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水产养殖精准投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7856发布日期:2019-09-24 23:2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网格化水产养殖精准投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投饲机,特别是指一种网格化水产养殖精准投饲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虾蟹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使得国民十分钟爱虾蟹壳体类生物,市场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因而,当下温室池塘养殖兴起,一年四季都能养殖盈利。

目前温室池塘主要投饲方法为人工投喂,每天投喂4次,要求晚上一次投喂是日投饲量的四成左右,其它每次投喂日投饲量的二成,但是人工投饲会导致撒料不均匀,若区域投饲过多,会造成该区域水质的污染,增加过滤系统的负担;而区域投饲过少,将会影响产量,造成经济效益丧失。

鉴于虾蟹类自相残杀的习性会降低养殖经济效应,近年来温室池塘开始采用网格化饲养模式,这种饲养模式采用相互分割的多格饲养箱,每一格形成独立的饲养空间,可将虾蟹类限制在该格内,避免进入其他格内,从而有效减少虾蟹类自相残杀的现象。由于网格化饲养模式刚刚兴起,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投饲系统。

已有的水产养殖投饲机,多针对池塘散养等传统饲养模式。这种投饲机只是简单地代替人工投饲,并未针对网格化饲养模式专门设计,其下料均匀性差,下料精度低,装置灵活性也难以满足要求。郝明珠等在《梭子蟹单筐养殖自动投饲系统设计与试验》(渔业现代化,2015,42(1):20-23)一文中设计了一套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该自动投饲系统由轨道、行车、投饲机、定位传感器、定位识别板、供电和控制系统,在单片机系统的控制下,行车由直流电机驱动在轨道上行走,当行车上的定位传感器感应到养殖筐边沿上的定位识别板后,投饲机对一排养殖筐同时下料。该自动投料系统实现了定量定位自动下料,提高了投饲精度。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采用龙门式架构,要求养殖温室为框架结构,且立柱架设了用于安装行车的纵向和横向轨道,因此占用空间大,结构笨重,换向复杂,灵活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活方便、投料均匀的网格化水产养殖精准投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网格化水产养殖精准投饲机,包括移动小车、桁架安装架、双翼桁架、下料装置和至少四个料桶;所述桁架安装架固定设置在移动小车的上部,所述双翼桁架设置在桁架安装架上;所述双翼桁架的双翼向小车两侧伸展,多个所述料桶通过料桶支架间隔固定设置在双翼桁架的两侧翼上;各所述料桶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下料盒,各所述下料盒内分别设置有旋转分料器;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电机、主传动轴和两个从传动轴;所述下料电机固定安装在双翼桁架上;所述主传动轴通过主传动轴支架安装在双翼桁架的上方;所述主传动轴通过主传动机构与下料电机相连,可在下料电机驱动下进行旋转;各所述从传动轴分别设置在双翼桁架的一侧下方,并通过一个从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轴相连,可随着主传动轴的旋转而旋转;每个所述从传动轴分别将双翼桁架一侧料桶的旋转分料器串联在一起,可以带动旋转分料器进行同步旋转。所述主传动机构、从传动机构可采用链传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或者其它合适的传动结构。

该投饲机还包括桁架转向装置,所述桁架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电机、转向支架和转向轴,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在桁架安装架上,所述转向支架的上部与双翼桁架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的两端分别与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上端、转向支架的下部固定相连。设置桁架转向装置的目的是,在系统转向时,通过其带动双翼桁架反向旋转,使后者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转弯位置附近投料不均匀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转向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上端相连,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通过承重套筒与转向支架的下部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该轴承的支架固定在桁架安装架上。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机构采用链传动,所述下料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主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主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第一主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

优选地,所述从传动机构采用链传动,所述从传动轴上设置有从链轮,所述从链轮与主传动轴上设置的第二主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

优选地,每个所述从传动轴均由多节六棱柱构成,所述旋转分料器的中心设有与所述六棱柱相匹配的六棱孔,相邻两个旋转分料器的六棱孔之间安装一节六棱柱。

优选地,所述移动小车包括小车框架、小车滚轮和用于驱动小车滚轮旋转的滚轮电机,所述小车框架的下部设置有滚轮支架,所述小车滚轮安装在滚轮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万向轮,所述主动轮的滚轮支架一侧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滚轮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上,并且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轮相连。

优选地,所述移动小车上还设置有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分别与各所述电机进行电连接。该方案通过自带电源为电机供电,摆脱有线对移动范围的限制。

优选地,所述料桶等间距分布在桁架两侧翼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装置针对每一网格设置一个料桶,同时将各个料桶的旋转分料器串联实现同步下料,能够将饵料均匀投放到网格中,其下料量精准,能够提高饵料利用率,节约成本,非常适合当前网箱网格饲养模式;

2)采用双翼展开式结构,能够增加料桶数量,增大投饲范围;采用小车投饲的方式,灵活性高;

3)该装置结构简单、机体占用面积小、针对性较强,控制简便,配合常规控制系统能够人为设置投饲时间和投饲量,从而实现高效自动投喂,提高投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网格化水产养殖精准投饲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限于幅面,图中料桶仅画出8个,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更多料桶。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移动小车和桁架安装架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以下为各图中编号对应的零部件清单:

移动小车1,包括:小车框架1.1、小车滚轮1.2、滚轮电机1.3、滚轮支架1.4、主动轮1.5、从动轮1.6;

桁架安装架2;双翼桁架3;

桁架转向装置4,包括:转向电机4.1、转向轴4.2、转向支架4.3、承重套筒4.4;

料桶5,包括:料桶支架5.1、下料盒5.2、旋转分料器5.3;

下料装置6包括:下料电机6.1、主传动轴6.2、主传动轴支架6.3、主传动机构6.4、从传动轴6.5、从传动机构6.6、驱动链轮6.7、第一主链轮6.8、从链轮6.9、链条6.10、第二主链轮6.11;

联轴器7;轴承8;电机支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网格化水产养殖精准投饲机,包括移动小车1、桁架安装架2、双翼桁架3、桁架转向装置4、下料装置6和八个料桶5,具体说明如下:

移动小车1包括小车框架1.1、小车滚轮1.2和用于驱动小车滚轮1.2旋转的滚轮电机1.3,小车框架1.1的下部设置有U形的滚轮支架1.4,小车滚轮1.2安装在滚轮支架1.4上,小车滚轮1.2通过铺设于水面上方的轨道行走,精确定位移动方向。主动轮1.5和从动轮1.6均为万向轮,主动轮1.5的滚轮支架1.4外侧设置有U形的电机支架9。滚轮电机1.3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9上,并且通过联轴器7与主动轮1.5相连。移动小车1上还设置有移动电源,后者与各电机电连接,通过自带电源为电机供电,摆脱有线对移动范围的限制。

桁架安装架2固定设置在移动小车1的上部。小车框架1.1和桁架安装架2均为由方形铝型材组装而成的长方体框架,前者还设置有横梁,后者还设置有纵梁。

双翼桁架3由方形钢管焊接而成,保证足够的强度,其双翼向小车两侧伸展。八个料桶5通过料桶支架5.1等间距(与网格间距一致)固定设置在双翼桁架3的两侧翼上,每一翼展上设置四个料桶5。料桶5上部是方形壳体,下部是四棱台形壳体,底部设置有下料盒5.2,下料盒5.2内设置有旋转分料器5.3。

下料装置6包括下料电机6.1、主传动轴6.2和两个从传动轴6.5。

下料电机6.1通过L形的电机支架9固定安装在双翼桁架3上。主传动轴6.2通过主传动轴支架6.3安装在双翼桁架3的上方并与后者保持平行。

主传动轴6.2通过主传动机构6.4与下料电机6.1相连,各从传动轴6.5分别设置在双翼桁架3的一侧下方并与后者保持平行,同时分别通过一个从传动机构6.6与主传动轴6.2相连。

主传动机构6.4采用链传动,下料电机6.1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链轮6.7,主传动轴6.2上设置有一个第一主链轮6.8和两个第二主链轮6.11,驱动链轮6.7与第一主链轮6.8之间通过链条6.10相连。

从传动机构6.6采用链传动,两从传动轴6.5上各设置有一个从链轮6.9,各从链轮6.9分别与该侧的第二主链轮6.11通过链条6.10相连。

每个从传动轴6.5均由多节六棱柱构成,旋转分料器5.3的中心设有与六棱柱相匹配的六棱孔,相邻两个旋转分料器5.3的六棱孔之间安装一节六棱柱,从而将双翼桁架3一侧料桶5的旋转分料器5.3串联在一起,当从传动轴6.5随主传动轴6.2旋转时,可带动各旋转分料器5.3同步旋转,进而实现同步给料。

桁架转向装置4包括转向电机4.1、转向支架4.3和转向轴4.2,转向电机4.1通过L形的电机支架9固定在桁架安装架2上,转向轴4.2的下端通过联轴器7与转向电机4.1的输出轴上端相连,转向轴4.2的上端通过承重套筒4.4与转向支架4.3的下部固定相连,转向轴4.2上还设置有两个轴承8,后者的支架固定在桁架安装架2上,其作用是保证桁架旋转的同轴度,并使传动轴4.2处于竖直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