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3261发布日期:2019-04-05 19:0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



背景技术:

气吸式播种器是利用气流的吸附力,将种子从种堆中吸附出来,实现单粒或多粒的精密播种,对种子类型适应性强,不伤种,可以高速作业,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播种方式。但现有气吸式播种器结构复杂,较轻的种粒靠自重落种困难,对种子要求高;吸种部件无法精准吸附种子,且吸种部件在移动过程中的速度不稳定、冲击大,容易使得被吸附的种子在中途掉落,造成空穴现象,影响播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确保精准、牢固吸拿单粒种子,确保每粒种子均能落种,避免播种过程中出现空穴现象,提高播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包括机架、种箱、风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种箱的出料口处的、设有转轴的吸种滚筒;所述吸种滚筒的侧壁内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吸种滚筒的外侧壁之间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吸种滚筒一端固设有密封盖、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侧壁设置有一与所述吸种滚筒同轴的环形空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环形空腔相通,且所述固定盖的侧壁与所述吸种滚筒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空腔中设置有两个径向隔板,所述径向隔板及将所述环形空腔分割成负压区和正压区,所述固定盖在所述负压区设置有吸气孔、在所述正压区设置有排气孔,所述风机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与所述吸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风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种箱、固定盖均与所述机架固连,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种滚筒的外侧壁对应每个所述通气孔均设置有一个吸种穴,所述吸种穴呈内凹的半空腔状。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吸种穴相通,所述通气孔的孔口的直径小于所播种的种子的最小直径。

优选地,所述吸种穴的形状与所播种的种子的形状相同,所述吸种穴的大小与所述种子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负压区的容积为所述正压区的容积的三倍,且所述正压区位于所述负压区的侧下方。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之间还设置有无级变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联接,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联接。

优选地,所述吸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上均设置有三通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吸种滚筒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与所述种箱的出料口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能够精准、牢固地吸拿单粒种子,并确保每粒种子均能落种,避免了播种过程中出现空穴现象,同时实现了均匀播种,提高了播种质量;通过在吸气管和排气管上设置三通排气阀能够方便地调节吸种和排种压力;通过无级变速器能够调节转轴即吸种滚筒的转速,从而调节播种的种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中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种箱,2-吸种滚筒,201-轴向通孔,202-通气孔,203-吸种穴,3-转轴,4-固定盖,401-负压区,402-正压区,403-吸气孔,404-排气孔,405-径向隔板,5-驱动电机,6-无级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确保精准、牢固吸拿单粒种子,确保每粒种子均能落种,避免播种过程中出现空穴现象,提高播种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包括机架、种箱、风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种箱的出料口处的、设有转轴的吸种滚筒;所述吸种滚筒的侧壁内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吸种滚筒的外侧壁之间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吸种滚筒一端固设有密封盖、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侧壁设置有一与所述吸种滚筒同轴的环形空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环形空腔相通,且所述固定盖的侧壁与所述吸种滚筒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空腔中设置有两个径向隔板,所述径向隔板及将所述环形空腔分割成负压区和正压区,所述固定盖在所述负压区设置有吸气孔、在所述正压区设置有排气孔,所述风机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与所述吸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风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种箱、固定盖均与所述机架固连,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能够精准、牢固地吸拿单粒种子,并确保每粒种子均能落种,避免了播种过程中出现空穴现象,同时实现了均匀播种,提高了播种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包括机架、种箱1、风机、驱动电机5和设置在种箱1的出料口处的、设有转轴3的吸种滚筒2。

其中,吸种滚筒2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与种箱1的出料口紧密接触,吸种滚筒2的侧壁内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30个轴向通孔201,每个轴向通孔201与吸种滚筒2的外侧壁之间沿轴向设置有10个通气孔202,通气孔202垂直于吸种滚筒2的筒壁;本实施例中吸种滚筒2的外侧壁对应每个通气孔202均设置有一个吸种穴203,吸种穴203呈内凹的半空腔状,吸种穴203与通气孔202一一对应且相通,通气孔202的孔口的直径小于所播种的种子的最小直径。吸种穴203的形状与所播种的种子的形状相同,吸种穴203的大小与种子的大小相同,种子能够恰好位于吸种穴203中,吸种穴203的边沿光滑设置,确保在负压气流的作用下能够使每个吸种穴203中都吸附一粒种子;此外,种子不高出吸种滚筒2的筒壁表面,以确保吸附的种子不会被其它部件刮落掉,避免了空穴现象的发生。

吸种滚筒2一端固设有密封盖、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盖4;如图2所示,固定盖4的侧壁设置有一与吸种滚筒2同轴的环形空腔,且该环形空腔靠近吸种滚筒2的一侧开口,轴向通孔201均与环形空腔相通,且固定盖4的侧壁与吸种滚筒2的侧壁密封连接;环形空腔中设置有两个径向隔板405,径向隔板405及将环形空腔分割成负压区401和正压区402,负压区401的容积为正压区402的容积的三倍,即负压区401的圆心角为270°,正压区402的圆心角为90°,且正压区402位于负压区401的侧下方。

固定盖4在负压区401设置有吸气孔403、在正压区402设置有排气孔404,风机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与吸气孔403密封连接,风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排气孔404密封连接;风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吸气管吸气,使与负压区401相通的轴向通孔201中形成负压环境,与负压区401相通的轴向通孔201中的通气孔202吸气从而将种子吸附在吸种穴203中,风机正常工作时还通过排气管排气,使与正压区402相通的轴向通孔201中形成正压环境,与正压区402相通的轴向通孔201中的通气孔202向外排气从而将吸种穴203中的种子吹射在土壤中,从而完成播种。吸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置有三通排气阀;通过在吸气管和排气管上设置三通排气阀能够方便地调节负压区401和正压区402的气压,即调节吸种压力和排种压力,从而提高播种质量。

驱动电机5能够驱动转轴3转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与转轴3之间还设置有无级变速器6,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无级变速器6的输入轴联接,无级变速器6的输出轴与转轴3联接;通过无级变速器6能够调节转轴3即吸种滚筒2的转速,从而调节播种的种距。

种箱1、固定盖4均与机架固连,转轴3通过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固定盖4在工作过程中固定不动,吸种滚筒2相对固定盘转动,轴向通孔201与负压区401相通时将种子吸附在吸种穴203,轴向通孔201与正压区402相通时将吸种穴203上的种子吹射在土壤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