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37000发布日期:2019-03-30 08:2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虫害防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饮品,然而茶叶在种植过程中长期受害虫为害困扰。茶树遭受害虫为害会导致树体内的新陈代谢和重要功能性物质的组成比例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茶叶品质。我国茶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也非常有利于各类茶树害虫的孳生繁衍。茶尺蠖为茶树上一种最具经济意义的食叶害虫,在中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严重发生时可将茶树叶片取食殆尽,造成茶树枝梗光秃,毁产绝收。

当前我国防治茶尺蠖主要依靠喷施化学杀虫剂,尤以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最为广泛。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虽好,但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及再猖獗问题日益严重,也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和质量。

当前,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正在兴起,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利于降低茶园害虫密度,改善茶园生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在各茶叶主产区得到推广使用。以杀虫灯为主的物理防治技术应用广泛,历史悠久。随着LED光源和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太阳能LED杀虫灯逐渐发展,具有寿命长、耗能低、稳定性好且绿色环保的优点,且由于LED光源光谱窄,可有效杀灭害虫、保护益虫,已得到广泛应用。害虫光波控制技术为一种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手段,该技术高效经济、绿色环保,且不存在害虫抗药性等问题,符合可持续植保策略对害虫综合治理的客观要求,其现已成为当今害虫绿色防控研究的热点。

同时,生物防治是害虫防治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加大推进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实现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能够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该方法由生物防治与光波防治相结合进行,在需防治的茶园内每隔50米设置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5~3米,杀虫灯呈正方形网格点安装,杀虫灯设置有紫外光LED灯珠、绿光LED灯珠以及蓝光LED灯珠三种LED灯珠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虫灯内设置有360~400纳米的紫外光LED灯珠、400~440纳米的蓝光LED灯珠以及高压电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虫灯中蓝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18点至20点以及5点至8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虫灯中紫外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20点至24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虫灯内设置有490~580纳米的绿光LED灯珠,其开启时间为每日的20点至下一日的5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虫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茶园每年立夏之日一周内,在茶园内放养波纹花蟹蛛和蠋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纹花蟹蛛的放养量为5~10只每平方米、蠋蝽的放养量为10~15只每平方米。

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是茶园尺螃类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易暴发成灾。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发生严重。

蠋蝽又称蠋敌,属于半翅目蝽科蠋蝽属昆虫,其可以捕食鳞翅目、鞘翅目等幼虫,尤其喜欢取食刺蛾科和叶甲科幼虫,其食量大,一天可取食致死3~5头三龄茶尺蠖幼虫。

波纹花蟹蛛是一种不结网蜘蛛,其能捕食叶蝉、飞虱、蚜虫、大龄茶尺蠖等昆虫,且在茶园中捕食茶尺蠖的能力很强,且在春夏之交为茶园的优势种蜘蛛,在控制早期茶尺蠖的为害中占有重要地位。

茶园害虫的趋光波段不同,茶尺蠖的趋光波段在365~410纳米,假眼小绿叶蝉的趋光波段在410~455纳米,茶毛虫的的趋光波段在365~410纳米,金龟类害虫在365~455纳米。茶尺蠖成虫,日落1小时后开始时活动,其中20~23点最活跃,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主要在傍晚前后18~20点以及清晨5~7点活动,茶毛虫成虫,通常在日落一小时后开始时活动,20~22点最活跃,金龟类害虫和茶天牛在日落一小时后开始活动,20~23点最为活跃。

采用360~400纳米的紫外光结合400~440纳米的蓝光能够有效的诱杀各类虫害,每日20点至24点开启紫光灯,每日18点至20点以及5点至8点开启蓝光,能够在减少电力消耗的同时,更有针对性的杀虫。

同时配合采用490~580纳米的绿光照射能够干扰茶尺蠖成虫的交配,降低茶尺蠖的交尾成功率、孵化率、产卵率以此降低茶尺蠖雌虫的有效产卵量达到控制子代幼虫种群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防治技术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也不存在药剂残留问题,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基本要求。茶叶质量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有利于推动当地有机茶叶生产,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益虫,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

在需防治的茶园内每隔50米设置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5米,杀虫灯呈正方形网格点安装,杀虫灯内设置有360~400纳米的紫外光LED灯珠、400~440纳米的蓝光LED灯珠以及高压电网。杀虫灯中蓝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18点至20点以及5点至8点。紫外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20点至24点。杀虫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装置。

茶园每年立夏之日一周内,在茶园内放养波纹花蟹蛛和蠋蝽,波纹花蟹蛛的放养量为5只每平方米、蠋蝽的放养量为10只每平方米。

实施例2 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

在需防治的茶园内每隔50米设置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距离地面3米,杀虫灯呈正方形网格点安装,杀虫灯内设置有360~400纳米的紫外光LED灯珠、400~440纳米的蓝光LED灯珠以及高压电网。杀虫灯中蓝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18点至20点以及5点至8点。紫外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20点至24点。杀虫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装置。

茶园每年立夏之日一周内,在茶园内放养波纹花蟹蛛和蠋蝽,波纹花蟹蛛的放养量为10只每平方米、蠋蝽的放养量为15只每平方米。

实施例3 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

在需防治的茶园内每隔50米设置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距离地面2米,杀虫灯呈正方形网格点安装,杀虫灯内设置有360~400纳米的紫外光LED灯珠、400~440纳米的蓝光LED灯珠、490~580纳米的绿光LED灯珠以及高压电网。杀虫灯中蓝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18点至20点以及5点至8点。紫外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20点至24点。杀虫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装置。

茶园每年立夏之日一周内,在茶园内放养波纹花蟹蛛和蠋蝽,波纹花蟹蛛的放养量为10只每平方米、蠋蝽的放养量为15只每平方米。

实施例4 一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

在需防治的茶园内每隔50米设置一盏杀虫灯,安装高度距离地面2米,杀虫灯呈正方形网格点安装,杀虫灯内设置有360~400纳米的紫外光LED灯珠、400~440纳米的蓝光LED灯珠、490~580纳米的绿光LED灯珠以及高压电网。杀虫灯中蓝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18点至20点以及5点至8点。紫外光LED灯珠的开启时间为每日20点至24点。杀虫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装置。

茶园每年立夏之日一周内,在茶园内放养波纹花蟹蛛和蠋蝽,波纹花蟹蛛的放养量为8只每平方米、蠋蝽的放养量为12只每平方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