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5384发布日期:2019-05-31 19:20阅读:28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乌梅嫁接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乌梅,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梅。干燥近成熟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乌梅的种植一般采用播种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以嫁接的形式进行的,这样的成活率会高很多的,现有嫁接乌梅时,乌梅表皮上容易开裂,从而影响乌梅的成活率,嫁接时,愈合部位容易生长细菌,从而影响嫁接乌梅的成活率,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砧木的选择:选择湘西北的杨梅树,且选择嫁接的杨梅树的树干直径不小于3cm;s2,对砧木的预处理:从乌梅果树的向阳枝条上剪切长度为56~116cm、茎粗为0.5~2.5cm、带有5~10个叶芽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用单芽切接法进行嫁接,并在砧木和穗条的切口处涂抹愈合药剂,并用草绳将穗条与砧木连接处缠绕连接在一起,嫁接完成后,继续培养至苗具有3~4条分枝,得到乌梅种苗,其中,愈合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20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油8~13重量份、聚丁烯4~6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5~20重量份、石棉5~10重量份、二氧化钛5~6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1~3重量份、海藻酸钠寡糖5~8重量份、水30~40重量份;s202、将豆油8~13重量份、聚丁烯4~6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5~20重量份、石棉5~10重量份、二氧化钛5~6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1~3重量份和海藻酸钠寡糖5~8重量份放入水30~40重量份中搅拌混合均匀,并用大火烧开,并转小火熬制2-3h,得到粘稠的膏状物,且膏状物为愈合药剂;s3,施肥,对杨梅树定期施肥,每个月施肥1-2次,培养乌梅种苗的茎粗为2.5-3cm时,对乌梅枝条的表面或者容易开裂处均匀涂抹防裂皮药剂。优选的,所述防裂皮药剂采用石硫合剂。优选的,所述s2中,对砧木的预处理:从乌梅果树的向阳枝条上剪切长度为80~100cm、茎粗为1.5~2.5cm、带有6~7个叶芽的枝条作为穗条。优选的,所述s201中、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油10~11重量份、聚丁烯4.5~5.5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7~18重量份、石棉7~8重量份、二氧化钛5.3~5.7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1.5~2.5重量份、海藻酸钠寡糖6~7重量份、水33~37重量份。优选的,所述s201中、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油10.5重量份、聚丁烯5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7.5重量份、石棉7.5重量份、二氧化钛5.5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2重量份、海藻酸钠寡糖6.5重量份、水3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s3中,施肥,对杨梅树定期施肥,每个月施肥2次,培养乌梅种苗的茎粗为2.5cm时,对乌梅枝条的表面或者容易开裂处均匀涂抹防裂皮药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愈合药剂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嫁接种植的成活率,而且使用防裂皮药剂,进一步提高乌梅的成活率,适合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砧木的选择:选择湘西北的杨梅树,且选择嫁接的杨梅树的树干直径不小于3cm;s2,对砧木的预处理:从乌梅果树的向阳枝条上剪切长度为56~116cm、茎粗为0.5~2.5cm、带有5~10个叶芽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用单芽切接法进行嫁接,并在砧木和穗条的切口处涂抹愈合药剂,并用草绳将穗条与砧木连接处缠绕连接在一起,嫁接完成后,继续培养至苗具有3~4条分枝,得到乌梅种苗,其中,愈合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20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油8~13重量份、聚丁烯4~6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5~20重量份、石棉5~10重量份、二氧化钛5~6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1~3重量份、海藻酸钠寡糖5~8重量份、水30~40重量份;s202、将豆油8~13重量份、聚丁烯4~6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5~20重量份、石棉5~10重量份、二氧化钛5~6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1~3重量份和海藻酸钠寡糖5~8重量份放入水30~40重量份中搅拌混合均匀,并用大火烧开,并转小火熬制2-3h,得到粘稠的膏状物,且膏状物为愈合药剂;s3,施肥,对杨梅树定期施肥,每个月施肥1-2次,培养乌梅种苗的茎粗为2.5-3cm时,对乌梅枝条的表面或者容易开裂处均匀涂抹防裂皮药剂。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砧木的选择:选择湘西北的杨梅树,且选择嫁接的杨梅树的树干直径不小于3cm;s2,对砧木的预处理:从乌梅果树的向阳枝条上剪切长度为56cm、茎粗为0.5cm、带有5个叶芽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用单芽切接法进行嫁接,并在砧木和穗条的切口处涂抹愈合药剂,并用草绳将穗条与砧木连接处缠绕连接在一起,嫁接完成后,继续培养至苗具有3条分枝,得到乌梅种苗,其中,愈合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20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油8重量份、聚丁烯4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5重量份、石棉5重量份、二氧化钛5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1重量份、海藻酸钠寡糖5重量份、水30重量份;s202、将豆油8重量份、聚丁烯4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5重量份、石棉5重量份、二氧化钛5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1重量份和海藻酸钠寡糖5重量份放入水30重量份中搅拌混合均匀,并用大火烧开,并转小火熬制2h,得到粘稠的膏状物,且膏状物为愈合药剂;s3,施肥,对杨梅树定期施肥,每个月施肥1次,培养乌梅种苗的茎粗为2.5cm时,对乌梅枝条的表面或者容易开裂处均匀涂抹防裂皮药剂。实施例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乌梅嫁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砧木的选择:选择湘西北的杨梅树,且选择嫁接的杨梅树的树干直径不小于3cm;s2,对砧木的预处理:从乌梅果树的向阳枝条上剪切长度为80cm、茎粗为1.5cm、带有5个叶芽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用单芽切接法进行嫁接,并在砧木和穗条的切口处涂抹愈合药剂,并用草绳将穗条与砧木连接处缠绕连接在一起,嫁接完成后,继续培养至苗具有4条分枝,得到乌梅种苗,其中,愈合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201、准备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油10.5重量份、聚丁烯5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7.5重量份、石棉7.5重量份、二氧化钛5.5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2重量份、海藻酸钠寡糖6.5重量份、水35重量份;s202、将豆油10.5重量份、聚丁烯5重量份、甲基托布津17.5重量份、石棉7.5重量份、二氧化钛5.5重量份、8-羟基喹啉铜2重量份和海藻酸钠寡糖6.5重量份放入水35重量份中搅拌混合均匀,并用大火烧开,并转小火熬制3h,得到粘稠的膏状物,且膏状物为愈合药剂;s3,施肥,对杨梅树定期施肥,每个月施肥2次,培养乌梅种苗的茎粗为3cm时,对乌梅枝条的表面或者容易开裂处均匀涂抹防裂皮药剂。对实施例和普通的嫁接种植的方法进行成活率统计,每个实施例或者对比例均以对应的方法嫁接种植200棵乌梅,得到数据如下:实施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对比例成活率%88%92%90%80%由上述表格可以知道,实施例二的成活率最高,且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成活率均高于普通的嫁接方法,效果显著,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