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手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506发布日期:2019-05-24 20:3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手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手锯,具体是一种快速省力的高空锯树修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马路边、小区里面和学校等各种公共场所,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景观树,而为了美观和不遮挡视线,常常需要对这些景观树进行修剪,现有的修剪方法为通过在手锯上加上长杆,需要一直举着长杆的下端,且上下来回拉动长杆进行修剪树枝,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对于较为粗壮的树枝难以剪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手锯,解决现有技术中修剪树枝,费时费力,对于较为粗壮的树枝难以剪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空手锯,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夹持机构和拉锯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子,夹子的两个加持片中部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第一转轴的两端与框架连接,两个加持片的上端为加持部,两个加持片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加持片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软绳,两根软绳的下端与第一拉杆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拉锯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通过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框架转动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的轴心处固定有第一摇杆,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拉杆的上端铰接,第二拉杆铰接处固设有第一滑块,框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竖直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活动式卡设在第一滑槽中,通过上、下拉动第二拉杆实现第一齿轮的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有第二摇杆,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锯条的下端铰接,锯条的铰接处固设有第二滑块,框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竖直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活动式卡设在第二滑槽中,通过上、下拉动第二拉杆实现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从而实现锯条上下运动。

其中,第一摇杆、第一连杆、第二拉杆和第一滑块构成曲柄第一连杆机构;第二摇杆、第三连杆锯条和第二滑块构成曲柄第二连杆机构。

当需要修剪高处的树枝时,握住第二拉杆,举起整个装置,然后向下拉动第一拉杆,使第一弹簧进一步被压缩,夹子的两个加持片被打开,然后将夹子夹在需要修剪的树枝上,且位于靠近树干的一端,然后松开第一拉杆,在第一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夹子加紧树枝,使整个装置被固定在树上。然后通过上、下拉动第二拉杆,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上下运动,带动第一连杆运动,驱动第一摇杆转动,实现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摇杆转动,带动第三连杆运动,驱动第二滑动沿第二滑槽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锯条上、下运动,达到对树枝进行割锯。

因此在修剪树枝过程中只需上下拉动第二栏杆即可,不用一直举起整个装置,省时省力,操作方便,能够轻而易举的将较为粗壮的树枝锯掉。

进一步改进,一个加持片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滚轮,另一个加持片的下端设置转辊,靠近转辊的细绳依次绕过转辊和一个滚轮,另一根细绳绕过另一个滚轮,则绕过滚轮的两根细绳的端部连为一体并与第一拉杆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滚轮,改变细绳的绕向,在拉动第一拉杆的过程中,细绳上端为水平状态,即细绳施加给加持片的下端的力为水平方向,相当于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压力推动两个加持片想一起靠拢,省力。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互啮合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第一半齿轮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连,第二半齿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框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框架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当夹子加持住树枝后,因为整个装置的重力作用,第二半齿轮会发生小范围转动,达到调整角度的目的,使第二拉杆与地面保持垂直位置,便于锯树操作。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摇杆、第二摇杆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两侧,第一齿轮远离第一摇杆一侧的轴心处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锯条上的第二滑块连接,第二弹簧处于张紧状态。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在割锯过程中,在第二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锯条会始终贴紧被剪树枝,保证在割锯过程中锯条与树枝紧靠在一起,提高效率,防止锯条空锯。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直径比为2:1,即第一齿轮转一圈,第二齿轮转二圈,可以提高锯树效率,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修剪高处的树枝时,只需要通过夹子将整个装置被固定在树上,然后上、下拉动第二拉杆即可,不用一直举起整个装置,省时省力,操作方便,能够轻而易举的将较为粗壮的树枝锯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高空手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空手锯的侧视图。

图3为夹持机构和拉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拉锯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夹持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高空手锯,包括框架1,设置在框架上的夹持机构和拉锯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子2,夹子2的两个加持片中部通过第一转轴10铰接,第一转轴10的两端与框架1连接,两个加持片的上端为加持部,两个加持片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6,两个加持片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软绳3,两根软绳的下端与第一拉杆4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拉锯机构包括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18分别通过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框架1转动连接,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18相互啮合;第一齿轮的轴心处固定有第一摇杆13,第一摇杆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4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14的另一端与第二拉杆5的上端铰接,第二拉杆5铰接处固设有第一滑块,框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5,第一连接板15上竖直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活动式卡设在第一滑槽中,通过上、下拉动第二拉杆实现第一齿轮的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18的轴心处固定有第二摇杆19,第二摇杆19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20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20的另一端与锯条8的下端铰接,锯条8的铰接处固设有第二滑块,框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上竖直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活动式卡设在第二滑槽中,通过上、下拉动第二拉杆实现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从而实现锯条上下运动。

其中,第一摇杆、第一连杆、第二拉杆和第一滑块构成曲柄第一连杆机构;第二摇杆、第三连杆锯条和第二滑块构成曲柄第二连杆机构。

当需要修剪高处的树枝时,握住第二拉杆5,举起整个装置,然后向下拉动第一拉杆4,使第一弹簧进一步被压缩,夹子的两个加持片被打开,然后将夹子夹在需要修剪的树枝上,且位于靠近树干的一端,然后松开第一拉杆,在第一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夹子加紧树枝,使整个装置被固定在树上。然后通过上、下拉动第二拉杆,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上下运动,带动第一连杆运动,驱动第一摇杆转动,实现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摇杆转动,带动第三连杆运动,驱动第二滑动沿第二滑槽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锯条上、下运动,达到对树枝进行割锯。

因此在修剪树枝过程中只需上下拉动第二栏杆即可,不用一直举起整个装置,省时省力,操作方便,能够轻而易举的将较为粗壮的树枝锯掉。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加持片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滚轮17,另一个加持片的下端设置转辊,靠近转辊的细绳3依次绕过转辊和一个滚轮,另一根细绳绕过另一个滚轮17,则绕过滚轮的两根细绳的端部连为一体并与第一拉杆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滚轮,改变细绳的绕向,在拉动第一拉杆的过程中,细绳上端为水平状态,即细绳施加给加持片的下端的力为水平方向,相当于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压力推动两个加持片想一起靠拢,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相互啮合第一半齿轮11和第二半齿轮12,第一半齿轮11与第一转轴10的一端固连,第二半齿轮12通过第二转轴与框架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0的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框架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当夹子加持住树枝后,因为整个装置的重力作用,第二半齿轮会发生小范围转动,达到调整角度的目的,使第二拉杆与地面保持垂直位置,便于锯树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摇杆13、第二摇杆19位于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8的两侧,第一齿轮远离第一摇杆一侧的轴心处连接第二弹簧21的一端,第二弹簧21的另一端与锯条上的第二滑块连接,第二弹簧处于张紧状态。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在割锯过程中,在第二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锯条会始终贴紧被剪树枝,保证在割锯过程中锯条与树枝紧靠在一起,提高效率,防止锯条空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8的直径比为2:1,即第一齿轮转一圈,第二齿轮转二圈,可以提高锯树效率,省力。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