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5844发布日期:2019-09-17 19:4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鸡只的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



背景技术:

家系选育,是鸡群养殖的一种选育方法,将优秀的公、母鸡选出来留做种用,让它们大量繁衍后代,把它们的优良品质遗传给后代,这就要求种鸡不仅本身品质优良,还要求遗传性稳定,在种鸡后代的选育过程中,需要观察鸡冠大小、整齐度、羽色一致性、胫色一致性、体型、体重等指标,选择整体较好的家系中的优良个体留种,以提高鸡群整体的整齐度。

目前,笼具均为多层重叠式笼养,饲养密度大,单个笼具尺寸较小,鸡只在笼具内抬不起头来或头部很容易顶到笼具上部,状态很不自然,选育时无法进行观察;多层笼具的笼门开在侧面,高度高、笼体纵深长,不便于观察,抓鸡也十分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养鸡笼具多层重叠式,不易观察和抓鸡不便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养鸡笼具多层重叠式,不易观察和抓鸡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一种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包括:用于放置鸡只的笼体,上部和前部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斜面开口;用于防止鸡只出入所述笼体的笼门,设置于所述斜面开口处,所述笼门沿所述笼体的左右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斜面开口;用于将所述笼体支离地面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笼体下部;其中,所述笼体的高度范围为50-70厘米,多个所述笼体沿自身左右方向单层并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笼体的长度范围为65-85厘米,所述笼体的宽度范围为90-110厘米,所述斜面开口左右两侧的斜边长度范围为35-45厘米,所述支撑架的高度范围为25-45厘米。

优选地,所述笼体的长度为75厘米,所述笼体的宽度为100厘米,所述笼体的高度为60厘米,所述斜面开口的斜边长度为37厘米,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为35厘米。

优选地,所述笼体每两个为一组,一组所述笼体下方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架,各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能够分离或组合。

优选地,所述斜面开口处设置有导向件,所述笼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件卡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导向件上滑动,当所述连接件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笼门遮挡所述斜面开口;当所述连接件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笼门偏离所述斜面开口。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与所述斜面开口左右两端连接的钢丝;所述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笼门两端部的向所述笼门下部弯曲的弯钩,所述弯钩用于勾设于所述钢丝上。

优选地,每组中相邻两个所述笼体相对的侧壁为连接壁,每组中相邻两个所述笼体之间设置一个连接壁。

优选地,所述笼体的各个笼壁均由钢丝组成。

优选地,所述笼体外侧设置有用于记录对应所述笼体内鸡只的生长信息的记录牌。

优选地,所述斜面开口的斜面与所述笼体的上表面的夹角范围为120°~15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包括笼体、笼门和支撑架,笼体内用于放置鸡只,上部和前部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斜面开口;笼门设置于斜面开口处,用于防止鸡只出入笼体,笼门沿笼体的左右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斜面开口,即饲养者立于笼体前侧,手臂从斜面开口处进入抓取即可,便于鸡只的抓取或放入;支撑架设置于笼体下部,用于将笼体支离地面,便于将鸡只的生长空间与粪便空间分离;笼体的高度范围为50-70厘米,即笼体高度足够高,鸡只一直到测定选育均可正常站立,鸡冠接触不到笼体顶部,不会因为笼体顶部过低导致鸡冠偏倒,便于对鸡只的观察与选择。设置有多个笼体时,多个笼体沿自身左右方向单层并列设置,即减少鸡只的养殖养殖密度,利于鸡只的生长和观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养鸡笼具多层重叠式,不易观察和抓鸡不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笼具的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笼具的笼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笼具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笼体;2-斜面开口;3-笼门;4-支撑架;5-导向件;6-连接件;7-连接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养鸡笼具多层重叠式,不易观察和抓鸡不便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种鸡选育的笼具,包括笼体1、笼门3和支撑架4,笼体1内用于放置鸡只,上部和前部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斜面开口2,以便于观察鸡只的上部位置;笼门3设置于斜面开口2处,用于防止鸡只出入笼体1,笼门3沿笼体1的左右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斜面开口2,即饲养者立于笼体1前侧,手臂从斜面开口2的最低位置处进入抓取即可,施力方便,便于鸡只的抓取或放入;支撑架4设置于笼体1下部,用于将笼体1支离地面,便于将鸡只的生长空间与粪便空间分离;笼体1的高度范围为50-70厘米,即笼体1高度足够高,鸡只一直到测定选育均可正常站立,鸡冠接触不到笼体1顶部,不会因为笼体1顶部过低导致鸡冠偏倒,便于对鸡只的观察与选择。设置有多个笼体1时,多个笼体1沿自身左右方向单层并列设置,即减少鸡只的养殖密度,利于鸡只的生长和观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养鸡笼具多层重叠式,不易观察和抓鸡不便的技术问题。

其中,斜面开口2的斜面为向前侧下方倾斜,开口为朝向前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笼体1的长度范围为65-85厘米,笼体1的宽度范围为90-110厘米,斜面开口2的斜边长度范围为35-45厘米,支撑架4的高度范围为25-45厘米,如此设置,笼体1能够为鸡只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舒展生长空间,有利于鸡冠、羽毛和体型的发育,同时支撑架4与笼体1的整体高度接近人体高度,便于观察。

优选地,笼体1的长度为75厘米,笼体1的宽度为100厘米,笼体1的高度为60厘米,斜面开口2的斜边长度为37厘米,支撑架4的高度为35厘米,如此设置,按照人的身高和手臂的平均长度设置,鸡在笼体1的边角位置,也可轻易抓取。其中,每个笼体1内可放置十只鸡,有利于控制喂料量,采食空间足够大,保证每只鸡都能吃上料,正常发育,保证均匀度。鸡只放置于笼体1内,可以一直养到育雏结束测定选育。

其中,斜面开口2上边缘到笼体1后壁的距离为66厘米,斜面开口2下边缘到笼体1下壁的距离为45厘米,以使斜面开口2大小适中,便于抓鸡的同时避免因斜面开口2太大笼内鸡只易逃出;笼门3的长度为75厘米,宽度为29厘米,便于与斜面开口2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笼体1每两个为一组,一组笼体1下方设置一个支撑架4,各个支撑架4之间能够分离或组合,如此设置,能够方便饲养者根据需要对笼体1进行排列组合,使用方便。

每组中相邻两个笼体1相对的侧壁为连接壁7,每组中相邻两个笼体1之间设置一个连接壁7,能够节省材料,也可减轻整个笼具的重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斜面开口2处设置有导向件5,笼门3设置有与导向件5卡接的连接件6,连接件6能够在导向件5上滑动,当连接件6滑动到第一位置时,笼门3盖在斜面开口2的中部位置,遮挡住斜面开口2,以防止笼内的鸡只跑出;当连接件6滑动到第二位置时,笼门3滑动到斜面开口2的一侧,以使斜面开口2露出能够供鸡只通过的出入口,以供饲养者从出入口处对鸡只进行抓取,操作方便。

导向件5为与斜面开口2左右两端连接的钢丝,钢丝可并列设置有两个;连接件6为设置于笼门3两端部的向笼门3下部弯曲的弯钩,弯钩在笼门3的左端和有端部可分别设置有两个,弯钩勾设在钢丝上,能够沿钢丝滑动,并且弯钩能够与钢丝卡紧。当需要打开笼门3时,可将笼门3直接从笼体1上拆下,或是将左右其中一侧的两个弯钩脱离钢丝,另外一侧的两个弯钩卡紧在钢丝上,从而在露出供鸡只通过的出入口的同时,也可避免了笼门3与笼体1脱离,以防止笼门3丢失。

笼体1的各个笼壁均由钢丝组成,即多个钢丝可通过编织焊接等工序做成笼体1,以便于全方位观察鸡只的生长状态。

笼体1外侧设置有记录牌,记录牌可挂在笼体1前侧,记录牌用于记录对应笼体1内鸡只的生长信息,如此设置,便于为选育时提供参考信息,例如笼体1内鸡只的病史、免疫治疗信息等。

斜面开口2的斜面与笼体1的上表面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如此设置,便于饲养者立于笼体1前方进行打开笼门3和抓鸡操作。优选地,斜面开口2的斜面与笼体1的上表面的夹角为1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