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授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711发布日期:2019-07-13 08:0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授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授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授粉器。



背景技术:

目前,猕猴桃高效优质技术体系中授粉技术是提高猕猴桃产量,提高商品率,改善猕猴桃品质的一项关键技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自然授粉,但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这样授粉产量低,品质差,同时受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所生产的果实不能达到质量要求,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因此,必须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技术,人工授粉技术有蜜蜂授粉、壁蜂授粉、人工喷施授粉等技术,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前两项授粉技术效果差,易受气象因素制约,生产上难以掌握与使用,第三项技术授粉效果最好,因此被广泛投入实际生产中。

现有的授粉器为了加快花粉喷出速度,往往将授粉管的出口端设置成喇叭状。这样就会造成花粉喷射面积过大,使得授粉位置不够精确,造成花粉大量浪费。这样使得授粉器的授粉效率很低,并且花粉消耗过快间接增加了工作人员更换储粉盒的频率,使得授粉效率进一步下降,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需求。因此,研究一种授粉效率更高的授粉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授粉器,解决现有授粉器授粉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授粉器,包括授粉管,授粉管的一端连接有吸耳球,授粉管上靠近吸耳球一侧还连接有把手,还设置有储粉盒,储粉盒的出料管与授粉管连通,授粉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出粉头,出粉头包括第一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二出粉管,第二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三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管道收缩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A,所述第二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B,收缩角B的范围为0°<B≤45°,收缩角A的范围为0°<A≤B。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出粉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出粉管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出粉管外壁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出粉管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粉盒的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储粉盒顶部开设有放料口,放料口上安装有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授粉管包括直管段和靠近出粉头的开口段,所述开口段的最大直径与第一出粉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开口段在最大直径处与第一出粉管连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授粉管,授粉管的一端连接有吸耳球,授粉管上靠近吸耳球一侧还连接有把手,还设置有储粉盒,储粉盒的出料管与授粉管连通,授粉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出粉头,出粉头包括第一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二出粉管,第二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三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管道收缩口。通过该设置,储粉盒内的花粉掉入授粉管内,捏动吸耳球,从而吹动花粉向出粉头方向移动,花粉分别从出粉头的第一出粉管、第二出粉管、第三出粉管中喷出,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出口端设置的管道收缩口使得花粉喷出的范围更集中,使授粉工作更准确,同时也不会降低花粉的喷出速度,提高了授粉效率,解决了现有授粉器授粉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A,所述第二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B,收缩角B的范围为0°<B≤45°,收缩角A的范围为0°<A≤B。通过该设置,能够使花粉喷出的范围更集中,并且不会造成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出口端堵塞。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粉盒的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通过该设置,便于控制储粉盒向授粉管内添加花粉的量,防止过多的花粉堆积在授粉管内,影响授粉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授粉管包括直管段和靠近出粉头的开口段,所述开口段的最大直径与第一出粉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开口段在最大直径处与第一出粉管连通。通过该设置,能够确保花粉喷出速度更快,使得授粉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粉头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1-授粉管、2-吸耳球、3-把手、4-储粉盒、5-出料管、6-第一出粉管、7-第二出粉管、8-第三出粉管、9-管道收缩口、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阀门、1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授粉器,包括授粉管,授粉管的一端连接有吸耳球,授粉管上靠近吸耳球一侧还连接有把手,还设置有储粉盒,储粉盒的出料管与授粉管连通,授粉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出粉头,出粉头包括第一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二出粉管,第二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三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管道收缩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A,所述第二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B,收缩角B的范围为0°<B≤45°,收缩角A的范围为0°<A≤B。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出粉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出粉管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出粉管外壁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出粉管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粉盒的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储粉盒顶部开设有放料口,放料口上安装有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授粉管包括直管段和靠近出粉头的开口段,所述开口段的最大直径与第一出粉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开口段在最大直径处与第一出粉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中,储粉盒内的花粉掉入授粉管内,捏动吸耳球,从而吹动花粉向出粉头方向移动,花粉分别从出粉头的第一出粉管、第二出粉管、第三出粉管中喷出,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出口端设置的管道收缩口使得花粉喷出的范围更集中,使授粉工作更准确,同时也不会降低花粉的喷出速度,提高了授粉效率,解决了现有授粉器授粉效率低的问题。所述第一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A,所述第二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B,收缩角B的范围为0°<B≤45°,收缩角A的范围为0°<A≤B。通过该设置,能够使花粉喷出的范围更集中,并且不会造成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出口端堵塞。所述储粉盒的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通过该设置,便于控制储粉盒向授粉管内添加花粉的量,防止过多的花粉堆积在授粉管内,影响授粉效率。所述第三出粉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出粉管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出粉管外壁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出粉管内壁连接。所述储粉盒顶部开设有放料口,放料口上安装有盖板。所述授粉管包括直管段和靠近出粉头的开口段,所述开口段的最大直径与第一出粉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开口段在最大直径处与第一出粉管连通。通过该设置,能够确保花粉喷出速度更快,使得授粉效率更高。

实施例1

一种授粉器,包括授粉管,授粉管的一端连接有吸耳球,授粉管上靠近吸耳球一侧还连接有把手,还设置有储粉盒,储粉盒的出料管与授粉管连通,授粉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出粉头,出粉头包括第一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二出粉管,第二出粉管内套设置有第三出粉管,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的出口端均设置有管道收缩口。通过该设置,储粉盒内的花粉掉入授粉管内,捏动吸耳球,从而吹动花粉向出粉头方向移动,花粉分别从出粉头的第一出粉管、第二出粉管、第三出粉管中喷出,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出口端设置的管道收缩口使得花粉喷出的范围更集中,使授粉工作更准确,同时也不会降低花粉的喷出速度,提高了授粉效率,解决了现有授粉器授粉效率低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A,所述第二出粉管的管道收缩口的收缩角为B,收缩角B的范围为0°<B≤45°,收缩角A的范围为0°<A≤B。通过该设置,能够使花粉喷出的范围更集中,并且不会造成第一出粉管和第二出粉管出口端堵塞。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出粉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出粉管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出粉管外壁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出粉管内壁连接。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储粉盒的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通过该设置,便于控制储粉盒向授粉管内添加花粉的量,防止过多的花粉堆积在授粉管内,影响授粉效率。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储粉盒顶部开设有放料口,放料口上安装有盖板。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授粉管包括直管段和靠近出粉头的开口段,所述开口段的最大直径与第一出粉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开口段在最大直径处与第一出粉管连通。通过该设置,能够确保花粉喷出速度更快,使得授粉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