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与唇*杂交F1代苗种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3383发布日期:2019-07-24 08:3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杂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与唇杂交f1代苗种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和唇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属。分布于我国各大江河、湖泊、水库中,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小型鱼类。其产卵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属一次性产卵鱼类。沉性卵、粘度高,卵呈淡白色或淡黄色,受精卵在19-24℃左右,历时26~29h孵化。近年来,人工养殖的花和唇耗氧量高、应激性强且不易捕捞,制约了其养殖面积和推广速度。

目前,在如何解决花和唇耗氧量高、应激性强的缺点方面,尚未发现效果较好的办法。杂交技术虽然在培育良种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于杂交的母本、亲本、杂交过程的选择均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否则难以获得与亲本相比特性更优的杂交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市场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人工规模化养殖(例如池塘养殖和稻田综合种养)提供优质苗种的繁殖方法,该方法培育的亲鱼性腺成熟率高、成熟度整齐、精液质量好、亲鱼产卵时间整齐、受精率高、受精卵孵化率高;在本发明方法下所得杂交f1代苗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性情温顺,耗氧量低于亲本等优良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如下:

(1)选取花作为母本,唇作为父本,控制雌雄比例为2~3:1;

(2)将步骤(1)所述物置于亲鱼培育系统中,在培育时,控制亲鱼养殖密度为10~15尾/m3;控制水温为15~25℃;控制养殖用水的水质溶氧在8mg/l以上,氨氮含量在0.01mg/l以下;在前一年12月份至翌年2月份期间,每两天投喂一次(如每两天中午12时投喂一次),其余月份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如每天早7时、晚18时各投喂一次),所投喂的饲料的蛋白含量为38~40%,粒径为3.0~5.0mm;

(3)利用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进行催产;针对雌鱼而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2)的使用剂量分别为1~1.5μg/尾和800~1200iu/尾;针对雄鱼而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使用剂量分别为0~0.5μg/尾和0~400iu/尾;

(4)进行步骤(3)之后,进行人工受精,并进行孵化。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在实际繁殖过程中,所述花和唇为人工繁殖后养殖个体,体长范围为15~25cm、体重为180~220g。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亲鱼培育系统为室内立体循环水养殖系统。

一般情况下,所述养殖用水是经过过滤、植物除氮、紫外杀菌处理并可循环使用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选取花和唇的时间为4月上旬。

在实际繁殖过程中,进行催产时,选取腹部膨大雌鱼和体型健壮雄鱼,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为一次注射,催产时的繁殖水温为19~24℃,效应时间为14~20h。

在实际繁殖过程中,雄鱼能挤出乳白色、浓稠精液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使用剂量均为0。对于精液量少的雄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使用剂量分别为0.5μg和400iu。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进行人工受精时,采取的是人工干法受精。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进行孵化时,采用孵化网进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进行孵化时,水温为19~24℃,孵化时间为26~29h,孵化过程中适时调节水流大小并观察鱼苗出膜情况,鱼苗出膜后平游前务必取出孵化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花作为母本、唇作为父本进行亲鱼培育,使亲鱼成熟率达75%以上,且成熟时间整齐、怀卵量高、精液质量好。本发明采用hcg和lrh-a2进行人工催产,亲鱼产卵时间一致;同时本发明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

本发明可用于杂交f1代(花)的内塘人工育苗,对于f1代规模化人工养殖和稻田综合种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代表母本,♂代表父本。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花与唇杂交f1代苗种繁殖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亲鱼培育

2015年7月亲鱼培育用花进入室内循环水系统开始培育。

亲鱼来源:人工繁殖饲养的花亲鱼,体长范围为15~25cm、体重在180~220g的养殖个体。

雌雄配比:雌︰雄=2~3︰1。

亲鱼培育池: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自然水温(15℃~25℃)培育。

水质控制:养殖用水经过滤除去粪便和残饵、植物除氮、紫外杀菌后循环使用,并适量补充新水。养殖水质溶氧控制在8mg/l以上,氨氮控制在0.01mg/l以下。

养殖密度:亲鱼养殖密度10~15尾/m3

饵料投喂: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质38.0~40.0%,粗纤维≤5.0%,粗脂肪≥3.5%,总磷≥1.0%,水分≤12.5%,赖氨酸≥1.85%),12月~2月初每两天中午12时投喂一次,其余月份每天早7时,晚18时各投喂一次,以80%的鱼吃饱为原则。

2)人工催产用亲鱼的选择

2015年3月下旬-4月上旬,首先检查雄鱼性腺发育情况,当雄鱼能挤出精液时,挑选腹部膨大雌鱼和体型健壮雄鱼用于人工催产。

3)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为hcg和lrh-a2。雌鱼催产剂量为每尾鱼1~1.5μglrh-a2,800~1200iuhcg,雄鱼能挤出乳白色、浓稠精液者不催,精液量少者催产剂量为每尾鱼0.5μglrh-a2,400iuhcg。催产剂量视鱼体大小和催产时间进行调整,鱼体较大、催产时间较早时剂量较大。一次注射。注射方式为胸鳍基部。繁殖水温19℃~24℃。效应时间为14~20h。

4)采卵受精

人工干法授精。具体方法是:首先,将雄鱼捞出,用干净的湿毛巾包住头部,用拇指沿腹部向生殖孔方向轻挤,挤出精液,镜检合格后备用;之后,将雌性亲鱼捞出,用干净的湿毛巾包住头部,然后向生殖孔方向轻挤鱼腹两侧,将卵顺利挤出;之后,迅速向卵中加入精液,羽毛搅匀,加曝气自来水激活,10~20s受精;后进行人工孵化。

5)孵化

孵化网孵化。具体方法是:将受精卵铺洒到孵化网,长×宽(1×0.5m)孵化网可孵化受精卵5万粒;打开进水开关,调节水流大小,以孵化网浮在水中不沉底为宜;鱼苗孵出后,关掉进水开关,将孵化网去除,进行鱼苗培育。孵化前用漂白粉对孵化系统进行消毒和漂洗,孵化用水为曝气自来水,孵化过程中不更换新水。水温19℃~24℃时,26~29h即可孵化出仔鱼。

本发明采用控制放养密度、调整饵料、循环水流水培育等措施进行花亲鱼培育,使亲鱼成熟率达75%以上,且成熟时间整齐、怀卵量高、精液质量好。运用hcg和lrh-a2进行人工催产,亲鱼产卵时间一致,人工干法授精,孵化网孵化,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本发明可对于杂交f1代(花×唇)规模化人工养殖和稻田综合种养重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