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1493发布日期:2019-07-06 10:07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盆花又名蒙古山萝卜花,是川续断科多年生植物窄叶蓝盆花和华北蓝盆花的干燥花序,是蒙药特有品种,主产于内蒙古、河北、东三省等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规定两者均作为正品,治疗肝炎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蓝盆花富含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成分,对于肝炎、高血压、免疫功能低下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目前,蒙药材资源已成为蒙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蒙药制剂的质量、临床疗效及现代化进程。首先多种特色蒙药主要依靠野生资源来提供,如:蓝盆花,由于多年无序采挖、濒于枯竭、过度放牧、饲草收割、连年干旱等原因导致蒙药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其次,蒙药原材料主要还是依赖于中药饮片,替代药材混乱使用频繁,从而减弱蒙药复方的原药效和名誉。而蓝盆花是蒙药特有品种,野生驯化与规范化种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种植标准规程先例,而蒙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是生产优质蒙药材的基础,是保障蒙药制剂质量、临床疗效及蒙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蓝盆花的各个生产环节作出技术规范,是解决蒙药材蓝盆花的替代使用频繁和资源短缺的关键所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规范化、人工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一种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场地;(2)育苗;(3)将步骤(2)所得蓝盆花苗移栽到所选场地里,进行种植,管理,并在移栽后的第二年采收蓝盆花。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选场地的海拔高度为650-1200m、所选场地的土质为沙壤土、所选场地的温度为28℃-零下33℃。因蓝盆花生长于海拔600-2200m的温带半干旱草原气候区的山地、耐寒耐旱,忌高温,所以本发明种植方法选择的场地为650-1200m海拔,且所选场地的最高温为28℃、最低温为零下33℃,土质为沙壤土,因沙壤土的排水比较良好。所选种子为颗粒饱满无虫眼的种子。优选地,所选场地可为:呼伦贝尔市陈旗场地、鄂温克旗场地、海拉尔区友联村、扎兰屯等地区。优选地,所选种子来源地为:锡盟东乌旗、赤峰克什克腾旗、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通辽市罕山等地。进一步地,所述育苗为孔穴育苗;孔穴育苗以草炭土为基质,喷洒多菌灵,并在表面覆盖一层珍珠岩;所述育苗的温度为20-25℃、所述育苗的时间为3月中旬至6月中旬。因蓝盆花当年不能抽茎开花,故先行育苗,采用基质为草炭土的孔穴盘进行育苗,育苗的温度选为20-25℃,且在育苗过程中需保持孔穴盘长期湿润,在种子种植8-10天后即可萌发,待苗长至14-18cm时便可移栽,为保持移栽的成活率,在移栽前一周,应每天对育苗基地通风至少8小时,以达到壮苗的目的为移栽做准备。进一步地,珍珠岩的厚度为0.4-0.6cm。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育苗为小畦育苗;在畦面上均匀撒播蓝盆花种子,喷洒水,并在其表面盖层土壤,再覆盖农作物秸秆或地膜。小畦的高度可设计为7-10cm,宽度可根据场地的大小进行设计。进一步地,土壤层的厚度为0.4-0.6cm。选择小畦进行育苗,在种子种植15-20天后便可见出芽,待苗长至14-18cm时再进行移栽。进一步地,步骤(3)中,将所选场地进行翻耕,施入农家肥,并在场地里做畦,然后将蓝盆花苗移栽种植到畦上。进一步地,所述翻耕的深度为20-30cm;所施农家肥的量为1000kg/亩;畦的宽度为0.5-0.7m、高度为15-20cm;所述蓝盆花苗的移栽量为2800-3000棵/亩。所用农家肥可以为牛羊粪便。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管理为:在蓝盆花苗移栽后的第一年内,对场地进行除草、保湿,在蓝盆花苗长至28-32cm时对其被土。在蓝盆花苗移栽后的第一年内,干旱时应及时灌溉保湿,因蓝盆花的根系比较浅,在其长至28-32cm时应进行被土。进一步地,步骤(3)中,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8月初至9月末进行采收,每隔6-8天采收一次;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9月至10月中旬采收蓝盆花种子。在移栽后的第二年5月中旬基叶萌动,6月中旬开始抽茎,茎数每棵达到45-50个,枝高可达100-120cm,为防止蓝盆花倒伏,在第二年时也应对其进行被土,被土的高低根据蓝盆花的高度而定(蓝盆花越高被土就越高),在采收蓝盆花时,应提前一周不能浇水,防止影响蓝盆花的质量。在采摘时,如遇露水或降雨天不宜采摘,采摘时应采用竹篮或藤笼,不能用布袋、塑料袋、纸盒,防止受热生潮,蓝盆花体内的酶和蛋白质发酵变质,必须轻采轻放,以免影响质量。因蓝盆花是渐进式开花,在采摘时可每隔6-8天采收一次,一般在9月末时采收完毕。蓝盆花采收后应随即进行干燥,在晴天温度为35℃以下时进行晾晒,需放在带有纱网的晾晒架上进行晾晒,晾晒架的高度可为0.8m-1.0m,在晾晒过程中不能翻动,在晾晒期间可轻微震动纱网,以便抖搂出杂质和微小虫子等杂质,在晾晒结束时,一般3kg的鲜花可晒出1kg的干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根据野生蓝盆花的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及土壤环境,经过人工栽培,得出人工种植的蓝盆花,且所得蓝盆花在花色,外观特征及有效成分含量上均不亚于甚至超过野生蓝盆花,丰富了蓝盆花的来源,从而提高了蒙药材蓝盆花的质量保证,保证了蒙药材蓝盆花的药效及名誉。此外,本发明所述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种植环境可直接从大自然中进行选取,无需人工操作,种植方法简单,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场地;(2)育苗;(3)将步骤(2)所得蓝盆花苗移栽到所选场地里,进行种植,管理,并在移栽后的第二年采收蓝盆花。实施例二一种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场地;选择颗粒饱满的、无虫眼的种子备用,选择海拔高度为650m的场地,场地的土质为沙壤土且土质肥沃,所选场地的温度最高温为28℃,最低温为零下33℃,因蓝盆花耐寒耐旱,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其生长;(2)育苗;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用孔穴育苗的方式进行育苗,以草炭土为基质,并在草炭土中喷洒多菌灵,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4cm的珍珠岩层,在育苗时,要保持温度为20℃,注意通风良好,育苗基质保持湿润。待种子种植8天后便可萌发,通过此种育苗方法的出芽率可达90%以上,待苗长至14cm时方可移栽(为达到壮苗的目的,在移栽前一周,应每天对育苗基地通风至少8小时);(3)将所选场地进行20cm深度的翻耕,并施入农家肥,农家肥的施肥量可为1000kg/亩,然后在场地里做宽度为0.5m、高度为15cm的畦,并将蓝盆花苗移栽种植到畦上,移栽量可为2800棵/亩;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一年内,需对场地进行除草、保湿、在蓝盆花苗长至28cm时需对其进行被土,在移栽后的第二年5月中旬基叶开始萌动,6月中旬开始抽茎,每棵的茎数可达45个,枝高可达100cm,为防止蓝盆花出现倒伏的现象,在第二年也需对蓝盆花进行被土,当然在种植期间会有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发病初期应注意摘除病叶、以防病害蔓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种植过程中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8月初至9月末进行采收,因蓝盆花为渐进式开花,每隔6天采收一次;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9月至10月中旬采收蓝盆花种子。实施例三一种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场地;选择颗粒饱满的、无虫眼的种子备用,选择海拔高度为850m的场地,场地的土质为沙壤土且土质肥沃,所选场地的温度最高温为28℃,最低温为零下33℃,因蓝盆花耐寒耐旱,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其生长;(2)育苗;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用孔穴育苗的方式进行育苗,以草炭土为基质,并在草炭土中喷洒多菌灵,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5cm的珍珠岩层,在育苗时,要保持温度为22℃,注意通风良好,育苗基质保持湿润。待种子种植9天后便可萌发,通过此种育苗方法的出芽率可达90%以上,待苗长至16cm时方可移栽(为达到壮苗的目的,在移栽前一周,应每天对育苗基地通风至少8小时);(3)将所选场地进行25cm深度的翻耕,并施入农家肥,农家肥的施肥量可为1000kg/亩,然后在场地里做宽度为0.6m、高度为18cm的畦,并将蓝盆花苗移栽种植到畦上,移栽量可为2900棵/亩;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一年内,需对场地进行除草、保湿、在蓝盆花苗长至30cm时需对其进行被土,在移栽后的第二年5月中旬基叶开始萌动,6月中旬开始抽茎,每棵的茎数可达48个,枝高可达110cm,为防止蓝盆花出现倒伏的现象,在第二年也需对蓝盆花进行被土,当然在种植期间会有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发病初期应注意摘除病叶、以防病害蔓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种植过程中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8月初至9月末进行采收,因蓝盆花为渐进式开花,每隔7天采收一次;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9月至10月中旬采收蓝盆花种子。实施例四一种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场地;选择颗粒饱满的、无虫眼的种子备用,选择海拔高度为1200m的场地,场地的土质为沙壤土且土质肥沃,所选场地的温度最高温为28℃,最低温为零下33℃,因蓝盆花耐寒耐旱,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其生长;(2)育苗;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用孔穴育苗的方式进行育苗,以草炭土为基质,并在草炭土中喷洒多菌灵,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0.6cm的珍珠岩层,在育苗时,要保持温度为25℃,注意通风良好,育苗基质保持湿润。待种子种植10天后便可萌发,通过此种育苗方法的出芽率可达90%以上,待苗长至18cm时方可移栽(为达到壮苗的目的,在移栽前一周,应每天对育苗基地通风至少8小时);(3)将所选场地进行30cm深度的翻耕,并施入农家肥,农家肥的施肥量可为1000kg/亩,然后在场地里做宽度为0.7m、高度为20cm的畦,并将蓝盆花苗移栽种植到畦上,移栽量可为3000棵/亩;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一年内,需对场地进行除草、保湿、在蓝盆花苗长至32cm时需对其进行被土,在移栽后的第二年5月中旬基叶开始萌动,6月中旬开始抽茎,每棵的茎数可达50个,枝高可达120cm,为防止蓝盆花出现倒伏的现象,在第二年也需对蓝盆花进行被土,当然在种植期间会有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发病初期应注意摘除病叶、以防病害蔓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种植过程中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8月初至9月末进行采收,因蓝盆花为渐进式开花,每隔8天采收一次;在蓝盆花移栽后的第二年9月至10月中旬采收蓝盆花种子。对种植蓝盆花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采集3个野生产地同一品种的蓝盆花,分别将其制成药材粉末备用(3个野生产地分别为:锡盟、罕山、巴林右旗、蒙古国),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所述同种蓝盆花,并采取相同的方法将其制成粉末,分别称取5个样品粉末约1g,并分别装入圆底烧瓶内,加入20ml甲醇称重,回流提取0.5h,冷却至恒重(若重量减少,应用甲醇补充减失的重量),过滤,其滤液2ml加甲醇至4ml,用0.45um膜过滤,并分别精密吸取样品过滤液10ul,采取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量各样品图谱的峰面积,并计算样品蓝盆花中所含木犀草素与芹菜素的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样品锡盟巴林右旗蒙古国实施例三实施例四木犀草素含量0.48mg/g0.18mg/g0.45mg/g0.45mg/g0.46mg/g芹菜素含量0.91mg/g0.24mg/g0.60mg/g0.89mg/g0.91mg/g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种植得到的蓝盆花所含有效成分接近甚至高于野生蓝盆花有效成分的含量,即本发明所述种植蒙药材蓝盆花的方法解决了蓝盆花的资源问题,使特色蒙药蓝盆花不在仅仅依靠野生资源来提高;且本发明所述蓝盆花的种植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地生产。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细节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