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便携式点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7130发布日期:2019-06-18 22:4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便携式点种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便携式点种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310275173.x”的一种手动点种器,包括种子槽,支架,点种杆及转轮,所述种子槽及点种杆均与支架连接,支架上设有底孔与点种杆相通,所述转轮转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种子槽的槽口与支架的底孔位于以转轮的转轴为圆心的圆周上,转轮上设有至少两个种子仓,每一种子仓的容量相同,均具有进口及出口,其中一种子仓的进口与种子槽相连,另一种子仓的出口连通支架上的底孔及点种杆,上述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多个具有相同容量的种子仓的转轮,并通过转动转轮使不同的种子仓分别与种子槽及点种杆相连通,即可使其中一个种子仓中的物料被释放出来的同时,另一种子仓中被填满相同容量的物料,由此每一次的点种量均为种子仓的容量,不会因为人工操作的误差导致点种量的不均衡。

但是上述该手动点种器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点种器仍然需要人工俯身点种,对于长时间的弯腰工作,会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且容易耽误点种效率;2、上述装置的点种器插入土壤中容易使点种杆阻塞,从而不能使种子按要求种入土壤中,清理点种杆有影响了点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便携式点种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便携式点种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固定安装有点种箱,所述点种箱内活动安装有点种盘,所述点种箱上固定安装有种子存放斗,所述点种箱分别与杆体和种子存放斗连通,所述杆体远离点种箱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杆体内活动插设有点种杆,所述点种杆上活动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远离底座一端与挤压座固定连接,所述点种杆与挤压座固定连接,所述点种杆的底部开设有点种口,所述底座上活动安装有脚踏板;

所述底座上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内固定套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轮带与从动带轮连接,所述从动带轮固定套设在轮轴内,所述轮轴与第一棘轮机构的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棘轮机构的从动轮与点种盘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还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安装在挤压座上;

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齿条座,所述齿条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棘轮机构的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棘轮机构的从动轮与齿轮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连杆上还固定安装有主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啮合,所述从动斜齿轮的轮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点种叶轮,所述点种叶轮设置在点种口处。

优选的,所述挤压座上固定安装有齿条防尘座。

优选的,所述种子存放斗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扣爪,所述扣爪与卡扣配合连接,所述卡扣固定安装在种子存放斗上,所述点种盘上还固定安装有扶手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得点种工作不再需要弯腰,极大地减轻了点种人员的工作负担,点种人员不需要频繁起身休息,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还能防止土壤进入点种杆内堵塞点种通道,反复操作不需要清理,极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使得点种工作不再需要弯腰,同时还能防止土壤进入点种杆内堵塞点种通道,极大地减轻了点种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点种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棘轮机构和第二棘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杆体、2点种箱、3点种盘、4种子存放斗、5底座、6点种杆、7挤压弹簧、8挤压座、9点种口、10脚踏板、11转轴、12主动带轮、13从动带轮、14第一棘轮机构、15第二棘轮机构、16齿轮连杆、17第一齿轮、18第一齿条、19齿条座、20第二齿条、21主动斜齿轮、22从动斜齿轮、23点种叶轮、24齿条防尘座、25盖板、26扣爪、27卡扣、28扶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便携式点种杆,包括杆体1,杆体1用于连接点种箱2和底座5,同时用于种子下落,杆体1上固定安装有点种箱2,点种箱2用于使种子挨个落入杆体1内部,点种箱2内活动安装有点种盘3,点种盘3通过点种盘3上的凹槽来盛放种子,通过点种盘3的旋转使种子下落,点种箱2上固定安装有种子存放斗4,种子存放斗4内用于存放种子,使每次放种可以进行多次点种,杆体1远离点种箱2一端与底座5固定连接,杆体1内活动插设有点种杆6,点种杆6用于将种子向土壤中点种,点种杆6上活动套设有挤压弹簧7,挤压弹簧7用于在无外力作用下将点种杆6向下挤压,挤压弹簧7远离底座5一端与挤压座8固定连接,点种杆6与挤压座8固定连接,点种杆6的底部开设有点种口9,通过点种口9将种子送入土壤内,底座5上活动安装有脚踏板10;

底座5上活动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内固定套设有主动带轮12,主动带轮12可以在转轴11内旋转,主动带轮12通过轮带与从动带轮13连接,主动带轮12转动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从动带轮13固定套设在轮轴内,轮轴与第一棘轮机构14的主动轮固定连接,第一棘轮机构14的从动轮与点种盘3的轮轴固定连接,从动带轮13转动带动第一棘轮机构14的主动轮转动,当第一棘轮机构14的主动轮转动与轮爪啮合时,第一棘轮机构14的主动轮转动带动第一棘轮机构14的从动轮转动,第一棘轮机构14的从动轮转动转动带动点种盘3转动,点种盘3转动转动使种子存放斗4内的种子依次进入点种盘3的凹槽内,同时使下部的种子进入杆体1内,最终通过点钟口9落入土壤中,转轴11内还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与第一齿条18啮合,第一齿条18固定安装在挤压座8上,当踩动脚踏板10时,挤压座8下部的点种杆6插入土壤中,此时继续向下踩动脚踏板10,挤压弹簧7挤压,点种杆6向杆体1内部收缩,从而使得第一齿条18上移,第一齿条18移动带动第一齿轮17转动,第一齿轮17转动带动主动带轮12转动,进而带动点种盘3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齿条18和第一齿轮17的配合,使得每次向下踩动,点种盘3均转动固定的角度,同时点种盘3的每次转动均有一个凹槽越过点种箱2的最低点,并继续转动离开最低点,从而使得每次踩动的前期,点种盘3的凹槽均已到达最高点,点种盘3内部凹槽中的种子下落进入点种杆6内,继续向下踩动时,点种杆6内部的点种叶轮23将种子植入土壤中;

底座5上固定安装有齿条座19,齿条座19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20,当点种杆6向杆体1内部收缩时,第二棘轮机构15相对于第二齿条20向上移动,第二齿条20与第二棘轮机构15的主动轮固定连接,第二齿条20带动第二棘轮机构15的主动轮的主动轮转动,第二棘轮机构15的从动轮与齿轮连杆16固定连接,当第二棘轮机构15的主动轮与轮爪配合时,第二棘轮机构15的主动轮带动其内部的齿轮连杆16转动,齿轮连杆16上还固定安装有主动斜齿轮21,齿轮连杆16转动带动主动斜齿轮21转动,主动斜齿轮21与从动斜齿轮22啮合,主动斜齿轮21转动带动从动斜齿轮22转动,从动斜齿轮22的轮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点种叶轮23,从动斜齿轮22转动带动点种叶轮23转动,点种叶轮23设置在点种口9处,点种叶轮23转动使得从点种盘3落下的种子从点种口9进入土壤内,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棘轮机构14和第二棘轮机构15的设置,使得每次向下踩动并复位时,点种箱3和点种叶轮23均间歇性单向转动,使得点种箱3一次下料,点种口9不进入杂物,同时将种子送入土壤内。

作为一个优选,挤压座8上固定安装有齿条防尘座24,齿条防尘座24用于防止第二齿条20下落时接触到土壤,从而影响其与第二棘轮机构15的连接,保证其轮齿上不粘连有杂质。

作为一个优选,种子存放斗4上铰接有盖板25,盖板25用于防止种子存放斗4内的种子洒出,盖板25上固定安装有扣爪26,扣爪26与卡扣27配合连接,卡扣27固定安装在种子存放斗4上,通过卡扣27和扣爪26的配合,使得盖板25能够紧闭,防止盖板25打开而使种子散落,点种盘3上还固定安装有扶手杆28,扶手杆28用于使用者握住,从而进行装置的移动和点种位置的确定。

工作原理:点种人员要进行土壤点种时,需要事先向种子存放斗4内放入种子,使卡扣27与扣爪26配合,从而将盖板25紧闭,当确定点种位置时,将点种杆6的点种口9对准需要点种的位置,踩动脚踏板10,脚踏板10下压带动杆体1下压,从而使得点种杆6向杆体1内部移动,挤压座8向底座5接近,此时第一齿条18上移,第一齿条18移动带动第一齿轮17转动,第一齿轮17转动带动主动带轮12转动,从动带轮13转动带动第一棘轮机构14的主动轮转动,第一棘轮机构14的主动轮转动带动第一棘轮机构14的从动轮转动,第一棘轮机构14的从动轮转动转动带动点种盘3转动,点种盘3转动转动使种子存放斗4内的种子依次进入点种盘3的凹槽内,同时使下部的种子进入杆体1内,进入杆体1的种子落入点种杆6内,此时继续向下踩动脚踏板10,第二齿条20移动带动齿轮连杆16转动,齿轮连杆16转动带动主动斜齿轮21转动,主动斜齿轮21转动带动从动斜齿轮22转动,从动斜齿轮22转动带动点种叶轮23转动,点种叶轮23转动使得从点种盘3落下的种子从点种口9进入土壤内,从而完成点种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