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8269发布日期:2019-06-28 22:22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梅花鹿人工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梅花鹿是珍贵的经济动物,全身是宝。梅花鹿的产品鹿茸是名贵药材,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价值,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梅花鹿也是赏心悦目的观赏动物。环境因素可以使鹿许多生理机能发生变化,也会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光照长短变化不仅是影响公鹿脱角长茸、公母鹿季节性发情的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仔鹿的生长发育。梅花鹿仔鹿冬季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梅花鹿新型仔鹿圈舍是用可控光增温设备来提高仔鹿在冬季生长发育的一种方法,即在以往仔鹿养护的基础上,对仔鹿圈舍进行更改和加新。在仔鹿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高效、简便、高福利待遇等特点。现有的梅花鹿养殖,大都是利用围栏等设施进行半散养的方式进行梅花鹿养殖,无法对养殖环境进行调节,使仔鹿的生长周期长、性成熟较晚;而且由于鹿的天性比较谨慎,再加上仔鹿的神经会更加敏感,其对细小的声音骚动都很敏感,现有的动物养殖圈舍或设备无法直接应用于仔鹿的养殖。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专门适用于仔鹿养殖的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具体方案如下:包括两面侧墙、一面后墙一面栏杆墙和房盖,所述房盖上设有可以启闭的透光窗和通风口,所述栏杆墙上设有若干一半在栏杆墙外一半在栏杆墙内的食槽,所述后墙上设有后门。进一步地,所述栏杆墙包括两根竖直的立柱和若干设于所述立柱之间水平布置的栏杆,所述立柱上设有竖直滑槽,两个所述竖直滑槽之间设有避光组件;所述避光组件包括两端通过轴承设于所述栏杆墙上端且与所述栏杆平行的滚轴,所述滚轴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实现正转反转;所述滚轴上卷设有保温隔热布,所述保温隔热布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两端设于所述竖直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滚轴一端的传动齿轮以及设于所述后墙外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墙和所述后墙均为中空墙,所述侧墙和所述后墙内通过隔板从外向内依次分隔成的外腔、中间腔和内腔,所述外腔内设有若干连接于两个相对内壁且互相交错布置的连接柱,所述中间腔内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内腔的内壁成型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面。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墙之间设有与所述后墙平行的内墙,所述内墙与所述后墙的间距小于所述内墙与所述栏杆墙的间距;所述内墙与所述栏杆墙之间被若干护栏分隔成若干圈室,每一个所述圈室内还设有发光组件和温控组件,所述内墙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圈室对应的内门,所述内墙与所述后墙之间形成走廊;所述房盖下位于所述圈室的正上方通过底座设有若干凸面镜,所述内墙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墙的高度;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走廊内的发光盒,所述发光盒内设有led光源,所述发光盒的顶面上开设有正对所述凸面镜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盒的顶面设有挡板轴,所述挡板轴上通过轴承穿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半径等于所述挡板轴与所述通孔的距离;所述转盘的外缘设有若干沿圆周均匀布置的挡光片,相邻两个挡光片的两侧互相搭接,若干所述挡光片的透光率沿逆时针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挡光片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发光盒上位于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杆靠近端部位置的底面开设有开关腔,所述开关腔内设有轻触开关,所述竖直滑槽的底部沿底面延伸形成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设有与所述轻触开关对应的开关柱。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微型电机连接的主控制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电源,所述主控制电路与所述轻触开关串联连接;所述轻触开关和所述电源之间还设有感应电路,所述感应电路包括串联于所述轻触开关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容,所述电容并联有计算支路;所述计算支路包括串联的运算放大器、第一单片机和电机驱动芯片,所述电机驱动芯片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输入引脚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引脚连接有若干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设于所述透光窗和所述凸面镜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输入引脚还连接有控制终端;所述计算支路还并联有计时支路,所述计时支路包括串联的晶振和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输入引脚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输出引脚与所述电机驱动芯片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输入引脚也连接有控制终端。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空调,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圈室内,所述空调设于所述后墙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于圈舍外。上述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用于饲养六月龄至十六月龄的仔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能够提供可控的光照和温度,而且圈舍隔音效果好,给仔鹿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保证其能够迅速成长,缩短发育周期,尽早地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俯视图,图3.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侧视图,图5.本发明实施例1侧墙和后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本发明实施例1发光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本发明实施例1发光盒的结构俯视图,图8.本发明实施例2底杆的结构放大图,图9.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侧视图,图10.本发明主控制电路的电路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侧墙,2、后墙,201、后门,3、栏杆墙,301、食槽,4、房盖,5、内墙,501、内门,6、护栏,7、圈室,8、走廊,9、栏杆,10、竖直滑槽,1001、开关板,1002、开关柱,11、滚轴,12、保温隔热布,13、底杆,1301、开关腔,1302、轻触开关,14、传动齿轮,15、电机,16、凸面镜,17、发光盒,1701、通孔,1702、挡板轴,1703、转盘,1704、挡光片,1705、微型电机,18、电容,19、运算放大器,20、第一单片机,21、电机驱动芯片,22、光传感器,23、第二单片机,24、温度传感器,25、空调,26、显示面板,27、外腔,28、中间腔,29、内腔,30、连接柱,31、晶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包括两面侧墙1、一面后墙2一面栏杆墙3和房盖4,房盖4上设有可以启闭的透光窗401和通风口402,两个侧墙1之间设有与后墙2平行的内墙5,内墙5与后墙2的间距小于内墙5与栏杆墙3的间距;内墙5与栏杆墙3之间被若干护栏6分隔成若干圈室7,每一个圈室7内还设有发光组件和温控组件;栏杆墙3上设有若干与圈室7对应且一半在栏杆墙3外一半在栏杆墙3内的食槽301(便于机械投料和便于仔鹿在内采食),内墙5上设有若干与圈室7对应的内门501,内墙5与后墙2之间形成走廊8,后墙2上设有后门201。圈舍宽8-10m,长度根据鹿场繁殖母鹿或越冬仔鹿数规模进行设计,30-50m,高3m,以免在生茸季节调鹿时损伤鹿茸或鹿只。仔鹿舍内可根据仔鹿群大小用围栏分隔成几个隔断,并且各个隔断间有门将整个棚舍串联起来。仔鹿舍后墙是普通的砖石结构或钢架结构,仔鹿舍坐北朝南,西南倾斜15°-30°,仔鹿舍间距3-5m;仔鹿圈舍房盖为人字形,房檐探出1.5m,距地面3m,便于饲料投放车运行工作,避免雨雪淋湿饲槽中的饲料,并保证通风和光照良好。走廊一方面用于拨鹿和饲养管理,另一方面使圈室不与后墙直接接触,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对温度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结合图1和图3,栏杆墙3包括两根竖直的立柱和若干设于立柱之间水平布置的栏杆9,立柱上设有竖直滑槽10,两个竖直滑槽10之间设有避光组件;避光组件包括两端通过轴承设于栏杆墙3上端且与栏杆平行的滚轴11,滚轴11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实现正转反转;滚轴11上卷设有保温隔热布12,保温隔热布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杆13,底杆13的两端设于竖直滑槽10内。动力装置包括设于滚轴11一端的传动齿轮14和设于后墙2外的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传动齿轮14传动连接。随着电机带动滚轴正转或者反转实现底杆沿着竖直滑槽上下移动,从而达到食槽开闭的目的,保温隔热布的作用是用来减小室外温度对圈室内温度的影响。如图5,侧墙1和后墙2均为中空墙,可以用空心砖砌成并用砂和水泥抹平,也可以用钢架结构加保温彩钢板制成;顶棚为保温彩钢板。鹿舍南面用栏杆隔离,屋檐探出1.5米,离地0.5米处为一通长的饲料槽,被栏杆一分为二,里侧供仔鹿采食,外侧供饲料车投料。鹿舍内地面高度略高于外面地面,鹿舍内地面放置干净干燥的乱麦秸或乱稻草垫料,每半月更换一次,通过仔鹿自身的热散和垫草吸热,提高圈舍局部环境温度,避免低温对仔鹿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减少因抵抗寒冷环境而增加的能量需求。侧墙1和后墙2内通过隔板从外向内依次分隔成的外腔27、中间腔28和内腔29,外腔27内设有若干连接于两个相对内壁且互相交错布置的连接柱30,保证外腔强度的同时连接柱作为障碍物会影响声音在外腔内的传播,中间腔28内填充有吸音材料,内腔29的内壁成型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面,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继续减小室外温度对圈室内温度影响的同时,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减小外界的噪音惊吓到圈室内的仔鹿。如图4,房盖4下位于圈室7的正上方通过底座设有若干凸面镜16,内墙5的高度低于侧墙1的高度;发光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走廊8内的发光盒17,发光盒17内设有led光源,发光盒17的顶面上开设有正对凸面镜16的通孔1701。室内光源设于走廊内,通过凸面镜的反射使光源相对均匀地照射圈室,避免传统光源直射刺激仔鹿,而且由于光源设置在走廊内,方便后续对其维护更换等操作,尽量减小对仔鹿产生影响。结合图6和图7,发光盒17的顶面设有挡板轴1702,挡板轴1702上通过轴承穿设有转盘1703,转盘1703的半径等于挡板轴1702与通孔1701的距离;转盘1703的外缘设有若干沿圆周均匀布置的挡光片1704,相邻两个挡光片1704的两侧互相搭接,若干挡光片1704的透光率沿逆时针的方向逐渐增大,挡光片1704的长度大于通孔1701的直径;发光盒17上位于转盘1703的一侧设有微型电机1705,微型电机1705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转盘1703传动连接。led光源和微型电机的电源可以设置在发光盒内,也可以通过导线直接与市电连接,通过手动控制调节发光盒的工作状态。由于光源外设置一个外缘设有挡光片的转盘,随着转盘的正转或者反转,可以在光源亮度不便的情况下对照射至圈室内的光的亮度进行均匀调节,例如在开灯后照射至凸面镜的光的亮度由零逐渐增大,在关灯前照射至凸面镜的光的亮度逐渐减小至零,防止人工光源突亮突暗对仔鹿产生刺激。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24和空调25,温度传感器24设于圈室7内,空调25设于后墙2上,通过走廊的缓冲对圈舍温度更加均匀地控制,避免直接制冷或制热刺激仔鹿;温度传感器24电连接有显示面板26,显示面板26设于圈舍外。通过显示面板监控圈室内的温度,然后利用空调使圈舍内的温度处于适应仔鹿生长的范围内。本发明提出的新型梅花鹿仔鹿圈舍用于饲养六月龄至十六月龄的仔鹿。正常状态下,在温度和光照适宜的情况下,本圈舍与传统的养殖场地差别不大,仔鹿可以从食槽进出,在圈室内休息或者在室外活动试验例选用两组六月龄的梅花鹿仔公鹿编号后进行12个月的养殖,每组仔公鹿的数量为30只,第一组的仔公鹿采用实施例1的新型圈舍进行饲养,第二组的仔公鹿采用传统的鹿圈进行饲养,其他的例如饲料、喂养方式等完全相同,统计每两个月仔公鹿出茸的数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两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八个月十个月十二个月第一组00011226第二组0000211由表1可知,保证仔公鹿生长所需的光照时间以及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能够有效地提高仔公鹿生长发育的速度,减少幼鹿养殖的生长周期,减少的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可锯两次以上毛桃茸。而且在后续的观察中发现,保持光照和温度的仔公鹿第二年生长的毛桃茸不骨化,延长了取茸期,有效地防止鹿茸过快骨化影响梅花鹿的经济收益。实施例2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底杆13靠近端部位置的底面开设有开关腔1301,开关腔1301内设有轻触开关1302,竖直滑槽10的底部沿底面延伸形成开关板1001,开关板1001上设有与轻触开关1302对应的开关柱1002。对照图10,还包括与微型电机1705连接的主控制电路,主控制电路连接有电源,主控制电路与轻触开关1302串联连接;轻触开关1302和电源之间还设有感应电路,感应电路包括串联于轻触开关1302和电源之间的电容18,电容18并联有计算支路;计算支路包括串联的运算放大器19、第一单片机20和电机驱动芯片21,电机驱动芯片21的使能端与第一单片机20的输出引脚连接,第一单片机20的输入引脚与运算放大器19的输出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19的输入引脚连接有若干光传感器22,如图9,光传感器22设于透光窗401和凸面镜16之间的位置;第一单片机20的输入引脚还连接有控制终端;计算支路还并联有计时支路,计时支路包括串联的晶振31和第二单片机23,第二单片机23的输入引脚与主控制电路连接,第二单片机23的输出引脚与电机驱动芯片21的使能端连接,第二单片机23的输入引脚也连接有控制终端,该即使支路的重置周期为24小时。在实施例1的结构前提下,本实施例的各控制结构是通过控制系统自我调节的:当保温隔热布打开时,说明此时外界温度和光照都比较适宜,此时仔鹿可以自由进出圈室,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当因为天气因素,外界温度过热或过冷以及光照不够时,此时一般将仔鹿驱赶至圈室内然后放下保温隔热布;当开关柱抵到轻触开关说明此时保温隔热布完全关闭,即此时的圈室相对与外界封闭;此时第一单片机将光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与阈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圈室内的光照强度是否满足仔鹿的生长要求。如果满足,则第一单片机不向led光源和微型电机发送工作指令;如果不满足,则第一单片机向led光源和微型电机发送工作指令,使转盘转动指定角度,使圈室内有光照补充。(以上过程假设发光盒内的led光源处于常开状态,实际使用中光源也连接于主控制电路上,与微型电机一样根据计算支路的判断结果决定开关)在开关柱接触到轻触开关的一瞬间计算支路开始计时,代表此次关闭圈舍的时间,圈舍关闭即代表着光照判断,其只有两种结果:光照满足,不补充人工光源;光照不满足,补充人工光源。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中,圈舍内的光照肯定是符合仔鹿生长要求的,所以计时支路对保温隔热布放下的时间进行统计就是对仔鹿在圈舍内光照的时长,多次的计时累加达到每日光照的时长后人工光源不再启动(因为有可能中间会人工将仔鹿放出圈舍进行户外活动),这个计时每24小时重置一次,保证每天光照时间足够但不超量,避免影响仔鹿的正常生物钟反而影响其生长。相对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各项指标和系统的控制通过智控电路实现自动调节,减少了养殖者的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更科学精确地调节仔鹿的生长环境。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