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4016发布日期:2019-01-25 16:41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方式的进步和变革已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一般的养殖系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运行成本高、水处理能力不够、养殖密度较低、产量低、排污量大等不足之处。另外,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集装箱退役,这些退役的集装箱闲置率高,未能得到有效的再次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本实用新型将退役集装箱与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结合,有效解决了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成本高、排污量大以及退役集装箱闲置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和排污量小的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水处理箱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水处理箱两侧的集装箱式养殖箱;

在每个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内均并列设置两个以上的养殖池,在所述养殖池内设有养殖水袋;相邻养殖水袋的上部通过导通管相连通,使每个养殖水袋内的水位保持一致;在所述养殖水袋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水头,所述出水头内套装有承接管并经管卡卡紧,所述承接管的顶部与养殖水袋的底部平齐,所述承接管下端与集装箱式养殖箱底上设置的三通正口相连接,所述承接管内套装有集污管;所述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污水循环管和出鱼管,所述出鱼管的末端通过管帽以可拆卸的方式密封封闭;

在所述养殖水袋内设置有集污管;所述集污管的下端套装在所述承接管内,集污管的上端与养殖水袋的上部袋口相齐平,在所述集污管的下部管壁上均匀布设有过水防逃孔;

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内养殖水袋的上方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出水支管连接至每个养殖水袋;

在所述水处理箱内设有净化水袋,所述净化水袋内依次设有物理净化区、生物净化区和泵区,所述生物净化区与泵区之间设有漏网,所述物理净化区和生物净化区设有吸底污装置;所述物理净化区内部上方设有转鼓微滤机,所述转鼓微滤机的高度低于养殖水袋内的水平面,所述转鼓微滤机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循环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转鼓微滤机内的出污管通过伸缩软管与外部的排污管连接,使污物经排污管排出进入外部污水处理池;所述转鼓微滤机的出水口连接有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通向净化水袋内;所述泵区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管相连通;

所述养殖水袋底部的四个角处和净化水袋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纳米曝气管,所述纳米曝气管通过软气管与主气管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主气管的进气口与外部的罗茨风机相连接。

针对上述技术特征,纳米曝气管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量,在养殖水袋内的纳米曝气管位于四个角处使养殖污水形成向中心旋流,并在底部进行集聚,然后使污水进入集污管,可以使养殖水袋内的污水排出,避免养殖水袋内相对洁净的水流出,使养殖水袋内的水达到最大化的应用;防逃孔避免鱼进入污水循环管,造成损失;在收集鱼的时候取下集污管,关闭球阀,使鱼经出鱼管出来;养殖水袋内的污水经集污管进入污水循环管,再流进转鼓微滤机内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杂物滤除,再经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进行杀菌处理,流入净化水袋内,再经生物净化池进一步净化,进入泵区,由潜水泵将净化过的水经回流管抽至养殖水袋内;漏网可以避免生物净化池内的生物滤料进入泵区。

优选的,所述吸底污装置包括导轨电机、滑竿式导轨、固定杆和吸污管,所述滑竿式导轨设置在水处理箱内顶部,在所述滑竿式导轨的下方开设有导轨槽,在所述导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轮,所述导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的下部,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电机下方,所述吸污管安装在所述固定杆的下端,所述吸污管通过末端带有电磁阀的伸缩软管与排污管连接,所述吸污管的水平位置高于排污管的所在水平位置。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根据虹吸原理从而实现自动排污,不需要将养殖水袋内的水放出进行排污,节省劳动力。

优选的,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顶部对应于每个养殖水袋的位置均开设有透明材质的滑动天窗;在所述水处理箱顶部对应于所述转鼓微滤机所在的位置也开设有透明材质的滑动天窗。装箱式养殖箱顶部开设的滑动天窗,便于观察和透光;水处理箱顶部开设的滑动天窗,便于转鼓微滤机的保养与维修。

优选的,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和水处理箱均为退役集装箱,且其顶部分别设有围栏。使退役集装箱再利用,合理节约资源,降低养殖成本,围栏用于保障人员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污水循环管的出水口前部设有用于控制污水进入转鼓微滤机内流速的电磁阀。

优选的,在所述养殖池的侧壁上安装有加温管道,所述加温管道通过主管道与外部加温设备相连接。当外界温度较低时为养殖水袋内的养殖水加温,有利于鱼的生活环境一致,增加鱼的成活率。

优选的,在每个养殖水袋上面设有投料管,所述投料管通过输料管道与外部投料机相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生物净化池内设有生化球;在所述生化球上分布有用于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的菌落和藻种。

优选的,在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的底部设有脚墩,所述脚墩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0cm。集装箱式养殖箱位于脚墩上,水处理箱直接放置在地上,使集装箱式养殖箱和水处理箱之间形成高度差,有利于污水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流入转鼓微滤机。

优选的,在所述污水循环管上与所述三通连接位置的后端设有球阀。在出鱼时防止鱼从污水循环管跑出,使鱼只能从出鱼管的出口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养殖效果和水处理效果,物理净化区主要以固体颗粒去除率为准,可达95%以上;杀菌消毒效果主要杀灭细菌的杀灭率为准,杀灭率可达99%以上;生物净化效果以每日除氮量为准,可达5kg以上;养殖箱养殖效果主要以最大生物承载量为准,可达6000千克;日最大饵料投喂量可达150千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曝气为水体增氧,能够保证养殖过程中养殖品种对溶解氧的基本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操作简便,集装箱保温效果好,常年可以使用,不受季节和外界温度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养殖系统运行成本高、水处理能力不够、排污量大的问题;实现了退役集装箱的再利用,发挥了较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装箱式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处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养殖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装箱式养殖箱,2养殖池,3 加温管道,4脚墩,5污水循环管,6纳米曝气管,7集污管,8管帽,9出鱼管,10承接管,11投料机,12罗茨风机,13主气管,14回流管,15导通管,16滑动天窗,17输料管道,18围栏,19伸缩软管,20泵区,21转鼓微滤机,22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23固定杆,24导轨电机,25滑竿式导轨,26漏网,27潜水泵,28排污管,29吸污管,30电磁阀,31养殖水袋,32出水头,33水处理箱,34生化球,35软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水处理箱33和分别位于水处理箱33两侧位置的四个并列放置的集装箱式养殖箱1,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1和水处理箱33均为退役集装箱,且其顶部分别设有围栏18;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1位于高50cm的脚墩4上;

每个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1内并列设有三个养殖池2,所述集装箱式养殖箱1顶部对应于每个所述养殖池2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透明材质的滑动天窗16,便于观察和透光;每个所述养殖池2内均设有养殖水袋31;所述养殖池2内部四个侧壁上均安装有加温管道3,所述加温管道3通过主管道与外部加温设备相连接;每两个相邻养殖池2的上部通过导通管15相连通,使每个养殖水袋31内的水位一致;所述养殖水袋31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水头32,所述出水头32内套装有承接管10并经管卡卡紧,所述承接管10的顶部与养殖水袋31的底部平齐,所述承接管10下端通过水管与集装箱式养殖箱1底上设置的三通正口相连接,所述承接管10内套装有集污管7;所述集污管7上端与养殖水袋31袋口相齐平,且下部均匀设有若干个防逃孔;所述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安装有位于三通连接位置后端球阀的污水循环管5和出鱼管9相连接,所述出鱼管9的另一端通过管帽8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污水循环管5的末端通过电磁阀30与排污管28连接;所述养殖水袋31上方设有回流管14,所述回流管14上在对应每个养殖水袋31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出水支管,并使回流管14通过出水支管连接至每个养殖水袋;

所述水处理箱33内设有净化水袋,所述净化水袋内依次设有物理净化区、生物净化区和泵区20,所述生物净化区与泵区20之间设有漏网26,所述物理净化区和生物净化区设有吸底污装置;所述物理净化区内部上方设有转鼓微滤机21,所述转鼓微滤机21所对应的水处理箱33顶部开设有透明材质的滑动天窗16,便于转鼓微滤机21的保养与维修;所述转鼓微滤机21的高度低于养殖水袋31内的水平面80cm,所述转鼓微滤机21的进水口与污水循环管5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污水循环管5的出水口前部设有用于控制污水进入转鼓微滤机21内流速的电磁阀30;所述转鼓微滤机21内的出污管通过伸缩软管19与外部排污管28连接,使污物经排污管28排出进入外部污水处理池;所述转鼓微滤机21的出水口连接有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22,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22的出水口通向净化水袋内;在所述生物净化池内设有生化球34;在所述生化球34上分布有用于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的菌落和藻种;所述泵区20内设有四台潜水泵27,所述潜水泵27的输出端与回流管14相连接,每一台潜水泵27对应于一个集装箱式养殖箱1;

所述养殖水袋31底部的四个角处和净化水袋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纳米曝气管6,所述纳米曝气管6通过软气,19与主气管13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主气管13的进气口与外部的罗茨风机12相连接。

所述吸底污装置包括导轨电机24、滑竿式导轨25、滑动式吸污固定杆23和吸污管29;所述滑竿式导轨25设置在水处理箱33内顶部,在所述滑竿式导轨25的下方开设有导轨槽,在所述导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轮,所述导轨电机24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轮的下部,所述固定杆2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电机24下方,所述吸污管29安装在所述固定杆23的下端,所述吸污管29通过末端带有电磁阀30的伸缩软管19与排污管28连接,所述吸污管29的水平位置高于排污管28的所在水平位置。

在每个养殖水袋31上面设有投料管,所述投料管通过输料管道17与外部投料机11相连接。

养殖水袋31和净化水袋内还设有液位感应器。液位感应器用来控制养殖水袋31和净化水袋内养殖水的水量。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可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方式为:养殖水袋中待处理的养殖污水,在底部曝气管的定向气流推动作用下使污水向中心旋流,并在底部集污;因养殖水袋内的水位高于净化水袋内的水位,在液位差重力作用下养殖污水通过污水循环管流入水处理箱内的转鼓微滤机,经过转鼓微滤机将养殖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杂物滤除后流入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内进行杀菌消毒,再流入净化水袋内,在生化球的作用下,养殖污水中的氨氮、亚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就完全被降解,这样养殖污水就成为了对鱼无害的养殖水,最后流到泵区,再通过潜水泵回抽到养殖水袋内,完成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处理效果:

1.过滤能力:分为物理过滤能力和生物过滤能力,物理过滤能力:(主要以固体颗粒去除率为准)处理效果可达95%以上;生物过滤能力:(主要以每日除氮量为准) 处理效果可达5kg以上。

2.杀菌能力:能够有效杀灭有害菌,有害菌杀灭率可达99%以上。

3.增氧方式:曝气增氧,能够保证养殖过程中养殖品种对溶解氧的基本需求。

4. 养殖箱养殖效果:以最大生物承载量为准,可达6000千克。

5.连续使用时间:常年可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案例:在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内每个养殖箱中分别投放3000条50g的宝石鲈,每日测量的水质指标均未出现超标现象,经过6个月的养殖,每日补水5%补充蒸发量,12月初每个养殖箱出鱼3000条600g左右的成鱼,共计出鱼1.2万斤。综合养殖成本11元/斤,销售20元/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