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种器鸭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9497发布日期:2019-07-17 05:0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补种器鸭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种器鸭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当农田出现小面积缺苗时都需要补种,在农田补种时需要通过补种器完成,补种器底端的鸭嘴为在下种管底端加工成型,而鸭嘴在补种时需要重复插入农田地面,易损坏,导致整个装置不能继续使用,造成工具资源浪费。

而且在补种过程中,补种深度不能控制,造成补种深度不一,影响补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的补种器鸭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补种器鸭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种套管、第一鸭嘴板和第二鸭嘴板,所述补种套管底端加工成一侧为斜面的第一鸭嘴板,第二鸭嘴板设置在第一鸭嘴板内侧且两者之间开口相对设置,第二鸭嘴板顶端内侧设有与第一鸭嘴板转动连接的端板,第二鸭嘴板顶端外侧设有水平分布的制动板,制动板上设有制动孔,补种套管底端设有一位于第二鸭嘴板上部用于第二鸭嘴板旋转活动使用的活动口。

所述第一鸭嘴板外侧还设有一纵向设置的限位杆,限位杆底端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限位块,限位杆中部设有一与其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限位螺母通过一安装板固定在所述补种套管外侧。

所述补种套管顶端开口内侧设有用于与下种管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鸭嘴为单独设置,与补种器螺纹连接配合使用,在鸭嘴损坏时方便更换,节约了农业施工成本;同时通过限位杆可以对鸭嘴的补种深度进行控制,保障了补种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补种套管、2活动口、3制动板、4第一鸭嘴板、5第二鸭嘴板、6限位螺母、7安装板、8限位杆、9限位块、10制动孔、11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补种器鸭嘴结构,包括补种套管1、第一鸭嘴板4和第二鸭嘴板5,其中:

所述补种套管1顶端开口内侧设有用于与下种管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使其可以与下种管可拆卸连接,补种套管1底端加工成一侧为斜面的第一鸭嘴板4,第二鸭嘴板5设置在第一鸭嘴板4内侧且两者之间开口相对设置,第一鸭嘴板4和第二鸭嘴板5之间可以闭合使补种套管1底端开口封闭;

所述第二鸭嘴板5顶端内侧设有与第一鸭嘴板4对应设置的端板11,端板11通过铆钉与第一鸭嘴板4两侧转动连接,第二鸭嘴板5顶端外侧设有水平分布的制动板3,制动板3上设有制动孔10,制动孔10内用于固定制动绳端部,方便通过拉动制动绳打开第二鸭嘴板5,实现补种;

所述补种套管1底端设有一位于第二鸭嘴板5上部用于第二鸭嘴板5旋转活动使用的活动口2,活动口2为一斜面开口,满足补种时第二鸭嘴板5的活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鸭嘴板4外侧还设有一纵向设置的限位杆8,限位杆8底端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限位块9,限位块9底端为球面结构,限位杆8中部设有一与其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6,限位螺母6通过一安装板7固定在所述补种套管1外侧,该结构通过转动限位杆8即可调节限位块9与安装板7的相对位置,使得限位块9可以纵向进行升降调整,在鸭嘴插入农田地面至指定深度时,限位块9可以与农田地面相抵,限制鸭嘴继续插入,使补种深度一致,保障了补种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