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2479发布日期:2019-08-17 01:21阅读:162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禽类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



背景技术:

孵化场雏鸡孵化周期为21天(504h),在孵化第18天或者19天将种蛋从孵化器转移到出雏器,在出雏器完成整个孵化过程。孵化过程中通过对孵化器和出雏器温度、湿度、通风、孵化时间等关键点的控制来达到雏鸡质量的最优化。

现有孵化技术缺陷是:雏鸡中弱雏(黑脐、黄脐)多,优质雏鸡的比例不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其包括:

将禽类种蛋置于孵化环境中孵化,入孵后第18天和/或第19天将筛选的胚胎正常的合格种蛋落盘,于出雏环境中孵化至出雏。

其中,孵化环境的温度为98.1℉-98.4℉,且相对湿度为50%-5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孵化温度98.5℉-98.8℉,通过降低孵化环境的温度,有效提高雏禽质量,使雏禽在饲养过程中最大的发挥生产效益;其中,可将优质雏鸡比例提高5%,淘汰雏鸡比例降低0.15%。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孵化环境中孵化是指在孵化器中孵化。

出雏环境中孵化至出雏,是指在出雏器中进行孵化至出雏。

其中,孵化器与出雏器为市面常见的仪器,因此,在此不限定其型号及厂家。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雏环境的温度为97.6℉-97.8℉,且相对湿度为50%-55%。

由于孵化需要达到规定的积温总值才可以出壳,因此利用上述孵化环境的温度降低,可以使胚胎发育后期的散热得到充分利用,相比于现有的孵化温度98.5℉-98.8℉,在出雏环境的温度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孵化时间会适度延长。

由于孵化温度降低较小,因此孵化时间延长也较小。例如,当禽类种蛋为鸡种蛋时,采用本申请的孵化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孵化温度98.5℉-98.8℉的方式,在出雏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保持一致的条件下,本申请的孵化用时仅延长4-6h,同时发明人还发现,此条件下,由于本申请的孵化时间延长较小,本申请采用的孵化器的能耗也降低,有效节省电量。

可选地,禽类种蛋自入孵至出雏的孵化用时为508h-510h。

上述合理的温度及整个孵化期的用时互相配合,以便于完成整个孵化期规定的积温总值,满足正常出壳的需求。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还包括:于入孵后第96h后,每间隔5-10天对在孵的禽类种蛋消毒1次。

在入孵后第96h后每周对在孵的禽类种蛋消毒1次,可防止消毒过甚的前提下,防止细菌浸入禽类种蛋,并且在入孵后第96h后进行消毒,防止影响禽类种蛋的活性。

可选地,消毒采用的方式包括福尔马林熏蒸。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还包括:入孵后,每间隔1-1.5h对在孵的禽类种蛋翻蛋1次。

通过合适的翻蛋时间的设置,促进胚胎运动,利于胚胎发育,提高孵化率。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还包括将合格种蛋置于出雏环境中后第15-25min,对合格种蛋消毒。

通过上述的设定,防止细菌浸入合格种蛋,影响胚胎的成活率。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还包括入孵前,对孵化环境进行消毒。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落盘时间为入孵后第19天。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禽类种蛋为鸡种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现有技术中,孵化场所采用的现有孵化技术是:温度设置为98.5℉-98.8℉,每周3天采用18天落盘,3天采用19天落盘,交替落盘进行孵化后,经照蛋筛选,获得合格种蛋;将合格种蛋置于出雏器孵化至出雏,整个孵化周期用时为504h,换言之入孵后504h开始出雏。

然而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申请人发现雏鸡中弱雏(黑脐、黄脐)多。

经申请人研究发现,导致雏鸡中弱雏(黑脐、黄脐)多的主要原因是:孵化器中的温度较高导致的。因此在现有的温度的基础上,适当的降低孵化温度,可显著降低雏鸡中弱雏。但是在整个孵化期只有完成规定的积温总值,才能正常出壳,因此,在降低孵化器中的温度后,延长整个孵化周期用时。实现优质雏鸡比例提高5%,淘汰雏比例降低0.15%,雏鸡在饲养过程中最大的发挥生产效益的显著进步。

并且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利用上述方式,虽然延长了孵化用时,但相比于现有技术,有效降低电源能耗。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其包括:

s1.将禽类种蛋置于孵化环境中孵化,入孵后第18天至第19天将筛选的胚胎正常的合格种蛋落盘。

需说明的是,禽类种蛋可以为鸡种蛋,其还可以为鸭种蛋、鹅种蛋等与鸡种蛋的结构及重量相差不大的禽类种蛋,当其为鸭种蛋、鹅种蛋等与鸡种蛋的结构及重量相差不大的禽类种蛋时,其也适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孵化环境的温度为98.1℉-98.4℉,且相对湿度为50%-55%的条件下入孵的原理,但需注意的是,其自入孵至出雏的孵化用时等势必发生变化。在此不做赘述。本申请中,以禽类种蛋为鸡种蛋为例,进行具体的限定以及描述。

其中,禽类种蛋选择时,应当避免裂壳蛋、沙皮蛋等,同时在将禽类种蛋置于孵化环境之前,可选地,对禽类种蛋进行清洗消毒,此处可参考相关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中,孵化环境的温度为98.1℉-98.4℉,且相对湿度为50%-55%。例如,孵化环境的温度为98.1℉、98.2℉、98.3℉、98.4℉中的任意一点或任意两点之间的范围值,相对湿度为50%、51%、52%、53%、54%、55%中的任意一点或任意两点之间的范围值。

由于孵化温度偏高,会导致雏鸡早起死亡;温度偏低,会导致雏鸡不能正常出壳,毛蛋率高;因此上述孵化环境的温度明显低于现有的温度的条件下,取得了优质雏鸡比例提高5%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商业应用效果佳。

孵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及湿度,例如孵化过程中,每隔1h查看1次温湿度并记录,每天对蛋表温度和交叉点进行监测,根据实测温度结果调整设定温度。

需注意的是,实际的温度调整过程中,严禁忽高、忽低,以免造成胚胎发育不良。

本申请中,在孵化环境中孵化是指在孵化器中孵化。

可选地,孵化器为大巷道孵化器,其能够循环利用热量,使胚胎发育后期的散热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孵化器能耗,有效节省电量。

可选地,入孵前,对孵化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环境中的细菌对于禽类种蛋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入孵前,需要检查孵化器,检查无误后进行入孵。

具体例如,将孵化车按照编号停放在每台孵化器的入口端,准备好、笤帚、盛满消毒液的水桶、墩布、抹布、等用具,入孵时首先打开孵化器入口端的门,赤脚进入孵化器内,关掉风扇,打开孵化器内的照明灯,移走入口端的门槛,打开人行通道门,拆开末端和前端的翻蛋信号线和翻蛋气管,放好出口端孵化车的卡轨,工作人员从风扇下面用力向前推原来的孵化车到第二车位,用笤帚清扫干净孵化车下面的地面。清理轨道、人行通道、风扇等处的杂物和灰尘,然后用蘸有消毒液的墩布、抹布擦洗以上各部位,推进需入孵的孵化车,放好入口端的卡轨,检查密封胶条是否密封好,挂好孵化车的塑料风帘,连接好翻蛋气管和翻蛋信号线,退出并关好人行通道门,用蘸有消毒液的墩布和抹布擦拭出口端地面、侧壁及顶棚;启动风扇电机,检查迎风开关,放好入口端的门槛,关掉照明灯,退出孵化器,关好孵化器入口端的门。

可选地,入孵后,每间隔1-1.5h对在孵的禽类种蛋翻蛋1次,例如每间隔1h翻蛋1次,促进胚胎运动,利于胚胎发育,提高孵化率。同时,也便于温湿度的控制,入孵后需注意自动翻蛋是否正常。

可选地,于入孵后第96h后,每间隔5-10天对在孵的禽类种蛋消毒1次。每间隔5-10天对在孵的禽类种蛋消毒1次可采用定期消毒,例如每周三消毒,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每周具体星期几消毒进行改动。在入孵后第96h后每间隔5-10天对在孵的禽类种蛋消毒1次,可防止消毒过甚的前提下,防止细菌浸入禽类种蛋,并且在入孵后第96h后进行消毒,防止影响禽类种蛋的活性。具体地,入孵后第24h-96h均禁止消毒。

可选地,消毒的方式包括:采用福尔马林熏蒸。

具体例如,采用禽类种蛋一倍量的福尔马林进行熏蒸,进行消毒。

入孵后第18天至第19天将筛选的合格种蛋落盘,符合胚胎的发育需求,为了提高最后的生产效率,入孵后第19天将筛选的合格种蛋落盘,需注意的是,入孵后第19天落盘一般采用白天,也即是当天18点之前落盘的方式。

具体地,落盘是指将合格种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盘里,其中,移盘时动作要轻、稳、快,尽量缩短移盘时间,减少破蛋,对不同品种的合格种蛋应做好标记。

需注意的是,落盘前需要对出雏盘进行消毒。

其中,筛选合格种蛋的方式可以采用照蛋的方式,可检验胚胎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剔除无精蛋、死精蛋、死胎蛋和破蛋,获得胚胎正常的合格种蛋。同时照蛋可以在入孵后第18天进行,也可以在入孵后第19天进行,在此不做限定。

s2.将落盘后的合格种蛋于出雏环境中孵化至出雏。

出雏环境中孵化是指在出雏器中进行孵化。

需注意的是,落盘前,需要对出雏器进行消毒。

可选地,出雏环境的温度为97.6℉-97.8℉,且相对湿度为50%-55%。例如出雏环境的温度为97.6℉、97.7℉、97.8℉中的任意一点或任意两点之间的范围值,出雏环境的相对湿度为50%、51%、52%、53%、54%、55%中的任意一点或任意两点之间的范围值。

通过合理的出雏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的配合,提高出雏率。

可选地,将合格种蛋置于出雏环境中20min后,对合格种蛋消毒。此处的消毒采用福尔马林熏蒸的方式进行。具体例如将合格种蛋置于出雏环境中20min后至60min前进行消毒。

可选地,禽类种蛋自入孵至出雏的孵化用时为508h-510h(以下简称为孵化用时)。以便于完成整个孵化期规定的积温总值,满足正常出壳的需求。换言之,从入孵后第508h-510h开始出雏,挑选出优质雏、合格雏和淘汰雏,免疫人员对每只雏鸡进行免疫。

需注意的是,出雏完后检查湿度探头的灯芯,不扭曲,蓄水槽中注满蒸馏水。出雏器内超温报警温度计接触是否良好,喷头喷雾效果是否完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

于2018.3.2日,使用同一个孵化厅(8台大巷道孵化器,编号为1-8号)分为两组(a组和b组)进行对比试验,其中,a组为1-4号孵化器,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进行超低温孵化,作为实施例1;b组为5-8号孵化器进行常规孵化,作为对比例1。

其中,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的鸡的种蛋来源、种蛋个数、孵化厅环境、入孵时间、消毒措施均一致。其中,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种蛋均为51840枚,也即是,实施例1中的每一个孵化器孵化的种蛋为12960枚,对比例1中的每一个孵化器孵化的种蛋也为12960枚。

具体地,孵化方法包括:

将孵化车按照编号停放在每台孵化器的入口端,准备好、笤帚、盛满消毒液的水桶、墩布、抹布、等用具,入孵时首先打开孵化器入口端的门,赤脚进入孵化器内,关掉风扇,打开孵化器内的照明灯,移走入口端的门槛,打开人行通道门,拆开末端和前端的翻蛋信号线和翻蛋气管,放好出口端孵化车的卡轨,工作人员从风扇下面用力向前推原来的孵化车到第二车位,用笤帚清扫干净孵化车下面的地面。清理轨道、人行通道、风扇等处的杂物和灰尘,然后用蘸有消毒液的墩布、抹布擦洗以上各部位,推进需入孵的孵化车,放好入口端的卡轨,检查密封胶条是否密封好,挂好孵化车的塑料风帘,连接好翻蛋气管和翻蛋信号线,退出并关好人行通道门,用蘸有消毒液的墩布和抹布擦拭出口端地面、侧壁及顶棚;启动风扇电机,检查迎风开关,放好入口端的门槛,关掉照明灯,退出孵化器,关好孵化器入口端的门。

每间隔6天对在孵种蛋用一倍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注意要避开入孵后24-96h。

孵化过程中,每隔1h查看1次温湿度并记录,每1h翻蛋1次。注意自动翻蛋是否正常。每天对蛋表温度和交叉点进行监测,根据实测温度结果调整设定温度。

其中,对比例1中:孵化器设置温度为98.5℉-98.8℉,相对湿度设置为50%-55%。每周3天18天落盘,3天19天落盘,出雏器设置温度:18天落盘设置温度为97.8℉,19天落盘设置温度为97.6℉,相对湿度均设置为50%-55%。

实施例1中:孵化器设置温度为98.1℉-98.4℉,相对湿度设置为50%-55%。全部采用19天落盘。出雏器设置温度为97.6℉,相对湿度设置为50%-55%。需注意的是,测温如达到标准,继续实验;如达不到标准,停止此方案实验,温度向上调整为对应可达标方案。

需注意的是,实施例1与对比例1均采用18天照蛋,及时剔除无精蛋、死精蛋、死胎蛋和破蛋,将胚胎正常的合格种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消毒后的出雏盘里,移盘时动作要轻、稳、快,尽量缩短移盘时间,减少破蛋,对不同品种的合格种蛋应做好标记。

合格种蛋在照蛋移盘后20min后用一倍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于出雏器中孵化至出雏,参阅相关技术,挑选出优质雏、合格雏和淘汰雏,免疫人员对每只雏鸡进行免疫。

对比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结果

根据表1,可明显看出,实施例1的优质雏比例明显高于对比例1。

同时,使用电表单独记录1-4号和5-8号孵化器3月2日-4月2日共1个月的电能消耗情况,其中,实施例1采用的1-4号孵化器共用电10825度,对比例1采用的5-8号孵化器共用电12030度。换言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孵化方法,相比于对比例1采用的常规孵化方法,每台孵化器每月节省用电301度,有效节能,降低孵化器能耗。

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2

于2018.3.5日,使用同一个孵化厅(8台孵化器,编号1-8)分为两组(a组和b组)进行对比试验,其中,a组为1-4号孵化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采用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进行超低温孵化,作为实施例2;b组为5-8号孵化器采用如对比例1采用的常规孵化进行孵化,作为对比例2。

其中,实施例2与实施例1、对比例2的鸡的种蛋来源、种蛋个数、孵化厅环境、入孵时间、消毒措施均一致。其中,a组与b组的种蛋均为51840枚,也即是,实施例2中的每一个孵化器孵化的种蛋为12960枚,对比例2中的每一个孵化器孵化的种蛋也为12960枚。

对比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2,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对比结果

根据表2,可明显看出,实施例2的优质雏比例明显高于对比例2。

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3

于2018.3.8日,使用同一个孵化厅(8台孵化器,编号1-8)分为两组(a组和b组)进行对比试验,其中,a组为1-4号孵化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采用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进行超低温孵化,作为实施例3;b组为5-8号孵化器采用如对比例1采用的常规孵化进行孵化,作为对比例3。

其中,实施例3与实施例1、对比例3的鸡的种蛋来源、种蛋个数、孵化厅环境、入孵时间、消毒措施均一致。其中,a组与b组的种蛋均为51840枚,也即是,实施例3中的每一个孵化器孵化的种蛋为12960枚,对比例3中的每一个孵化器孵化的种蛋也为12960枚。

对比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3,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对比结果

其中,请参阅表3,实施例3预先设计中,孵化器设置温度为98℉和97.9℉时,实测温度均达不到单表的标准温度要求,停止此方案实验。同时调整温度,以对应可达标方案提供的调整后孵化器设置温度作为实际的孵化温度进行试验,获得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3对应的优质雏及淘汰雏比例。

根据表3,可明显看出,实施例3的优质雏比例明显高于对比例3。

综合表1、表2以及表3,获得:实施例1-3的优质雏比例为87.53%,淘汰雏比例为1.10%,对比例1-3的优质雏比例为82.57%,淘汰雏比例为1.25%。换言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超低温孵化比常规孵化方法,优质雏比例提高4.96%,淘汰雏比例降低0.15%,雏鸡在饲养过程中最大的发挥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通过降低孵化环境的温度,同时通过温度与相对湿度的配合,有效提高雏禽质量,使雏禽在饲养过程中最大的发挥生产效益;其中,可将优质雏鸡比例提高5%,淘汰雏鸡比例降低0.15%;同时有效减少孵化器的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