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9481发布日期:2019-04-23 23:3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培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培养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培瓶。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在无菌的培养容器中完成植物幼体的培养和繁殖工作,实现植物苗的再生工作。

在组培过程中,组培瓶是不可或缺的器皿,组培瓶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制品两种,最为常见的有三角瓶,随着培养技术的发展,组培瓶也实现多样化,现有的组培容器虽然进行了各种改进,但培养瓶大多是由具有中空结构的瓶体及盖体组成,使用时培养基灌装在瓶体内,该种结构的组培瓶,使用方式较为单一,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培瓶,该组培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有效降低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培瓶,包括依次设置的瓶底、瓶身以及瓶盖;

瓶底包括用于与瓶身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瓶身包括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瓶盖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瓶盖包括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

在第一连接部靠近瓶身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在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一透气孔均与第一密封结构间隔,并且多个第一透气孔均相对位于第一密封结构的上方;

在第三连接部靠近瓶盖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在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二透气孔均与第二密封结构间隔,并且多个第二透气孔均位于第二密封结构的上方。

该组培瓶包括瓶底、瓶身以及瓶盖。通过瓶底、瓶身以及瓶盖的相互配合能够形成并限定用于组织培养的容纳腔。具体的,为使得瓶底与瓶身能够相互进行配合,故瓶底包括用于与瓶身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瓶身包括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间的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得瓶底与瓶身相连,能够方便组培瓶的使用,尤其是能够通过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脱离配合,使得瓶身与瓶底相互分离,便可便于清洗以及对内部培养的组织进行观察或取样等操作。进一步地,瓶身还包括与瓶盖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瓶盖包括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同理,通过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间的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得瓶身与瓶盖相连,能够方便组培瓶的使用,尤其是能够通过将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脱离配合,使得瓶身与瓶盖相互分离,便可便于清洗以及对内部培养的组织进行观察或取样等操作。

另外,在第一连接部靠近瓶身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在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一透气孔均与第一密封结构间隔,并且多个第一透气孔均相对位于第一密封结构的上方。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通过调整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互配合位置,从而能够起到调整第一透气孔的工作状态的作用,即通过调整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一透气孔部分或是全部敞开并导通组培瓶内部外界,便可起到透气的作用;相反地,若不需要透气,便可调整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时,与第一密封结构配合;即,使得第一密封结构工作,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处处于密封状态;即,使得瓶底与瓶身的连接处处于密封,便可起到调整其使用状态,使其处于密封状态的作用。

其次,在第三连接部靠近瓶盖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在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二透气孔均与第二密封结构间隔,并且多个第二透气孔均位于第二密封结构的上方。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通过调整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的相互配合位置,从而能够起到调整第二透气孔的工作状态的作用,即通过调整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二透气孔部分或是全部敞开并导通组培瓶内部外界,便可起到透气的作用;相反地,若不需要透气,便可调整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配合时,与第二密封结构配合;即,使得第二密封结构工作,使得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连接处处于密封状态;即,使得瓶底与瓶身的连接处处于密封,便可起到调整其使用状态,使其处于密封状态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瓶底与瓶身可拆卸地连接,瓶盖与瓶身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部包括沿重力方向依次设置在瓶底外周的第一外螺纹及第二外螺纹,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瓶身内表面的用于与第一外螺纹及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沿重力方向,第一透气孔相对位于第一外螺纹及第二外螺纹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沿重力方向,第一密封结构设置在第二外螺纹的底部,并与第二外螺纹相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三连接部包括沿重力方向依次设置在瓶身外周的第三外螺纹及第四外螺纹,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瓶盖内表面的用于与第三外螺纹及第四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沿重力方向,第二透气孔相对位于第三外螺纹及第四外螺纹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沿重力方向,第二密封结构设置在第四外螺纹的底部,并与第四外螺纹相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瓶底、瓶身以及瓶盖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密封结构及第二密封结构均包括密封胶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密封结构包括沿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底部的第一限位凸起;

第二密封结构包括沿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三连接部底部的第二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培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有效降低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组培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组培瓶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200-组培瓶;210-瓶底;220-瓶身;230-瓶盖;211-第一连接部;221-第二连接部;222-第三连接部;231-第四连接部;212-第一透气孔;213-第一密封结构;223-第二透气孔;224-第二密封结构;214-第一外螺纹;215-第二外螺纹;225-第一内螺纹;226-第三外螺纹;227-第四外螺纹;232-第二内螺纹;216-第一限位凸起;228-第二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在无菌的培养容器中完成植物幼体的培养和繁殖工作,实现植物苗的再生工作。

在组培过程中,组培瓶200是不可或缺的器皿,组培瓶200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制品两种,最为常见的有三角瓶,随着培养技术的发展,组培瓶200也实现多样化,现有的组培容器虽然进行了各种改进,但培养瓶大多是由具有中空结构的瓶体及盖体组成,使用时培养基灌装在瓶体内,该种结构的组培瓶200,使用方式较为单一,使用不方便。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培瓶200,该组培瓶200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有效降低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操作难度。

请参考图1-5,图1-5示出了实施例中提供的组培瓶200的具体结构。

从图1-5中可以看出,该组培瓶200包括依次设置的瓶底210、瓶身220以及瓶盖230。

其中,瓶底210与瓶身220可拆卸地连接,瓶盖230与瓶身220可拆卸地连接。请参照图2-5,并且瓶底210包括用于与瓶身2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瓶身220包括与第一连接部21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21以及与瓶盖230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22,瓶盖230包括与第三连接部222连接的第四连接部231。

在第一连接部211靠近瓶身220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212,在第一连接部211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一密封结构213;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一透气孔212均与第一密封结构213间隔,并且多个第一透气孔212均相对位于第一密封结构213的上方。

在第三连接部222靠近瓶盖230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223,在第三连接部222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二密封结构224;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二透气孔223均与第二密封结构224间隔,并且多个第二透气孔223均位于第二密封结构224的上方。

该组培瓶200包括瓶底210、瓶身220以及瓶盖230。通过瓶底210、瓶身220以及瓶盖230的相互配合能够形成并限定用于组织培养的容纳腔。具体的,为使得瓶底210与瓶身220能够相互进行配合,故瓶底210包括用于与瓶身2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瓶身220包括与第一连接部21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21。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间的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得瓶底210与瓶身220相连,能够方便组培瓶200的使用,尤其是能够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脱离配合,使得瓶身220与瓶底210相互分离,便可便于清洗以及对内部培养的组织进行观察或取样等操作。进一步地,瓶身220还包括与瓶盖230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22,瓶盖230包括与第三连接部222连接的第四连接部231;同理,通过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231间的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得瓶身220与瓶盖230相连,能够方便组培瓶200的使用,尤其是能够通过将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脱离配合,使得瓶身220与瓶盖230相互分离,便可便于清洗以及对内部培养的组织进行观察或取样等操作。

另外,请参照图2和3,在第一连接部211靠近瓶身220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212,在第一连接部211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一密封结构213;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一透气孔212均与第一密封结构213间隔,并且多个第一透气孔212均相对位于第一密封结构213的上方。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通过调整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相互配合位置,从而能够起到调整第一透气孔212的工作状态的作用,即通过调整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一透气孔212部分或是全部敞开并导通组培瓶200内部外界,便可起到透气的作用;相反地,若不需要透气,便可调整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配合时,与第一密封结构213配合;即,使得第一密封结构213工作,使得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连接处处于密封状态;即,使得瓶底210与瓶身220的连接处处于密封,便可起到调整其使用状态,使其处于密封状态的作用。

其次,请参照图2-5,在第三连接部222靠近瓶盖230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223,在第三连接部222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二密封结构224;沿重力方向,多个第二透气孔223均与第二密封结构224间隔,并且多个第二透气孔223均位于第二密封结构224的上方。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通过调整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的相互配合位置,从而能够起到调整第二透气孔223的工作状态的作用,即通过调整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二透气孔223部分或是全部敞开并导通组培瓶200内部外界,便可起到透气的作用;相反地,若不需要透气,便可调整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的相互配合位置,使得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配合时,与第二密封结构224配合;即,使得第二密封结构224工作,使得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连接处处于密封状态;即,使得瓶底210与瓶身220的连接处处于密封,便可起到调整其使用状态,使其处于密封状态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得瓶底210与瓶身220可拆卸地连接,瓶盖230与瓶身220可拆卸地连接,其次,为了使得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以及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之间配合位置能够调整,故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以及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5,为便于调整第一透气孔212的工作状态以及扩大对第一透气孔212的工作范围的调整作用,故第一连接部211包括沿重力方向依次设置在瓶底210外周的第一外螺纹214及第二外螺纹215,第二连接部221包括设置在瓶身220内表面的用于与第一外螺纹214及第二外螺纹215配合的第一内螺纹225。并且沿重力方向,第一透气孔212相对位于第一外螺纹214及第二外螺纹215之间。另外,沿重力方向,第一密封结构213设置在第二外螺纹215的底部,并与第二外螺纹215相邻。

由此,在第一内螺纹225仅与第一外螺纹214配合时,便可使得多个第一透气孔212均处于透气的状态,随后通过调整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配合位置,即使得第一内螺纹225向靠近第二外螺纹215的方向运动,便可逐渐减小处于透气状态的第一透气孔212的数量,即调整其透气范围,直到第一内螺纹225与第二外螺纹215配合或是第二连接部221与第一密封结构213配合时,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连接部处密封为止。

与上述的设置方式的原理及效果相同,请参照图2-5,第三连接部222包括沿重力方向依次设置在瓶身220外周的第三外螺纹226及第四外螺纹227,第四连接部231包括设置在瓶盖230内表面的用于与第三外螺纹226及第四外螺纹227配合的第二内螺纹232;其次,沿重力方向,第二透气孔223相对位于第三外螺纹226及第四外螺纹227之间;另外,沿重力方向,第二密封结构224设置在第四外螺纹227的底部,并与第四外螺纹227相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瓶底210、瓶身220以及瓶盖230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并且第一密封结构213及第二密封结构224均包括密封胶圈。

另外,请参照图3和4,为起到限制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以及第三连接部222与第四连接部231之间的配合位置的作用,故第一密封结构213还包括沿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11底部的第一限位凸起216;第二密封结构224还包括沿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三连接部222底部的第二限位凸起2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