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7149发布日期:2019-06-18 22:4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



背景技术:

钵苗移栽由于钵苗含有营养土钵,返青快,成活率高,较毯状苗移栽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钵苗都是采用秧盘培育,在移栽作业过程中需要从秧盘中取出,目前钵苗移栽作业主要以人工半自动移栽为主,需要人工完成取苗、落苗作业,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移栽效率低下、成活率较低、质量不稳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提高移栽效率和移栽成活率、易于制作装配的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所述无底秧盘包括能弯曲变形的顶板,所述顶板设有若干钵体,所述钵体包括连接于顶板上的前钵壁和后钵壁,所述前钵壁和后钵壁之间留有缝隙并围成容纳钵苗的通孔式钵孔,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配合部,所述取苗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迫使顶板弯曲变形以使钵体的前钵壁和后钵壁底端相互远离的形变驱动装置以及用于与顶板两侧的驱动配合部配合驱使无底秧盘通过所述形变驱动装置的送盘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形变驱动装置包括引导顶板并迫使顶板弯曲变形的若干组通道式导向组件,若干组通道式导向组件依次间隔布置形成供顶板上钵体通过的避让通道。

所述通道式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上下间隔布置形成供顶板通过的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具有一段向下弯曲以使顶板弯曲变形的下弯曲段。

所述形变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托持无底秧盘的底部托板,所述底部托板自所述引导通道的入口端下方延伸至下弯曲段下方。

所述送盘装置包括两组齿轮式驱动组件,两组齿轮式驱动组件与顶板两侧的两个驱动配合部分别对应,所述驱动配合部上设有若干沿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驱动孔,所述齿轮式驱动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轮齿插入对应驱动配合部的驱动孔中并驱使无底秧盘移动。

所述形变驱动装置对应顶板的每个驱动配合部均设有一组引导该驱动配合部的通道式导向组件,且与驱动配合部对应的通道式导向组件的引导通道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驱动配合部位于所述水平段中,所述驱动配合部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竖直段中以阻止顶板横向移动的一个以上侧定位边。

所述形变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组引导顶板中部的通道式导向组件。

若干钵体在顶板上呈矩形阵列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利用送盘装置与顶板两侧的驱动配合部配合驱使无底秧盘通过形变驱动装置,形变驱动装置可迫使顶板弯曲变形以使钵体的前钵壁和后钵壁底端相互远离,使前钵壁和后钵壁底端的间距增大,钵苗与前钵壁和后钵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也随之减小,从而钵苗可在自重作用下从通孔式钵孔中掉落,完成自动取苗作业。该取苗机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取苗作业,可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提高取苗及移栽效率,且减少了取苗过程中对钵苗的接触,可减少损伤,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并且,送盘装置与顶板两侧的驱动配合部配合驱使无底秧盘移动,由于驱动配合部位于送盘装置的两侧,对送盘装置的要求低,可使得送盘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无底秧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无底秧盘在钵苗掉落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取苗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侧部通道设在机架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中部通道的第一导向条连接于安装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架;2、送盘装置;21、驱动齿轮;22、旋转驱动机构;3、形变驱动装置;30、避让通道;31、第一导向条;32、第二导向条;33、引导通道;331、下弯曲段;332、水平段;333、竖直段;34、底部托板;35、安装架;100、钵苗;101、顶板;102、钵体;103、前钵壁;104、后钵壁;105、通孔式钵孔;106、驱动配合部;107、驱动孔;108、侧定位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如图1至图3所示,无底秧盘包括能弯曲变形的顶板101,顶板101设有若干钵体102,钵体102包括连接于顶板101上的前钵壁103和后钵壁104,前钵壁103和后钵壁104之间留有缝隙并围成容纳钵苗100的通孔式钵孔105,顶板101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配合部106,如图4至图7所示,取苗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迫使顶板101弯曲变形以使钵体102的前钵壁103和后钵壁104底端相互远离的形变驱动装置3以及用于与顶板101两侧的驱动配合部106配合驱使无底秧盘通过形变驱动装置3的送盘装置2。该用于无底秧盘的取苗机在工作时,利用送盘装置2与顶板101两侧的驱动配合部106配合驱使无底秧盘通过形变驱动装置3,形变驱动装置3可迫使顶板101弯曲变形以使钵体102的前钵壁103和后钵壁104底端相互远离,使前钵壁103和后钵壁104底端的间距增大,钵苗100与前钵壁103和后钵壁104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也随之减小,从而钵苗100可在自重作用下从通孔式钵孔105中掉落,完成自动取苗作业。该取苗机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取苗作业,可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提高取苗及移栽效率,且减少了取苗过程中对钵苗100的接触,可减少损伤,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并且,送盘装置2与顶板101两侧的驱动配合部106配合驱使无底秧盘移动,由于驱动配合部106位于送盘装置2的两侧,对送盘装置2的要求低,可使得送盘装置2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装配。

本实施例中,形变驱动装置3包括引导顶板101并迫使顶板101弯曲变形的若干组通道式导向组件,若干组通道式导向组件依次间隔布置形成供顶板101上钵体102通过的避让通道30。采用若干通道式导向组件引导顶板101并迫使顶板101弯曲变形,不仅保证了无底秧盘被输送时的稳定可靠性,且使顶板101弯曲变形的精准性和一致性。

本实施例中,通道式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导向条31和第二导向条32,第一导向条31和第二导向条32上下间隔布置形成供顶板101通过的引导通道33,引导通道33具有一段向下弯曲以使顶板101弯曲变形的下弯曲段331。送盘装置2驱使无底秧盘通过形变驱动装置3时,顶板101沿引导通道33移动,顶板101经过下弯曲段331时会向下弯曲,从而使连接于顶板101上的前钵壁103和后钵壁104底端相互远离。该通道式导向组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

本实施例中,形变驱动装置3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托持无底秧盘的底部托板34,底部托板34自引导通道33的入口端下方延伸至下弯曲段331下方。该底部托板34可避免钵苗100提前掉落。

本实施例中,送盘装置2包括两组齿轮式驱动组件,两组齿轮式驱动组件与顶板101两侧的两个驱动配合部106分别对应,驱动配合部106上设有若干沿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驱动孔107,齿轮式驱动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由旋转驱动机构22驱动转动的驱动齿轮21,驱动齿轮21的轮齿插入对应驱动配合部106的驱动孔107中并驱使无底秧盘移动。本实施例中,每组齿轮式驱动组件共设有三个驱动齿轮21,其中两个驱动齿轮21分设于引导通道33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另一个驱动齿轮21设于下弯曲段331的位置处,可驱使无底秧盘顺利的通过引导通道33,并提高无底秧盘输送的稳定可靠性。优选的,三个驱动齿轮21由同一旋转驱动机构22驱动同步转动,以减低成本和提高结构紧凑性。上述旋转驱动机构22可参考现有技术进行设计,只要是能同时驱动三个齿轮的驱动机构均可。

本实施例中,形变驱动装置3对应顶板101的每个驱动配合部106均设有一组引导该驱动配合部106的通道式导向组件,且与驱动配合部106对应的通道式导向组件的引导通道33包括水平段332和竖直段333,驱动配合部106位于水平段332中,驱动配合部106还连接有位于竖直段333中以阻止顶板101横向移动的多个侧定位边108。竖直段333和侧定位边108的配合,使顶板101无法横向移动以及偏移,可大大提高无底秧盘移动的精度,利于保证取苗机取苗工作的稳定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与驱动配合部106对应的通道式导向组件的引导通道33称为侧部通道,由l型的第一导向条31和l型的第二导向条32围成。

本实施例中,形变驱动装置3还具有一组引导顶板101中部的通道式导向组件。引导顶板101中部的通道式导向组件对无底秧盘中部进行限位和导向,可提高无底秧盘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可提高顶板101弯曲变形的精准性和一致性。本实施例中,引导顶板101中部的通道式导向组件的引导通道33称为中部通道,其由片条型的第一导向条31和片条型的第二导向条32围成,其中,片条型的第二导向条32直接固定在机架1上,片条型的第一导向条31安装在一可拆卸连接于机架1上的安装架35上,便于制作和装配。

本实施例中,若干钵体102在顶板101上呈矩形阵列布置。便于无底秧盘的制作,且利于简化送盘装置2和形变驱动装置3的设计及制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