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28722发布日期:2019-07-20 00:57阅读:1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草原生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传统草原生态系统道路的坡面由于施工与环境的原因,大多数土地恶化,没有草木,这种情况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引发灾难,传统种植草木的方法采用直接种植,由于地形不同,传统种植方式在不同地形存活率低,甚至难以存活;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地形勘探;步骤二,清理坡面;步骤三,肥料施加;步骤四,播种草种;步骤五,浇水碾压;步骤六,覆盖无纺布;步骤七,后期管护;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施工前人工取施工地区泥土化验,确定施工坡面坡度,地域条件与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草种进行播种;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清理坡面包括以下步骤:

1)对草种播种区坡面开挖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清挖,废弃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至碴场堆放;

2)再精细平整场地,用耙子将土耙细整平,粗土块捡出打碎,将不能打碎的土块、树根、树桩、石头及其他垃圾捡出堆积在一起;

3)在播种草籽前灌溉一次,如发现沉降不均匀处,应加土重新填平;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在施工中,提前将长效有机肥打碎或复合肥洒在平整过的表土上,并通过翻松,与土壤充分混合;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播种草种包括以下步骤:

1)直接播种:将选定好的草种与肥料按比例浸泡发芽12-24h,再将浸泡好的草籽、肥料、保水剂、砂按专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由技术人员均匀用手撒播在整个坡面上;

2)三维网播种:将种植土、肥料、草籽混合后,装入三维网中,然后整齐的铺设在地面上,直至全面铺设完成,使三维网与土壤严密结合在一起;

3)土工格室植草:将土面悬挂土工格室,使土工格室尽量张开贴紧坡面,向格室内部回填客土,按比例配置草种、纤维、保水剂、粘和剂、肥料及水,通过喷播机均匀喷射于坡面;

4)拱形骨架植草:在坡面处制作拱形架,在拱形架内部铺设植土,撒入适量水,再均匀撒播植物草籽,轻压覆盖即可;

5)生态袋植草:在碎石坡面填充生态袋,生态袋内部装入耕植土、有机基质、保水剂、肥料与种子,生态袋与坡面粘接牢固;

6)客土喷播植草:将草灌种、肥料、土壤改良剂、土壤固着剂、种籽粘结剂、保湿剂、纤维覆盖材料等与水通过机械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用高压离心泵和高压喷枪喷射到边坡表面,附着于地表之上;

7)纤维草毯植草:用喷雾状喷头将坡面全面淋湿,从坡顶至坡脚由上而下铺放草毯卷,同时用钉将其固定,使植物纤维毯贴紧坡面,呈半绷紧状态即可;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播种完成24h内,对播种后坡面采用碾压机进行轻轻压实,并随即浇水;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在播撒完成后的坡面上,由人工自上而下覆盖一层无纺布,无纺布四角采用土块压实;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在播种后根据天气条件适时浇水,保持坡表湿润至草种全苗、齐苗,浇水时采取雾状喷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1)中,可利用料就近堆放,用于坡面表土铺设。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2)中,废料用自卸汽车集中运至碴场集中处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1)中,播种时保证草籽撒播量15-20g/m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2)中,三维网厚度为5c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七中,浇水量为0.1m3/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应对不同地形,直接播种适用于平整地面已经普通地面,三维网播种适用于坡边自身稳定,但地表水较多的地面,能有效避免坡面冲刷与水土流失,土工格室植草可以抵御坡面破坏,拱形骨架植草有效的保持了坡面的线条流畅,达到景观效果,同时避免草皮被阳光暴晒干涸,生态袋植草无需大量水土即能存活,有利于防风固土,客土喷播植草短时间快速建植单坪的坡边,工作效率高,纤维草毯植草适用于坡面倾斜度不高,成型快,有利于防风防沙,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施工简单,成本低廉,采用不同方式适用不同种地形,能够应对各种地形,且防风防沙稳定,避免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有利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草原生态恢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地形勘探;步骤二,清理坡面;步骤三,肥料施加;步骤四,播种草种;步骤五,浇水碾压;步骤六,覆盖无纺布;步骤七,后期管护;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施工前人工取施工地区泥土化验,确定施工坡面坡度,地域条件与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草种进行播种;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清理坡面包括以下步骤:

1)对草种播种区坡面开挖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清挖,废弃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至碴场堆放,可利用料就近堆放,用于坡面表土铺设;

2)再精细平整场地,用耙子将土耙细整平,粗土块捡出打碎,将不能打碎的土块、树根、树桩、石头及其他垃圾捡出堆积在一起,废料用自卸汽车集中运至碴场集中处理;

3)在播种草籽前灌溉一次,如发现沉降不均匀处,应加土重新填平;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在施工中,提前将长效有机肥打碎或复合肥洒在平整过的表土上,并通过翻松,与土壤充分混合;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播种草种包括以下步骤:

1)直接播种:将选定好的草种与肥料按比例浸泡发芽12-24h,再将浸泡好的草籽、肥料、保水剂、砂按专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由技术人员均匀用手撒播在整个坡面上,播种时保证草籽撒播量15-20g/m2

2)三维网播种:将种植土、肥料、草籽混合后,装入三维网中,三维网厚度为5cm,然后整齐的铺设在地面上,直至全面铺设完成,使三维网与土壤严密结合在一起;

3)土工格室植草:将土面悬挂土工格室,使土工格室尽量张开贴紧坡面,向格室内部回填客土,按比例配置草种、纤维、保水剂、粘和剂、肥料及水,通过喷播机均匀喷射于坡面;

4)拱形骨架植草:在坡面处制作拱形架,在拱形架内部铺设植土,撒入适量水,再均匀撒播植物草籽,轻压覆盖即可;

5)生态袋植草:在碎石坡面填充生态袋,生态袋内部装入耕植土、有机基质、保水剂、肥料与种子,生态袋与坡面粘接牢固;

6)客土喷播植草:将草灌种、肥料、土壤改良剂、土壤固着剂、种籽粘结剂、保湿剂、纤维覆盖材料等与水通过机械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用高压离心泵和高压喷枪喷射到边坡表面,附着于地表之上;

7)纤维草毯植草:用喷雾状喷头将坡面全面淋湿,从坡顶至坡脚由上而下铺放草毯卷,同时用钉将其固定,使植物纤维毯贴紧坡面,呈半绷紧状态即可;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播种完成24h内,对播种后坡面采用碾压机进行轻轻压实,并随即浇水;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在播撒完成后的坡面上,由人工自上而下覆盖一层无纺布,无纺布四角采用土块压实;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在播种后根据天气条件适时浇水,浇水量为0.1m3/m2,保持坡表湿润至草种全苗、齐苗,浇水时采取雾状喷施。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多种方法应对不同地形,直接播种适用于平整地面已经普通地面,三维网播种适用于坡边自身稳定,但地表水较多的地面,能有效避免坡面冲刷与水土流失,适用于浅表层局部的砂性土,土工格室植草采用土工格室的相互作用整体受力使种植客土固定存留在边坡表面,可以抵御坡面破坏,拱形骨架植草适用于边坡高度在3m以上的坡边防护,保持了坡面的线条流畅,达到景观效果,同时避免草皮被阳光暴晒干涸,生态袋植草适用于碎石众多的坡面,无需大量水土即能存活,有利于防风固土,客土喷播植草采用喷洒种植草种,短时间快速建植单坪的坡边,工作效率高,纤维草毯植草采用直接铺设手法,适用于坡面倾斜度不高,成型快,有利于防风防沙,施工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