪组织放入口和保存液入口均密封连接有延伸出箱体侧壁的空心连接管,空心连接管外圆柱面上加工有用于连接密封盖的外螺纹。密封盖内设置有用于防止保存液从脂肪组织放入口和/或保存液入口漏出的密封圈。通过螺纹连接和密封圈的双重密封,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隔板与箱体一体成型。隔板与箱体一体成型,可以避免箱体内设置安装隔板的结构,使得箱体相对外界的密封性更好,进一步防止了保存液外漏,增加了本保存箱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所述脂肪组织保存腔,相邻两个脂肪组织保存腔之间通过设置有滤孔的所述隔板隔开。多个脂肪组织保存腔可以增加本保存箱保存的脂肪组织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脂肪组织保存容器将脂肪组织放入口和保存液入口设置于箱体的侧壁上,在通入保存液且放入脂肪组织后,由于隔板的阻挡,脂肪组织不会越过脂肪组织保存腔;由于隔板上滤孔的存在,保存液可以在箱体里自由流动,所以只要通入足够多的保存液,使保存液的液面不低于保存液通入腔即可使保存液的液面高于脂肪组织,从而保证了脂肪组织与保存液的充分接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脂肪组织易浮于保存液上方使脂肪组织在储存过程中不能充分接触保存液影响其活性的问题。

如果箱体在运输中发生翻转使得保存液通入腔不是位于脂肪组织保存腔的上方,脂肪组织则会因为浮于保存液液面上使得位于液面以上的部分得不到保存液的保护而失去活性。所以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吸盘可以将箱体固定于板面上,始终保持脂肪组织保存腔位于保存液通入腔的下方,从而保证了脂肪组织始终处于保存液的保护中,也就保证了脂肪组织的活性。

本方案中的保存箱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保存脂肪组织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脂肪组织保存容器的立体图。

图2为脂肪组织保存容器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箱体;11、脂肪组织保存腔;12、保存液通入腔;13、隔板;131、滤孔;14、脂肪组织放入口;15、保存液入口;16、密封盖;17、密封圈;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图3所示,该脂肪组织保存容器包括封闭的箱体1,箱体1为6个面一体成型的空心矩形箱,在其内腔中通过与箱体1一体成型的、且带有滤孔 131的隔板13隔成四个平行的腔体。其中顶端的腔体为保存液通入腔12,在保存液通入腔12下方的三个腔体均为脂肪组织保存腔11。

保存液通入腔12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保存液入口15,在保存液入口15上固定连接有内径与保存液入口15齐平的、且往箱体外延伸的空心连接管,空心连接管外圆柱面上加工有用于连接密封盖16的外螺纹。

在每个脂肪组织保存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脂肪组织放入口 14,脂肪组织放入口14的内径比保存液入口15大。在脂肪组织放入口14上固定连接有内径与脂肪组织放入口14齐平的、且往箱体外延伸的空心连接管,空心连接管外圆柱面上加工有用于连接密封盖16的外螺纹。

密封盖16包括顶盖和与空心连接管连接的螺纹段,在顶盖与空心连接管端面接触处安装有防漏的密封圈;顶盖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菱形滚花,用于旋转密封盖16时增大摩擦力。

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吸盘2,吸盘2为真空吸盘,具有与光滑板面吸附的圆盘面及位于圆盘面中心部位的圆盘形内凹部,圆盘形内凹部的顶端与连接柱粘连接,连接柱上设置有与箱体1底端内孔壁的内螺纹配合连接的外螺纹。吸盘2 与光滑板面吸附的圆盘面的外径不延伸出箱体1的底端面边缘。

在需要将脂肪组织放入本保存箱中保存时,先给本保存箱整体杀菌消毒后,拧紧脂肪组织放入口14上的密封盖,然后打开保存液入口15上的密封盖,将箱体1放置成保存液入口15朝上的状态。向箱体1内通入保存液,保存液不宜过多,最多不能使脂肪组织放入后保存液溢出,最少不能低于保存液通入腔12。保存液通入结束后,拧紧保存液入口15上的密封盖,将箱体1放置成脂肪组织放入口14朝上的状态。

打开脂肪组织放入口14上的密封盖放入脂肪组织,拧紧密封盖,然后将本保存箱放置成隔板13与地面平行的状态(即本保存箱的常见状态)。为了保证本保存箱一直处于上文所述的常见状态,只需要将箱体1通过吸盘2吸附于光滑的板面上即可达到。

由于隔板13上分布有许多的滤孔131,保存液能够通过滤孔131在箱体1 内的各个腔室内自由流动,而由于隔板13的阻挡,脂肪组织却只能在其相应的脂肪组织保存腔11中随着保存液漂浮,所以脂肪组织只能漂浮在其对应的腔室的顶面上。又由于所有的脂肪组织保存腔11均位于保存液通入腔12的下方,所以只要保证保存液的液面高度不低于保存液通入腔12的底面,并且保证箱体 1一直是常见状态,则能够保证脂肪组织与保存液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脂肪组织的活性。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的脂肪组织保存盒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巧妙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脂肪组织易浮于保存液上方使脂肪组织在储存过程中不能充分接触保存液影响其活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