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5784发布日期:2019-05-31 19:2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家畜养殖饲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存栏量和畜禽产品年产量逐年增加,因而对饲料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我国饲料的总产量已由2008年的1.37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1.94亿吨,增加了41.6%。与之相比,我国粮食产量增长幅度相对较低,2008~2012年间仅增加11.5%。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2012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已接近2007年国家规定的耕地红线(18亿亩)。传统养猪业对玉米、豆粕等粮食依赖性强,而人多地少使得粮食资源十分短缺,所以开辟新的饲料源显得尤为迫切。总之,我国的饲料原料的短缺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今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产草量高、抗逆性强、品质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享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作为高蛋白质植食性饲料,不仅粗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和纤维素比例均衡,而且还含有较高含量的脂肪等能量成分。此外,紫花苜蓿还含有异黄酮、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因此更加适合在猪等单胃动物的饲粮中使用。近年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紫花苜蓿草粉可提高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改善猪肉品质,降低母猪腹泻率和发病率,并且还能提高母猪的免疫力,改善母猪健康状况。紫花苜蓿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和矿物质还能提高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母猪健康的影响。并且,饲粮中使用紫花苜蓿草粉还能够补充饲粮中的蛋白质,优化饲粮的氨基酸结构,提高母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减少对豆粕等饲料资源的依赖。

双低菜籽粕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产量大,价格便宜,毒素含量低,对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都没有影响,是蛋白质饲料豆粕的一种很好替代饲料原料,能大大节约饲料成本,缓解蛋白质饲料紧缺的状况。全面推广应用双低菜籽饼粕作蛋白质饲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全球棕榈油产能的增大,其副产物棕榈仁粕的产量不断的增加,马来西亚2006年的棕榈仁粕产量就已达220万吨,其周边国家如印尼、泰国等近几年大力扩大油棕榈种植面积,棕榈仁粕产量几乎与马来西亚相当。长期以来,如何科学有效处理棕榈仁粕一直困扰着棕榈油生产国和企业。如今,棕榈仁粕的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更加剧了棕榈仁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棕榈仁粕中含有粗蛋白15%-20%,蛋氨酸0.312%、赖氨酸0.528%、苏氨酸0.526%、色氨酸0.12%、精氨酸2.064%、组氨酸0.264%、胱氨酸0.228%、缬氨酸0.84%、苯丙氨酸0.624%;粗脂肪11.13%、粗纤维18.90%、水分9.80%、粗灰分4.68%、钙0.15%、磷0.41%、总能17.15mj/kg、无氮浸出物64.8%等一般动物生长所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因为棕榈仁粕中较高的木质纤维含量和适口性较差等,使得其只有极少部分的棕榈仁粕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使用;绝大部分都是烧毁或让其腐烂作为肥料,这样不但严重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每100重量份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棕榈仁粕20-40份、苜蓿草粉5-20份、双低菜粕9-15份、桑叶5-10份、菊粉1-5份、亚麻油1-3份、赖氨酸0.1-0.4份、蛋氨酸0.01-0.04份、苏氨酸0.01-0.04份。

优选地,还包括复合微生物制剂1-4份,复合微生物制剂的菌种组合为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

优选地,按照毛霉种子液: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嗜酸乳杆菌种子液=1:2:1的体积比配制复合微生物制剂。

优选地,还包括低聚木糖0.3-1.5份。

优选地,每100重量份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棕榈仁粕30份、苜蓿草粉10份、双低菜粕12份、桑叶8份、菊粉3份、亚麻油1.6份、复合微生物制剂2份、赖氨酸0.26份、蛋氨酸0.02份、苏氨酸0.02份,还包括麦麸26.5份、低聚木糖1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物混合:将棕榈仁粕、苜蓿草粉、双底菜粕、桑叶、菊粉混合作为发酵底物;(2)接种:将复合微生物制剂均匀喷洒在发酵底物中;(3)调节水分:按照1:0.5-4的料水比,加水与发酵底物混合,密封;(4)发酵:发酵温度为28-32℃,发酵时间为5-9天;(5)配料:将其余原料与所述步骤(4)的产物混合,制得成品。

优选地,在步骤(4)进行的过程控制相对湿度为7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提供一种饲喂妊娠早期母猪的方法:以如上所述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饲喂妊娠0-28天的母猪,每天的喂料量为1.8-2kg。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提供一种饲喂妊娠中期母猪的方法:以如上所述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饲喂妊娠29-85天的母猪,每天的喂料量为2.2-2.7kg。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提供一种饲喂妊娠后期母猪的方法:以如上所述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饲喂妊娠86天直至分娩的母猪,每天的喂料量为3-5kg。

本发明以价格低廉、营养丰富的棕榈仁粕、苜蓿草粉作为母猪饲料的主要原料,并根据营养互补原则和母猪的生理特点配制其他辅料:利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菊粉与棕榈仁粕为母猪提供复合膳食纤维,提高母猪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母猪免疫力;以亚麻油取代常用作猪饲料原料的豆油,一方面,亚麻油与苜蓿草粉能够为母猪提供具有维持蛋白质平衡和胆固醇代谢作用的亚麻酸,另一方面,亚麻油富含维生素e,能够改善妊娠母猪繁殖性能、降低流产率和死胎率;利用桑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良好的适口性、抗菌消炎的药用价值,将桑叶作为原料之一,能够有效增强母猪免疫力,降低流产率和死胎率;作为原料之一的低聚木糖几乎不被消化液分解,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利用,促进其增殖,产生更多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缩短食糜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增加湿润度防止便秘的发生;本发明选用的棕榈仁粕、苜蓿草粉、双低菜粕、桑叶、菊粉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适口性,能够作为玉米、豆粕的替代品。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由毛霉、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部分原料组成的发酵底物:毛霉能够产生丰富的复合酶系,使原料中的木质纤维得到有效降解转化;嗜酸乳杆菌能够使被毛霉分解的纤维素大分子进一步分解,使原料粒径减小,进一步增强了纤维结构的蓬松度;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大量的蛋白质水解酶,将底物中的蛋白质尽量地分解为小分子多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和功能性;三者共同培养,能够协同增效,达到优于上述三种益生菌中任何一种单独作用的发酵效果。此外,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底物发酵完毕后,以活菌的形式随着饲料进入母猪体内,能够影响肠道菌群定植,增加有益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进而激活肠道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功能,同时增强宿主的消化代谢能力。

另外,本发明针对妊娠母猪孕期各阶段不同的营养需求,设定出合适的饲喂方案,能够充分地利用本发明的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达到了良好的饲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中粪样大肠杆菌含量统计条形图;

图2为实施例3中粪样枯草芽孢杆菌含量统计条形图;

图3为实施例3中粪样双歧杆菌含量统计条形图;

图4为实施例3中血液孕酮含量统计条形图;

图5为实施例3中血液免疫球蛋白g含量统计条形图;

图6为实施例3中血液免疫球蛋白m含量统计条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备料

1.1配制复合微生物制剂

分别用综合pda斜面培养基培养毛霉5天、枯草芽孢杆菌1天和嗜酸乳杆菌2天;分别用10.0ml氯化钠注射液和接菌钩刮洗斜面菌苔的菌丝3次,转至装20.0ml氯化钠注射液的三角瓶中,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分别配制成3株菌的14万个/ml单孢子和单细胞悬液。

取10.0ml菌悬液于100.0ml的pda玉米秸秆粉复合培养基中,30℃150r/min毛霉培养2天、枯草芽孢杆菌培养1天、嗜酸乳杆菌2天,分别制成三种菌株的种子液,备用。按照毛霉种子液: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嗜酸乳杆菌种子液=1:2:1的体积比,分别量取上述三种菌株的种子液,混合配成复合微生物制剂。

1.2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按照表1所列出的原料组分对应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表1本实施例的母猪饲料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

2.制备具有安胎功能的母猪饲料

(1)底物混合:将按上述重量份数称量好的棕榈仁粕、苜蓿草粉、双底菜粕、桑叶、菊粉、麦麸经过粉碎机切碎,然后将其混合作为发酵底物。

(2)接种:将复合微生物制剂均匀喷洒在发酵底物中。

(3)调节水分:按照1:1.8的料水比,加水与底物混合,密封。

(4)发酵:发酵温度为30℃,维持相对湿度=70%,发酵时间为7天。

(5)配料:将称量好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低聚木糖、石粉、磷酸氢钙、食盐、氯化胆碱与发酵完毕的产物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成品。

对比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的母猪饲料配方原料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桑叶、菊粉、低聚木糖作为变量,作为实施例1制备的母猪饲料的对比实施例,其各试验组的设置方式如表2所示。除了对应表2中所列出的变量外,各试验组制备猪饲料的配方组成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表2对比实施例1试验组设置方式

实施例2母猪饲料的应用与性能表征

1.饲养管理

选用相同品种、相同胎次、年龄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后备母猪(长白×大白),随机分组,每组10个重复,每头试验母猪为1个重复,统一配种,正试期为:配种后至分娩完成/孕期内死亡。正试期内,分别以实施例1(标记为:对照组)和对比实施例1(对应对比实施例1中标记的试验a、b、c、d组)制备的母猪饲料投喂试验母猪,所有试验母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加料方式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天参照6:00、11:00、16:00、21:00时间表进行加料。免疫程序按照主场正常免疫程序进行,注意通风换气和温度,保证平均舍温(25±3)℃。

饲料投放方式:妊娠早期(妊娠0-28天),每天的喂料量为1.8-2kg;妊娠中期(妊娠29-85天),每天的喂料量为2.2-2.7kg;妊娠后期(妊娠86天直至分娩),每天的喂料量为3-5kg。

2.理化指标检测

2.1粪样微生物检测

每组随机抽取3头试验母猪,分别于妊娠母猪试验期的第28天、85天、110天进行无菌直肠采粪于5ml的离心管中,冰冻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在超净工作台内取1g粪样于无菌试管中,加入pbs缓冲液9ml,磁力振荡器振荡5分钟,此液为10-1稀释液,吸取1ml此溶液装于盛有9ml无菌pbs缓冲液试管中进行10-2稀释,振荡5分钟,并依次进行10-3-10-6倍稀释。采用平板计数法计数测定经过稀释的粪样中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

2.2血液指标检测

2.2.1血样采集

分别于妊娠母猪试验期的第28天、85天、110天进行前腔静脉取血。

2.2.2免疫力指标测定

采用elisa试剂盒(酶标分析仪st-360)检测试验母猪血样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所使用的试剂盒购自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2.3孕酮含量测定

将采集到的血液收集到1.5ml的离心管里,在4000r/min、4℃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保存于-70℃冰箱里待酶联免疫,备测血清孕酮含量水平。血清中孕酮水平检测方法:根据同种抗原与抗体竞争性结合的性质,选用种属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孕酮含量,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剂盒反应终止后,在酶标仪450nm波长处读取吸光度值,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据此标准曲线查出待测孕酮含量。

3.生长指标统计

正试期结束后统计试验母猪的便秘率、腹泻率、流产率、死胎率和死淘率。

实施例3数据分析

1.粪样微生物

图1-3展示了试验母猪进入正试期第28、86、110天的粪样菌群结构变化,计算试验期母猪进入正试期第28天和第110天之间粪样大肠杆菌含量降幅、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增幅和双歧杆菌增幅,结果在表3中列出。

表3试验母猪进入正试期第28天和第110天之间粪样菌群变化

粪样大肠杆菌含量变化:随着饲喂试验的推进,参与测试的各组粪样中的大肠杆菌含量都呈下降趋势,表明对照组和各试验组制备的饲料进入试验母猪体内后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致病菌——大肠杆菌的增殖;其中对照组对应的大肠杆菌含量降幅达到所有组别中的最大值,而试验a、b组对应的大肠杆菌含量降幅显著低于其他组别,说明实施例1配方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和桑叶是抑制大肠杆菌增殖的主要原料组分。

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变化:随着饲喂试验的推进,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在肠道内相互竞争,参与测试的各组粪样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含量都呈增长趋势,与大肠杆菌含量变化趋势相适宜;其中,对照组和试验b、c、d组对应的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增幅差异不大,都能达到44%以上;然而,试验a组对应的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增幅显著低于其他组别,说明组成复合微生物制剂的菌种之一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原料添加并参与其他原料的发酵过程后,随着饲料进入到猪只体内并在猪只肠道内定植,从而有效调节猪只肠道菌群分布。

双歧杆菌含量变化:随着饲喂试验的推进,参与测试的各组粪样中的双歧杆菌含量都呈增长趋势;其中,对照组和试验b、c组对应的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增幅差异不大,都能达到43%以上;然而,试验a、d组对应的双歧杆菌含量增幅显著低于其他组别;根据上述分析,复合微生物制剂作为抑制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增殖的主要功能性原料,试验a组的饲料原料中不含复合微生物制剂,该组试验母猪肠道内的对大肠杆菌的增殖活性高于其他组别,因此试验猪肠道内有相对比较大量的大肠杆菌与双歧杆菌争夺养分和空间,致使试验a组对应的双球杆菌增幅缩小;作为饲料原料之一的低聚木糖几乎不被消化液分解,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利用,促进其增殖,因此,原料中不含有低聚木糖的试验d组对应的粪样双歧杆菌增幅显著偏低。

2.血液指标

图4-6展示了试验母猪进入正试期第28、86、110天的血液指标变化,分别计算试验期母猪进入正试期第28天和第110天之间孕酮水平、免疫球蛋白g含量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的增幅,结果在表4中列出。

孕酮含量:随着饲喂试验的推进,参与测试的各组血液中孕酮含量都呈增长趋势,说明以对照组和各试验组制备的饲料饲喂妊娠母猪都能不同程度地起到安胎的作用;其中,对照组和试验d组对应的孕酮增幅都能够高达49%以上,显著高于试验a、c组,说明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微生物制剂与其他原料进行发酵、以桑叶作为原料组分之一,两种手段都是实施例1的母猪饲料能够实现有效安胎效果的关键。

免疫球蛋白g含量和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随着饲喂试验的推进,参与测试的各组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都呈增长趋势,也就是说,参与试验的母猪的免疫力得到提高;其中,对照组血样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增幅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增幅都达到了所有组别中的最大值;试验d组血样对应的指标增幅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仅次于对照组;而试验a、b、c组血液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增幅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增幅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d组,据此,可以得出,复合微生物制剂、桑叶和菊粉都是使实施例1的母猪饲料能够有效提高母猪免疫力的主要功能性原料。

表4试验母猪进入正试期第28天和第110天之间血液指标变化

3.生长指标

各组试验母猪的生长指标已在表5中列出。

表5试验母猪的生长指标

观察、记录试验母猪在正试期内的生长状况,大部分的试验母猪都处于健康状态。对照组试验母猪没有出现流产、死胎、母体死亡的情况,便秘率、腹泻率都保持较低水平,说明实施例1制备的母猪饲料对妊娠母猪能够产生显著的安胎功效,其饲养效果也是所有参与饲养试验的组别中最好的。统计试验a、b、c组的腹泻率、流产率、死胎率和死淘率,通过这些生长指标表现的对应组别试验母猪生长情况,基本与从粪样微生物、血液指标分析得出的结论相符,进一步说明,特定菌种组合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和桑叶的采用分别都能够起到安胎的作用,而特定菌种组合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桑叶和菊粉的采用分别都能够起到增强母体免疫力的效果。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试验d组对应的便秘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其原因是该组别的饲料原料中并不包括低聚木糖。在对照组和试验a、b、c组中,随着饲料进入母猪体内的低聚木糖通过与肠道中的双歧杆菌相互作用,产生更多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缩短食糜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增加湿润度防止便秘的发生。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