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9395发布日期:2020-06-09 19:37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系统,通常大棚主要由大棚骨架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的塑料薄膜组成,塑料薄膜具有保温性,覆盖塑料薄膜后,大棚内的温度随着外界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增高而增高;由于塑料薄膜的保温性,在正午阳光充足时,棚内温度较高,因此需要对棚内进行通风降温,而在夜间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因此需要对棚内进行保温,从而通过保温和通风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5~30℃的适于作物生长的温度。

现有技术中,大棚通过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层的方式对棚内温度进行保温,并通过在大棚上设置通风口的方式对棚内进行通风降温。其中保温层通过设置卷轴和设置在卷轴两端的驱动件卷起和放下,以实现保温层的收起和覆盖;然后由人工手动打开通风口,以实现对棚内进行通风降温。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保温层进行卷起和放下与打开通风口相互独立控制,提高了安装控制成本,并且操作复杂,不利于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棚的保温层的卷起和放下与大棚的通风口的打开和关闭相互独立控制,操作复杂,不利于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包括大棚骨架、连接组件、保温组件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的薄膜组件,薄膜组件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大棚骨架上具有预设通风区域,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共同覆盖预设通风区域,且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覆盖的区域不同;

保温组件包括卷轴、卷设在卷轴上的保温层以及与卷轴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卷轴转动,以使保温层覆盖在薄膜组件上和/或卷在卷轴上;

薄膜组件与保温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保温组件带动薄膜组件露出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第一薄膜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第一薄膜上具有通风口以形成预设通风区域,第二薄膜与第一薄膜连接,且第二薄膜覆盖通风口,驱动件用于驱动卷轴转动,以使保温层覆盖在第一薄膜上或卷在卷轴上;

第二薄膜与保温层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保温层带动第二薄膜打开或覆盖通风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

第一薄膜与保温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保温组件带动第一薄膜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或者第二薄膜与保温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保温组件带动第二薄膜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连接组件包括拉力带、连接带、转动件和复位件,拉力带位于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与保温层之间,拉力带的一端与卷轴连接,拉力带的另一端与大棚的顶部连接,

拉力带随保温层共同卷动;连接带绕在转动件上,连接带位于拉力带与复位件之间,且连接带分别与拉力带和复位件连接;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与连接带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复位件位于大棚的外侧,转动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转动件位于大棚外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复位件位于大棚内侧,转动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转动件分别位于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重叠位置的两侧或相接位置的两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连接带为拉绳或编织带;拉力带为拉绳或编织带。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紧急停止开关,紧急停止开关位于大棚的顶部,紧急停止开关与驱动件连接,以在卷轴靠近紧急停止开关时,关闭驱动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位置检测器,驱动件和位置检测器均与控制器连接,位置检测器位于大棚的顶部或底部或侧面;或者位置检测器位于大棚的上方,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卷轴的位置;

控制器用于根据卷轴的位置,通过驱动件控制保温组件带动第一薄膜全部覆盖或部分覆盖预设通风区域;或者通过驱动件控制保温组件带动第二薄膜全部覆盖或部分覆盖预设通风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支架或摇臂组件,支架设置在大棚的顶部,位置检测器位于支架或摇臂组件上;

摇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电缆,位置检测器与电缆连接,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连接,第一连接臂与大棚的底部连接,第二连接臂与驱动件连接,电缆与驱动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大棚包括大棚骨架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的第一薄膜,第一薄膜上具有通风口,装置包括第二薄膜、连接组件和保温组件;

第二薄膜与第一薄膜连接,且第二薄膜覆盖通风口;

保温组件包括卷轴、卷设在卷轴上的保温层以及与卷轴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卷轴转动,以使保温层覆盖在第一薄膜上或卷在卷轴上;

第二薄膜与保温层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保温层带动第二薄膜打开或覆盖通风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带、转动件和复位件,连接带绕在转动件上,连接带位于保温层与复位件之间,且连接带分别与保温层和复位件连接;第二薄膜与连接带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转动件包括至少两个转动轮,两个转动轮分别位于通风口的相对的两侧,第二薄膜与连接带连接处位于通风口相对的两侧的两个转动轮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通过设置大棚骨架、连接组件、保温组件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的薄膜组件,薄膜组件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大棚骨架上具有预设通风区域,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共同覆盖预设通风区域,且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覆盖的区域不同;保温组件包括卷轴、卷设在卷轴上的保温层以及与卷轴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卷轴转动,薄膜组件与保温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保温组件带动薄膜组件露出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能同时控制打开保温层和对大棚的棚内进行通风的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棚的保温层的卷起和放下与大棚的通风口的打开和关闭相互独立控制,操作复杂,不利于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三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四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大棚骨架;11-支架;12-安装槽;20-第一薄膜;30-通风口;40-第二薄膜;50-连接组件;51-连接带;52-转动件;53-复位件;54-拉力带;60-保温组件;61-卷轴;62-保温层;63-驱动件;64-摇臂组件;70-紧急停止开关;80-控制系统;81-控制器;82-位置检测器;821-第一位置检测器;822-第二位置检测器;83-温度传感器;831-第一温度传感器;832-第二温度传感器;84-湿度传感器;841-第一湿度传感器;842-第二湿度传感器;85-土壤传感器;86-光强传感器;87-雨雪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该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0和覆盖在大棚骨架10上的第一薄膜20,第一薄膜20上具有通风口30,该通风和保温装置包括第二薄膜40、连接组件50和保温组件60;

第二薄膜40与第一薄膜20连接,且第二薄膜40覆盖通风口30;

保温组件60包括卷轴61、卷设在卷轴61上的保温层62以及与卷轴61连接的驱动件(图1至3中未示出),驱动件用于驱动卷轴61转动,以使保温层62覆盖在第一薄膜20上或卷在卷轴61上;

第二薄膜40与保温层62通过连接组件50连接,以使保温层62带动第二薄膜40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通风口30可以是在第一薄膜20上开设的通风口,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开设通风口30,能够适时对大棚内进行通风换气,以保证大棚内部环境的稳定,提高大棚内部作物的生长效率。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可以是与卷轴6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同步动作的驱动电机,通过设置两个同步动作的驱动电机驱动卷轴61的转动,能够保证卷轴61转动的稳定性。当然,在卷轴61转动稳定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节约能源,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件也可以是设置在卷轴61中部的单个驱动电机。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件与卷轴61可以是通过联轴器、齿轮箱或传动带进行连接。可选的,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卷轴61在对保温层62进行卷动的过程中,卷轴61沿着大棚骨架10移动,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件也可以是与卷轴同步移动的方式与卷轴连接。具体的,驱动件与卷轴61的移动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大棚的卷轴和驱动件的移动,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温层62,沿大棚宽度方向,保温层62的一端与卷轴61连接,以保证卷轴61卷动时,保温层62可以跟随卷轴61共同卷动,保温层62的另一端与大棚顶部连接,以保证保温层62对大棚的完全覆盖。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大棚骨架10可以采用全钢架连体弓形结构,或者三面土墙加钢架扇形结构,或者三面砖墙加钢架扇形结构等,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以及本地区冬天的温度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大棚骨架10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支撑立柱,多个支撑立柱可以是竖直设置的,多个支撑立柱的顶部可以与大棚骨架10连接,多个支撑立柱的底部可以与底面连接。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立柱,多个支撑立柱能够对大棚骨架10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大棚骨架10的承重能力。

可选的,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通风口30可以沿大棚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多个通风口30上均覆盖有第二薄膜40。设置多个通风口可以确保沿大棚长度方向通风的一致性和均匀性。通风口30可以设置在靠近大棚顶部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将通风口30设置在位于大棚顶部的位置,可以保障冬天通风情况下,棚内温度的均匀性,防止因设置在靠近底部位置时,打开通风口30后,导致靠近通风口30的位置温度低,远离通风口30的位置温度高,而产生棚内温差过大问题的出现。

可选的,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为矩形形状,共有四条边沿,第一薄膜20的四条边沿与大棚骨架10连接,或者第一薄膜20的四条边沿分别与大棚骨架10或地面连接,提高了第一薄膜20的耐风能力。在第一薄膜20靠近大棚顶部位置开设矩形通风口30,能够适时对大棚内进行通风换气,并保证棚内温度的均匀性。第二薄膜40覆盖在通风口30上,并与第一薄膜20在通风口30边沿靠近大棚底部的位置相接,用于根据需要适时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实现对大棚的通风或保温目的,第二薄膜40除与第一薄膜20在通风口30相接的边沿外,其余边沿均与大棚骨架10连接,第二薄膜40与大棚骨架的连接保障大棚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第二薄膜40的耐风能力。可选的,沿大棚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压膜绳(图中未示出),压膜绳的一端与大棚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大棚底部连接,压膜绳的存在确保了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处于拉紧展开的状态,提高了透光度,增加了耐风能力。可选的,大棚沿长度方向可以设置多个压膜绳,可以每间隔1米左右设置1条压膜绳。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保温层62可以为多层结构,例如,保温层62可以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保温棉被和塑料薄膜,保温棉被和塑料薄膜可以共同卷设在卷轴61上,第二薄膜40可以是在保温棉被的带动下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第二薄膜40也可以是在塑料薄膜的带动下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保温层62与连接组件50的连接处贴附有一层透明塑料或者条状的帆布,连接组件50通过透明塑料或者条状的帆布的带动,从而带动第二薄膜40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

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驱动件63在驱动卷轴61由大棚顶部向大棚底部转动过程中,保温层62从卷在卷轴61上,移动到全部覆盖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达到了在晚上对大棚内部进行保温的目的。驱动件63在驱动卷轴61由大棚底部向大棚顶部转动过程中,保温层62从覆盖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逐渐卷设在卷轴61上,达到采光保温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该大棚包括大棚骨架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的第一薄膜,第一薄膜上具有通风口,装置包括第二薄膜、连接组件和保温组件;第二薄膜与第一薄膜连接,且第二薄膜覆盖通风口;保温组件包括卷轴、卷设在卷轴上的保温层以及与卷轴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卷轴转动,以使保温层覆盖在第一薄膜上或卷在卷轴上;第二薄膜与保温层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使保温层带动第二薄膜打开或覆盖通风口。如此,将第二薄膜通过连接组件与保温层连接,并且保温层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时能够使得第二薄膜打开或者覆盖通风口,保证通过打开保温层的操作,实现打开通风口的操作以对大棚的棚内进行通风,通过覆盖保温层的操作实现了覆盖通风口的操作,以对大棚的棚内进行保温的目的。避免了复杂的操作,提高了对大棚的棚内环境控制的精确度,有利于大棚棚内作物的生长。

可选的,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连接组件50包括连接带51、转动件52和复位件53,连接带51绕在转动件52上,连接带51位于保温层62和复位件53之间,且连接带51分别与保温层62和复位件53连接,第二薄膜40与连接带51连接。

可选的,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带51的第一端与保温层62连接,第二薄膜40与连接带51连接,连接带51的第二端与复位件53连接。连接带51与第二薄膜40连接的连接处位于连接带51与保温层62连接的连接处和连接带51与复位件连接的连接处之间。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52可以是张紧辊,连接带51绕在张紧辊上。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53可以是铅重块或铁块等。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复位件53和张紧辊能够对连接带51进行张紧,避免第二薄膜40存在褶皱不能完全覆盖通风口30的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第二薄膜40与保温层62的联动性。有效保证大棚内环境的稳定性,有利于大棚内作物的生长。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53可以是图中所示的配重块,配重块53通过自身重力将连接带51张紧。具体的,复位件53通过自身的重力,确保了连接带51处于张紧状态,在卷轴61向大棚顶部方向运动时,由保温层62带动连接带51,连接带51带动第二薄膜40和复位组件53运动,实现了由第二薄膜40打开通风口30的目的;在卷轴61由大棚顶部向底部方向运动时,保温层62带动连接带51与保温层60连接的一端向下运动,复位件53带动连接带51与复位件53连接的另外一端向下运动,连接带51带动第二薄膜40运动,实现了覆盖通风口30的目的。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53还可以是一端与大棚骨架10或地面或压膜绳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51连接的弹性复位件,可选的,弹性复位件可以是拉伸弹簧或者是橡皮筋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通过自身弹性恢复力将连接带51张紧。为了保障弹性复位件的正常工作,要求弹性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其工作原理和作用与受到重力作用而对连接带51实现张紧的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可以在保温层62需要与连接带51连接的位置增加鸡扣眼,并将连接带51从保温层62的下侧穿过鸡扣眼后打结的方式,实现保温层62与连接带51的稳固连接。

可选的,连接带51与第二薄膜40的连接可以使用大棚船型放风器,此时的连接带51可以分为二段,第一段的一端与复位件53连接,另一端与大棚船型放风器连接;第二段的一端与保温层62连接,另一端与大棚船型放风器连接。大棚船型放风器的使用,简化了安装过程,并且大棚船型放风器的使用,避免第二薄膜40在边沿随连接带52移动后,双层折叠在通风口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卷轴61将保温层62卷到大棚顶端位置时,卷轴61多数情况是弯曲的,为了保证保温层带动第二薄膜40均匀打开通风口,在卷轴61处于大棚顶端位置时,根据此位置要求的通风口30大小,选择保温层62和连接带51的连接位置,确保在卷轴61处于大棚顶端位置时通风口30开口的一致性,可以避免因卷轴61弯曲而导致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的不均匀性。

可选的,可以在大棚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具体地,可以每间隔1.5米左右,设置一个连接组件50,确保保温层62大棚沿长度方向均匀地带动第二薄膜40打开通风口30,以对大棚进行通风。

进一步的,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转动件52包括至少两个转动轮,两个转动轮分别位于通风口30的相对的两侧,第二薄膜40与连接带51连接处位于通风口30相对的两侧的两个转动轮52之间。

由于通常大棚的卷轴61为从大棚的底部运动至大棚的顶部或从大棚的顶部运动至大棚的底部,因此,为适应大棚的卷轴61对保温层62的卷动,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两个定滑轮可以是设置在通风口30沿大棚骨架10的相对的两侧,即在通风口处沿大棚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转动件可以是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是固定在大棚骨架10上的,也可以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大棚骨架10上的。定滑轮和复位件53的配合,保障了连接带51处于张紧状态,确保了第二薄膜40可以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可选的,大棚内侧的定滑轮可以直接固定在大棚骨架10上;大棚外侧的定滑轮鉴于第一薄膜20覆盖在大棚骨架10上面,可以穿透第一薄膜20将定滑轮固定在大棚骨架10上。可选的,也可制作专门支架通过通风口30伸到外面,用于固定外侧的定滑轮,考虑到保温层62全部覆盖大棚时,也会覆盖外侧的定滑轮和用于固定外侧转动轮的专门支架,要求外侧的转动轮和用于固定外侧转动轮的专门支架尽可能的薄。可选的,在大棚外侧安装一个钢管,该钢管长度与大棚长度相同,该钢管二端固定在大棚骨架上,大棚外侧的定滑轮连接在该钢管上。该钢管的使用,确保了大棚多个外侧定滑轮安装的便利性。可选的,在大棚内侧安装一个钢管,该钢管长度与大棚长度相同,该钢管固定在大棚骨架上,大棚内侧的定滑轮连接在该钢管上。该钢管的使用,确保了大棚多个内侧转动件安装的便利性。

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将靠近大棚顶部的定滑轮设置在大棚的外侧,将靠经大棚底部的定滑轮设置在大棚的内侧,连接带51从与保温层62连接位置起,可以是从位于通风口30靠近大棚顶部的一侧的一个定滑轮的下方穿过,然后绕设在位于通风口30靠近大棚底部的一侧的另一个定滑轮上,最后连接到复位件53上。如此,能够通过两个定滑轮对连接带51进行有效的张紧,保证连接带51能够有效带动第二薄膜40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两个定滑轮,并且连接带51依次绕设在两个定滑轮上;因此,连接带51的第一端与保温层62的连接处位于通风口30的靠近大棚的顶部的一侧。如此,在卷轴61带动保温层62覆盖在第一薄膜20上时,由于连接带51的第一端与保温层62的连接处位于通风口30靠近大棚顶部的一侧,因此连接带51不会在保温层62的带动下继续向下移动,从而能够避免连接带51的移动再次将通风口30打开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带51的第一端与保温层62连接的连接处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连接带51的第一端和保温层62连接的连接处与第二薄膜40和连接带51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处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小于或等于连接处与第二薄膜40和连接带51连接处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在卷轴61卷至大棚顶部时,通风口能够有效打开的同时,不至于将第二薄膜40拉坏,有效延长了第二薄膜40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带51的第一端与保温层62连接的连接处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薄膜40的顶部与第二薄膜40与连接带51连接处之间的距离。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带51的第一端与保温层62连接的连接处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大于等于第二薄膜40顶部与第二薄膜40与连接带51连接处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保证通风口30能够完全打开,提高了对大棚内通风效率。

可选的,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转动轮的数量为三个,转动轮与大棚骨架10连接,位于通风口30相对的两侧的转动轮朝向大棚的外侧,第三个转动轮朝向大棚的内侧,复位件53位于大棚的内侧。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三个转动轮,提高了转动轮对连接带的张紧效果,并且提高了连接带移动的顺滑性和稳定性。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连接带51为拉绳或编织带。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拉绳可以是钢丝拉伸,也可以是抗拉性较好的编织绳。

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带设置成钢丝拉伸或编织带,一方面保证了连接带的柔韧性,另一方面保证了连接带的抗拉性和抗磨损性,有效保证了连接带的使用寿命。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三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第四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紧急停止开关70,紧急停止开关70位于大棚的顶部,紧急停止开关70与驱动件连接,以在卷轴61靠近紧急停止开关70时,关闭驱动件。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紧急停止开关70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紧急停止开关70沿大棚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紧急停止开关70可以是接触式开关,当保温组件60与接触式开关的接触片接触时,接触式开关断开电源对驱动件的供电,从而停止卷轴61的移动。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紧急停止开关70还可以是正泰电器出品的nkl电感式接近开关。nkl电感式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接触即可以进行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感应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紧急停止开关,在保温组件60与紧急停止开关靠近时,能够断开对驱动件的供电,从而避免卷轴卷动过度掉落的问题。

可选的,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80,控制系统80包括控制器81和位置检测器82,驱动件63和位置检测器82均与控制器81连接,位置检测器82位于大棚顶部和/或底部,位置检测器82用于检测卷轴61的位置;

控制器81用于根据卷轴61的位置,通过驱动件63控制保温层62带动第二薄膜40全部或部分覆盖通风口30。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位置检测器82可以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器82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822,可选的,第一位置检测器821可以位于大棚骨架10的顶部,第二位置检测器822可以位于大棚的底部。可选的,第一位置检测器821也可以是位于大棚顶部的其他位置上。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检测器821设置有两个,第二位置检测器822也设置有两个,通过两个第一位置检测器821和两个第二位置检测器822,能够准确获知卷轴61在大棚骨架10上的位置,准确控制卷轴61对保温层62的卷动,从而有效控制第二薄膜40全部或部分覆盖通风口30,有效控制通风口30的通风量,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有利于大棚内作物的生长。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位置传感器82可以采用日本村田生产的型号为ma58mf14-7n的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超声波被保温组件60反射的回波,准确确定保温组件的位置。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薄膜40部分覆盖通风口30可以是四分之一覆盖通风口30、三分之一覆盖通风口30或者二分之一覆盖通风口30,第二薄膜40具体覆盖通风口30的大小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82对转轴61的位置的检测,并通过驱动件63对转轴61位置的控制来实现。

进一步的,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支架11,支架11设置在大棚的顶部,位置检测器82位于支架11上。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第一位置检测器821位于支架11上。

可选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安装槽12,安装槽12设置在大棚的底部并位于大棚外侧,第二位置检测器822位于安装槽12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安装第一位置检测器821可以准确检测保温组件60在靠近大棚顶部时的准确位置,以通过控制保温组件60的位置,实现打开或覆盖通风口30对大棚进行通风或保温的目的;通过安装第二位置检测器822,可以准确检测保温组件60在靠近大棚底部时的准确位置,以实现保温层62对大棚的全部覆盖,达到保温的目的。根据大棚骨架10的不同,可能存在当保温组件处于沿大棚宽度的中间位置时,正好位于第一位置检测器82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822的检测盲区,即第一位置检测器82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822均无法检测到保温组件60所处的位置,但是可以通过选择通风口30的位置,使通风口30所处区域避开该盲区位置,以保障系统功能不受盲区存在的影响。

进一步的,参照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3,温度传感器83用于检测大棚内外的温度,温度传感器83与控制器81连接;控制器81用于根据大棚内外的温度控制驱动件驱动卷轴61转动。

具体的,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83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8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32,第一温度传感器831可以设置在大棚的内部,第二温度传感器832可以设置在大棚的外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8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32,能够分别获知大棚内外的温度,控制器可以根据大棚内外的温度控制驱动件对驱动卷轴61转动,从而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利于棚内作物的生长。可选的,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831,可选的,可以不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832。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是德州仪器生产的型号为tmp275aidgkt的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参照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84,湿度传感器84用于检测大棚内外的湿度,湿度传感器84与控制器81连接;控制器81用于根据大棚内外的湿度控制驱动件驱动卷轴61转动。

具体的,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湿度传感器84可以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841和第二湿度传感器842。可选的,第一湿度传感器841可以设置在大棚内,第二湿度传感器842可以设置在大棚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湿度传感器841和第二湿度传感器842,能够分别获知大棚内外的湿度,控制器可以根据大棚内外的湿度控制驱动件对驱动卷轴61转动,从而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利于棚内作物的生长。可选的,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湿度传感器841,可选的,可以不设置第二湿度传感器842。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湿度传感器可以是德州仪器生产的型号为hdc1080的湿度传感器。

基于前述示例,可选的,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其他示例中,控制系统80还可以包括土壤传感器85,土壤传感器85设置在大棚内,并用于对大棚内土壤进行分析,土壤传感器85与控制器81连接。主要分析项目可以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中总盐分等。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土壤传感器85可以是精讯畅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xbs-6001-tr的土壤传感器。可选的,本发明其他示例中,控制系统80还可以包括光强传感器86,光强传感器86设置在大棚外,用于检测光照强度。光强传感器86与控制器81连接。控制器81根据光强传感器86检测的光照强度控制驱动件驱动卷轴61转动。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光强传感器86可以采用德州仪器生产的型号为opt3002dnpt的光强传感器。可选的,本发明其他示例中,控制系统80还可以包括雨雪传感器87,雨雪传感器87设置在大棚外,并于用检测大棚外界环境天气,雨雪传感器87与控制器81连接。控制器81根据雨雪传感器87检测的环境天气控制驱动件驱动卷轴61转动。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雨雪传感器87可以是精讯畅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xbs-3001的雨雪传感器。

可选的,参照图4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控制系统80还可以包括信号传输设备、移动终端以及后台服务器,信号传输设备与控制器连接,移动终端与后台服务器信号连接,后台服务器与信号传输设备信号连接。后台服务器用于接受移动终端传输的信号并向信号传输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接受信号传输设备传输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移动终端。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左视图;图10为本发明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包括大棚骨架10、连接组件50、保温组件60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的薄膜组件,薄膜组件包括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大棚骨架10上具有预设通风区域,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共同覆盖预设通风区域,且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覆盖的区域不同;

保温组件60包括卷轴61、卷设在卷轴61上的保温层62以及与卷轴连接的驱动件63,驱动件63用于驱动卷轴61转动,以使保温层62覆盖在薄膜组件上和/或卷在卷轴61上;薄膜组件与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连接,以使保温组件60带动薄膜组件露出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

第一薄膜20与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连接,以使保温组件60带动第一薄膜20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或者第二薄膜40与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连接,以使保温组件60带动第二薄膜40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

其中,大棚骨架10的结构和保温层62的结构可以和上述实施例一中大棚骨架10的结构和保温层62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共同覆盖大棚骨架10,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与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连接,通过连接组件50带动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露出大棚骨架10,使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处于未覆盖大棚骨架10的状态,此时大棚骨架10未被覆盖的区域即为大棚骨架10的预设通风区域,该预设通风区域能够对大棚内进行通风换气,以保证大棚内部环境的稳定,提高大棚内部作物的生长效率。可选的,预设通风区域可以设置在靠近大棚顶部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将预设通风区域设置在靠近大棚顶部的位置,可以保障冬天通风情况下,棚内温度的均匀性,防止因设置在靠近底部位置时,打开预设通风区域后,导致靠近预设通风区域的位置温度低,远离预设通风区域的位置温度高,而产生温差过大问题的出现。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63可以是与卷轴6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同步动作的驱动电机,通过设置两个同步动作的驱动电机驱动卷轴61的转动,能够保证卷轴61转动的稳定性。当然,在确保卷轴61转动稳定的前提下,为了能够节约能源,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件63也可以是设置在卷轴61中部的单个驱动电机。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件63与卷轴61可以是通过联轴器、齿轮箱或传动带进行连接。可选的,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卷轴61在对保温层62进行卷动的过程中,卷轴61沿着大棚骨架10移动,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件63也可以是与卷轴同步移动的方式与卷轴连接。具体的,驱动件63与卷轴61的移动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大棚的卷轴和驱动件63的移动,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

可选的,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薄膜20位于大棚骨架10的上半部分,第二薄膜40位于大棚骨架10的下半部分;或者第一薄膜20位于大棚骨架10的下半部分,第二薄膜40位于大棚骨架10的上半部分,只要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共同覆盖大棚骨架10即可。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共同覆盖大棚骨架10,以达到大棚采光保温的目的,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可选的,在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的位置,靠近大棚顶部的薄膜覆盖在靠近大棚底部的薄膜的上方,确保雨水沿薄膜从大棚顶部向大棚底部流动时,不会进入大棚的内部。

可选的,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为矩形形状,共有四条边沿,除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相接或部分重叠的边沿外,其余边沿均与大棚骨架10连接,或分别与大棚骨架和地面连接。与大棚骨架和/或地面的连接保障大棚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的耐风能力。可选的,沿大棚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压膜绳,压膜绳的一端与大棚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大棚底部连接,压膜绳的存在确保了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处于拉紧展开的状态,提高了透光度,增加了耐风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大棚寿命。可选的,大棚沿长度方向可以设置多个压膜绳,可以每间隔1米左右设置1条压膜绳。

具体地,参照图8所示,驱动件63在驱动卷轴61由大棚顶部向大棚底部转动过程中,保温层62从卷在卷轴61上,逐渐移动到覆盖部分第一薄膜20,覆盖全部第一薄膜20,覆盖部分第二薄膜40,直至覆盖全部第二薄膜40;或者卷轴61在转动过程中,保温层62从卷在卷轴61上,逐渐移动到覆盖部分第二薄膜40,覆盖全部第二薄膜40,覆盖部分第一薄膜20,直至覆盖全部第一薄膜20。保温层62全部覆盖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达到了在晚上对大棚内部进行保温的目的。驱动件63在驱动卷轴61由大棚底部向大棚顶部转动过程中,保温层62从覆盖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逐渐卷设在卷轴61上,达到采光保温的目的。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种,大棚骨架10采用全钢架连体弓形结构,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共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大棚包括左右二个半圆形侧面和上侧的弧形表面。保温层62位于弧形表面上,卷轴61在从大棚顶部向大棚底部转动过程中,保温层62仅能覆盖到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位于弧形表面的部分。可选的,可以在大棚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保温组件60。沿大棚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保温组件60适用于大棚长度较长的情况,由于卷轴61的长度过长,在仅设置一个保温组件60的情况下,常规驱动件63的动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可选的,可以在大棚宽度方向上设置二个保温组件60,可选的,此二个保温组件60可以共用一个保温层62。大棚宽度方向上设置二个保温组件60的情况,适用于采用全钢架连体弓形结构的大棚,在全钢架连体弓形结构的大棚中,弧形表面的前后两侧(如前面所述,面对大棚,左右两侧为半圆面,上册为弧形表面)各安装一个保温组件,共用保温层62可以降低安装难度和安装成本。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在大棚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具体地,可以每间隔1.5米左右,设置一个连接组件50,确保保温组件60可以大棚沿长度方向均匀地带动薄膜组件打开预设通风区域,以对大棚进行通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通过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覆盖大棚骨架,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与保温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露出大棚骨架,使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处于未覆盖大棚骨架的状态,此时大棚骨架未被覆盖的区域即为大棚骨架的预设通风区域。如此,通过打开(覆盖)保温层的操作,实现了露出大棚骨架的预设通风区域对大棚的棚内进行通风,通过覆盖(打开)保温层的操作,实现了覆盖大棚预设通风区域以对大棚的棚内进行保温。避免了复杂的操作,提高了对大棚的棚内环境控制的精确度,有利于大棚棚内作物的生长。

可选的,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连接组件50包括拉力带54、连接带51、转动件52和复位件53,拉力带54位于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与保温层62之间,拉力带54的一端与卷轴61连接,拉力带54的另一端与大棚的顶部连接,拉力带54随保温层62共同卷动;连接带51绕在转动件52上,连接带51位于拉力带54与复位件53之间,且连接带51分别与拉力带54和复位件53连接;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与连接带连52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52可以是定滑轮,连接带51绕在定滑轮上,定滑轮用于限定连接带51的运动轨迹,以确保保温组件60通过拉力带54和连接带51带动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沿大棚骨架10运动以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以对大棚进行通风或保温操作,并通过限定连接带51的运动轨迹保障连接带51可以与复位件53在预定位置进行连接以确保预设通风区域的正常打开和关闭。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53可以是铅重块或铁块等。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复位件53和转动件52能够对连接带51进行张紧,避免了在卷轴62由大棚顶部向大棚底部运动时,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无法覆盖(打开)预设通风区域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与保温组件60的联动性,有效保证大棚内环境的稳定性,有利于大棚内作物的生长。具体的,复位件53通过自身的重力,确保了连接带51处于张紧状态,在卷轴61向大棚顶部方向运动时,由保温组件60带动拉力带54,拉力带54带动连接带51,连接带51带动薄膜组件和复位组件53运动,实现了由薄膜组件打开(关闭)预设通风区域的目的;在卷轴61由大棚顶部向底部方向运动时,保温组件60带动拉力带54向下运动,拉力带54带动连接带51与拉力带54连接的一端向下运动,复位件53带动连接带51与复位件53连接的另外一端向下运动,连接带51带动薄膜组件运动,实现了关闭(打开)预设通风区域。

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53还可以是一端与大棚骨架10或地面或压膜绳连接,另外一端与连接带51连接的弹性复位件,可选的,弹性复位件可以是拉伸弹簧或者是橡皮筋等弹性复位件。为了保障弹性复位件的正常工作,要求弹性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其工作原理与受到重力作用而对连接带51实现张紧的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连接带51为拉绳或编织带,拉力带54可以为拉绳或编织带,拉绳可以为钢丝绳或塑料绳或尼龙绳等。本实施方式中,将拉力带54设置成2.0毫米直径的钢丝绳,在确保受力满足要求情况下,不会因为拉力带54太粗而影响保温层62的卷动,同时提高了拉力带54使用寿命。将连接带51设置成尼龙绳,一方面保证了连接带51的柔韧性,另一方面保证了连接带51的抗拉性和抗磨损性,有效保证了连接带51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可以不设置拉力带54,保温层62代替拉力带54的功能。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保温层62代替拉力带54直接与连接带51连接,节约了资源。

可选的,当卷轴51位于大棚底部时,拉力带54沿大棚宽度方向铺设在保温层62与薄膜组件之间,连接带51与拉力带54的连接点位置位于拉力带54上,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的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的位置与大棚顶部的位置之间,因此当卷轴51从大棚顶部向大棚底部运动时,当卷轴运动到连接带51与拉力带54的连接点位置时,连接带51不会在保温组件60的带动下继续向下移动,从而能够避免连接带51的过度移动损坏连接组件50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在拉力带选用钢丝绳时,可使用钢丝卡口卡到钢丝绳上,再在卡口螺丝上固定螺母吊环,之后再将连接带51连接到螺母吊环上,以完成连接带51与拉力带54的连接。

可选的,连接带51与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的连接可以使用大棚船型放风器,此时的连接带51分为二段,第一段的一端与复位件53连接,另一端与大棚船型放风器连接;第二段的一端与拉力带54连接,另一端与大棚船型放风器连接。大棚船型放风器的使用,简化了安装过程,并且大棚船型放风器的使用,避免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在边沿随连接带52移动后,双层折叠在预设通风区域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卷轴61将保温层62卷到大棚顶端位置时,卷轴61多数情况是弯曲的,为了保证保温组件带动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均匀打开预设通风区域,在卷轴61处于大棚顶端位置时,根据此位置要求的预设通风区域大小和状态,选择拉力带54和连接带51的连接位置,确保在卷轴61处于大棚顶端位置时预设通风区域的一致性,可以避免因卷轴61弯曲而导致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的不均匀性。可选的,连接带51与拉力带54的连接外置位于靠近大棚顶部的转动件52与大棚顶部之间,防止卷轴61向大棚底部卷动时重复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复位件53位于大棚的外侧,转动件5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转动件52位于大棚外侧。

可选的,转动件52位于大棚内侧时,转动件52可以是固定在大棚骨架10上的,也可以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大棚骨架10上的。定滑轮位于大棚外侧时,转动件52连接在压膜绳上。可选的,在大棚外侧安装一个钢管,该钢管长度与大棚长度相同,该钢管两端固定在大棚骨架上,大棚外侧的转动件52连接在该钢管上。该钢管的使用,确保了大棚多个外侧转动件52安装的便利性。可选的,在大棚内侧安装一个钢管,该钢管长度与大棚长度相同,该钢管固定在大棚骨架上,大棚内侧的转动件52连接在该钢管上。该钢管的使用,确保了大棚多个内侧转动件52安装的便利性。

具体的,位于大棚外侧的复位件53可以选择橡皮筋或弹簧等弹性复位件,复位件53的一端与大棚的顶部或底部或压膜绳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51连接,使用至少一个大棚转动件52用于限定连接带51的运动轨迹,以保障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的边沿在连接带51的作用下沿着大棚骨架10运动,以打开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并防止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的损坏。

可选的,复位件53可以选用橡皮筋,该橡皮筋一端与大棚的压膜绳靠近大棚底部的位置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51连接。可选的,一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外侧,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的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顶部之间,连接带51从与复位件53连接的一端起,首先与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连接,再从转动件52下方绕过转动件52,最后连接带51的另一端与拉力带54连接。可选的,转动件52数量为二个,一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的外侧,另一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的内侧,外侧的转动件52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底部之间,内侧的转动件52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顶部之间,连接带51从与复位件53连接的一端起,首先通过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的位置穿入大棚内侧,从内侧转动件52下方绕过内侧转动件52,再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处穿出大棚,并在此处与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连接,之后再从外侧转动件52的下方绕过,最后连接带51的另一端与拉力带54连接。该结构保障了卷轴61向大棚顶部方向运动时,打开(关闭)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通风(保温),卷轴61向大棚底部方向运动时,关闭(打开)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保温(通风)。

可选的,复位件53可以选用橡皮筋,该橡皮筋一端与大棚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51连接。可选的,一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外侧,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的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底部之间,连接带51从与复位件53连接的一端起,首先与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连接,再从转动件52下方绕过转动件52,最后连接带51的另一端与拉力带54连接。可选的,转动件52的数量为三个,二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的外侧,一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内侧,外侧的二个转动件52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底部之间,内侧的一个转动件52介于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顶部之间,连接带51从与复位件53连接的一端起,从大棚外侧的第一个转动件的上方绕过,再通过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的位置穿入大棚内侧后,从内侧转动件52下方绕过内侧转动件52,再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处穿出大棚,并在此处与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连接,之后再从外侧另外一个转动件52的下方绕过,最后连接带51的另一端与拉力带54连接。该结构保障了卷轴61向大棚顶部运动时,打开(关闭)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通风(保温),卷轴向61向大棚底部运动时,关闭(打开)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保温(通风)。

可选的,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复位件53位于大棚的内侧,转动件5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转动件52分别位于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重叠位置的两侧或相接位置的两侧。

可选的,转动件52数量为二个,一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的外侧,另一个转动件52设置于大棚的内侧,外侧的转动件52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底部之间,内侧的转动件52介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与大棚顶部之间,连接带51从与复位件53连接的一端起,从内侧转动件52上方绕过内侧转动件52,再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处穿出大棚,及在此位置处与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连接,之后再从外侧转动件52的下方绕过,最后连接带51的另一端与拉力带54连接。该结构保障了卷轴61向大棚底部运动时,打开(关闭)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通风(保温),卷轴向61向大棚顶部运动时,关闭(打开)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保温(通风)。

可选的,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转动件52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重叠位置的两侧或相接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转动件52,第一薄膜20侧的转动件52朝向大棚的外侧,第二薄膜40侧的两个转动件52朝向大棚的内侧,复位件53位于大棚的内侧。

连接带51从与复位件53连接的一端起,从内侧一个转动件52上方绕过转动件52,再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处穿出大棚,之后再从外侧一个转动件52的下方绕过该转动件52,再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处穿入大棚,及在此位置处与第二薄膜40连接,再从内侧另一个转动件52下方绕过转动件52,再从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位置处第二次穿出大棚,之后再从外侧另一个转动件52的下方绕过该转动件52,最后连接带51的另一端与拉力带54连接。该结构保障了卷轴61向大棚顶部运动时,打开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通风,卷轴向61向大棚底部运动时,关闭预设通风区域,以使大棚保温。

可选的,根据连接组件50结构不同,存在卷轴51向大棚顶部方向卷动时打开预设通风区域,卷轴51向大棚底部方向卷动时关闭预设通风区域。具体的,冬季早晨在条件合适情况下,卷轴51由大棚底部位置向大棚顶部位置转动,拉力带54随保温层62一起卷在卷轴51上,以露出第一薄膜20和/或第二薄膜40,以确保大棚的良好光照条件,确保大棚内部温度升高,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温度条件和光合作用条件,当卷轴61卷到拉力带54与连接带51的连接点位置时,停止转动,确保预设通风区域不被打开,保障大棚温度的持续上升;到达中午后,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棚内温度持续上升,为了保障棚内温度适合作物生长,控制卷轴61向大棚顶部运动适当距离,此时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带动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打开预设通风区域,对棚内通风,在确保棚内温度适宜的同时,也为棚内与棚外进行了空气交换,为作物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中午过后,光照条件减弱,棚内温度开始下降,此时控制卷轴61向下运动直到预设通风区域关闭后停止运动,以保障棚内温度适合作物生长。下午时分,随着光照条件的持续减弱,控制卷轴51向大棚底部运动,保温层62全部覆盖薄膜组件,以对大棚内部进行保温。

可选的,根据连接组件50结构不同,存在卷轴51向大棚顶部方向卷动时关闭预设通风区域,卷轴51向大棚底部方向卷动时打开预设通风区域。具体的,冬季早晨在条件合适情况下,卷轴61由大棚底部位置向大棚顶部位置转动,拉力带54随保温层62一起卷在卷轴61上,以露出第一薄膜20和/或第二薄膜40,确保大棚的良好光照条件,以确保大棚内部温度升高,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温度条件,并保障作物的良好光合作用条件,当卷轴51卷到第一薄膜20与第二薄膜40部分相接或部分重叠的位置时,预设通风区域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卷轴61持续向大棚顶部转动,当卷轴61到达拉力带54与连接带51的连接点位置时,卷轴61持续向大棚顶部转动,此时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带动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覆盖预设通风区域,直到全部关闭预设通风区域时,卷轴61停止转动,以确保棚内温度的持续上升,及避免保温组件60从大棚顶部掉落到大棚后侧;到达中午后,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棚内温度持续上升,为了保障棚内温度适合作物生长,控制卷轴61向大棚底部方向运动适当距离,此时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带动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打开预设通风区域,对棚内通风,在确保棚内温度适宜的同时,也为棚内与棚外进行了空气交换,为作物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中午过后,光照条件减弱,棚内温度开始下降,此时控制卷轴向上运动直到预设通风区域关闭,以保障棚内温度适合作物生长。下午时分,随着光照条件的持续减弱,需要控制卷轴61向大棚底部运动,在到达拉力带54与连接带51的连接点位置前,保温组件60将通过连接组件50带动第一薄膜20或第二薄膜40打开预设通风区域,控制卷轴51继续向大棚底部运动,保温层将逐步覆盖预设通风区域,直至全部覆盖薄膜组件,以对大棚内部进行保温。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紧急停止开关70,其中紧急停止开关70的结构、位置和工作原理和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80,其中控制系统8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80与上述实施例一中控制系统80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80中位置检测器82位于大棚顶部或底部或侧面,或者位置检测器82位于大棚顶部的上方,控制器81用于根据卷轴61的位置,通过驱动件63控制保温组件60带动第一薄膜20全部覆盖或部分覆盖预设通风区域,或者通过驱动件63控制保温组件60带动第二薄膜40全部覆盖或部分覆盖预设通风区域,从而有效控制预设通风区域的通风量,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有利于大棚内作物的生长。

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器82不仅可以位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设置在大棚的顶部支架11上和/或位于大棚的底部安装槽12上,位置检测器82也可以位于摇臂组件上,参照图8所示,可选的,当位置检测器82位于大棚顶部的上方时,位置检测器82位于摇臂组件64上,具体的,摇臂组件64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电缆,位置检测器82与电缆连接,以实现对位置传感器82的电源供应和数据通信。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铰接,第一连接臂与大棚的底部铰接,第二连接臂与驱动件63铰接,电缆与驱动件63连接,该连接方式确保了驱动件63随卷轴61同步运动时,驱动件63的稳定性,以及保障驱动件的供电和控制信号的传输。可选的,位置检测器82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臂上,或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上,位置检测器82通过检测第一连接臂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或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相对位置,以检测卷轴61的位置,从而有效控制预设通风区域的通风量,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有利于大棚内作物的生长。

可选的,位置检测器82可以为深圳米郎科技的ht2d485-s90的倾角传感器测量。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器82可以位于大棚的侧面。可选的,在大棚两侧卷轴61的末端位置上装配轴承,一个臂长可变的摇臂的一端与轴承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进行铰接。当卷轴在大棚上卷动时,摇臂与地面铰接的一端绕铰接点转动,摇臂的另一端随卷轴61同步运动。可选的,可以通过两个或多个直径不同的钢管套接在一起实现臂长的变化。可选的,可以在摇臂上安装深圳米郎科技的ht2d485-s90的倾角传感器,通过测量摇臂与地面的角度来确定卷轴61的位置,从而有效控制预设通风区域的通风量,精确控制大棚的棚内环境,有利于大棚内作物的生长。

实施例三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包括大棚骨架10、连接组件50、保温组件60和覆盖在大棚骨架上的薄膜组件,薄膜组件包括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大棚骨架10上具有预设通风区域,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共同覆盖预设通风区域,且第一薄膜20和第二薄膜40覆盖的区域不同;

保温组件60包括卷轴61、卷设在卷轴61上的保温层62以及与卷轴连接的驱动件63,驱动件63用于驱动卷轴61转动,以使保温层62覆盖在薄膜组件上或卷在卷轴61上;薄膜组件与保温组件60通过连接组件50连接,以使保温组件60带动薄膜组件露出或覆盖预设通风区域。

进一步的,第一薄膜20覆盖在大棚骨架10上,第一薄膜20上具有通风口以形成预设通风区域,第二薄膜40与第一薄膜20连接,且第二薄膜40覆盖通风口,驱动件用于驱动卷轴61转动,以使保温层62覆盖在第一薄膜20上或卷在卷轴61上;

第二薄膜20与保温层62通过连接组件50连接,以使保温层62带动第二薄膜40打开或覆盖通风口。

本实施例中大棚骨架10、第二薄膜40、第一薄膜20、连接组件50和保温组件6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紧急停止开关70,其中紧急停止开关70的结构、位置和工作原理和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棚的通风和保温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80,其中控制系统8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上述实施例二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