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烟粉虱、瓜蚜的药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9396发布日期:2019-09-21 00:1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防治烟粉虱、瓜蚜的药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复配药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烟粉虱(Bemisiatabaci)、瓜蚜(Aphisgossypii)是农作物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常常在作物上同时发生,共同危害。烟粉虱属半翅纲、粉虱科,是作物重要害虫。该害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蔬菜、棉花、烟草等多种作物。烟粉虱主要在寄主叶背面危害,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衰弱,若虫和成虫还可以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产生,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除了直接危害外,该害虫还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寄主植物产量和质量。烟粉虱具有扩散速度快、繁殖率高、抗性增长快等特点,一般的化学药剂很难将其进行有效防治。瓜蚜属半翅目、蚜科。该害虫以成蚜和若蚜在作物叶片背面、嫩梢及嫩茎上吸食汁液,导致作物叶片卷缩、黄斑或枯黄枯死,甚至生长停滞;瓜蚜为害时排出蜜露,严重影响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引发煤污病;同时该害虫也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毒介体,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瓜蚜具有发育历期短、繁殖力高、抗药性增长快等特点,防治困难。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烟粉虱的药剂主要有噻虫嗪、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它复配药剂,用于防治瓜蚜的药剂主要有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及其它复配药剂,但对两种害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由于药剂长期不科学使用,导致烟粉虱、瓜蚜抗性增强,尽管用药量持续增加,仍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双丙环虫酯,英文通用名为Afidopyropen,被发现于生物发酵产品,为丙烯类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3S,4R,4aR,6S,6aS,12R,12aS,12bS)-3-(环丙基羰基氧)-1,3,4,4a,5,6,6a,12,12a,12b-十氢-6,12-二羟基-4,6a,12b-三甲基-11-氧杂-9-(3-吡啶基)-2H,11H-苯并[f]吡喃[4,3-b]色满-4-基]环丙烷羧酸甲酯。”,结构式如下:溴氰虫酰胺,英文通用名为Cyantraniliprole,是一种新型邻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其化学名称为“3-溴-1-(3-氯-2-吡啶基)-N-[4-氰基-2-甲基-6-[(甲基氨基)羰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结构式如下:目前,并未有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复配用于防治烟粉虱、瓜蚜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按照特定的比例复配,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所得新型药剂组合物对烟粉虱、瓜蚜等农业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烟粉虱、瓜蚜的药剂组合物,按纯物质的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双丙环虫酯和溴氰虫酰胺共6.0%,助剂为8.0-12.0%,填料载体为86.0-82.0%。本发明中,所述双丙环虫酯杀虫机理是:弦振器官香草素受体亚家族通道调节剂,通过干扰害虫弦音器的功能,导致害虫对重力、平衡、声音、位置和运动等失去感应,使害虫耳聋、丧失协调和方向感,进而不能取食,失水,最终饥饿而死。该药剂具有起效快、高效、广谱等特点,且具有优秀的叶片渗透能力,能有效防治半翅目害虫(粉虱、蚜虫等)等多种害虫,尤其对那些对烟碱类、有机磷类、菊酯类和吡蚜酮产生抗性的害虫具有卓越的防效。本发明中,所述溴氰虫酰胺杀虫机理是:通过激活靶标害虫的鱼尼丁受体而防治害虫。鱼尼丁受体的激活可释放横纹肌和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结果导致损坏肌肉运动调节、麻痹,最终导致害虫死亡。该药对哺乳动物和害虫的鱼尼丁受体选择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大大提高了对哺乳动物、其它脊椎动物和害虫天敌的安全性。该药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而且杀虫谱较广,对多种害虫如半翅目(粉虱、蚜虫等)、鳞翅目(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抗药性监测表明,该药剂单独使用时,害虫极易产生抗药性,从而非常明显的降低对顽固性害虫防治的性价比。本发明中,两种物质组合时,由于双丙环虫酯和溴氰虫酰胺杀虫机理不同,两种药剂的复配组合物可同时作用于靶标不同位点,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效提高对烟粉虱、瓜蚜的防治效果。本发明中所述的助剂为复合农用助剂,为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含量96%)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奥尼克合成化学有限公司产,含量98%)和拉开粉(郑州诚奥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含量98%)的混合物。其中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起分散剂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起润湿、渗透作用,有利于烟粉虱、瓜蚜、作物吸收组合物有效成分,拉开粉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有优良的渗透力与润湿性,再润湿性也极佳,并具有乳化、扩散和起泡沫性能。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三者科学复配使用,可以有效的起到分散、润湿、渗透和悬浮作用,有助于烟粉虱、瓜蚜、作物对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组合物有效成分被烟粉虱、瓜蚜吸收率越高,对烟粉虱、瓜蚜杀灭效果越好;组合物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率越高,烟粉虱、瓜蚜在刺穿作物细胞吸取汁液过程中被杀灭效果也越高。该助剂提高了组合物对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防治烟粉虱、瓜蚜,实现对此类害虫的农药减量化防治,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作物产品的农药残留,保障作物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该助剂投入的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收率高,无三废产生,有效提高对烟粉虱、瓜蚜的防治效果。所述助剂最佳配比为: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占杀虫剂总重量的5.5%,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占杀虫剂总重量的2.0%,所述拉开粉占杀虫剂总重量的2.5%。本发明所述的填料载体为硅藻土(购于寿光市科德化工有限公司产),因其吸附性能优良,在工业生产中可广泛使用。本发明通过将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分别按重量比为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复配,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其药后48h对烟粉虱共毒系数分别为154.85、128.23、99.41、76.76、43.05、54.02、47.81、72.63、67.95,对瓜蚜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8.31、124.58、91.70、62.41、76.53、69.76、52.65、65.57、50.02。结果表明: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按重量比1.0-2.0:9.0-8.0的复配制剂与单剂相比,具有显著的增效效果,其中以1.0:9.0效果最突出,其药后48h对烟粉虱、瓜蚜共毒系数分别为154.85、138.31。具体步骤及结果详见室内联合毒理测定。室内联合毒理测定:供试药剂为92.5%双丙环虫酯原药(巴斯夫欧洲公司产)、94%溴氰虫酰胺原药(美国富美实公司产)和两种原药按重量比例组成的复配物。烟粉虱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在预试验基础上,将供试药剂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用0.05%吐温-80稀释成7~8个系列浓度,用来测定单剂LC50;分别将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配成组分不同的药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稀释成7~8个系列浓度,用来测定不同药剂组合物的LC50。用直径为2.4cm打孔器将新鲜烟草叶片打成叶碟,在药液中浸药10s,将叶片置于吸水纸上晾干后,用镊子夹入事先加入1ml琼脂的玻璃管(直径2.4cm,高10cm)中,每管1片;将供试烟粉虱成虫吸入吸虫器将并静置2小时,剔除死亡虫体,选择健康烟粉虱成虫移入玻璃管中,每重复烟粉虱30~40头。用棉塞将玻璃管封口后置于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L:D=16:8的光照培养箱中,24h后检查烟粉虱活虫数(以毛笔尖轻触虫体不能爬动者视为死亡)。每处理重复3次,并用清水作为对照。对照组死亡率在10%以下为有效试验48h。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计算各处理LC50,用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组合物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LC50÷混剂的LC50)×100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A组分的毒力指数(TI)×混剂有效成分中A的含量+B组分的毒力指数(TI)×混剂有效成分中B的含量(本发明中,A为双丙环虫酯,B为溴氰虫酰胺)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120,表明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80,表明有拮抗作用。试验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1)表明,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复配,在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重量比为1.0-2.0:9.0-8.0时,药后48h对烟粉虱的共毒系数(CTC)为154.85-128.23,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1.0:19.0效果最突出,共毒系数为154.85;二者重量比为3.0:17.0时具有相加作用,共毒系数(CTC)为99.41;二者重量比4.0-9.0:6.0-1.0具有拮抗作用,共毒系数(CTC)为76.76-43.05。表1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对烟粉虱的室内联合毒理测定瓜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在预试验基础上,将供试药剂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用0.05%吐温-80稀释成7~8个系列浓度,用来测定单剂LC50;分别将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配成组分不同的药剂组合物,按上述方法稀释成7~8个系列浓度,用来测定不同药剂组合物的LC50。将带有无翅成蚜的叶片(单叶蚜量30-35头)用镊子夹住,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在药液中浸泡10秒,用滤纸吸取多余药液并晾干,而后将带蚜叶片放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养虫盒中,用盒盖封口。将养虫盒放入温度(26±2)℃、相对湿度(70±5)%、光照16:8的光照培养箱中,48h后调查瓜蚜活虫数。每处理重复3次,并用清水作为对照。对照组死亡率在10%以下为有效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同上。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2)表明,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复配,在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重量比为1.0-2.0:9.0-8.0时,药后48h对瓜蚜的共毒系数(CTC)为138.0-124.58,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1.0:9.0效果最突出,共毒系数为138.31;二者重量比为3.0:17.0时具有相加作用,共毒系数(CTC)为91.70;二者重量比4.0-9.0:16.0-1.0具有拮抗作用,共毒系数(CTC)为76.53-50.02。表2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对瓜蚜的室内联合毒理测定根据对烟粉虱和瓜蚜的室内联合毒理测定,确定优选成份配比及最佳成份配比如下:优选成份配比为:最佳成份配比为:所述防治烟粉虱、瓜蚜的药剂组合物,具体制备步骤为: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其通过气流粉碎机混合均匀并粉碎至粒径5~10微米即得。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药剂组合物防治烟粉虱、瓜蚜,其具体步骤为:将药剂组合物加水稀释后喷施,药剂组合物的用量为:防治烟粉虱50-40g/667m2,防治瓜蚜40-30g/667m2,水的用量均为60kg/667m2。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双丙环虫酯与溴氰虫酰胺为主要成分,辅以复合助剂,达到了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药效明显提高,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于有效防治烟粉虱、瓜蚜等害虫,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发明应用该助剂投入的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收率高,无三废产生,环境友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治烟粉虱、瓜蚜的药剂组合物,按纯物质的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具体生产操作: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其在气流粉碎机混合机上混合均匀,输送至储料槽,通过加料机进入气流粉碎机的料仓,调整工作压力和气流压力,混合物被送入粉碎室进行粉碎。被粉碎的混合物由出料口进入分级器,粗粉通过旋转阀返回原料槽和原料一起再粉碎。粉碎进入旋风分离器,收集在成品仓中,成品和超微粉在双螺旋锥形混合器中混合,然后进入包装机上的料仓。取样(250克)分析:组合物粒径控制在5~10微米,双丙环虫酯≥0.6%、溴氰虫酰胺≥5.4%、NNO(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5.5%、拉开粉(二异丁基萘磺酸钠)≥2.0%、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5%,产品为合格。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药剂组合物防治烟粉虱试验供试药剂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杀虫剂;对照药剂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张而村蔬菜基地日光温室内茄子植株上进行,供试茄子品种为“长紫茄”。试验处理分别为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每667m2用50g、40g,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每667m2用20g为标准对照,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共4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共16小区,每小区面积40m2。2018年5月21日喷药1次,药械为背负式新加坡利农喷雾器。用水量为60kg/667m2。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d调查残存活虫数。调查方法: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固定2株茄子,每株茄子标记上部3片叶,每次调查均记录标记叶片上烟粉虱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更正防效。数据处理方法: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活虫数)÷药前虫口基数×100更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3)表明,实施例1中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亩用50g、40g对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的更正防效分别为93.73%、91.10%,显著优于或与标准对照的效果相当。表3实施例1药剂组合物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更正防效中数据后不同小写、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药剂组合物瓜蚜试验供试药剂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药剂组合物;对照药剂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街道办事处日光温室黄瓜植株上进行,供试黄瓜品种为“3966”。试验处理分别为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每667m2用40g、30g,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每667m2用8g为标准对照,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共4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共16小区,每小区面积40m2。2018年5月23日喷药1次,药械为背负式新加坡利农喷雾器。用水量为60kg/667m2。调查方法: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固定2株黄瓜,每株黄瓜标记上部2片叶,每次调查均记录标记叶片上瓜蚜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更正防效。数据处理方法同上。试验结果(表4)表明,实施例1中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亩用40g、30g对瓜蚜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的更正防效分别为96.03%、94.34%,显著优于标准对照的效果。表4实施例1药剂组合物对瓜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实施例2:一种防治烟粉虱、瓜蚜的药剂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组分重量(千克)双丙环虫酯12溴氰虫酰胺48NNO(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55拉开粉(二异丁基萘磺酸钠)20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5硅藻土840具体生产操作同实施例1。将实施例2获得的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药剂组合物用于防治烟粉虱、瓜蚜试验,步骤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如表5-6所示。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药剂组合物防治烟粉虱试验试验结果(表5)表明,实施例2中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亩用50g、40g对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的更正防效分别为92.46%、90.51%,显著优于或与标准对照的效果相当。表5实施例2药剂组合物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更正防效中数据后不同小写、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药剂组合物防治瓜蚜试验试验结果(表6)表明,实施例2中6%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亩用40g、30g对瓜蚜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的更正防效分别为93.86%、91.13%,显著优于或与标准对照的效果相当。表6实施例2药剂组合物对瓜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