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橄榄集约化栽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8855发布日期:2019-08-20 20:02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橄榄集约化栽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橄榄集约化栽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集约高效的油橄榄园的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油橄榄(oleaeuropaeal.)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广泛分布于地中海沿岸,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引种栽培。油橄榄种植宜选择土壤疏松、偏碱性,地形开阔向阳、排水良好的低山缓坡地。目前,对油橄榄种植园的整地方式、土壤改良、开沟排水等栽培措施已有了较好的认识。全国油橄榄平均产果量已从0.6斤/亩(1967年),提高到60斤/亩(2016年),如图1所示,示出了我国历年油橄榄果实产量(其中一些年份因资料不足,产量空缺)。但是,同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相比,在油橄榄产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种植园里的油橄榄栽植密度、修剪方法、树体管理、水肥管理等方面过于粗放,导致树形过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同时,不方便人工剪枝和采收。这样的油橄榄种植园生产效率低,不适合集约化经营。进一步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以及农业用工成本的凸显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成本(殷海善,石莎,秦作霞.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9):1003-1005);粗放的油橄榄种植经营方式将面临经济成本的上升。

同传统栽植模式相比,集约化经营方式优势明显:(1)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的经营成本;(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提高抗市场风险;(3)实现统一规划,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还没有提出适用于油橄榄集约化栽植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橄榄集约化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栽植配置:将扦插后1.5-2年,株高30-50cm的油橄榄苗移栽入地,不同品种隔行间作;

生殖控制:移栽后的油橄榄苗达到生殖成熟当年(移栽后第2年即可达生殖成熟),在开花期去掉所有花芽,再进行一年的营养生长;

修枝:在进行所述生殖控制当年的生长末季(此时油橄榄树力增强),对油橄榄苗进行修枝处理;和

水肥管理:采用复合肥滴灌。

上述步骤栽植配置中,所述油橄榄苗的移栽密度为行×株距为4m×2m,即每亩80株。

上述步骤栽植配置还包括在每行油橄榄苗每隔15-20m处设置一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可以为水泥桩,在所述支撑桩的约1.5m高度处相互通过铁丝连接。

上述步骤栽植配置还包括在每株油橄榄苗处各竖立设置一支撑物,例如所述支撑物可以为竹竿,所述油橄榄苗与所述支撑物相绑,所述支撑物与所述铁丝相绑。

上述铁丝和支撑物在设置3年后去除。

上述步骤修枝中所述修枝处理为保留1根主干,并于1.2-1.5m苗高处修枝。剪除树冠中的徒长枝,适当剪除辅养枝,以便于通风透光。将树体修剪为“单圆锥形”,树高控制在2-3m,同时剪除特别低的分枝。

上述步骤水肥管理中所述复合肥为市场上常售的三元素(n、p、k)复合肥。在1个年生长周期内(2-11月),每月至少施1次,盛花期(5月)和盛果期(7-8月)各加施1次;共施12-13次,总用量约为现有技术的一半,每年约0.2-0.3kg/株。油橄榄苗木长势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受影响。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提供的油橄榄集约化栽植方法从“栽植配置”、“生殖控制”、“修剪方法”和“水肥管理”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一种油橄榄集约化栽植方法,其它园内管理方法(包括整地起垄、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油橄榄园大多营建于低山坡地。在每行每株以铁丝和支撑物(例如竹竿)加固,可防止风倒,保持树干挺拔不弯曲;

2)现有技术中油橄榄园在油橄榄童期结束当年并不对花芽进行处理。然而,开花将消耗大量树体营养;与此同时,当年的果实产量也很低,无法进行橄榄油的压榨。本发明人发现对首次进入生殖阶段的油橄榄树苗去除所有花芽的这一措施可有效稳固油橄榄树力,并提高油橄榄果实产量;

3)本发明提供的油橄榄栽植方法可以实现油橄榄园内高密度栽植油橄榄,且对树体进行矮化修剪,便于人工采收;

4)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复合肥滴灌用量约为现有技术的一半,节约成本,不仅不影响油橄榄树体长势,并且还可明显提高油橄榄果实产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我国历年油橄榄果实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下述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扦插后2年,株高45cm的油橄榄苗移栽入地,行×株距:4m×2m,每行间隔20m竖立1根水泥桩,在水泥桩1.5m高处以铁丝拉线连接。每株油橄榄苗各绑1根竹竿,竖立并与铁丝相绑;

2、移栽后次年,在开花期去掉所有花芽;

3、移栽后次年年末,于1.2m苗高处修枝,保留1根主干;

4、在1个年生长周期内进行复合肥滴灌,共施12次,施肥总用量为现有技术的一半。

移栽后1-3年的油橄榄树体长势以及果实产量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2:

1、将扦插后1.5年,株高30cm的油橄榄容器苗移栽入地,行×株距:4m×2m,每行间隔15m竖立1根水泥桩,在水泥桩1.5m高处以铁丝拉线连接。每株油橄榄苗各绑1根竹竿,竖立并与铁丝相绑;

2、移栽后次年,在开花期去掉所有花芽;

3、移栽后次年年末,于1.5m苗高处修枝,保留1根主干;

4、在1个年生长周期内进行复合肥滴灌,共施13次,施肥总用量为现有技术的一半。

移栽后1-3年的油橄榄树体长势以及果实产量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3:

1、将扦插后2年,株高50cm的油橄榄容器苗移栽入地,行×株距:4m×2m,每行间隔17m竖立1根水泥桩,在水泥桩1.5m高处以铁丝拉线连接。每株油橄榄苗各绑1根竹竿,竖立并与铁丝相绑;

2、移栽后次年,在开花期去掉所有花芽;

3、移栽后次年年末,于1.5m苗高处修枝,保留1根主干;

4、在1个年生长周期内进行复合肥滴灌,共施13次,施肥总用量为现有技术的一半。

移栽后1-3年的油橄榄树体长势以及果实产量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

在油橄榄现有建园技术中,一般以粗放式经营为主;栽植密度一般为行×株距:5m×5m,每亩约30株;定植后于苗高0.6-0.9m处修剪,树高控制在4m以下;施肥主要以在每株苗根际开环状沟施,具体方法见文献(霍怀成.油橄榄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06,2:16-17)。

移栽后1-3年的油橄榄树体长势以及果实产量如下表1所示。

下表1示出了实施例1-3的油橄榄树体长势以及果实产量与对比例的对比结果。

表1:实施例1-3与对比例的油橄榄树体长势和果实产量对比

由上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油橄榄进行集约化管理时,不仅可以提高油橄榄的栽植密度(本发明每亩80株,而现有技术中每亩30株),并且复合肥的使用量仅仅约为现有技术中的一半,不但没有影响油橄榄园中油橄榄植株的长势,还有助于提高油橄榄植株的抗风能力,矮化管理更使得油橄榄果实的采摘更加方便。虽然本发明的方法在油橄榄生殖成熟当年去除所有花芽,其产量为0,但是从第二年开始,油橄榄的果实产量平均达到3.92kg/株,远远高于对比例中油橄榄的果实产量2.25kg/株,并且实施例1-3中油橄榄的树体长势也表现良好,从而可明显提高油橄榄园的果实产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