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旋转失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7647发布日期:2019-05-24 20:45阅读:1846来源:国知局
隐藏式旋转失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垂钓体验的隐藏式旋转失手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钓竿是垂钓运动中运用的器械,钓竿设有竿体,现有钓竿多采用多节管状竿体套接而成,使用时多节管状竿体展开形成钓竿,非使用状态下将多节管状竿体收入末端的竿节中,便于存放和携带。钓竿后堵头是此类钓竿的常用配件,用于封堵管状竿体的后端,钓竿后堵头一般具有堵塞体,堵塞体后端设有失手环,失手环能够避免垂钓过程中使用者失手,钓竿落水,而在非使用状态下,失手环应收起,以避免勾挂在其他物品上。专利文献CN203492617U公开了一种钓鱼竿后堵头,其零部件多,生产过程中开模成本高,且装配不便,因此急需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的钓竿后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垂钓体验的隐藏式旋转失手环。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隐藏式旋转失手环,设有尾帽,尾帽上设有与钓竿后端相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尾帽内设堵塞体容腔,堵塞体容腔内设有堵塞体,尾帽的后端还设有通孔,通孔与堵塞体容腔相连通;堵塞体呈圆柱形且前端伸至通孔内并与尾帽的外端面平齐,堵塞体的末端具有膨大部,膨大部的直径大于通孔孔径,堵塞体的中部开设条形槽孔,条形槽孔贯通堵塞体的左侧和右侧,失手环呈门字状且套设在堵塞体上,失手环的末端具有用于勾嵌入条形槽孔的倒钩,失手环沿条形槽孔滑动并沿通孔伸出堵塞体容腔,堵塞体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或定位凸筋,堵塞体容腔的内壁上对应设有环形凹槽,定位凸起或定位凸筋嵌入环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堵塞体的前端面上设有与失手环前端相适应的容纳凹槽,方便拉动和收入失手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堵塞体上还设有用于排水或排气的条形导向槽,可以设有两条以上的用于排水或排气的条形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尾帽为帽状部件,尾帽前部设有圆盘状封堵片,用于封闭尾帽形成堵塞体容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或排气的条形导向槽优选开设为上宽下窄的V型槽,便于排气排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尾帽上设置的螺纹,连接在钓竿的管状杆体末端,实现对钓竿竿体的封堵,使用时将失手环沿通孔从堵塞体容腔内拉出,由于堵塞体的末端设有膨大部,能够有效防止堵塞体从通孔中拉脱,而堵塞体上设有的条形槽孔,能够限定门字状失手环末端位置,防止失手环从堵塞体上滑脱;除此之外,堵塞体上开设贯通左侧和右侧的条形槽孔,使堵塞体中部在按压时能够具有轻微形变,从而方便装配过程中将堵塞体外侧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凸筋嵌入堵塞体容腔内壁上的环形凹槽内,从而使堵塞体能够沿环形凹槽360°转动,进而使套在堵塞体上的失手环能够旋转;本实用新型中失手环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收入,在使用状态下能够方便的拉出,且能够实现360°转动,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利于大规模工业化量产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堵塞体与尾帽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堵塞体与失手环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堵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附图6是图4中B-B方向剖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失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尾帽1、螺纹2、堵塞体3、通孔4、膨大部5、条形槽孔6、失手环7、倒钩8、定位凸起或定位凸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隐藏式旋转失手环,设有尾帽1,尾帽1上设有与钓竿后端相配合的螺纹2,其特征在于尾帽1内设堵塞体容腔,堵塞体容腔内设有堵塞体3,尾帽1的后端还设有通孔4,通孔4与堵塞体容腔相连通;堵塞体3呈圆柱形且前端伸至通孔4内并与尾帽1的外端面平齐,堵塞体3的末端具有膨大部5,膨大部5的直径大于通孔4孔径,堵塞体3的中部开设条形槽孔6,条形槽孔6贯通堵塞体3的左侧和右侧,失手环7呈门字状且套设在堵塞体3上,失手环7的末端具有用于勾嵌入条形槽孔6的倒钩8,失手环7沿条形槽孔滑动并沿通孔4伸出堵塞体容腔,堵塞体3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或定位凸筋9,堵塞体容腔的内壁上对应设有环形凹槽,定位凸起或定位凸筋9嵌入环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堵塞体3的前端面上设有与失手环7前端相适应的容纳凹槽,方便拉动和收入失手环7。

本实用新型所述堵塞体上还设有用于排水或排气的条形导向槽,可以设有两条以上的用于排水或排气的条形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尾帽1为帽状部件,尾帽1前部设有圆盘状封堵片,用于封闭尾帽形成堵塞体容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或排气的条形导向槽优选开设为上宽下窄的V型槽,便于排气排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尾帽1上设置的螺纹2,连接在钓竿的管状杆体末端,实现对钓竿竿体的封堵,使用时将失手环7沿通孔4从堵塞体容腔内拉出,由于堵塞体3的末端设有膨大部5,能够有效防止堵塞体3从通孔4中拉脱,而堵塞体3上设有的条形槽孔6,能够限定门字状失手环7末端位置,防止失手环7从堵塞体3上滑脱;除此之外,堵塞体3上开设贯通左侧和右侧的条形槽孔6,使堵塞体3中部在按压时能够具有轻微形变,从而方便装配过程中将堵塞体3外侧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凸筋9嵌入堵塞体容腔内壁上的环形凹槽内,从而使堵塞体3能够沿环形凹槽360°转动,进而使套在堵塞体上的失手环能够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失手环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收入,在使用状态下能够方便的拉出,且能够实现360°转动,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利于大规模工业化量产等显著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