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混肥电动撒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6580发布日期:2019-11-12 21:1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混肥电动撒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混肥电动撒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肥料多元化的发展,田间作物一次需要撒施多种肥,但是不同肥料混配在一起时稳定性差,不宜贮存太久。所以施肥时,农户需要在田间进行现混现用,使各种肥料之间混合均匀。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大型集拌肥和撒肥于一体的装置,但是由于这些装置均需要机器带动,装置笨重,撒肥灵活性差,不适合小户型农户使用。因此,急需一款适用于小户型农户的具有省工、省力、可均匀施肥、可现混现用的高工效施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轻便简单、省力的可混肥电动撒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混肥的电动撒肥装置,所述电动撒肥装置包括混肥单元和电动撒肥单元;所述混肥单元包括隔板、壶体、电池、斜板、混肥桶;所述斜板将壶体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将上腔室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下肥口;混肥桶设在壶体的下方;所述混肥桶设有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与下肥口相连通,下端口与电动撒肥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池安装下腔室内,所述电池与电动撒肥单元电路连接,为电动撒肥单元提供电源。

工作原理是:撒肥作业前,撒肥人员将不同的肥料分别放入壶体的左、右腔室,肥料分别同时落入柱形桶和柱形桶中;撒肥作业开始时,将壶体背负在背后上,手握撒肥盘,电池开始供电给电动撒肥单元,左、右腔室的肥料在柱形桶和柱形桶,在重力的作用下,经电动撒肥单元将肥料混合撒出。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电动撒肥单元包括撒肥盘、驱动电机、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混肥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输料管另一端与撒肥盘相连接;所述撒肥盘下方设有一甩盘,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撒肥盘的上方并与电池电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混肥桶包括左柱形桶和右柱形桶;所述的左柱形桶和右柱形桶的上端口与分别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底部的下肥口相连通;所述左柱形桶Ⅰ的底部与右柱形桶Ⅱ的底部之间竖直设有可拆卸档板。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混肥桶与电动撒肥单元相连接衔接处设有下肥卡板。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斜板与壶底水平面的夹角为15~85度。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壶体外侧设有电源开关、调速开关和充电口,所述电源开关、调速开关和充电口均与电池电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壶体的外侧还设有背负带,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上所述壶体的上方设有壶盖。

工作原理:撒肥作业前,首先将下肥卡板插好,打开壶盖,撒肥人员将不同的肥料分别放入壶体的左、右腔室,肥料分别同时落入柱形桶和柱形桶中;撒肥作业开始时,将壶体背负在背后上,手握撒肥盘,然后打开电源开关,电池开始供电给驱动电机使甩盘转动起来,此时打开档板,左、右腔室的肥料在柱形桶和柱形桶,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输料管同时落至转动的甩肥盘里,最后将肥料混合撒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背负式混肥电动撒肥装置可通过混肥结构混合不同的肥料,省去人工混肥,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2.本背负式混肥电动撒肥装置壶体下肥面通过增加斜度,各种肥料都能够在重力的情况下顺畅的下肥。

3.本背负式混肥电动撒肥装置能够将不同的肥进行现混现用同时均匀的撒出。

4.本背负式混肥电动撒肥装置减轻了操作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避免了人工混肥时皮肤与化肥接触,有益于人民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混肥壶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混肥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壶盖,2.隔板,3.壶体,4.电源开关,5.调速开关,6.充电口,7.电池,8.斜板,9.混肥桶,10.挡板,11.甩盘,12.撒肥盘,13.驱动电机,14.输料管,15.下肥卡板,A.左腔室,B.右腔室,Ⅰ.左柱形桶,Ⅱ.右柱形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理解,应该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可混肥的电动撒肥装置,所述电动撒肥装置包括混肥单元和电动撒肥单元;所述混肥单元包括隔板2、壶体3、电池7、斜板8、混肥桶9;所述斜板8将壶体3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2将上腔室分为左腔室A和右腔室B,左腔室A和右腔室B的底部分别设有下肥口;混肥桶9设在壶体3的下方;所述混肥桶9设有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与下肥口相连通,下端口与电动撒肥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池7安装下腔室内,所述电池7与电动撒肥单元电路连接,为电动撒肥单元提供电源。

工作原理是:撒肥作业前,撒肥人员将不同的肥料分别放入壶体的左、右腔室,肥料分别同时落入左柱形桶Ⅰ和右柱形桶Ⅱ中;撒肥作业开始时,将壶体背负在背后上,手握撒肥盘,电池开始供电给电动撒肥单元,左、右腔室的肥料在左柱形桶Ⅰ和右柱形桶Ⅱ,在重力的作用下,经电动撒肥单元将肥料混合撒出。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所述电动撒肥单元包括撒肥盘12、驱动电机13、输料管14;所述输料管14的一端与混肥桶9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输料管14另一端与撒肥盘12相连接;所述撒肥盘12下方设有一甩盘11,所述驱动电机13设在撒肥盘12的上方并与电池7电连接。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或2不同地方在于:所述混肥桶9包括左柱形桶Ⅰ和右柱形桶Ⅱ;所述的左柱形桶(Ⅰ)和右柱形桶(Ⅱ)的上端口与分别左腔室A和右腔室B的底部的下肥口相连通;所述左柱形桶Ⅰ的底部与右柱形桶Ⅱ的底部之间竖直设有可拆卸档板10。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地方在于:所述混肥桶9与电动撒肥单元相连接衔接处设有下肥卡板15。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不同地方在于:所述斜板8与壶底水平面的夹角为15~85度。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所述壶体3外侧设有电源开关4、调速开关5和充电口,所述电源开关4、调速开关5和充电口均与电池7电连接。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所述壶体3的外侧还设有背负带,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所述壶体3的上方设有壶盖1。

工作原理:撒肥作业前,首先将下肥卡板插好,打开壶盖,撒肥人员将不同的肥料分别放入壶体的左、右腔室,肥料分别同时落入左柱形桶Ⅰ和右柱形桶Ⅱ中;撒肥作业开始时,将壶体背负在背后上,手握撒肥盘,然后打开电源开关,电池开始供电给驱动电机使甩盘11转动起来,此时打开档板,左、右腔室的肥料在左柱形桶Ⅰ和右柱形桶Ⅱ,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输料管同时落至转动的甩肥盘里,最后将肥料混合撒出。

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