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382发布日期:2019-08-16 21:3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鳅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泥鳅,属鳅科泥鳅属。形体小,细长,只有3~4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传统的泥鳅苗培育池在取出成型幼苗时需要人工逐渐打捞,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泥鳅苗随着天数的增长,其池内所需水分也会发生变化,现有的培育池不便于对水位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打捞泥鳅苗培育池内的成型幼苗,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池,所述培育池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架,立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与圆筒的一端连接,圆筒的另一端与刹车电机连接,刹车电机固定在横板上,所述圆筒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拉绳贯穿横板和导线筒,且拉绳的另一端分为四根,并且拉绳的四个端部分别与矩形的底架的四个角连接,底架的外侧壁与培育池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且底架上安放有取苗网,取苗网为无盖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立架的两侧斜设有对称分布的撑脚,撑脚与立架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培育池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滤网,且所述通孔沿着培育池的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并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塞扣。

优选的,所述塞扣一侧的形状与培育池的通孔相匹配,且塞扣的另一侧设置有圆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仰视图为矩形,且圆筒的四边转动连接有有滚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泥鳅苗培育装置采用底架、拉绳和取苗网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装置能够由刹车电机启动,一次性将所有成型幼苗打捞而出,更加高效,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塞扣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导线筒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图1的左视图。

图中:1、立架,2、底架,3、拉绳,4、培育池,5、取苗网,6、轴承座,7、圆筒,8、刹车电机,9、横板,10、导线筒,11、滚筒,12、撑脚,13、滤网,14、塞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泥鳅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池4,培育池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架1,立架1与培育池4通过螺栓连接,立架1的两侧斜设有对称分布的撑脚12,撑脚12与立架1为焊接,此结构能够对立架1进行辅助支撑,使得立架1更为稳定,培育池4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滤网13,滤网13与培育池4为螺丝连接,滤网13将通孔覆盖,可在培育池4排水时,防止泥鳅苗漏跑,且通孔沿着培育池4的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通孔可设置在培育池4的30cm、50cm等高度位置,便于泥鳅苗的养殖,而更多的通孔可让水位的调节更为灵活,选择性更多,并且通孔内设置有塞扣14,塞扣14一侧的形状与培育池4的通孔相匹配,且塞扣14的另一侧设置有圆环结构,塞扣14外设置螺纹,与通孔内的螺纹相匹配,且塞扣14外壳套设橡胶圈,此结构使得塞扣14可将通孔完全封堵,此结构使得培育池4内的水位调节更加方便,且圆环结构能够提供受力点,更便于人们的手动操作,立架1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板9,横板9与立架1焊接,横板9上设置有轴承座6,轴承座6通过螺栓固定,轴承座6与圆筒7的一端连接,圆筒7中间的固定轴穿过轴承座6,并卡合固定,通过轴承座6构成转动结构,圆筒7的另一端与刹车电机8连接,刹车电机8固定在横板9上,刹车电机8通过螺栓固定,圆筒7与拉绳3的一端连接,圆筒7的仰视图为矩形,且圆筒7的四边转动连接有有滚筒11,滚筒11套设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两端与圆筒7的侧壁连接,圆筒7能够对拉绳3的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拉绳3能够稳定的上下竖直移动,而滚筒11的结构能够将拉绳3与圆筒7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既减少了摩擦力,然后该装置运行更加流畅,且减少了对拉绳3的磨损,圆筒7与拉绳3通过缠绕固定,拉绳3贯穿横板9和导线筒10,且拉绳3的另一端分为四根,并且拉绳3的四个端部分别与矩形的底架2的四个角连接,底架2为四角上焊接有圆环,拉绳3缠绕固定在圆环上,底架2的外侧壁与培育池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底架2的外侧壁设置矩形凸起,培育池4的内侧壁对应设置截面为矩形的条形槽,使底架2可沿着培育池4的内侧壁稳定的滑移,且底架2上安放有取苗网5,取苗网5为无盖箱体结构,无盖箱体结构更便于对泥鳅苗的打捞,此结构使得该装置能够由刹车电机8启动,一次性将所有成型幼苗打捞而出,更加高效,省时省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泥鳅苗培育装置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当泥鳅苗培养完成后,需要转运时,将刹车电机8启动,刹车电机8带动相连接的圆筒7旋转,圆筒7在轴承座6的支撑下可稳定转动,且圆筒7的外壁与拉绳3的一端连接,使得圆筒7的转动可将拉绳3逐渐缠绕于其外圈,随着拉绳3的缠绕,其长度缩短,从而将其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底架2向上拉起,底架2上安放有取苗网5,使得取苗网5被同步从培育池4内拉起,从而使得整个培育池4内的泥鳅苗跟随取苗网5一并上升,此时可向取苗网5内喷洒清水,泥水会从取苗网5的网孔中下漏,而泥鳅苗大于网孔的孔径,无法下落,使得培育池4内的泥鳅苗被一次性捞出,然后可利用人力或者机械辅助将取苗网5从底架2上取下,从而达到一次性取出泥鳅苗的效果,更加高效便捷,省时省力;当需要调节培育池4内的水位高度时,将相应高度的塞扣14拔下,使培育池4侧壁上的通孔露出,即可使水位排出流出至该高度,从而可方便的进行培育池4内的水位调节,这就是该泥鳅苗培育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